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于胶州湾右岸的浮山千户所与左岸的灵山卫,如同两把钳子一般,拱卫着胶州湾的安全。

    浮山千户所正南五里的燕儿墩,位于数十里海岸线的中段,是座周长百米、高十余米的海防墩堡,因为建在濒临海面的小山岗燕儿山上,故得名“燕儿墩”,是浮山千户所三个海防墩堡中规模最大的。

    午时刚过,年逾三十、身形瘦高的总旗姜永利,扔下手中一副臭牌,在周边幸灾乐祸的哄笑声中,骂骂咧咧地站了起来,钻出烟雾缭绕屋子,疾步登上前方的瞭望台,解开裤头,哆哆嗦嗦走到墙垛边沿,掏出黑乎乎的老二朝墩堡下的海面放水。

    就在这个时候,西南方朦朦胧胧的海面上出现了一片帆影,姜永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左手搓了搓眼皮发现不是幻觉,立刻用右手抖抖老二上的尿渍,赶紧绑紧裤头,趴在积雪覆盖的墙垛上,睁大眼睛极目眺望,满是血丝的眼中逐渐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姜永利再次抬起满是裂口的粗糙大手,用力搓了搓眼睛。咬紧嗒嗒磕响的牙床凝神细看,感觉正是冲着自己的方向而来,吓得他猛然转身,冲向台阶下的狭窄通道。挑开厚重的布帘子,一头撞进乌烟瘴气的屋里,扯起嗓门大声通报:

    “不好了不好了,西南方出现大批战船,前后连成几里长。全是4;000料以上的大船,桅杆顶上挂着红黑旗子,正向咱们这儿开来!”

    “什么?”

    “不会是倭寇吧!?”

    “倭寇是哪年的事情了?肯定是鞑子!”

    “鞑子哪里有这么多大船?或许是北面的登州叛军!”

    聚众赌博的一群官兵吓得七嘴八舌嚷嚷起来,身披陈旧毛毯的百户官顾不上更换战甲,大喊一声“都给老子抄家伙去”便率先跑了出去。

    十余名衣衫不整的士卒乱成一团,站起来后到处寻找自己的武器装备,稀里哗啦东奔西撞一窝蜂般涌出狭窄的通道,冲到平台边沿惊慌观望。

    “看,是红黑战旗!”

    “绝对不是鞑子!”

    “也不像是叛军!”

    “到底是哪儿来的水师?”

    士卒们看到船队的规模后都如同撞见活鬼一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哎呀。俺记起来了,江南水师宝山卫的战旗就是上红下黑,中间绣着白龙!”一名小卒高声叫喊起来。

    “对,是江南水师!”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心头随之大定,纷纷望向两里之外庞大船队上方猎猎飘扬的战船,很快又发出声声惊呼。

    裹着肮脏毛毯的秦百户大喊姜永利,命令他跑回浮山西面的寨堡禀报副千户鲁相荣,其余人立刻回屋里,穿上军袍。套上皮甲准备迎接,话音未落自己先跑向通道口,十余名士卒立刻跟随而去。

    数分钟后,披挂起来的数名士卒回到瞭望平台上继续观望。秦百户亲率十余名冷得浑身瑟瑟发抖的弟兄穿过墩堡后门,乱哄哄跑向西面空荡荡的码头。

    此时,两艘300吨级的战舰已降下主帆,徐徐而至。

    百米外的海面上,十余艘体型硕大的海船呈一字队形拉开距离,降下密密麻麻的船帆。抛下沉重的铁锚。

    秦百户带着十余弟兄站在码头上,呆呆望着战船上头戴绿色翻毛棉帽、身穿绿色大棉袄的江南水师官兵,直到船上扔下缆绳大喊接着,秦百户等人才回过神来,慌忙捡起缆绳固定在一根根大木桩上。

    同样穿戴绿色棉帽和棉大衣的徐文涛率先走下跳板,来到满脸惶恐的秦百户面前,抱拳致礼:

    “麻烦老哥了!我是江南新军署理统领徐文涛,奉命率7;000余官兵北上平叛,暂时进驻浮山千户所,等候山东巡抚朱大人的调令!”

