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秋一梦 第一卷 流年-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也取了一个与以前一模一样的名字:裴煦。
      微微动了动手指,裴煦的眼中微微闪过一丝深意,这也算这对夫妻做了一件好事吧。
      只不过,这事情也未免太过蹊跷了些,若是有了灵魂这回事,那那些宗教神话不也应该有个影子吧。怎么,他就这样子直接投胎了?不论按照那个宗教来说,自己一生的行径,虽然所有的法律都是没有犯上,但是趁着那些法律的空隙而做的事情,可也称得上是罪大恶极了。
      这样的人,也会投到尚算是家境好的人家?甚至还是千百年前的古代?撇撇嘴,裴煦没有发现自己那颗理智无情的心已经渐渐柔化了,连那思维似乎也有些混乱了
      也因此,以他素日的理智本早就该想到的东西,到了现在他才恍然间想到,比如那在他临死前曾看到一道如惊雷般的白光。
      曾有过这么一个科学猜想:足够的能量能够保持人的脑电波一直延续下去。但这一理论虽有些突破,确认了一些人死后仍有脑电波的波动。但是有关这种能量如何获得,如何维持倒是一直是研究中的事情,为此这个猜想一直未曾证明。不过,按照这一理论,倒是能说明自己现在的状况。
      或许在临死前的那一刻,那道闪电便将自己的脑电波吞噬了,重新带到了这个世间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裴煦暗自叹息着,那在头脑上的微妙的变化,一时间却被心中那某名的滋味掩去了,愣怔之后,也只能叹息一声。
      而这时,一声吱呀的开门声突然响了起来,裴煦抬眼望去,却是那个父亲送走了接生的人,转头回来了。
      微微动了动眉梢,裴煦冷着脸,看着这个男人凑上来,笑着捏捏自己的脸颊胳膊。脑中渐渐地迷糊了起来,一种想要安睡的感觉顿时涌了上来。
      第二章:行思坐筹
      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恰恰露在那一抹青烟杨柳外的空隙里,蓦然间,一行白鹭自天际的一角,越过杨柳枝,投到茫茫的山光湖色之中。
      裴煦抬眼自那窗牖的一角望去,入目的便是这一派天光曦色、山水流烟的好春光。
      默默地放下那胖乎乎手指之中的书籍,裴煦眸光沈静安宁,只在那徐徐的天光之下,他的眸子在恍惚间如飞逝的鸟儿般,迅速地闪过一丝淡淡的暗淡。
      除却最初那一两天裴煦因生理因素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这将近一年多的时光,他都是在搜集这个世界的资料。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且不论那照顾他的嬷嬷丫环,本身便是无甚大的见识,日常所说的也是那家常用度、邻坊琐事等日常繁杂事物,于政经文化等方面涉及地极少,只在说话间稍稍对这世界的大局带出了三四分的口风罢了。其它的书籍等文化资料,虽只抬眼便可看到那满满一书架子的书籍,那字也是日常熟悉的中文繁体,但那嬷嬷丫环又岂会取来那书籍交与裴煦呢?
