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7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登陆之后的一两天时间,都会进入到城市或者军队的范围之中,开战。

    南方开打了,北方也不例外,在差不多同样的日子天才刚刚的暖和,北方的冰雪还没有彻底的花去,从绥化出兵的30万大军,兵锋直指沈阳。

    而从蒙古出兵的20万大军,则威胁中京,一东一西,两个现存京城,被定海军直接威胁。

    南北双方,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战略方法,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了封锁消息。

    定海军只要攻击辽国,灭亡辽国,那么这个消息就不可能瞒得住,一个跟北宋密切相关,并且投入了大量的密探,进行调查的国度,说灭了就灭了,还不知道是什么人灭掉的,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非赵信会跟蒙古那样,一战而下,然后屠城,杀掉所有的人,剩下的奴役。

    先不说,从后世走来的赵信,这么做之后,所存在的心理上面的压力,就说价值方面,赵信都不会这么做。

    连之前,从幽云俘虏的人员,都已经在这几年的时间之中,逐步的创造了价值,他们的民族不一样,历史背景也不一样,可都需要向前看的。

    更好的生活,更加平等的,更舒适的日子,不管什么人都愿意干,赵信建立的工业社会,是需要一大批的劳动力,同时还需要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而不是最简单的努力,这就更加促进了这一切。

    哪怕是北地汉民,融入到丁海军世界的,已经超过了70,就算是契丹族,还有蒙古族,他们融入的速度都不慢,越是底层越是如此,反倒是在高层,贵族之中,有些顽固派。

    这些既得利益,曾经过了更好的日子的一批人,他们不愿意就这么的臣服,对于他们,做法很简单,继续压迫,用的折磨,让他们逐步的想明白,或者,把辽国灭掉,让辽国皇帝和高官贵族,亲自给他们讲述前途。

    连这些人都可以放过,其他的人,就更加是如此了,在这次,除了必须作战之中杀掉的,剩下的,能够俘虏的,尽可能的俘虏,争取不伤害,这就必然,无法清理声音。

    为了避免麻烦,在赵信看来,这一次的灭辽之战,不存在意外的可能性,只不过,如果被北宋知道了,过来干涉,或者是通过某种情况干涉,会让他非常难做,只有拿下了辽国,趁北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之前拿下,剩下的,就好办很多。

    既成事实之后,又展现了自己的力量,会让北宋的这些人,重新的做出选择的。

    彻底的保密,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可是一定时间之中,选择保密,却是可以做到的。

    相对于南方,要阻截所有的区域,不给任何人通过,向南方通报任何的情报,北方就简单了很多。

    如果情报人员向北,绕道几百公里,在定海军的控制区域之中,绕路逃出去,到了更北方,在没有足够的快捷的方法的前提下,可能会浪费十几二十天的时间。

    定海军从来就没有想过,彻底的封锁消息,他要做的,就是十几二十天的时间。

    如果换成之前,在没有火炮的前提下,哪怕辽国弱成渣,也别想用十几二十天的时间,拿下辽国,可是在拥有了火炮之后,特别是重型的攻城炮之后,一切就简单了,没有任何的城市,能够阻挡定海军的脚步。

    按照约定,南方先行登陆,而在登陆之后2天,控制到南方的诸多交通要道,在这些全部都做好了之后,北方菜开始攻击。

    定海军通过相互的联络,几乎动手的时间相差无几,在这样的高强度的攻击之下,辽国措不及防,一下子,在短时间之中,就失去了大部分城市,一个个的战略要点被拿下。

    这些战略要点,都是经过了认真的考虑,最终拿出来的,南方是齐齐的平推,如果不确定能够阻截,或者全部拿下,可以暂缓攻击,甚至等到中京和动静相继攻破了之后再说,可是北方,无论是蒙古方向攻击中京,还是绥化方面攻击东京,都是尽可能的快。

    绥化到东京,1300多公里,可是实际上,定海军控制的范围,差不多是绥化周围600里左右,这已经足够的克制了,这也就意味着,大军只要行进700里,就可以抵达是沈阳的城下。

    在冷兵器时代,甚至是相对于之前的炸药攻城的时代,行军700里,不算什么,在拥有足够的马匹的前提下,一天可以保证200里以上,3天就可以攻击到沈阳城下。

    可是这中间辽国拥有最少4个重要的城市,换做炸药炸墙,每个城市会耽误15天的时间,这已经是尽可能节约的最快的时间了,可是在定海军拥有火炮的前提下,每一个城市,就浪费了半天的时间。

    10天的时间,这是计划之中底线,可是实际上,速度更快。

    炸药要挖掘地道,整个地道挖掘的时间,最少也是15天,不是不能加快,在加快的话,容易产生坍塌,并且被敌人发现。

    可是有些东西,做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保不住了,就如同第一个大规模用炸药来攻城的太平天国,在初期,面对任何的城市,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后期,为什么攻城的步伐就慢了很多。

    或许有太平天国占据了南京之后,攻击力保守的关系,可是另外一点,太平天国的攻击势力在大规模的下降,伴随着清军对太平天国的套路的熟悉,有了防备之下,攻城的速度立刻就会大规模的降低了的。

