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是天子赐封,那就有如神授,无论法理还是传承都无可挑剔,这个千载难逢的开宗立派机会如今就摆在眼前。师父你还犹豫什么?”

    玄青用力咽了咽干涸的喉咙:“此事关系太过重大啊!等出征仪式结束,我回去和你师伯师叔几个好好商量一下,唉!我们从小到大在茅山祖庭长大,血脉相连,难舍难割啊!”

    “我没让你老与上清派分开啊!”朱道临提醒道。

    玄青道长愣了一下,顿时反应过来,一时间激动不已:“绝对可行、绝对可行!哪怕开宗立派,我们依然属于茅山上清派分支,如此一来,就没有任何顾忌了!”

    朱道临再出一计:“师父,麻烦你老人家对掌教师伯说,如果祖庭愿意的话,不肖弟子朱道临愿意将天枢阁的天文学与气象学系列典籍,以及观测日月星辰的高倍天文望远镜等精密仪器一并进献祖庭……”

    “同时,我还愿意捐出30万两银子,在主峰万福宫旁或者北峰上,修建一座观测日月星辰的天文台,一座能容纳300弟子研修天文的道院,以及一座囊括千册天文地理书籍的图书馆。”

    玄青道长彻底放下了:“好、好啊!如此一来,祖庭的经戒、星相、医卜各门就有了探究天道的上佳途径,掌教真人和诸位元老定会将我上清派的千年传承发扬光大,只是……却苦了你了!”

    朱道临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说起来惭愧,弟子虽是上清派弟子,可最在意的只有医卜门……”

    “在弟子眼里,医卜门的医理、医药、医术甚至某些传承千年的法术,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济世绝学,距离天下百姓最近,是普济万民的最佳途径!”

    “医卜门所从事的医学,是最值得发扬光大而且前途无量的伟大事业,所以,哪怕付出再多也值得。”

    玄青惭愧地点了点头:“为师明白你普济天下的胸怀,放心忙你的去吧,明天开始,紫阳观会选派十二名学有所成的玉字辈弟子,每人引领五名入门两年以上的弟子,携带治疗水蛊……也就是你说的血吸虫的药物和必备银两,分赴病患最重的湖广、淮南、松江、南昌和浙南,进行为期两年的游历与行医济世。”

    朱道临欣慰不已,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

    ps:谢谢山青盈、小叶黄杨2大大的打赏,谢谢小叶黄杨2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三三二章 狡兔三窟() 
对于医卜门敞开大门入世救人,朱道临无比欢迎,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拉住玄青道长的手,叮嘱道:

    “师父,前往湖广的师兄弟切忌越过荆门以北,明年夏天之前,必须全部南下岳阳和长沙地区,以避开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战乱。”

    玄青惊讶地望向朱道临:“消息准确吗?”。

    朱道临摇摇头:“不敢说……根据魏国公送来的战报显示,荆襄和南阳各地已经出现骚乱,活不下去的民众揭竿而起,冲击各地县衙,劫掠乡镇地主富商,已经出现不少杀人放火的事情……”

    “再加上数十万西北暴民击溃官兵的重重阻拦,如今已经涌入北直隶的保定、安阳、大名等地,烧杀抢掠,很可能在各地官兵和京营各部的联手打击下掉头南下,杀入中原或者淮北各地。”

    “所以,出去行医游历的师兄弟们《无》《错》还是避开为好,培养一个医者不容易。”

    “晚上我就和你师伯师叔几个对各路弟子的行程进行调整,唉!这世道乱的,不是何时才是尽头啊!”玄青道长叹息道。

    朱道临不愿再谈这些沉重的问题,拉上玄青道长,绕过堆满巨木的厂房,穿过两名护卫队员守卫的通道,来到聚集上千工匠学徒的船坞前方,指着正在改装的两艘700吨崭新货船告诉师父:

    “这两艘700吨级的新船,还有南面正在更换船帆的那艘九成新的500吨级战舰,都是刚从佛郎机人手里买回来的……”

    “本来佛郎机人宁愿卖给我一艘最新型的800吨级远洋货船,也不愿意把这艘500吨级战舰卖给我,在我的反复说服之下,他们才把这艘看起来不起眼其实威力巨大非常好用的战舰卖给我。”

    “恐怕价钱也不便宜吧?”玄青笑道。

    朱道临牙疼不已:“何止不便宜。简直贵得离谱……这艘下水近两年的500吨级战舰,连同上面的36门青铜火炮,竟然要我16万两银子,那两艘700吨级远洋货船加起来不过18万两银子,我亏大了!”

    “可是,明知道被佛郎机人狠宰一刀。我还不得不咬牙忍着,好在卖给他们的镜子利润较高,基本赚回来了。”

    玄青哪里还不知道爱徒做生意的精明,根本不被他的哀叹所迷惑:“这次你从佛郎机人手里赚了不少吧?”

    “不多,九船货物扣除佛郎机人运来的大量棉花、毛毯、造船木料、铜铁锡锭等物资,以及两艘货船和一艘战船,这次交易只赚到130多万两,加上佛郎机人归还上次借贷的300多万两银子,再加上我手上的现银。总共还有550万两,却欠着博孚钱庄220多万。”

    “好在博孚钱庄在我付清佛郎机人的300多万借款利息和尾数之后,将300万借款转到我名下,换成两年期的借贷,不然的话,这些钱都要用来归还贷款和利息,最后能剩下20万两就算是不错了。”

    朱道临把情况如实告诉自己的师父,他宁可从天枢阁弄来更多的货物或者用铜料抵扣。也要把手上的550万两现银存起来,以便明年开春用以铸造银元。或者与库存的几吨杂乱的银锭一起,逐步兑换博孚钱庄大肆回收提纯、熔化成每根1;000克的标准金条。

