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道临啊,你在闽省闯下大祸总算躲过去了,可要是你不尊圣旨力保江淮,恐怕要新账老账一起算,到时候别说咱们几个老东西。就连圣上也保不了你啊!”

    吴景贤苦口婆心地说出一大通,目的还是要朱道临遵从圣旨出兵江淮。

    众人纷纷附和,深感吴景贤的一席话最为必要和及时,也最有道理。

    朱道临见状连连摆手,请求大家安静下来:“既然这样,我就不再犹豫了,不过在此之前,我还需要听到国公爷和张叔的答复,以二位前辈目前的兵力,能否在二十万叛民的围攻下。死死守住老朱家的祖坟之地凤阳半个月?”

    张拱薇沉思片刻,咬紧牙关,非常确定地回答:“德忠的飞熊卫一直驻扎凤阳,我麾下成军半年的英武卫正在开赴凤阳途中。如果再让德义率领留守金陵的新编右卫增援凤阳,我有把握在二十万暴民的围攻之下坚守凤阳一个月,但必须立刻运去充足的粮草和武器弹药做保障。”

    朱道临随即站起来,示意肃立一旁的副官长肖哲去拉开背面墙壁前的厚重帘子,把一群忐忑不安的长辈和兄弟领到大型地图前,接过五尺长的指挥棒。指向长江上游的宜昌和荆州,说出一番令所有人魂飞魄散的话语来。

    ……

    ……

    朱道临说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打算之后,满堂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魏国公徐弘基父子和隆平候张拱薇父子满脸均是震惊之色,身躯肥胖的吴景贤双目圆睁,满脸的不可思议。

    唯独史青阳、西梅诺等有资格参加会议的高级将领,很快恢复了神色,紧张地盯着地图,默默盘算朱道临拟定的这个计划是否具备可行性。

    沉默良久,朱道临率先打破凝重的气氛,对自己这一系列看似阴险无比、匪夷所思、给大明天下带来巨大祸害的计划做出解释:

    “我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我大明的复兴,也只有把六十多万饥肠辘辘而且再也无法回头的暴民赶到江南,才能将两百年来不断吞噬大明亿万百姓血肉骨髓的江南世家门阀尽数铲除,才能将已经集中在地主豪强手里的土地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安抚天下、重振朝纲的目的。”

    “否则的话,哪怕是当今皇帝,也要继续受制于早已形成巨大势力的官僚阶层和地方豪强,大明天下继续糜烂,民不聊生。非如此,不能做到革故鼎新,从头再来。”

    徐弘基再也忍不住,跳起来道:“可是……若是让60万暴民过江来,金陵怎么办?还有咱们欣欣向荣的龙潭新区,到时候谁能保得住?”

    朱道临微微一笑:“你老别激动嘛,别忘了小侄的家眷和产业同样在金陵,在龙潭,既然小侄敢这么做,就有把握保住金陵,保住龙潭,要是你老不放心,到时候小侄亲自坐镇濒临大江没有围墙的虎山大院就是了。”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你这么做分明是与天下为敌,用心极其险恶,万一出现半点儿差错,不但咱们这些人和江南无数人陪你去死,我大明江山恐怕也要完蛋大吉!”徐弘基连连摆手,大声反对。

    吴景贤却脸色不断变换,似乎从朱道临这个毒计中,看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东西。

    ps:谢谢山青盈大大的打赏,谢谢我爱我姐我弟、真龙无双大大的月票鼓励!。

    r

第五〇四章 不破不立() 
宝山港,海防总督衙门会议室。

    稳重的张拱薇深吸了口气,嘴唇动了动却说不话来,连连摇头好一会儿,才沉声说出自己的感想:

    “贤侄的良苦用心我算是明白了,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谁也没有胆量做出这样的决断,就连皇上恐怕也要吓得跳起三尺啊!”

    朱道临瘪了瘪嘴:“张叔,要是小侄按照你们的想法,集结麾下水陆两军拱卫江北,顶多只是把几十万暴民打跑而已,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啊!”

    “你老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比小侄这个办法更好地解决几十万怎么都剿不灭的暴民?要是这个稍纵即逝的大好机会错过了,今后谁还能压制势力越来越大的江南门阀和祸国殃民的满朝文臣?”

    徐弘基却有些不以为然,接过话头道:“只要把几十万暴民消灭了,皇上就能腾出手来,慢慢治理天下,重现太祖和成祖时期的荣光指日可待!”

    朱道临哈哈一笑:“国公爷,你这分明是在和小侄赌气啊!围剿西北暴民十几年了,耗费了数以亿计的财富,可乱贼越剿越多,规模越剿越大,到了现在已经威胁到大明皇朝的根基了,可以说生死存亡存乎一线啊!”

    “就算我听从你们的意见,率领水陆两军死守江北一线,到时候虽然保住了凤阳和金陵,可数十万暴民受挫之后,必将再次逃回西北和巴蜀等地,继续裹挟数十万甚至上百万饥肠辘辘一无所有的可怜民众继续造反,再加上辽东鞑子的不断呼应反复南侵,谁还能拯救大明天下?”

    “哪怕我富可敌国,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

    “记得三年前我就说过一句话,实在不行我就扔下所有产业。带上老婆孩子跑到海外做个富家翁,估计诸位还记得吧?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我确实给自己留下了远走高飞的后路,到时候我大可抛下在大明的一切,一走了之,你们能行吗?”

    吴景贤一听急了:“道临。你可千万不能这样啊,时局尚未到彻底糜烂无法挽救的地步,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再大的灾难也能应对过去,千万不能有丝毫动摇和退缩啊!不管怎么说,这大明江山你也有份儿,你身上同样流着老朱家的血脉啊!”