      这般下来,裴煦在默默地锻炼以掌控身体之余,也不得不勾画出个计策,好在不冒险的情况下,取得房屋边书架子上的书籍。
      未曾料到,这计算好的计策正待实行,一个才来的大丫环便不经意间取来了三两本书籍,引逗于他。
      这样一来,裴煦便立时改弦易张,顺势抓了两本,就细细地翻动着书籍。但在翻动书籍之时,裴煦不但一改往常为锻炼身体而折腾出的花样,更是十分小心不破损书籍。
      如此一来,这次的书虽然最后还是被搜罗去了,但在那新来丫环的配合之下,一来二往,身边照料的嬷嬷丫环便都是配合起来。
      毕竟这书能哄住孩童,也没甚损伤的,便是心里有几分奇怪,但这皆大欢喜的事情还是延续下来了。
      到了最后,凡是看得裴煦在折腾点出格的花样,边上的嬷嬷丫环便会即刻取来三两本书来,交与裴煦安静地慢慢地翻动。
      这么匆匆过了一载光阴,在细细地搜罗手中书籍的信息后,裴煦终于对这个世界有了六七分的了解。
      这个世界,建立在华夏大陆之上,其东临大海,西靠沙漠,北上为茫茫冰雪,南下却是郁郁密林,已然有两千多年的文字可考证历史。
      上古记载极少的蛮荒事情自不多说,大都是一些神话传说,虽是极有文学艺术水准,但裴煦翻过也就罢了。
      而后那奴隶制的三个帝国,大华帝国(绵延300年),大雍帝国(延续600年),以及大齐帝国(世代传递1200年),记载的东西对于政经等方面涉及的渐渐多了些,让裴煦也很是渐渐花了一部分的心思诵读计较。如文学上已然出现了各种诗词歌赋的体裁,政治上曾提出科举相似的提拔人才方式等等,这些与中国古代相似而又有些不同的东西。
      而裴煦现在所处的时代便是大齐帝国崩溃三百余年后的社会。这三百余年里,战火频繁,大齐帝国崩毁后产生的十一个属国战乱叠起,在尽两百年或激烈或缓和的战争之后,只留下北方的夏(东)、楚(南)、燕(北),南方的周(东)、蜀(西)这五个国家。
      五国确立之后,这五、六十年来,虽然局部的战争越发的频繁,但十万人以上的大型战争却是极为罕见,除却出生后嬷嬷丫环们曾聊起了不久前的那场四国合纵攻夏之战,五国对决人数应高达到百万之众,其余的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的攻城之战罢了。
      因此,这三百多年里,各国的政经文等方面,都在原本的历史基础上产生了剧烈的波折,并以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但是以各方面来说,裴煦都对那夏国另眼相看。
      在这个时代,夏国的文化经济上虽然不算是五国之中顶尖的,但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确是比周围各国硬生生高出了一大截。这种制度上的优越,使得它从原本一弹丸小国,在百年陡然占据了五国之中仅此于周国的庞大土地,并以此训练出一只威名赫赫于世的军队。
      其余的北方两国,楚国位于夏之西、燕之南,国土虽在五国之中最为狭小,但土地肥沃,矿藏丰富,国人多有经商,极为富饶。燕国,地处极北之地,牧草耕种亦是极多,其饱受沙尘戎寇侵扰,民风彪悍,政经等虽是平平,但军队却是不下于夏国。
      至于江南的两国,南方杏花春雨,莺飞草长,两百多年的承平,让本就是齐国崩溃后数一数二的大诸侯国的周蜀两国如烈火烹油,更添繁华。这三百余年,兵戈虽也一度频繁,但除却边境的三两郡,境内堪称是富裕太平。这腾腾然的繁花似锦,柔化在绵绵春雨之中,便是添了那激荡文字,一步三叹的文人雅士,亦为这朝廷之中添上几分遗老的气息。
      总体来说,这个时代,除却政治上只堪堪进展到战国时期,正从奴隶制度逐渐改革为封建制度,在文化、经济以及社会风俗等等方面,与原来的唐代大致相同。
      裴煦默默地想着,感受到那丝丝暖和的风,在指尖柔和地吹拂着,搔痒着,心里却是微微有些遗憾。
      自己现所处的江陵郡三城之一的延陵城,地处于划分南北的腾河之上,仍属于北方,虽也略略有几分江南水乡的味道,但却无江南那一丝丝一脉脉的湄山秀水,无处不透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
      韦庄曾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前世的裴煦,虽也忙中抽空,游历了江南江北千山万水,但江南这等好山湄水,本就是古时的风味独特,原汁原味。
      恰好,今生所属的时空虽不是那中国古代,但也是七八分的相似,这便让才出生三四天的裴煦心里暗自选了个头号的目标──领略江南风光。
      这目标一旦确定下,之后的一年,裴煦的心里却是未曾多想其它的了,只是慢慢地根据平日的资料勾勒出自己所应具有的权势,以保证日后的生存权利。毕竟,在这帝制的国家之中,若无能绝对保证自己意志实现的势力,又谈何意愿?
