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也补不上这个窟窿!唉,年少气盛,误国害己啊!

“竖子误国!他自侍官家宠信,胡作非为!本官早就看出来了,这厮不是个东西!今果不其然,闯下滔天大祸!”在官员情急之下,不顾身份斯文,出言不逊道。

“金军扬言背弃和议,再度兴兵?这如何应付?”

“如何应付?让徐卫去顶!这不是行在的意思,是他自作主张!即便金人不追究,行在也容不下他!”

“吵吵吵,吵个甚!”赵桓大怒!

群臣噤声,不敢多言,天子怒气冲冲,铁青着脸道:“事已至此,如何向金使答复?”

“陛下,务必向金使说明,此非行在之意,乃前线大将自作主张。并承诺,一定严办相关官员!巩固和方是紧要!”一名台谏的御史当先言道。

他的意见得到几名大臣的赞同,尤其是首相耿南仲,义正辞严道:“官家!那徐卫,是官家一手栽培起来。如今放到陕西,作为帅守,竟飞扬跋扈至此!臣认为,当立即革去其所有差遣,押解回东京问罪!”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批大臣纷纷赞同!这时候,不管你徐卫从前立了多少功,都抵不了这个大过!

赵桓没有表态,他虽然又急又怒,但一路过来,始终在想。徐子昂是朕亲自栽培的,他行事风格朕还不知道?从来都是先谋而后动,朕也是看到这一点,才让他去陕西统兵。他怎么可能如此冒失?难道徐子昂不知道,这事有可能会毁了他么?是不是有内情?

更急的则是折彦质,他跟徐卫有交情,而且去年折家军还和紫金虎联手,取得了定戎大捷,家里来书,叔伯长辈们对徐九推崇备至。这小子怎么回事?太冒失了!现在大臣们气急败坏地治他罪,自己纵使有心想帮他说话,可这时候谁敢出头啊?徐九啊徐九,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此事有诈!”正当详议司里,众多官员乱作一团时,一个声音突然喝道。众官一惊,寻声望去,怎么又是赵左丞?

赵桓也骇了一跳,脱口问道:“元镇此话何意?”

“陛下,宋金谈判时,金军已围定长安,说是破城在即。想必,那徐卫也是苦苦支撑。怎地突然提大军连败金人?他若有此本事,又怎会被金军打得城破在即?早就将金军赶出陕西了!”赵鼎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嘈杂的详议司顿时安静。很多人都反应过来,对啊,女真人不是说他们把长安围得铁桶一般,只要粘罕高兴,随时都可以破城而入,杀个鸡犬不留吗?现在怎么倒象是金军被徐卫杀得穷途末路一般?还折损数万,连金帝外甥都阵亡了?

按说,西军也没这个能耐吧?先后丢失鄜延和关中平原,若是朝廷再不议和,估计连陕西全境都得丢!

赵桓吸了口气,昂首向天。暗思,不错,朕之所以答应把陕西境内,金军所占领的城池土地割让,便是因为关中危在旦夕。如果徐卫真的歼灭数万金军,那说明陕西的局势,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到底怎么回事?

第三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

堂上一时议论纷纷,都觉得此事蹊跷得紧。仔细一想,越发疑惑了,金人向来没有信义,对我朝一贯都是咄咄逼人。如果真在徐卫手里吃了大亏,肯定大军压境报这一箭之仇,还怎会派出使臣前来行在质问?议和的时候,金使还挺不乐意,说什么要答应便答应,不答应我们便自己去取。既然有这个实力,你直接把徐卫灭了,不是更省事么?又何必再走邦交这条路子?

折彦质以他对徐卫的了解,知道这厮打仗从来不拘泥,也很敢冒险。是不是趁宋金议和,金军疏于防范,而猝然发难,打了粘罕一个措手不及?可这也有些说不通,金军折了数万人,还死一名宗室成员,粘罕盛怒之下,必报此仇,为何还派使臣前来行在?难道他们无力应付徐九?

