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因为很难守住,可是他也不想继续被中华军牵制,于是下令干脆一把火将祁口镇烧掉算了。

    可怜一个有两千多户百姓的小镇,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了。

    不过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清军一走,中华军又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选择了在祁口镇更南边的海丰镇落脚,当地只有几十名府兵,见到中华军到来吓得立刻逃走,中华军在此夺下了一个海边的据点。

    康熙皇帝十分聪明,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华军的意图,对方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海上优势,选择任意的一个地方登陆,而自己则必须被动的迎敌,要是派去的军队人数少了,对方能够轻易的对付掉,要是派去的军队多了,对方眼看不敌还能迅速的撤退,这让自己很难处理他们,可是如果放任他们不管的话,敌军很有可能控制住这个据点,然后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军队前来,这样的话将来就会尾大不掉。

    康熙早先虽然支持海军的建设,甚至不惜投入巨资,但是他却始终不知道海军的用途有多广,直到这个时候被中华军的海军牵扯的精疲力尽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个强大的海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重要,清军的海防措施是修建大量的炮台,但是除掉一些关键的位置之外,这种耗时耗力且造价昂贵的防御性设施,远不能应付来自海上敌人的威胁。

    康熙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能够度过眼前这一个难关,他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卫国家的海疆,并且还要将这一点写进对后代的教导之中,让后代也牢牢记住,不能忘记。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道防线(补章)() 
清军稍稍的休整了一下,这个时候因为两道壕沟的阻拦,他们无法继续使用他们的斗车了,而且哈伊尔对斗车之前发挥的效果也不太满意,因此也没有在意这件事情。

    中华军原本修建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五百米,清军在拿下第一道防线之后可以稍稍的松下一口气,他们前面的进攻路线比起之前来说要多了很多,因为为了便于两道防线的联系,这两道战壕中间都修建了很多的交通壕,清军在占领了第一道战壕之后,既可以从地面上发起进攻,也能够从交通壕里面向前推进,因此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很多。

    而对于中华军而言,这样的情况正好相反,清军的机会就是他们的缺口,因此守卫起来的难度要大很多,十几道交通壕必须派驻大量的士兵防守。

    哈伊尔当然知道要乘热打铁的道理,因此很快就发动了第二次的进攻,这一次清军士兵沿着交通壕和爬出战壕在地面上冲击中华军的防线,在没有了斗车的情况之下发动了又一波的攻势。

    这一次进攻中华军显然要比上一次好很多,隔着三四百米的距离中华军的士兵就已经开始了s击,而身后的火炮这时候也在不停的开着火,战场上一片浓烟滚滚,清军士兵的推进变得异常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这一次的推进速度远不能和第一次相提并论。

    哈伊尔对此当然是很不满意,他发现清军这边刚刚升上去的士气开始逐渐下降了,士兵们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交通壕里面的推荐都十分的艰难,伤亡数字也变得极为惨重。

    他这个时候却没有什么办法,对方的火力密度在这个时候骤然增加了很多,而经过之前的战斗之后,清军之中很多士兵已经十分疲惫了,而且周围同伴的巨大伤亡也使得他们的信心大受打击,尽管每一名士兵都还是在前进,但是大家的冲劲很明显就已经不足了。

    “清军看起来像是不行了。明显冲不动了,你看咱是不是搞一次反冲锋将他们撵回去算了,这样抽抽缩缩的进攻看得老子都烦了!”王一虎身上缠着绷带嘴里面念叨个不停,搞的乔和光直皱眉头。

    “我说王。你也不看看对方投入了多少的兵力,一万人呐,你叫咱这么少的人去打反冲锋,拉倒吧你,这个出的是哪门子的馊主意啊!”乔和光对他大为不满。不过王一虎毫不在乎。

    “人多?哪里多了?也不就是一万人嘛,等一会他们冲不动了,你借给我五百人,再加上我原先的部队,我保证将他们都给撵跑,就连第一道战壕也能给你夺回来,你信不信?”

    乔和光一听就知道了他肚子里的花花肠子,感情这家伙因为丢了阵地,感到面上无光,这才像争个面子。不过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哪有这样意气用事的,再加上他这么一个伤号,要让他带领士兵去打反击,就算是自己同意了,恐怕师长也不同意。

    “得了,您还是先去争取师长的同意再说吧,看看他准不准你去,他要是准了你,我二话不说。立马给你五百人。”乔和光笑着对王一虎说道。

    果然,王一虎听了这话之后明显就焉了下去,要他去跟张聪说,只怕自己先不开口就要遭到一顿训斥了。他才不敢去。

    清军一万人磕磕碰碰的向前缓慢的推进,前后花了快半个时辰再猜推进到了一百步的距离上,而且地面上的部队的推进反而比交通壕里面的士兵更快一些,而几条交通壕里面的清军进攻部队这个时候几乎都快要被中华军的火力压制的抬不起头来了。

    一百步的距离对于清军中间的弓箭手和火枪手来说,这已经是进入到了他们的s程了,但是这个时候战场上的条件非常恶劣。两条大的战壕中间因为挖掘了很多的交通壕的缘故,使得原本的平地变成了一块块的土地,再加上中华军的炮击一刻也没停,所以清军士兵们被动的被分成了很多小块,这大大的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

