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敌人,就抵得上一年的军饷。这看起来有些不合理,实则明确无误的表达了朝廷对这支杂牌军的看法,朝廷不会白养你们,想要钱,成,拿战功来换。否则,你这兵当得还不如种地。

靖绥营属厢军战斗序列,归大名府路安抚使司节制。大名府方面体谅徐卫的难处,准确的说,郑应郑监押体谅徐卫,通过关系从军械库中调集了一批老旧的装备供靖绥营使用。计有长枪一百七十条,手刀二百零三柄,盾牌一百六十块,掩月刀斩马斧等重型兵器五十余柄。

就这么一纸任命,丁点军饷,一堆破铜烂铁,就要徐卫拉起一支军队,替禁军去剿灭贼寇。要不怎么说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呢?皇帝老儿简直就是个奸商!徐卫甚至怀疑,当今天子赵佶该不会也是哪位哥们穿越过来了吧?要不怎么把雇佣军这一套玩得这么顺溜?拿战功换酬劳,这点子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怨归怨,活还得干,还要干得漂亮。

徐卫拿着一纸任命,押着十几车破烂回到了徐家庄。干的第一件事,不是告示乡里,招募士卒,而是举着他的任命状,站在家里客堂外,对那些赖在徐家不走的亲戚们发出了征召。地方不太平,朝廷下了令,要招募敢战之士,肃清贼寇。既然你们这些人都嚷嚷着要投奔徐家,成,现在给你们一个立功领赏的机会,加入靖绥营,为国效忠吧。军饷多少?不多,厢军一半!武器自理!

当即有不少人滑下凳子,招呼都不打一声,悄悄的偷出了徐府大门。剩下十几个年纪不大的泼皮无赖观望着,反正生活也没着落不是么?干脆跟徐老九当兵去,甭管能拿多少银子,反正朝廷管吃住。

徐卫招到了他第一批士兵,成分非常单纯,全是地痞流氓破落户。

几个弟兄看得直蛋疼,这帮吃货能当兵?能打仗?老子光着屁股在徐家庄绕三圈!见个女人我就叫娘!等会儿,甭说是女人,哪怕是头驴,掀起尾巴有个洞,老子也叫亲娘!

第二天,徐卫亲自书画了告示,没错,就是书画。告示上非常简洁,一把刀,一锭银,下面只有八个字“当兵吃饷,杀敌领赏”。命人张贴各处,广招勇士。又派杨彦领人去县里,张庆马泰去附近各村招募士卒。没等这三人回信,夏津县里那帮平日跟徐卫厮混的二愣子们扛枪提刀赶来助阵。啥话没有,就一句“九哥,弟兄们跟你来吃香喝辣了!”

徐卫一个不拒,照单全收。徐太公本来只想给儿子参谋参谋,一直不发言,但实在看不下去,你想组织军队,还是想去千牛山落草?这种兵能打仗?老子几十年就白活了。可徐卫似乎听不进去逆耳忠言,一意孤行,气得老爷子撂下一句“自己玩吧!老子不管了!”

过了两天,总算有好消息传回。张庆马二两个,在附近招募了两百多人!而且几乎全是青壮年农民。这就是徐卫派张庆去的原因。他考虑到,第一,夏津县今年遭了兵祸,又遇贼寇,许多农户被洗劫一空,日子不好过。第二,武城县被劫,许多人家都到夏津投奔亲戚。在别人家里白吃白喝总不是个事儿,正遇上徐九招兵,正好有个混饭吃的营生。

徐卫自己手底下有九十多名乡兵,还有刚招募的五十多个泼皮无赖,加上张庆马二招募的人员,将近四百人马。又等了三天,从县里及附近的村庄,又陆续来了七八十人。徐卫没再等下去,因为时间不等他,当即宣布“大名靖绥乡勇营”成军,他任指挥使,张庆为副指挥使,杨彦马泰皆为都头,又从徐家庄乡兵中,挑选三个补足五都头之数。都头之下,十人为一什,设什将一员,五什为一队,设队将一员,都选身强体壮之人充当。