“官家,不管事情如何,徐卫违背朝廷之意,擅自行动这总归是事实。”吴敏说道。

这顶帽子可不能乱扣,折彦质适时进言道:“此事还须调查清楚,再下结论,不可操之过急。”

“哦?折枢密的意思,继续让徐卫在陕西呆着?他敢袭击金军一次,就敢作第二次!议和是朝廷费尽周章争取来的,总不能因为一个徐卫,前功尽弃吧?”耿南仲笑问道。

折彦质看他一眼,不再说话。赵鼎见状,直身腰板质问道:“耿相,朝廷议和,为的是什么?”

耿南仲知道他想把自己往圈套里引,只哼一声并不回答。赵鼎遂自顾言道:“议和,便是为争取时间,休养国力,整顿军备,以图恢复!徐卫不正是这样作的么?下官倒是赞同折枢密的意见,不能草率下结论!必须调查清楚!”

耿南仲斜眼看着他,冷声道:“本相也没说要给徐卫定什么罪吧?只是把他调离陕西前线,召回行在问问清楚。”

赵鼎正想反驳,不料天子已道:“陕西宣抚制置两司都缺主事,徐卫主持制置司,不可轻动。张浚不是去了陕西么?想必此时已在归途之中,待他回到行在,一问便知。”

吴敏闻言,请示道:“陛下,那金使处,如何答复?”

皇帝略一思索,道:“就说,行在正在调查此事,会给他一个交待。”

“可金使来势汹汹,要我朝限定时日给出答复,这……”

一直没说话的何灌忽道:“西军是在大宋领土上驱逐北夷,抵御外侮。臣曾经作过徐卫的长官,对他有些了解。此人指挥作战虽然勇猛,但还算识大体,顾大局。他这样作,定然有内情。陛下圣明,还是待张浚回到行在之后,再作计较。”

此话一出,纵然还有人怀着什么异议,也不好再多言。当初拥立官家登基的三位功臣,李纲吴敏都被贬过,唯独他何灌,作为一名武臣,一直屹立不倒。就连宋金议和,金方提出处置有关官员,天子都庇护着他,可见官家还是重视他的。他现在帮徐卫说话,恐怕连耿南仲也不好再纠缠。

当下议定,只待张浚还朝,问明一切。金使得到这样的答复,自然大为不满,叫嚣着一切后果自负。可叫唤归叫唤,他却一直不走,而从金上京,代表金帝而来的使臣,还是按原定计划,与行在有司商议割地一事。

而这段时间,在陕西也格外平静。徐卫接连击溃万年耀州之敌后,临近年末,陕西开始下雪,一则不宜用兵,二则物资的紧缺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必须等到开春之后,从四川再运。而金军虽然兵强马壮,却同样陷入缺乏物资的困境。粘罕先后把李植派回河东筹集粮草,又遣签军屯田,并围剿各处义军。同时,在鄜州驻扎精锐,稳固鄜延这个立足点。急盼南方的回音。

除夕之前,满朝文武翘首以待,终于盼回了张浚一行。李纲一回到行在,连天子的面都没见到,先被处谪居兴化军,没动身,又改为潮州安置,离开镇江府当天,又被贬到吉阳军,也就是后世的海南三亚。别以为那是旅游圣地,在宋代,这地方专门安置不受朝廷待见的官员在此监视居住,条件十分艰苦。或许是赵桓还念着他当初的拥立之功,没有作得太绝,还是给予了相应的待遇。虽然监视居住,丧失自由,但他可以言事,可以上书。不过朝中也有传闻,说这一点点特权,还是当年跟李纲私交不错的次相吴敏专门指示办理的。

张浚行色匆匆地走在枢府之内,同僚们见他回来,纷纷询问。他也只是点头而已,急冲冲地往里走。

至枢密使公房,折彦质早就恭候多时。一进门,没来得及施礼,折仲古已经问道:“德远一路辛苦,陕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两人虽然阶次相差悬殊,但都是政和八年的同榜进士,有了这层关系,自然亲近许多。张浚苦笑:“相公总得容下官吃口茶吧?”