    “没错!公公此言正是我等所想,请贤侄顾念天下苍生,与我们共度难关!”张拱薇连声附和。周围众人也纷纷出言请求,说什么也不能让朱道临生出退却的想法。

    朱道临长叹一声:“老叔,你的心思我明白,哪怕我身上流淌的不是朱家血脉,同样愿为大明、为天下芸芸众生尽一份心力,可是被动抵抗始终不是个办法,十几年来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蠢事干的还少吗?请问见到有丝毫效果吗?”

    “数以百万计的平民百姓活不下去只能举旗造反,要是不把吃人不吐骨头的世家门阀和土豪劣绅铲除掉。过不了多久整个南方也会到处造反,战火弥漫。活不下去的暴民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到时候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剿灭了!”

    “老实说吧,如果今天你们几位不来,过几天我就会率领龙潭军两个师、宝山卫两个师连同从瀛洲带来的两个师一起乘船北上,集结十万兵力攻打辽东。毕其功于一役,彻底铲除后金鞑子这个最大的危害,然后分出一半兵力继续杀向蒙古草原,另一半人马掉头南下,解决尾大不掉的关宁军。”

    “如此一来。顶多就是保不住凤阳而已,哪怕没有我的几万兵力其实你们也能顶得住,几十万暴民怎么也不可能打过长江祸害江南,我说的对吧?”

    众人顿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唉声叹息四起,每个人都沮丧不已。

    谁都知道朱道临说的没错,即便是自己,其实也是吞噬民脂民膏的官僚富绅中的一员,根本就没办法面对越来越多的暴民,更没能力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顶多到时候举家携口跟随朱道临逃亡海外罢了。

    会谈再次陷入一片痛苦的沉默,朱道临没心思再搭理这群患得患失无比矛盾的人,默默回到圆桌旁坐下喝茶。

    良久,徐弘基靠近张拱薇一阵耳语,张拱薇皱着眉头考虑片刻无奈点头,两人一起来到朱道临对面坐下,吴景贤和一群子侄见状,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到座位上,唯独一群将领仍在盯着墙上的大幅地图低声商议,似乎他们根本不用为自己的前程和命运操心。

    张拱薇轻咳一声,顺了顺发涩的嗓门儿,诚恳说道:“道临,你的驱虎吞狼之计确实恶毒,不过细细权衡之后,我发现确实是个好办法,如果皇上能点头的话,哪怕昧着良心我能横下心来跟你干。”

    “可如此险恶的计策,危害实在太大,谁也不敢保证能够控制时局,谁也看不到把数十万暴民赶到江南之后产生何等后果!对吧?恐怕你心里也没底啊!”

    朱道临如实点了点头:“我确实心里没底,不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把局势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么吧……如果我能劝说皇上答应,你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干?”

    众人惊愕不已,打死都不相信皇上会同意这个险到极点的毒计,哪怕太祖降临成祖再生,恐怕也没有这份魄力。

    大家不敢反驳看似决心已定的朱道临,只能面面相觑等待下文,绝不相信皇上同意的徐弘基却嘿嘿一笑:“要是你真能让皇上答应,我拼掉这把老骨头和你一起干又有何妨?”

    “真心话?”

    朱道临斜眼望向自恃身份的徐弘基。

    徐弘基哈哈大笑:“要不,天一亮我就跟你赶赴京城叩见圣上?”

    朱道临非常严肃地挺直身子:“世叔,国公爷,还有张叔,你们是不是都这么想?”

    “没错,皇上绝不敢同意你的计策。”吴景贤和张拱薇齐声说道。

    朱道临再问:“既然这样,我们一起进京如何?趁现在几十万暴民被洪承畴拖在中原一代,我们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做决定,立刻从八卦洲调来一艘蒸汽货船,七天之内定能赶到京城面见皇上,几位前辈既然都是同样的想法,就和小侄一起走一趟吧。”

    “你来真的?”

    “真敢去啊?”

    满堂一阵惊呼,全都不可思议地望着神色严肃的朱道临。

    眼珠急转脸色瞬间通红的徐弘基猛然站起:“去就去,反正我也盼着快点叩请皇上定下拒敌之计,否则,若是有个好歹,我老徐家两百多年的荣耀,恐怕就要断送在我手里了!”

    吴景贤也站了起来:“一起去!值此危急时刻,请示一下更保险,至少脖子上的脑袋更稳当些。”

    “那就一起去吧,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定下誓死守卫凤阳的大计……道临,凤阳的安危不但关乎江山社稷,也关系到我们这些人的生死,所以不管怎么样你也要帮我一把,否则我这心里没底啊!”张拱薇郑重提出请求。

    朱道临想了想:“这样吧,等会儿我就下令,让龙潭军新编第三师跟随德义的留守右卫一同赶赴凤阳,有四个装备了火枪火炮的全火器师近三万将士守卫凤阳,完全可以放心了。”

    张拱薇感激不已,不由得向朱道临拱手致意。

    朱道临连忙屈身回礼,丝毫不敢在这位值得他尊敬和信任、也能够原意为他驱使的前辈面前摆架子。

    在朱道临心目中,张拱薇才是唯一值得他敬重、能够真正帮助他的人,否则朱道临绝不会自掏腰包为张拱薇的两个师装备15,000支燧发枪和60余门火炮。

    众目睽睽之下,朱道临果断向副官肖哲下达命令:“我这就书写命令,还有一份信函,你亲自率领亲卫小队连夜策马赶赴金陵,信函送到虎山大院之后,夫人就会带着我儿子跟随蒸汽船赶来宝山,你要留在夫人身边,不能有任何差池。”

    “遵命!”

    肖哲虽然不解,但还是坚决服从。

    周围众人震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