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江山-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着一条直径四五十公分的蟒蛇最少也要活上百八年。

    而罗布泊盐坑洞口里的那条巨蟒,直径足足超过一米,张开的大口都够活活吞下一头牛犊,怎么可能只有短短三四十年。

    张如铁似乎也看出了王馆长的疑惑,便解释道:“你是不是怀疑那巨蟒的年龄跟体型的关系,一开始我也不明白,直到我仔细看了那张拍下来的照片,上面的几个字母分明就是在它很小的时候刻下的,它长大之后,字母之间的间距也越来越大,完全看上去不像是很紧凑,你没觉得吗?

    这让我回想起学过的近现代史,苏联是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而计划这一名词至少是在本世纪3o年代才出现的,沿用到其他领域,或是对整个苏联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至少是在四五十年代,巨蟒身上的字母间距,加上计划这一名词的启用时间,我断定这蟒蛇最多绝不会超过六十年。”

    听张如铁这么一分析,王馆长不禁一震,狠吸了一口烟之后才反应过来。但这么一来,他的脸上也是冷汗尽起,要不是没有灯光,估计跟刚才看到张如铁脸色也没什么区别。

    “那这么说,短短三四十年时间,一条小蛇被纳入到一个叫做颓井计划的秘密任务中,然后被扔进了那个地下洞穴,后来颓井计划失败,它还在洞底继续生长,并且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剧增,是这么回事吧!”

    王馆长鼓起勇气,一口气将全部想法说了出来。

    “就是你说的这样,那条巨蟒的生长速度,肯定跟那个地下洞穴有某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我甚至怀疑,地下洞穴里极有可能藏有一种足以改变生物体型的物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苏联人以及国内的科学家才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想破解找到这个答案!”

    “连科技手段最先进的科学家都束手无策,我们这些摸金校尉又能做什么?这趟浑水,咱们最好还是别趟的好啊!”

    王馆长冷静地说道。

    “我跟你想的一样,不过咱们要找的东西,好像已经跟他们的颓井计划,隐隐约约存在某种联系了。要不然,你去问羊皮卷的时候,孙教授也不会无聊跟你说出什么颓井计划,而你也不用绕了这么多年还是要准备到沙漠里头来寻找什么楼兰妖山。”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张如铁说的绕,却没有离开因果之间的联系,无论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宗教佛家的唯心主义,因果关联一直是各种宗教门派,自然学科之间共同认可的东西。

    所有事物都有源头,所有结果都是因为源头的因,才发展到了最后的果。这次新疆之行,从几他们走进王馆长家,到无意间登上博物馆四楼,再到看了那几张西夏羊皮卷,这一切,好像冥冥之中已经注定好了。

    手机: 电脑:

第207章 楼兰!楼兰!() 
盗墓江山;第207章 楼兰!楼兰!

    张如铁跟王馆长两人聊了足足好几个钟头,直到快到了凌晨一两点才睡下。濠奿榛尚这期间相当于给大家值了一会儿班,直到快两点钟刘东醒来换人,两人才意犹未尽的回到房间休息。当然,关于颓井计划跟楼兰妖山的关系,目前暂时只有两人知道。

    罗布泊的西北岸,正好就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中最耀眼的明珠:楼兰古国。早上一觉醒来,围坐在火堆旁的一伙人,兴致勃勃等着张如铁给他们讲楼兰古国的轶事。张如铁也不含糊,把上至汉赋,下到唐宋诗词都从脑海中搜刮了一边,给大家念叨了出来。当他哼起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时,大伙的眼光里都充满了一团热火,胸口也涌起了一股热气,真像回到了那个热血兵戈的年代。

    兰心对张如铁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朗读搅得心神荡漾,一旁潘娟觉察道,恨恨地瞥了张如铁两眼,他才意犹未尽地降低了嗓音。没办法,谁让他有这么好的嗓音了。

    吃罢早饭,所有人都有些兴奋起来,想起终于踏上了这片梦寐以求的土地,又有这么多典故历史,即使没有什么找到传说中的楼兰妖山,到了这里一趟,也不枉此生了。

    天气依旧晴好,天公实在作美,已经连续放晴五六天了,估计接下来要是变天的话,只怕真是要漫天飞雪了。

    借着好的天气,张如铁带着大家一起,在提前分析好的路线上,分作两拨队伍,张如铁、张义满,苏墨,铁木尔,潘娟一组,负责从左翼寻找线索;王馆长跟刘东、兰心还有其余人,领着骆驼走在大路上的右翼,只要发现什么目标,大家就用对讲机联络汇合。按照大家的约定,也担心会出现什么闪失,万一出现联络不上或是其他什么情况,就到远处最高的一处土城墙上汇合。

    分配好了这些,王馆长跟刘东和西日阿洪,一边赶着骆驼,一边把剩下的大半枪械重新分配了一下。易卜拉欣这两天已经对逃走不再抱什么希望,加上这一路上来张义满他们又是紧紧盯着,也没有逃走的借口。

    现在已经走到楼兰古城,这个古兰经里都有记载的先知城市,他也变得积极起来。牵骆驼,照顾走在后面的骆驼,熟悉轻步枪的使用方式。

    虽然他一直排斥用武,但王馆长似乎多考虑了一些,又对他许以重金,答应出去之后多给他拨两万,学会使用枪械,也是在这种极端不确定环境下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技能,要不然,谁能一直保护到你的生命安全。

