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5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辈的,不能不替小的着想,你说对么?”

徐卫听到这里,已经猜到堂兄大概是要说什么事。因此不轻易表态,只点了点头。

“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男已娶,女已嫁,孙子也都快成人了。不过,让我放心不下的,也还就是徐严徐成两个。他两兄弟长于行伍之中,自小便在军营中摸爬滚打,也不会别的,这一辈子注定只能带兵打仗……”

紫金虎刚开始还耐心地听着,但看到一贯耿直豪爽的徐大拐弯抹角,始终不往正题上奔,索性直接道:“大哥,我不是外人。”

徐大给噎得说不出来,缓了半天劲,终于沉声道:“徐家在陕西已经两世,虽比不上折家世镇府州,种家三代为帅,但西军将门里,怎么着也有我徐家一席之地吧?九弟,泾原的情况很复杂,不是什么人都能镇得住的,倘若有一天我不在了,泾原帅位谁来坐?”

徐卫闻言暗思,不就是这点事么?说白了,你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这泾原一路的兵权由自己的儿子承袭是么?这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在,虽然西军有自己的传统,但毕竟不是搞世袭。易在,以陕西今日之局势,再加上自己的运作,要扶一个侄儿上马也不是不可能,但那得有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

见对方不说话,徐大继续道:“你两个侄子,徐严勇略兼备,处事沉稳。徐成毕竟年轻一些,骁而寡谋……”

后头的话,徐卫就没怎么仔细听了。原因很简单,只要我徐九还是制置使,徐严就不可能坐上帅位。要推,我也得推徐成。抛开个人喜恶,才干对比不说,徐成是受我恩荫作的官,也是在我军中历练起来,他作泾原帅,我放心。

当徐大洋洋洒洒一大篇说完以后,徐卫表态道:“大哥的心思,我晓得。只是,现在说这个尚嫌太早,再者,这也不是我能裁夺的。反正,我放心上了。”

宋建武元年七月,徐卫收到风声,原伪韩的陕西宣抚大使刘豫被金国召回,兵败凤翔的赤盏晖也被召回。因为金军眼下只占据着鄜延一带,遂转而任命韩常为鄜延经略使,张深副之并知延安府,以刚刚病故不久的老将完颜娄宿之子完颜活女为都统制,降张俊为鄜州知州兼兵马都钤辖。整合境内的金军和原来的韩军,于各处道路要冲经营布置。

女真人这个举动让徐卫很纳闷了一阵子。在凤翔之战以后,他就预测,女真人一定会恼羞成怒,事后,十有八九会派遣重臣来经略陕西。就算兀术本人不来,至少也得让马五这种级别的大将来坐镇反扑。怎么着也不该是把韩常拔起来吧?

紫金虎并不知,此时金国国内正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倾心汉化的金帝完颜亶磨刀霍霍,准备收拾权倾一时的粘罕。徐卫的劲敌马五,现在已经是个没有兵权的闲官。而且嘉定三年的宋韩之战,西军损失也不小,短时间之内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反攻。有鉴于此,女真人并不急于要在陕西扳回一城,让韩常上位,就是让他坚守,不作别的想法。

再者,凤翔之役以后,金国朝廷算了一笔帐。自宋金开战以来,金军的损失,十有七八,是折在西军手里。这些年以来,金军西军之间,有胜有败,反反复复,这不禁让女真权贵们对打开川陕,再沿江东进灭宋的构想产生了怀疑。以关中平原为中心,跟西军征战几年都费了牛劲了,那么剩下的陕西西部山区和四川蜀道之难,岂不更棘手?