      但这一年的光阴如流水匆匆流逝,裴煦在大约的方略确定之后,心境却是略略起了几分波澜:前世的光阴,成就的不过是裴氏家族的锦上繁花,未曾有甚挑脱自己的理性之外,平淡得如同一杯淡水。
      但是,末了的时候,看到冷漠如原峻,稳重如裴蓦,竟是为了情爱之念,折腾出千百般的花样,甚至于甘心拋弃一切的模样,不得不起了几分好奇与微微的向往。
      若是,若是。。。。。。
      想到这里,裴煦竟微微感到心境不定,不由暗暗在心中叹息了一声。自幼在裴家苍凉漠然的环境之中独自行走,慢慢也成就了冷漠淡定的心性。
      一应的事物,都未曾有一丝半缕萦绕在他的心间,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仿佛是被孩童的天性不经意地柔化了,总是不自觉得会冒出几个愚蠢的念头。
      这样的裴煦,自己竟也慢慢地习惯了。虽也有所控制,但不经意间仍是透出了几分以前从未产生的人情味儿。
      好在这一世,自己并无甚经天纬地的算计以保有什么,只准备着行居江南,泛舟江湖,得一个前世难得的安乐自在罢了。
      虽仍是要经略商家,勾画权势,但与前世那等统筹家族大局的事务相较,只略略在激活的前儿要花费些精力,后面的便是会越发得安稳妥当了。
      这般算计下来,裴煦也便安定下心潮,不再多想什么,只专心地翻动手上的书籍。
      这本书,是大齐帝国的诗词集,其中千百首的诗词,因那韵律繁琐,多有悖逆错误之处,使得裴煦十多页翻下来,竟也只三两首略略觉得好些,其余的便是崎岖拗口,难以入目了。
      心中不耐地又翻看了几页,裴煦正是觉得无甚滋味,随着一阵轻巧的步履行走的声响,一个年约二八的少女,掀帘进了内室。
      这少女,窈窕身段,圆润脸面,穿著银红掐丝襦衣,青纱无袖衫儿,曳地细白绫子褶裙──却不是别个,正是敛衣。
      这敛衣,恰在裴煦出生之时,前来叩门乞求收留,说是父母俱亡,为无良舅父所发买,好不容易才逃出人伢子的胁裹,却是无家可归了。此时见着裴府上高挂红绳,想来府中有了新生麟儿,或是需得一二丫环服侍,便叩门跪求:但求三餐一宿,有个安顿的地方,她便是无有不从。
      那裴修新得了裴煦这一孩儿,正是喜不自禁,听到如此,早生了几分恻隐之心,况且这敛衣来得极巧,也算是裴煦的有缘人,因此一发得留意。
      谈论之下,夫妻两人看得敛衣颇为机敏,又知文识字的,便提拔她做了新孩儿的大丫环,一应吃穿用度,比之寻常人家的小姐,也是高出三两筹。
      这敛衣见是如此,更是尽心服侍着裴煦,一个心眼里满满地都是裴煦这小人儿。也因此,当初注意到裴煦刻意表露的意愿。那三四次取来书籍与他的丫环,便是这才刚刚在这落脚的姑娘。
      但裴煦对这女子,却是略略有几分疑惑。瞧这女子的行止言谈,很是爽利,见识也是好的,并不像那落魄人家所出的女子。
      不过,这乱世本多传奇,这女子虽是极在意裴煦,但究竟也未曾有甚窥视之类的意图,只是一发的照料服侍,这倒是让裴煦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