    “宝山卫指挥使朱将军就在后面的‘上元号’运输船上,请老哥尽快告知贵部官长前来相见。”

    “在下已经派人回去禀报鲁千户,很快就到,很快就到!”

    秦百户忙不迭地回礼,看到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水师官兵源源不断从两艘战船上下来,连忙向徐文涛问道:“请问徐将军,贵部要在咱们这儿驻扎多少时间?”

    徐文涛心中暗笑,限于朱道临的命令,皇帝的诏令没有颁布之前谁也不能透露青岛卫的设立,他只好笑着解释:“短则月余,长则半年,要看什么时候平定北面登州的几万叛军了。”

    秦百户立刻松了口气,热情邀请徐文涛前往码头上方的棚子里歇歇脚。

    徐文涛指向海面上陆续划过来的数十艘小船,告诉他朱将军和十余名江南水师将校马上就到。

    秦百户看到两艘约三丈长、一丈宽的划桨船快速而至,立即打起精神肃立等待。

    朱道临的大名早已传遍天下,如雷贯耳,而且朱道临两个月前经过浮山千户所时慷慨赠送了不少礼物,给他和所有弟兄留下深刻印象,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交通船越过停泊的战舰,靠上码头。

    郭中骏与数名亲卫率先下船警戒,朱道临和海军参谋长西梅诺、新任军令处长厉易良、新任金州卫副将姜玉龙和跟随学习的张德义陆续下船。

    另一艘船上的六名佛郎机教官也络绎登上码头,高大魁梧的身躯和金发碧眼加络腮胡子,看得秦百户和他麾下的十余弟兄目瞪口呆。

    朱道临叫过徐文涛和师弟姜玉龙吩咐几句,带领百余亲卫和一群将校、教官向西而去,对荒凉的沿海一线进行实地考察。(。)“”,看最新最全的小说!

第三四一章 鸠占鹊巢() 
三个小时后,朱道临一行来到浮山千户所西面7公里的海边,登上距离海岸600余米的大石头山南麓山腰。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的小说

    两名亲卫解下身上的皮筒,取出大幅胶东半岛地图和五万分之一的青岛地形图快速摊开。

    军令处长厉易良、海军参谋长西梅诺和几名负责港口要塞建设的佛郎机教官立即围了上去,对照精确的地图低声讨论起来。

    朱道临遥望前方竦立于海面上的那座青色小岛,心中不由得万分感慨,他如今站立的地方,是数百年后的德国青岛总督府所在地,大石头山因为德国侵略军设立无线电导航和通信系统,才被德国那位首任总督取名“信号山”的,此刻朱道临所面对深水港湾,就是数百年后鼎鼎有名的青岛港。

    “将军,这是个非常优越的天然良港,只需左侧最突出的那座小山岗和标注为‘青岛’的小岛之间,筑起一道350米左右的防波堤,就能形成条件优越的天然大港。”西梅诺兴奋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负责港口和军事要塞设计建造的教官、36岁的葡萄牙海军退役少校诺曼西亚。德。卡利斯来到朱道临身边,遥指小青岛两侧提出自己的意见:

    “海面上那座小岛左右,有两条狭长的陆地延伸到大海深处,彼此距离约在3。5公里左右,三个突出部都是石质小山岗,只需在原有基础上修筑大型炮台,整个海港就能形成一座紧密相联、具备纵深防御优势的坚固要塞。”树如網址:п关看嘴心章节

    “与之前我们在东面海岸实地观测的两个海湾相比,这个海湾条件最好,周边拥有大量优质花岗岩和粘度较大的沙土,可就地取材修筑要塞,如此优越的条件简直是上帝恩赐的礼物!”

