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春华一愕,要再劝时张迈已经躲开了,慕容春华知道张迈割舍不下,连夜派人出城,分出两个营的兵力占据了东西两座高地,跟着又派出一千牧骑,在南门来来去去,装作安西唐军的后援不断开来的样子。

马小春见张迈躲着慕容春华,有些奇怪问道:“大都护,你干嘛躲着他,如果不想走就别走啊。咱们一定能赢的。”

张迈哼道:“你懂什么!”他心中理智方面是赞同慕容春华的主张,却又有着乘胜拿下高昌的冲动,理智与欲望天人交战,心中不免烦躁,这时躲的不是慕容春华,而是他自己。

一直到晚上吃过饭以后仍然在唐军临时中枢踱步,这唐军临时中枢在大唐时是天山县县衙的官署,回纥占领该地后将之改成了城主的府邸,这时又被唐军攻夺了作为唐军在高昌盆地境内的指挥中心。

走着走着,忽然被人叫住,张迈认得是海印,一怔道:“呀,你们也到了。”原来灵俊和尚走得不快,比张迈晚了两个时辰到达,马小春见张迈和他谈得来,就将他安排在了附近。

海印又说乃师准备了一些好茶,邀张迈前往品茗。张迈想了想,便答应了,耳房内,灵俊已经换上了一身袈裟,袈裟竟是上等丝绸织成,不说手工之精巧,光是用料就已经价值不菲,与他在草庐时穿着的布衣完全不同。

张迈笑道:“看大和尚这身装束,可不像小庙里头的出家人。”

灵俊微笑道:“老衲是三界寺的主持。这领袈裟,乃是族中儿孙辈所孝敬。”

西域众多名寺,什么普法寺大昭寺张迈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都不认得,听到三界寺却委实一震,因为那是他上辈子游历过的地方,这时脱口就道:“三界寺,那不是莫高窟的所在么?”

灵俊奇道:“大都护知道莫高窟?”

原来敦煌莫高窟虽然在后世享誉全球,这时的地位却反而并不突出,只是西域众多名胜中的一处而已。

张迈道:“我原来以为大师是个闲僧呢,原来还是大寺庙的主持,那怎么有空跑来高昌?”从嘉陵发回来的情报中张迈已知三界寺是敦煌最大的寺庙之一。所谓“城内灵图寺,城外三界窟”,在佛法昌盛的沙州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灵俊笑道:“张大都护能跑来高昌,我为什么不能来?”

张迈道:“我来高昌,是打仗打到了这里。”

灵俊道:“老衲来高昌,是传法传到了这里。”

张迈盘腿坐下,道:“大和尚,我知道你们佛门流行打机锋,可我其实不喜欢。我甚至可以直白一点告诉你:我不信佛。咱们还是敞开了天窗说亮话吧。你跑来见我一定不是偶然,只是我不明白,你又如何能料到我的行踪?”

灵俊却不回答,一边坐了煮茶,一边道:“大都护不信佛,那信什么?”

“什么都不大信!”张迈道:“如果一定要说信什么,那就是相信我自己的判断力。”

“那大都护是靠着自己的判断力,一路走到这里的?”灵俊问道。

张迈道:“我的判断力是一方面,运气可能是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与我的兄弟们、朋友们齐心协力!我们能从新碎叶城打到这里,不靠天,不靠佛,靠的是人!在疏勒虽然礼敬如来,但那也只是入乡随俗,并不是说我是真的按佛法办事。”

灵俊微微一笑,说:“大都护倒也坦白得很。”

“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要掩藏了啊。”张迈道:“有些场合,客套话是要说的,但现在我不觉得有这个需要。”

灵俊道:“那将来大都护如果能够得偿所愿,会怎么对待佛门?”

张迈道:“现在说不准,总之会按照现实的需要来制定政策。我母亲是信佛的,所以我本人虽然不信,可对佛门还是有好感的,但佛事要是影响了国事那就不行了——这就是我的态度!”

说到这里眼中不知不觉便闪烁着慑人的光彩来,灵俊对此却全无抵触,甚至还有几分欣赏,笑道:“外间都说张迈强横霸道,今天一见果然不错,不过大都护既然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今天为什么却又表现得烦躁不安呢?”

张迈挥手止住他道:“大和尚,你问的问题太多了,我问的问题,你却都还没回答呢。”

“那是因为大都护问的问题不重要。”灵俊道:“其实大都护为什么不直接问我,沙州方面有何举动,曹令公有何意图,归义军接下来将准备干什么。”

张迈心中一凛,道:“这些你知道?就算你知道,你能如实告诉我?”

灵俊道:“大都护想知道我是否知道,为何不问?大都护刚才说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那么就用这判断力来判定我所说是真是假,不就行了?”

……

石拔引着三府精锐,路上竟没遇到什么抵抗,一路开到高昌城下,就派人叩城门大叫:“毗伽已经被我们在莫敦门打垮了,识相的赶紧出城投降!若等小爷动手那可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城内百姓无不害怕,但将领们却都道:“对方不过来了三四千人,这里又是咱们的地头,我们回纥在漠北时纵横万里所向无敌,怎么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来?”纷纷主战。

颉利便点了七千回纥本族士兵,开出城外。

石拔眼看高昌城门打开,有人便建议冲过去,石拔道:“现在冲过去?那样不就是要将城门堵上了么?再说他们在城头乱箭射下我们的损失反而会很重。”非但不进,反而下令后退二百步,全军下马休息,好让颉利整军。

颉利的副将葛览笑道:“听说汉人历史上有个宋襄公,最讲究仁义和面子,敌人渡河他也不趁着渡河还没结束就袭击,等敌人渡河完毕他也不趁对方阵势未稳发动进攻,反而等对方排兵布阵完才送上门去——唐军的这个将领,多半也是这样的人物。”

颉利出城之后排列骑兵,石拔容他排列,葛览主持兵势,排成前后四列,横约二里,石拔望见敌人旗帜鲜明,其中颉利身边的那杆主旗最为明显,石拔对诸尉道:“咱们人比对方少,又是在对方城下作战,这一仗得速战速决,待会不管别的,所有力量都往那杆主旗涌!夺了旗以后对方一定大乱,那时候就以营为单位各自冲杀,杀到如何便是如何。听明白了没?”

