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摇了摇头,似乎在为自己的心思感到羞臊,而后轻轻摩挲着手里的这首新词。
这首新词用的是《水调歌头》的词牌。
第一句便让虞白芍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只觉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与苏牧先前的作品风格相似,在最后一句之时,总是画龙点睛,将整首词的意境提升到凡人无法触及的高度,这确实是苏牧的新作,无可置疑!
从今年三月开始,这个游学归来的纨绔少爷,给了杭州人太多的争议和震撼。
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到“醉倒何妨花底卧,不须红袖来扶我”,再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牧从饱受质疑和争议,到无可挑剔地坐上杭州第一才子的宝座,杭州文人们都看在眼里,也气在心上。
但凡天才,总是不合群,孤芳自赏而傲立于世,得不到其他人的肯定和赞赏,这种说法如今用在苏牧身上,或许再适合不过了。
这个性格古怪,行事更是古怪的苏家少爷,再一次刷新了杭州人们对他的才华的认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句,让芙蓉楼籍籍无名的如烟姑娘,成为了杭州城最炙手可热的青楼行首!
这个名字俗气的如烟姑娘也有过人的色艺,到了一楼魁首的地步,其实姑娘们的技艺和姿色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剩下的只能看青楼的包装和推广,有没有大才子捧场,为你写诗作词,仅此而已。
芙蓉楼很幸运,如烟也很幸运,因为这首词将会在中秋过后,扬名四海,甚至连汴京之中那些鼻孔长在脑门上的大才子们,都为之折服,只要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作为这首新词的第一位演唱者,如烟姑娘注定了要随着这首词,进入人们的视野,芙蓉楼相信很快就会跃居前三,与思凡楼和白玉楼一般,成为杭州城首屈一指的大青楼!
其他青楼的妈妈们是懊悔不已,早知道就不要吝啬那一点点的小钱,将苏氏的月饼都包下来了…
而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借着中秋佳节夺取第一才子的杭州文人们,听到这首词之后,相信再也无人敢去撼动苏牧的地位了。
可问题来了,苏牧到底算是成功的商人,还是成功的文人?
他的才气已经无人质疑,若能够专注于文事,摒弃从商这等贱业,必定能够扬名四海,可为何要浪费这么逆天的才华呢?真真是暴殄天物圣所哀啊…
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还真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拥有的却又有恃无恐了。
原本以为会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中秋节,确实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轰动,但却又并非文人们先前设想的那般,因为这场风潮之中,没有他们半点位置,唯一的焦点,只能是苏牧!
一个本意想要做好生意,却无辜成为了第一才子的怪胎,让人咬牙切齿却又佩服不已的不明生物!
杭州的中秋狂潮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这首《水调歌头》传到汴京,与李师师静坐手谈的周甫彦看着桌上的词作,喃喃自语道:“我都跑到汴京来了,难不成真的就摆脱不了你了么…”
李师师仍旧保持着淡然素雅的笑容,只是心里一直不断念着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啊…”她如是想道…
本书首发来自17k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作者有话说editorbyjack2014…09…19……>;
#ent/6/3236";<;!……二维码广告start……>;。g{float:left;}。argin…bottom:5px;}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复制下方链接立即下载游戏,与龙族兄弟开启新的征程。下载链接:《龙血战神》新服…龙祭世界等你来战,万元现金大奖、作者签名豪礼等你拿。新注册用户满20级截图发送至风青阳微信公众号即可参与活动。<;!……二维码广告end……>;
第六十六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月末的杭州已经开始有些凉,晚秋时节的雨满是离别的伤感,城里的人们还在唱,长亭外却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数辆华贵的黑色马车在绵绵的细雨之中缓行,赵鸾儿望着车外的雨,心情便如这晚秋的雨,湿湿绵绵,千愁万绪不敢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这首词的热度却分毫不减,杭州文坛再度沉寂了下来。
这其中自然是因为苏牧的地位已无人敢撼动,也无人能撼动,而另一方面,苏牧的兄长苏瑜成功通过科举,考取了进士官身,苏家可谓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苏家也是如日中天,更加无人敢挑衅,赵文裴上次因为赵鸾儿和宋知晋房中发生凶杀而丢掉了补缺的机会,早半个月前经过赵家的游走运作,也终于赶赴婺州补了官缺。
宋知晋与赵鸾儿的婚礼本该热闹而轰动,然而由于整座杭州都在谈论苏牧,甚至没人知道他们已经举办了成亲礼。
宋知晋虽然心有不甘,但连周甫彦都被逼北上汴梁,他也只能将这口气咽了下去,带着赵鸾儿,到睦州就缺去了。
好在他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这次也将李曼妙带了过来,只是这恼人的秋雨,让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这个失意三人组心中满怀着对苏牧的复杂情绪,踏上了远走他乡的路途。
在选择宋知晋的时候,苏牧只不过是个浪荡浮夸的纨绔子,赵鸾儿看不上苏牧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谁又能想到苏牧能够有今时今日的声望和地位?