靖绥营的编制,全部按照大宋禁军的制度编成。架子搭起了,队伍也充实了,下一步,似乎就是训练吧?徐卫似乎不这么想。

徐家庄外那片麦场,已经被靖绥营征用,搭起了数十个军帐。从即日起,靖绥营自指挥使以下,全部进住军帐,不得军令,严禁私离。

军营中央一处营帐内,一张木桌,几条板凳,徐卫召集都头以上军官议事,五名步军都头,单单少了杨彦。

“杨彦哪里……”一身牛皮甲,腰里挎着刀,威风凛凛的张庆一进来就问道。没等他把问题说全,外头就传来杨彦的声音。

“站住!哪里去?”

“嘿,杨大愣子,还真像那么回事啊,不认识我啦?我是,哎哟!狗日的!你打我作甚,哎哟,哎哟……”哎哟声响成一片,听得帐内军官们眉头紧皱,杨彦这是在干啥?打人玩呢?

还没弄明白,杨彦又扯着嗓子嚎道:“奉指挥使军令!无故离开营区者,赏军棍二十!谁还想出去?”

“老子要出去!看你敢把我怎地!”这世上从来不缺不信邪的人。

“左右!”杨彦一声怒喝,便有人轰然应声。“拿下!军棍二十!”

不多时,惨叫声大起:“哎呀!杀人啦!没王法啦!哎哟喂!亲娘哎,轻点啊!徐九,九哥,徐指挥使,我知错了,哎哟……”

帐内军官齐齐变色,徐九这回是玩真的?不是小时候过家家玩尿泥巴?

张庆望了波澜不惊的徐卫一眼,质疑道:“杨彦脑子里少根筋,可不会逢场作戏,下手又黑,要是真打出个事来,怎么收场?打几棍得了。”

徐卫随口说道:“军法无情,打死不论,二十军棍,足额发放,童叟无欺。”

第三十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

帐内众人听得面面相觑,这时候才意识到,他们已经不是平头百姓,这回上了徐卫的贼船了!二十军棍打完,外头半点声响也没有,帐内的军官们甚至可以想像得到,此时,将近五百士卒,必定个个噤若寒蝉。或许还有不少人开始后悔,不该来凑这个热闹。

片刻之后,一身戎装的杨彦踏入帐中。这厮按压不住性子,早从破烂堆里捡了几样穿在身上,手里提杆破枪,一丝不苟,面无表情。向徐卫报告了方才的事后,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看他这副模样,也没谁跟他打招呼,因为结果只有一个,这厮肯定会说“严肃点!当兵呢!”

“好了,弟兄们!靖绥营组建完毕,各级军官也已任命。我不想多说废话,咱们战场上见真招。上头传话,前些日子咱们打跑的那伙贼寇,又重新聚集起来,窝在白马沟,劫掠村寨。明日一早,全营饱餐一顿,开拔作战。”徐卫起身,一本正经的说道。

什么!咱们不是今天才组建完毕么?还没训练,就要打仗?帐内一片骚动,刚拉起一支不到五百人的队伍,就要开出去作战?这未免也太急了吧?

“队伍未经训练,与百姓无异,这就拉去作战,是不是……”张庆几乎要以为徐卫在开玩笑了。可军务大事,岂同儿戏?

徐卫摇了摇头,肃然道:“我也没法,上头催得急,说是不养闲人。各位回去布置一下,明早进军白马沟。”

有人还想再说什么,可看到徐卫那冷峻的神态,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当五名都头将指挥使的命令传达全营后,那此生瓜蛋子着实骇得不轻!那些个赖在徐家不走的泼皮无赖破落户,本想跟着徐卫,混个三顿饱餐,每个月还有饷银拿,等贼寇打来,咱喊几嗓子,拖着兵器往回跑就得了,没想到徐卫要主动去打仗!还有那些只是想来讨口饭吃的人,也开始动摇了,上回侵扰夏津县的贼寇可是好几千人马,咱不到五百人,凭什么打?别皇粮没吃几斤,倒把命给丢了,实在不划算。