折彦质一拍脑袋,赶紧端过自己的茶杯递上去,可嘴里还是问道:“徐九搞什么鬼?”

张浚半杯热茶下肚,喷出一团白雾,长舒一口气道:“徐子昂不愧是将门之后,端得是了得!”

“哦?坐下说,细细说来。”折彦质十分感兴趣。

两人落座之后,张浚道:“下官刚到陕西,一进长安城,见到有司官员之后,便得知徐经略已经率军前往耀州。当时,下官骇了一跳,飞马去追。但却没有追上,等下官见到徐经略时,人家已经击溃耀州金军回到长安了。”

折仲古闻言皱眉道:“照德远的意思,陕西的局势并非想象中那么悲观?”

提起这事,张浚一肚子火,刚端起的茶杯重新放下:“女真人瞒天过海,故布疑阵!其实,陕西虽然丢了鄜延,但西军损失并不严重。徐经略统率八万马步军,几乎没有折损!”

“这怎么可能?金军数十万,可是足足围了三个月!”折仲古也是将门之后,虽然是文阶,可打仗人家也是个行家,能骗得了他吗?

“枢密相公有所知。其一,长安得李伯纪经营,物资充足。其二,徐经略提前疏散关中平原,收拢兵力。金军围长安三月,真正猛攻猛打的,一月都不到。而且,非但未能攻破长安任何一门,甚至还折扣数万兵马,耗费无数器械钱粮。在此期间,西军还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摸营偷袭,予敌重创!”

张浚说得眉飞色舞,折枢密听得神往不已。赶紧追问道:“后来?”

第三百八十六章 潼关送别

“后来南北议和,消息传入陕西,粘罕也就解除了对长安的围困。但在京兆府治下万年县,以及耀州两处驻兵,等待接收城池户口。”张浚边说,边重新端起茶杯,看来是真渴得不行,只差没把渣都喝下去。

折仲古趁着这个空档,追问道:“所以徐卫就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回事情就不太好办了。现在朝中首相次相都力主和议,徐卫的举动悖逆了他们的意思,必遭借题发挥!

“非也,挑事的恰恰是女真人。金军主力撤退后,驻扎在万年的完颜银术可部,时常祸害百姓。对于此事,陕西方面还是比较克制的,没有过激的行动。银术可越发放肆,竟袭击了运输物资的秦凤军队,抢夺粮食。”

“所以徐卫动手了?”折彦质又问。

张浚笑道:“枢密相公莫急,还在后头。金军攻城之时,堵塞了水渠,议和后,徐卫遣帅司部队前往疏通,哪知又遭金军袭击,伤亡惨重。徐大帅一怒之下,才出兵讨伐。数日之内,两战两捷,杀死杀伤金军数以万计,并缴获了一批战马。现在京兆府周边,已经没有金军的影子。”

折彦质一拍桌子:“好!不愧是紫金虎!打仗都这么有气魄!”可赞叹之后,面露难色,补充道“他固然功不可没,却给自己招惹了麻烦。”

张浚脸色一变:“枢相此话从何说起?”

“朝中有人要拿此事作文章,指责徐卫违背节制,擅自行动。”折仲古无奈道。

“这是何道理?金军主动挑衅,杀我百姓,袭击西军,徐大帅这属于被迫还击。怎会是违背节制,擅自行动?”张浚质疑道。

折彦质摇摇头:“话虽如此,可别人心里或许不这么想。”

“哼!徐经略的行动,那都是李宣抚的指示,谁想泼脏水,恐怕泼不到他身上。”张浚冷笑道。

折彦质闻言一喜:“哦?是李纲的意思?他批准的?那就无妨了!李纲原为宣抚使,有‘便宜行事’之权!徐卫既是遵照他的指示,就不存在任何问题。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走,随我一同入宫面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