    弓箭手们虽然已经开始向中华军的阵地上放箭,但是因为他们自己这个时候毫无阵型可言,s出去的箭也是稀稀拉拉的不成规模,所以很难对中华军的士兵造成火力压制,而清军前锋士兵随着距离的拉近,对于中华军的士兵而言,这种条件下s击的难度要小很多,命中率大幅攀升,这样一来前面的清军士兵就开始停顿不前了。

    清军将领们在后面见到自己的部队冲不上去,一个个也都是着急上火,但是却丝毫没有任何办法,这个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已经不受他们的控制了。

    哈伊尔气急败坏,一连催促了好几次,前线的清军接连又发动了好几次攻势,但是全都被中华军给挡下来了,而这个时候进攻的部队的锐气已经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所以不得已,清军只好暂时收兵。

    清军的这一波攻势足足持续了三个小时,士兵们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大多筋疲力尽,哈伊尔虽然还想继续进攻,保持对中华军的压力,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下令大军暂时休整。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了,而双方的军队都在忙于进攻和防御,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吃饭,所以趁着这个休息的时间两边都赶紧埋锅造饭,让士兵们补充体力。

    中华军这个时候因为占领了海澄城的缘故,所以做好的热食很快就从城内运了出来,而清军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火头军不得不在狭窄的战壕里面支起锅来,这里显然不太合适,因为中华军的火炮在战斗结束之后依旧在持续轰炸,尽管清军的火炮也在还击,但是显然中华军的炮击带给清军的影响更大一些。

    原本军队吃饭的时候应该是撤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的,那样的话至少能够给士兵们提供一个暂时安全的环境,在这种危险的战场上休息其实也是十分消耗体力的,因为每一个人都要时刻的保持注意力,以防止敌军的反扑或者躲避对方的炮击,这对于士兵来说其实是一种消耗。

    但是哈伊尔显然不愿意放弃他们废了好大的劲才抢到手的这条战壕,所以清军只能忍受战场上的不利影响了。

    ps:这一章之前上传的时候因为作者菌的粗心大意,结果没有传上来,抱歉了抱歉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插翅难逃() 
鳌拜在接到康熙的下令之后立刻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他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对面的中华军正在整军备战,如果他再不撤军的话,中华军很有可能就会发动对南京城的进攻了,那样一来他就走不了了。

    九月十号,清军趁着夜色悄悄的从南京城内撤出,大军静悄悄的迅速离开城池,向北进发,一个晚上的急行军之后,到了天亮的时候,清军距离南京城已经有六十里的距离了,这个时候大家都疲惫不堪,士兵们又累又饿,再难继续前进,于是鳌拜只好下令就地起锅做饭,吃完早饭之后继续前进。

    清军士兵听到主将的下令之后,纷纷找个地方躺下休息,一晚上没睡在加上高强度的行军,使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感到十分的困倦,而火头军尽管也十分的疲惫,但是因为自身的工作和职责的原因,所以还是勤勤恳恳的埋锅造饭。

    很快,清军的队伍中间传出了此起彼伏的鼾声,以及袅袅升起的炊烟。

    鳌拜也是一晚上没睡,眼睛里面都布满了血丝,鳌拜这个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岁月不饶人,加上这几个月的殚精竭虑,他的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了,不过由于习武的原因,所以光从体格上看依然是十分的健壮。

    鳌拜骑在马上,在清军队伍中间巡视,他的眉头一直紧皱着,心里似乎在想什么事情,而这个时候二十多万清军的阵型拉得很开,足足有四五里长,这个时候中华军应该已经发现了他们撤离了南京城,对方如果这个时候开始追击的话,只需要四五个时辰就能追上他们,因为清军这边的移动是在是太慢了,部队中间有太多东西都拖累了行军的速度。

    鳌拜巡视了一会,见到在外面警戒和巡逻的士兵的精神还算是不错,没有人偷懒,心里这才稍稍的放心了一些。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传来了一阵尖锐的声音,这个声音由远及近,正在向清军队伍这边过来。鳌拜心里一惊,暗叫一声不好,刚想出声提醒士兵们注意寻找掩护的时候,一声巨大的爆炸在清军的队伍中间响了起来,四五名靠近爆炸点的清军士兵被炮弹给掀飞了起来。发出凄厉的惨叫神。

    紧接着,爆炸的声音开始变得密集起来,大量的炮弹开始密集的砸向清军中间,清军一片混乱,被炮弹爆炸惊动的战马在队伍之中奔走冲撞,大量的硝烟和炮火使得士兵们慌乱不堪,就连鳌拜也被一枚近距离爆炸的炮火给惊吓了战马,将他从马上抛了下来,摔倒七荤八素。

    清军这个时候刚刚撤到了江苏和安徽交界的地方,这里叫做东葛、西葛。而这支袭击清军的军队自然不是江南的中华军,而是安徽的中华军,他们人数不多,只有八千人,但是却早就接到命令,在这个地方设下了埋伏,江南的中华军主将赵登明料到了清军势必会在这段时间里面撤退,于是便偷偷的将军中的大量火炮都运过了江,运到了安徽去,而这些火炮都被部署在了东葛这个地方。

    清军一开始撤退。就已经被中华军的探子看到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赵登明这里来,中华军随后也度过了长江,向北追去。不过这个时候双方的距离已经拉得有点开,差不多有二十多里的距离,不过因为前面的这一道封锁线加上之前军队中间的重武器已经全都转移了,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