    其余将校纷纷表示赞成。

    厉易良建议把脚下这座大石头山围起来,建成青岛卫的大本营,山顶上修座瞭望台,便能把前方数十里海域至于眼皮底下,还能起到拱卫海港侧后的作用。

    众人齐声赞同,朱道临早就有此打算,指着地图说出自己的计划:“诸位请看,我们脚下这座山岗位置非常好,只需开采山脚周围的石头和北面小河的沙子,修筑周长1;500米的菱形堡垒式石墙,在山顶上修建一座瞭望台和两座炮台,就能与南面的港口前后呼应,紧密相联,拥有更为优越的防御纵深。”

    “再沿着山脚和南面层层升高的平缓山地修建指挥中枢、驻军营房、物资仓库和训练场,可以轻松容纳15;000官兵常年驻扎,形成一个巨大的海防要塞,成为控制整个胶州湾乃至半个黄海的军事战略要地。”

    众人被朱道临的庞大计划震住了,西梅诺忍不住问道:“将军打算把这里建成淡水港一样的战略要地吗?”

    朱道临笑着说道:“还是你了解我,哈哈!卡利斯少校,如果把这片东西长5;000米、南北宽5000米的土地和港**给你,按照淡水港的三倍规模来修建,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预感到自己将会承担重任的卡利斯沉思良久:“将军,如果能给我10;000名强壮劳工,5;000吨各种规格的钢材,10;000吨江南生产的水泥,以及足够的粮食和劳工薪水,我和我的15名教官小组成员将在两年之内,为将军奉上一座拥有坚固要塞群和大型军港、能够进驻5万人的海滨城市。”

    朱道临再次问道:“我给你30;000名劳工,运来双倍你所要求的建筑材料和粮食物资,保证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再把5个守备营交给你指挥,卡利斯少校,你能否在一年之内完成任务?”

    卡利斯立刻召集手下四名教官紧张商议,朱道临不待其拿出答案,转向满怀憧憬的老搭档厉易良:

    “军港建成之后,这片地方就会成为我们重要的物资中转基地和军事训练基地,至少需要15;000人的兵力长期驻扎,说不定数年后会成为北方第一大港。”

    厉易良颇为惊讶:“海军呢?海军北方舰队大本营不是这吗?”

    “在威海,威海卫的地理位置比青岛更加重要。”朱道临低声说道。

    厉易良考虑片刻,点点头表示赞成:“威海卫所处位置,确实比这地方重要……”

    亲卫长郭中骏的话从上方传来:“报告将军,东面山脚下出现一队骑兵,总数为16人马,距离800余米,正在迅速接近,打头那位是浮山所副千户鲁相荣。”

    朱道临接过亲卫递来的望远镜略微观察:“不错,是他,这个鲁相荣看起来粗鲁油滑,其实待人接物还是不错的,他这么长时间才过来见我,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会不会是那个姓蒋的千户不愿意让我们驻扎?”厉易良敏锐地看到其中的关键。

    朱道临还来不及回答,满脸兴奋的卡利斯少校已经带着几个手下围上来,向朱道临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将军,如果有30;000劳工和足够的物资,我们保证15个月完成任务!”

    朱道临满意地笑道:“很好!再给你增加个任务,以北面150米外的那座伏龙山为中心,修建一座占地面积100亩的军事学院,以最高标准设计建造,哪怕你按照法国皇宫的标准修建都没问题,我会尽可能为你提供需要的一切。”

    “建好之后,我将聘任你为这所军事学院的副院长,请求皇帝授于你大明帝国武官爵位,晋升你为海军上校,并将你和你的教官们的名字,铭刻在最高大那座建筑的基座上。”

    众人一阵哗然,卡利斯和身边的四名助手惊呆了,看到朱道临严肃地点点头,这才激动地欢呼起来。

    厉易良顾不上鲁相荣等十六人马即将来到眼前,抓住朱道临的胳膊紧张地问道:“你真要把夷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