    朱道临之所以逐步储存黄金和白银,是因为他对博孚钱庄的未来不放心,觉得有必要另行组建一家银行,与博孚钱庄形成竞争。

    这家新银行的名称和股东已经初步确定,名字叫“大明四海银行”。两年内将在宝山港建起四海银行的总部大楼、金库、铸币厂和拥有尖端印刷机械的印钞厂,银行股东是与朱道临建立同盟关系的北方四大商家,届时每家都会拥有“大明四海银行”10%股份,吸取经验教训的朱道临个人掌握60%股份,形成绝对控股。

    玄青道长同样有自己的心事。他的眼睛望着前方正在改装的大海船,脑子里却想着紫阳医学院的前途。

    看到朱道临平静地站在自己身边,双目炯炯凝视前方,玄青道长终究没能沉住气:“道临,你是不是打算在军中建立医学院?”

    朱道临诚实地回答:“军队必须有自己的医学院,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步搭起架子,先从随军的军医和初级医士开始,循序渐进,总结经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培养军医的医学院,估计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办到,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

    玄青道长微微点头:“这段时间招募了多少军医?”

    “正式招募的军医只有39名,愿意从初级医士干起的年轻郎中120多人,根据这段时间的情况来看,报名的不少,拥有真才实学的却不多,好在距离招募截止日期还有25天时间,再等等看吧,不少从四川湖广赶来应征的医者还在路上。”朱道临尽管看不出自己师父的意思,但没有半点隐瞒。

    玄青道长再次问道:“你打算招募多少人?之后打算怎么做?”

    朱道临回答:“计划征召军医100名,初级医士500名,全部随军前往北方,其中一部分留在青岛卫,建立战地医院,剩下分到各军之中,有的驻扎金州卫和满清鞑子面对面,有的和龙潭军一起登上最危险的皮岛驻扎。”

    “出发前我会为他们配备急救箱和一些常用药物,还要从紫阳观内药房购买一批金创药、止血粉和烫伤膏。”

    玄青道长幽幽一叹:“药物没问题,只是……我们医卜门刚有些起色,人才太少,反而是茅山祖庭有3位擅长骨伤科的玉字辈弟子主动找到我和你玄焘师伯,请求进入你的军队磨练,昨天这3个人跟我们回来了。”

    “我再为你挑两个擅长药理和针灸的玉字辈弟子,一共5人随你征战南北,下次只能等到3年以后了。”

    朱道临非常高兴:“谢谢师傅!有5位师兄弟愿意加入进来就够了,仪式结束之后,弟子亲自把45箱人体和器官模型、60箱手术器材、105张人体经络挂图和两箱天枢阁出版的解剖学典籍,全部送到师父房里去。”

    玄青道长惊愕不已:“这些东西你早就准备好了?”

    朱道临郑重回答:“三个月前便已经准备好了,如果师父这次还不能下定决心兴利除弊,我只会把这些东西悄悄带到青岛卫,传授给愿意开拓进取的军医。”

    “在此需要和师父说一声,我会再从天枢阁求回相同数量的人体模型、手术器材和解剖学典籍,交给忠诚于我、愿意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军医们,哪怕他们能力不行,我也会陪着他们慢慢成长起来。”

    “师父,等你见到那些模型和器材,看到那些凝聚无数医者数百年心血的宝贵典籍,你就会知道其价值多么的巨大!”(。)

    第三三二章狡兔三窟:

第三三三章 一切好商量() 
出征仪式非常隆重。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江南陆师统帅隆平侯张拱薇亲自主持,左都督兼江南水师统帅魏国公徐弘基、金陵城防守备统帅忻城伯赵之龙、南京六部尚书和侍郎尽数到场,在万众瞩目之下,严格按照左文右武的秩序,端坐于高高法坛的正前方。

    法坛西侧,虎山音乐学院和秦淮两岸三百乐师汇聚一起,用十二种乐器和两座编钟,奏响了雄壮豪迈的《将军令》。

    悠扬而雄壮的乐曲声,引来民众阵阵喝彩,听得文武官员们频频点头,不时为庞大的演奏阵容和精妙的编曲击掌赞叹。

    法坛东侧,是金陵各界代表和民众赠送的百余面象征胜利和平安的旗幡。

    紫阳观住持玄青道长亲率108名弟子,在庄严肃穆的法坛上为出征将士祷告天地,《江南时报》社成员几乎倾巢出动,到处可见采编们采访将士和各界代表的活跃身影。

    江南新军的创立者、北征主帅朱道临向龙潭军授旗,三通炮声轰然响起,持续一个小时的盛大仪式结束,士气如虹的将士们开始踏上征程。

    三百乐师奏响《精忠报国》的乐曲声,数万民众遥望高举战旗列队登船的将士,激动地挥舞手臂,高声祝福。

    一时间旗帜如林,龙潭军5;000余名将士齐声高歌,雄浑中略带悲凉的震天歌声,令人心潮澎湃,无比动容,欢呼声、喝彩声排山倒海般经久不绝。

    官兵们头戴镶嵌新军银色军徽的黑色钢盔,身穿军绿色毛领对襟棉大衣,交叉披挂的军用水壶和胀鼓鼓的挎包分置后腰两侧。腰间宽阔的武装带上,牢固地系着两个皮质弹盒和连鞘枪刺,脚踏舒适暖和的厚底棉鞋,右肩上的遂发火枪散发出黑色寒芒。

    什长以上军官,悉数披上了银光闪闪的锁子甲,腰悬朴实无华却价值千金的锋利唐刀。各级军官身后的年轻鼓手和军号手,全都背着一杆闪闪发亮的短管燧发火枪,整齐的军容和精良的装备,引发全场阵阵喝彩,就连半桶水的文官们也叹为观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