最离谱的要数从县里巴巴赶来投奔徐卫的愣头青,他们听说徐卫在招兵买马,根本没往深处想,以为和从前一样,拉上一帮子人干架呢。可现在却是去打仗!虽然跟打架只差一个字,可实际上却是天差地。打架咱从没打死过人吧?而且起哄架秧子的成分居多,往往总是碰上两边都有相熟的人,说几句客气话就算了。不成不成,赶紧溜,徐卫这回是玩命,咱还是回去扮家家酒吧。

当天夜里,靖绥营至少有五六十号人半夜三更起来集体撒尿,哪料到徐卫派杨彦领着徐家庄二三十个后生,在麦场四周巡逻,个个扛着大刀,闪着寒光。看得人心惊胆战,想到逃跑无路,明天就要上阵,没尿的也撒了一裤子。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亮,几百人都还梦着周公,忽然锣声大作!什将队将扯着嗓子各个营帐呼喝,吼得新兵蛋子们装着满脑袋糨糊,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你穿我的上衣,我扯你的裤子,乱成一团。

早有白天没球事,晚上球没事的徐家庄闲汉,远远立在麦场边上,看这乱哄哄场景,暗笑这哪是军队呀?朝廷官军不济,可人家样子至少装得像些,你这简直就跟草寇没啥区别。靠你们去打仗,真浪费老子交的皇粮,我拿去喂猪至少还长几斤肉吧。

徐卫穿戴整齐,提着把刀,出了帐篷,声传四方:“全营集结!”

他这一声吼,中气十足,全营都听得真切,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那就是,更乱了……

好不容易几百号人全冲出军帐,被五名都头赶着集结完毕。徐卫站在石碾上,目光扫过这支军容不整的烂队伍,倒也没生气。

五名都头清点完本部人数上报后,徐卫训话道:“吃过早饭后,全部开拔,前往白马沟剿灭贼寇。”

虽然昨晚就知道了消息,但经指挥使亲口说出来,不少人还是吓得挤出几滴尿来。完了完了,这回歇菜了,我他娘的没事凑这热闹干嘛?要不然咱一开战就逃跑,你徐卫就算三头六臂,顾得了东,总顾不了西吧?

“你们都是自愿加入,没谁逼你们,但在临行之前,我再问一句,有谁想退出的,现在给我站出来!”徐卫此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纷纷。那些早怀去意的士卒互相商量着,赶紧走,迟一刻命都没了!

五名都头厉声喝止,这才弹压下来。

此时,那徐家庄的乡亲们几乎倾庄而出,把个麦场围得水泄不通,看徐九郎点兵。那些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走的人倒没事。可心里拿不住主意的,却顾忌起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走不就证明自己胆怯了?以后还怎么做人?

偏在这时,徐指挥使又大声说道:“我靖绥营,要的是铁骨铮铮,剽悍敢战的爷们!不收胆小鬼,不留窝囊废!要走的,现在到我面前,放下兵器!立即滚蛋!”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那些摇摆不定之人听了徐卫的话,又看到这阵势,心想罢罢罢,硬着头皮上吧,横竖也没活路,说不定咱运气好,杀几个贼寇,领几两赏银,一家老老小也有口饭不是?

但也有那脸皮厚如城墙倒拐,早看破世俗,跳出人情的泼皮无赖,耷拉着脑袋走出队伍,来到徐卫面前,轻轻放下兵器,往庄里走去。短短一截路,走得是异常艰辛。原因无他,身前身后都有数百道鄙夷的目光,让他恨不能将头夹到胯中去。

“哎,这不是周家那三小子么?平时看他挺胆大的,怎么……”

陆陆续续从队伍中走出些人,到徐卫面前放下兵器,饱受着上千人的鄙视,自行离开。县里或是从另处逃难过来的还好些,附近村庄来的人,都是乡里乡亲,谁不认识?被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直感一辈子都没这么丢人过。甚至有人走到半道上,实在忍受不了,大吼一声“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想要重新加入队伍,徐卫却一口拒绝。今天连敌人一根毛都没看到,你就能脱离队伍,日后真打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