赵鸾儿并不后悔,她只是愤恨,她恨宋知晋没用,恨家族长辈错估了苏家,更痛恨苏牧!
他苏牧可以对一个卑贱的小丫头疼爱有加,可以对一个粗鄙的市井老姑娘推心置腹地去关怀,甚至不惜为了这个老姑娘而羞辱她赵鸾儿,却从未正眼看过她赵鸾儿一眼!
她本该是人人疼惜的千金小姐,可如今呢?
狼狈往南的她,如同人人鄙夷的丧家之犬,连家里的人都没有过来送行。
所谓知耻而后勇,她从宋知晋的眼中看到了耻辱,也看到了愤怒,她仍旧相信,以宋知晋的能力,绝对能够在睦州混出一片天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读书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考试!为了得到做官的机会!
文人一途,若无功名在身,终究只是无根浮萍,似陈公望这般,纵使得了偌大的虚名,却无半分实质性的权势,遇到公门中人,还不是一样得点头哈腰?
宋知晋错就错在他不应该与苏牧比拼诗词文才,而是努力在官场之中摸爬滚打,他日也混出个样子来,用实实在在的权势,将苏牧踩死在地,永不翻身!
她不需要跟宋知晋谈论这些东西,因为宋知晋对苏牧的仇恨,比她赵鸾儿还要猛烈万分,他需要的恰恰便是这份耻辱,如此才能让这些仇恨的怒火,化为无尽的动力,将宋知晋推上更高的官位!
想到这里,赵鸾儿突然笑出声来,他们还是有机会的,而且眼前就是绝佳的良机!
南方水患持续了好几个月,秋收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民生形势严峻之际,而这也正是宋知晋获取政绩的最佳时机。
以赵家和宋家在南方的经营,说服一些有合作的富户出钱出力,配合官府赈灾抚民,这笔功劳可谓唾手可得!
“等着吧,苏牧!”
赵鸾儿咬着下唇,下意识捏紧了拳头,宋知晋似乎捕捉到了新婚妻子的心思,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似乎这份仇恨,将他们彼此联结得更加的紧密!
李曼妙也在这两马车之内,宋知晋并没有食言,他真的帮李曼妙赎了身,然而他与赵鸾儿刚刚成亲不久,是不可能转眼就将李曼妙收纳为妾的,如今李曼妙也只不过以贴身丫鬟的身份陪伴左右罢了。
她的心绪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初苏牧与宋知晋为了她而争风吃醋,她也如赵鸾儿一般思想,选择了宋知晋,如今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了,自然是同甘共苦,期待再度回到杭州来夺回失去的东西!
几家欢喜几家愁,宋知晋黯然离开杭州,并未掀起太多的波浪,甚至很多人都生怕得罪了苏家而没有来送行。
苏瑜答谢了提学官范文阳,又拜访了其他同学之后,终于清闲了下来,眼下的苏家也正在大张旗鼓的庆祝。
苏瑜是个很圆润的性子,对于这些当然是没有去阻拦的,老太公渴望这一天已经很多年了,也该让他高兴高兴了。
至于苏清绥落选,二房三房一片哀鸿,整日忧郁却又强颜欢笑,苏瑜也就权当看不见了。
能够考取进士官身,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他苏瑜自己努力的结果,可如果没有弟弟苏牧,他是绝不可能会有今天的。
虽然苏牧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加入到欢庆的盛宴当中,可夜深人静的时候,兄弟俩还是坐在院子里,静静地喝着酒,话不多,但意思却很到位。
“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苏瑜喝了一口酒,轻声问起,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角色似乎对调过来了一般,以往都是他帮着苏牧收拾烂摊子,可如今他却需要征询苏牧的意见。
因为他心里已经隐约感觉得到,今年的冬天,或许会比往年要更加的漫长,而苏牧一直都在做着准备。
有时候他也会想,苏牧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年少书生,为何要独自去思考和谋划那么多的事情,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起码在苏瑜的眼中,他不是那个高个儿,弟弟苏牧也不是。
“尽量说服老太公,动用家族的资源,为大哥争取到湖州或者嘉兴就缺。”
苏牧的目的从来都很明确,虽然他知道这些地方会变成地狱,但以苏瑜的能力,只要在这场动乱之中安然渡过,便会迎来人生之中不可思议的际遇!
时至今日,他将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看得越来越清楚,若只是醉生梦死,跟着这个时代慢慢地糜烂和腐朽,他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第一才子的名望,睡睡名妓,吃吃喝喝,四处游玩,甚至捐个官儿当一当。
可他并不想这样,无论在现世之时,还是在这个文人的天下,他都希望自己不要沉沦,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生活的激情。
一个人若是没有一些个追求,或者又跟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再者,随着他在这个朝代的时间越长,牵扯就越广,身边的人会越来越多,自己在乎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也就越强,他仿佛已经彻底融入到这个朝代之中,渴望能够发出一些声音,做出一些事情,或许,真的能够改变一些什么。
对于苏牧的意见,苏瑜沉思了许久,好像隐约抓住了一些关键的点,而后与苏牧碰了碰杯,仰脖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