诸尉齐声道:“明白了。”

“明白了,那就上马!”

刷的三千多人一起上马,动作之齐整让葛览心头一震,这时颉利阵型初成,便见石拔一举獠牙棒,高叫道:“出击!”

三府将兵就化作三条猛龙直扑过来!葛览望见这等威势心头忽然冒起一阵不安来,刚才自己对唐军将领的评价在脑中一晃而过,忽然发现用那个评价来套当前的情况似乎是荒谬的!楚宋争霸时是楚兵强而宋兵弱,而现在形势则反之。毗伽当日用兵,牵制银山者为虚,北路迂回进攻的才是实,所以精兵强将大多调到那边去了,颉利麾下多是部落军,就算是回纥本族人马也算不上是牙帐精锐。

而石拔那边却完全相反——那正是张迈麾下最为能征善战的三个府,虽然人数比回纥军少了将近一倍,但气势之强弱则正好相反。

这时响应安西唐军的两部部众尚未赶到,但高昌城外已经埋伏了不少各部的探子,都要看看这一战的结果。

第037章 和平一统——不战而取河西!

张迈已经听出灵俊是有意主动地向自己靠拢,不过在询问沙州近况之前,他还是想弄明白灵俊选择自己的原因,他心里想着,口中便问了出来:“大和尚,你在沙州也是一方高僧,就算什么也不做也能平安荣耀地过一辈子了,为何却山长水远地跑来找我?你是希望借着我得到更高的地位么?”

他来自一个极端现实的年代,来自一个理想欠缺的年代,因此对周围人的一切作为都“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摩,灵俊也没想到张迈会把话说得这么直接,有些尴尬地一笑,说:“大都护,跟你说话真是一件苦事,你怎么总是将事情最阴暗的一面直接拿出来呢。”

张迈道:“我觉得这是诚实,本来我也可以跟你绕弯子,但此刻我觉得没有必要。”

灵俊点了点头,望着沙州的方向出神良久,才说道:“我来找大都护,是因为觉得归义军已经没有希望了。”他停了停,继续道:“庸手下棋,只能看到眼前,高手下棋却能看到三五步、十几步之外,就眼前来说归义军似乎还没出现什么重大的内忧外患,但我却知道曹令公他已经错过了第一步,他应该在安西军抵达龟兹之前就设法遏制大都护你的……”

说到这里灵俊又停了下来,见张迈对自己这句话竟没有显露出反感来,才继续道:“如果他在那时候就设法遏制大都护你,让你无法东进,那么安西军与归义军还有可能遥隔死亡沙海保持远交,而一旦两家接壤,那就不可能再平等结盟了,往后非分出个高下主从来不可,这里头有双方主帅性格的原因,更有两军志向的原因——大都护,我说得不错吧。”

张迈嘿了一声,也不作正面回答。

灵俊继续说道:“我从大都护起兵的经过推测大都护的为人,判定你断然不可能屈居人下,而曹令公那边也不像于阗李国主,就算他心里明白归义军已是夕阳之暮,最终不可能胜过如日中天的安西军,他也不会认输的,他一定会做最后的尝试与抵抗。唉,一步差,步步差,双方彼此不能相下,到最后只会发展成彼此兵戎相见——那也正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张迈道:“那你是觉得我的胜算比较大,所以来投靠我么?”

“不是,”灵俊道:“归义军与安西军各有所长、各有所忌,可是我在沙州那边已经无所用其长,相反如果在大都护这边却兴许能发挥一点作用。所以我就来了——既然冲突已经不可避免,我就希望他能够尽快结束,而要冲突尽快结束最佳的选择只能是扶强锄弱,如果能帮大都护不战而尽取河西,那对沙瓜百姓来说,对安西军民来说都将是一件大好事。”

“不战而尽取河西!”听到这句话张迈也忍不住心头一阵狂跳,在今日之前他都不敢想象有这么好的事情呢!要知道河西走廊的统治疆域虽较安西为小,但无论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可发展的潜力都要较安西重要得多也大得多,如果大唐的子民想要重振大唐、复兴华夏,安西与河西的统一将是势在必行之举,与萨图克、阿尔斯兰这些人不同,张迈此刻面对的归义军乃是一个汉人所主导的割据政权,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打仗,因为那是自己人杀自己人,但真想一统陇右而不打仗却又是一件极难想象的事。

“大师,”张迈不知不觉间又改了称呼,因为灵俊带来的提议正好击中他内心深处潜藏着的渴望,在此之前张迈只和郑渭一个人聊过这个问题,但也没有谈得很深入。“不战而一统河西,真的可能么?”

灵俊道:“那要看大都护的选择。”

“我的选择?”

“不错。”灵俊道:“如果大都护一定要抢占上流,那么安西与河西一战将在所难免,但如果大都护能够甘居下流,那么西北两大汉统藩属要和平统一将是有可能的。当然,只是可能。”

“甘居下流?”张迈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要西北一统之后,由曹议金来做领头人?”

“正是!”灵俊道:“我弃曹令公而选择大都护,就是因为我知道曹令公是无法屈居大都护之下的,而大都护则有可能——所以我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