都知道借道川陕这个办法可行,但问题是,西军挡在那里,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能拿下全陕。再耗下去,我们有多少兵可以往里填?真正女真族的人口才多少?娄室进军陕西之初,金军里女真本军可以占到一半以上,但越到后来越不济,以至于去年陕西的战争中,抛开人数众多的韩军不说,单是金军里,汉军签军就占了一大半。

还有,去年伪韩发动的战争,尽管损兵折将,丢人现眼,但有一件却让女真人眼前一亮,那就是宋军动用两个宣抚司的兵力拼命救襄汉。要灭宋,并不是非要借道川陕,我若打下襄汉,向西则使川陕与宋廷失去联系;向东则有顺江之势;向南则荆湖门户大开。既然效果都一样,那为什么非要去跟西军死磕?

若把赵宋比作一条蛇,那么杭州所在的江南就是蛇头,川陕为蛇尾,襄汉乃七寸所在。打蛇打七寸,破襄汉而收江南,再回头取川陕,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罢罢罢,且让紫金虎嚣张一时,将来有机会修理他。

尽管徐卫不明内情,但他从金国这一系列布置看得出来,金军是暂时不打算在陕西大规模用兵了。这对他来说,比凤翔大捷还重要。连年的征战,使得陕西满目疮痍,百业萧条,西军也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有了这个机会,正好努力经营,积蓄力量。不论是公,还是私。

第五百三十五章 百花齐放

“大帅,胡茂昌回来了。”张庆步入二堂,向正在办公的徐卫禀报道。

徐卫一听,二话不说就叫请进来。胡茂昌受他委托,往泾原边境与党项人接触,试探对方关于重开互市的态度,去了已经有一段时间,正翘首以盼呢,总算是回来了。

不多时,胡大官人风尘仆仆地踏进办公堂,正事先不说,老远就给紫金虎行个大礼,一派喜气道:“小人恭贺相公大捷!陕西,有盼头了!”

徐卫从案桌后转出来,笑道:“起来说话,坐。”

胡茂昌谢过,两人就在那堂上坐定,自有人奉上茶水。胡茂昌看来是从外面一路赶过来,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端起茶杯猛灌,而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也不等徐卫过问,主动道:“小人此番奉相公之命前往边境,与从前有生意来往的一些人接触。他们对重开互市很是积极。自各‘榷场’关闭以来,党项所需之货品绝大多数都靠走私,诸如茶叶、丝绸、瓷器等等。只是这走私,一来有风险,泾原帅司时不时地查缉一下,逮着货物全没还是轻的,甚至为此丢了脑袋的人也不少。二来,规模太小,根本满足不了党项国内的需求。”

徐卫听到这里,挥挥手道:“光是他们积极没用,你从前不是说,参与边境走私的人,很多都有官方背景么?”

“正是,此番也是走运。经生意上的朋友引荐,小人见到了夏国韦州知州的代表。对方听说我方有意重开互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对方有个疑虑,他们想知道,如果重开互市,同谁管理?是泾原地方上,还是陕西?”胡茂昌道。

徐卫听出些意思来:“哦?有区别么?”

“有!”胡茂昌肯定道,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怪异的笑容。“党项人对泾原徐经略很是忌惮,一来畏他兵威声望,二来嘛,据说,徐经略没少干黑吃的勾当。抓到走私的党项商人,把人家货物全部罚没就算了,人还给扣起来,让拿钱来赎。如果没人赎买,这些被扣起来的商人基本上就失踪了。”

徐卫一点都不奇怪,从大伯徐茂算起,咱们徐家的长房把持泾原兵权已经好几十年了。其势力已经不止于军队,便是地方行政上,大哥也有插手,何况他本身就是渭州知州。

“从前,泾原路的镇戎军的榷场是最繁荣的,可因为徐大这么一稿,党项的走私商人很多都跑到环庆边境去勾当。奈何环庆的局势一直不稳定,受战乱影响,这几年生意很不好作。夏国的权贵们,想穿丝绸没有,想喝好茶没有,想在家里摆个宴席,都凑不出一整套汝窑来。如果谁能在家里点上海外的香料,那是顶有面子的事情。”胡茂昌侃侃而谈,显然这次去收获不少。

徐卫频频点头,照此看来,我们消费的,都是牲畜、皮货、药材这些农产品,但党项人消费的,却大多是奢侈品。奢侈品好,奢侈品利润高。

“是不是夸张了点?”