    兰心虽然接触枪支的时间不长,不过香港也不是一个呆板的地方,她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进过飞虎队训练营做过童子军训练,跟大6学生高中大学的军训一样一样的。

    加上他自己也算得上是一个跆拳道高手,手枪跟步枪拿在手上,只有久违的感觉,没有陌生的味道。

    现在每个人手里都配有枪,刘东更是两把双枪在手,自己手上还带了把工兵铲,显得装备十足。王馆长自己手上拿着一只沙漠之鹰,一只手掂着把工兵铲当拐杖,跟兰心平行走着。兰心手里拿着对讲机,时不时还跟张如铁他们那边联系,以防突然断了信号。

    说到楼兰古国,准确的说,这是一座因城而立的国度。自从丝绸之路开通,楼兰国依山傍水,是往来西域与内6的必经之道,楼兰古国也因为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才变得日益富庶起来。

    不过,大自然的破坏程度总是难以遏制的,楼兰国发布过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就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泽断流,孔雀河改道,风沙日益侵蚀,淡水日益减少……

    《水经注》上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ooo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ooo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饮水进入楼兰,缓解了当时的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跟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为断水而废弃了。

    ……

    站在荒凉的古城遗址上,沉沉清风吹来,贴着残垣断壁的沙尘迎风飘散,再一次将王馆长拖回现实。他看了看表,早上十点,时间还早,希望今天能找到点线索。兰心见王馆长在发呆,觉得无聊,就自己走到近处的一段断墙看了起来。

    她从包里取出一把防尘手套,一把镊子,一把袖珍锤子,旁边还有一个跟锤子固定在一起的便携式放大镜。这些都是考古用到的专业工具,出于职业本能,兰心不管走到哪里,这一套方便携带的工具,都是随身必备的。化妆品可以少带,这包吃饭的家伙可不能少。

    见兰心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东西来,易卜拉欣停住了手里的忙碌,也跟着走了过来,想看看她准备干什么。

    兰心用小锤轻轻敲下一块断砖,又用一把小毛刷把上面多余的沙土彻底刷干净,一头举起了锤子,照着中间的位置砸了下去。

    经年累月的风蚀,这块半截的土砖早已不能再松软,轻敲一下,已经断做四分五裂。兰心想看到石砖内心的成分,再一次确定这里的年份。

    楼兰古国,上至张骞出西域的西汉初年,下到五代十国时期,前前后后历史上,这座古城遗址,虽然不过边长几百米,方圆十几万平方米的地方,却是大大小小历经了十余代君王更迭。兰心目前的工作,就是确认年份,看看眼下这一方小砖,究竟是何年何月的。

    当下条件艰难,没有碳14之类的年份鉴定仪器,兰心只得单凭肉眼跟眼里仅有了几件小工具辨别大致的年代。别看是肉眼识别,兰心这双眼睛可丝毫不赖。几下敲敲打打,放大镜看上两眼,她起身,习惯性地用一个小袋子装起一小粒石块碎屑放好,又用一旁的文件夹包好,贴上一个便利贴:楼兰遗址处,公元1oo年前后。

    易卜拉欣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他在清真学院的时候,多多少少也是触类旁通,学过地理,考古,历史,化学之类的学科,当下见到兰心这一幕,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不得不承认,你很厉害。”

    “谢谢!”

    兰心做事情的时候很认真,此时她不想多说什么,而且,易卜拉欣不值得她客套。

    王馆长也走了过来,看到标本一样的小石头,呵呵一笑道:“我说什么来着,我们香港陈家的大小姐,那可真是一双火眼金睛吧,就这么两下,年代的事情已经搞清楚了。这个公元1oo年前后,让我推算推算,咦,这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吗?”

    “恩,这块砖是这时期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纷争,汉人朝廷对西域的管控能力空前的削弱,这一时期对于西域的文献记载也是寥寥几笔,很难找到对应的史料比对。

    “咱们往下看看,再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什么发现。”

    说实话,这座古城,从它荒废起,一直到今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过,这里能拿走的,但凡有一丝价值的东西,基本都已经被各路强盗跟探险家弄走,从国内到国外,特别是近代时期,这里的破坏程度达到了空前规模。

    看着残垣断壁,以及各种人工破坏的痕迹,王馆长走到一处废弃一般的石头柱子旁边,捡起一块残瓦说道:“19oo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着塔里木河向东,到达孔雀河下游,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布泊。3月27日探险队到达了一处土岗,这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斯文赫定发现他们带来的水泄露了许多。在干旱的沙漠中,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于是他们只好到处寻找水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座古城出现在了他们眼前:有城墙,有房屋,甚至还有烽火台。喏,就是我们现在脚下这片土地。

    斯文赫定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娘使,陶器,36张写着汉字的纸片,12o片竹简跟几支毛笔……”

    “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有没有翻过那些死人的坟墓。”

    刘东听到这里,心里早就开了花,按照王馆长这么说,这次,大家怎么着,凭着大胡子的倒斗术,弄他几口棺材出来,那不是发了,他可知道这里的干尸是最值钱的。

    “别打扰我,接着听我讲啊!”王馆长意犹未尽,提了提嗓子接着说道。

    “斯文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