“哈哈,大帅明鉴,这话或许有些夸大,但足以说明重开互市的前景。有些商人得知我在活动,甚至找上门来,希望预定大宗的商品。相公,商机无限呐!这金山银山堆在面前,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取。”胡茂昌劝道。

当然愿意,如果与西夏重开互市,得到的,并不仅仅是税收。互市只是个开头,徐卫的构想,是通过互市,与西夏官方打通联系,先经济,后政治。

陕西目前的局势,虽然因为对韩战争的胜利而得到好转,但从根本上来说,宋金之间的攻守态势还是没有根本的转变,弱者要对付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当今天下,当然说得准确一些,东亚,我方能与之联合的,也就是党项而已,难不成你还能指望高丽么?

但是,宋夏多年战争,把关系弄得很臭,党项人又向金称臣,你突然之间要与其联合抗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到了眼下,这种情况已经有了转变。首先,宋金战争爆发,大宋停止了在西北的扩张,宋夏之间的根本矛盾已经没有了。其次,夏金之间的关系也并非铁板一块,这从党项人积极与契丹余孽联系可以一窥端倪。最后,西夏需要和大宋之间的经贸往来,这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如果能联合西夏,还不要求它直接出兵抗金,只要宋夏站在一起,对女真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更何况,在西域还有耶律大石。

“如果重开互市,不可能一蹴而就,先得有个试点。依你之见,哪里合适?”徐卫问道。

胡茂昌垂首沉思,坦白说,最好的地点还是泾原。泾原路里的镇戎军,毗邻夏国的静塞军司。而且这里从前就曾经是榷场所在,基础很好。可徐原不是易与之辈,他从边境走私中渔利不少,绝不可能对重开互市持积极支持态度。退而求其次,还是环庆为宜。

“环庆,定边军。”郑重思考之后,胡茂昌建议道。“定边军之北,便是西夏的盐州,这个地方两国商人近年来活动频繁,在此互市的话,难度不大。”

徐卫沉默不语,从胡茂昌的话里不难听出,镇戎军应该是最合适的,可大哥杵在那里,一时也撼动不了他。环庆刘光世刚坐上帅位不久,且实力最弱,他在诸多方面都必须仰仗制置司,如果把榷场设在环庆境内,刘光世当然会积极响应。反正现在也只是试点,等将来需要扩大的时间再计较其他。

一念至此,他说道:“好,这事本帅一定会慎重考虑,并和有司商量。你辛苦了,先回去吧,有消息,本帅会先通知你。”

胡茂昌闻言大喜,起身拜道:“那,小人可就回去静候佳音了!”

徐卫说干就干,没几天他就呈文川陕宣抚司,从局势、利益、影响各方面阐述了重开互市的好处,又提到了民间有些呼声,希望川陕宣抚司能善加考虑。

徐处仁正为增加川陕财政收入而绞尽脑汁,徐卫的上报让他欣喜不已。这几年间,他光顾在内地想办法,却遗忘了党项。在召集各司官员简单商议之后,他就回复徐卫,这事可行,可以让地方官府先和党项人接洽商谈,徐制置你看着办。

这事不但属于经济范畴,更涉及到外国,怎么说也不该是徐卫管。因为制置使是专管军事的,不插手内政。但徐处仁为什么让徐卫主持这件事?原因就在于,徐卫提到先在环庆路的定边军试点,环庆这些年来几历兵祸,定边军数次易主,地方行政机构早就没了,一直是军管状态。再加上,随着徐九权力的扩大,陕西很多事情都难以绕开他。

得到宣抚司的批准,徐卫想也不想,就派遣马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