    对于辽国,不是赵信小看他,辽国能不能明白,炸药是什么回事,都有问题,可是有了火炮这样的武器,要什么炸药,火炮才是攻城最佳的选择。相对于埋设到下面的火药,火炮,特别是重型火炮,对于城墙的破坏作用更大一些,特别是安装了穿甲弹的火炮。

    专门的,特别用来破坏城墙的火炮,重量大了一点,就算是在定海军的挽马部队的移动速度下,整体的速度也不快,比起全力前进的士兵要慢一点,可是在大量马匹和后勤支持的前提下,还是做到了每天150里的速度。

    这个速度非常的快了,之前计划之中,火炮能够每天前进100里已经是达标了。

    毕竟,所有攻城的火炮,在陆地上面,已经算是重炮了,每一个2000斤的重量,相当的沉重,以往的桥梁,道路,能不能支撑,就不好说,一旦遭遇到问题,说不定,就要停下来。

    绥化这边,提前做了很多的工作,甚至在确定下攻城的时候,进入到辽国境内做了一番测绘,测量适合前进的道路,桥梁,顺带的,携带了一些钢铁的组合桥梁。

    这些桥梁相对比较的方便,可以保证不超过30米的水面的越过,在挑选了合适的地方之后,保证了每天150里的速度,总计700多里,绕路了200里,也就是说,路上走了6天。

    路上走了6天,可是攻击就相对容易了很多,火炮,本身就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辽国的城墙,是从北宋学到的,还没有学到精髓,他们的这些城墙,就算是巨木,或者是冲车,都能够轻松的突破。

    辽国从来都善于守城,辽国的强大在于进攻,在于强悍的,足以毁灭一切的重骑,而不是守卫城池。

    如此的差别之下,连棱堡都能够攻破的攻城重炮,对于这些城墙的破坏力是非常的惊人,火炮的,只要这些抵达,那些看起来强悍的,足以阻挡一切的城墙,根本挡不住火炮的攻击。

    在绥化方向,15天的时间,拿下了7座城,其中4座是重点的,必须突破的城市,另外三个,则是顺带的攻破的,比县城大不了多少的小城,随便的火炮攻击,也就干掉了。

    比起来,根本没有历史上五天破10城的将军更可怕,这不是定海军的速度不够快,是辽国属于是游牧民族,所处的地方,城市的密度太小了一点。

    说另外一个数字,就可以较为清楚的明白了的,从绥化出动20万大军,用了7天的时间,前进了900,抵达了东京的城下。

    路上平均每天150里,可是7个城,只是浪费了1天的时间,原因很简单,除了攻城的短时间之中,其他的时候,火炮部队都不休息,连后续的攻城都不参加,更别说善后工作了。

    普通的军队,速度比起火炮更快,这样争取了一点点的时间,比预计早了3天以上抵达东京城下。

    蒙古这边,稍稍快了点,平均一天160里,只不过,他们的距离更长,比起东京,差不多在出动之后的第八天,抵达了中京的城下,从整个辽国的意义上面,辽国目前所剩下的重要城市,就只有中京和东京了,灭亡在即。

    。

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 
90万大军,分成了3个方向,分别前进,逐步的逼近重要的辽国城市,一下子,本身就已经缩水了许多的辽国,再一次的缩水,只剩下几个重要的城市。

    辽国就算是再怎么的后知后觉,也知道了面临着攻击,可是攻击到底来源于哪里?

    这一次,定海军真的就没有隐瞒,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亮出来,三路大军都打起了定海军的旗号。

    可是,定海军在北宋都不是家喻户晓的,更别说是在辽国辽国又没有进口定海军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被封锁的,就算有少部分送过来,一部分,会隐藏定海军,另外一部分,干脆就是生活用品,只有品牌,而没有定海军的名称的。

    甚至辽国都不会想到,定海军是属于北宋的,因为北宋都没有选择攻击,一个边境军州这么选择,怎么也讲不通啊。

    辽国最近的几年,真的不是一般的悲催。准备教训西夏这个小弟,一场战争,打的是一波三折的,如果按照历史上,辽国是败的干净利落,可是败的快,也是有好处的,在辽国没办法的被大幅度削弱的前提下,元昊能够选择的,恐怕也就是礼送出境,最多获得一点点金钱上面的好处。

    可是这一战,对于西夏和辽国是应行深远的,双方的损失都比历史上更大,特别是西夏,被灭亡了。

    如果只是这样,辽国也是被削弱,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辽国的基础非常的雄厚,有这个根基在只要小心点,一两年的时间,就恢复了,更别说,还占据了西夏的土地,从表面上来说,实力是强大的。

    这样看起来的强大,并不能掩盖辽国的持续衰落,事情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庞大的国土,无法阻挡住小规模的渗透,甚至因为组织结构的不行,一只超过了数千人的队伍,在境内都活跃了半年多了,还没有被发现。

    这本不是一个稳定的国家应该出现的错误,辽国都出现了,并且被元昊利用上来,灭国之后的元昊太凶悍了,直接用了半年的时间,动摇了整个辽国的根基,一半的人口,还有大量稳定的部落,这些是辽国的根基。

    失去了这些对于辽国的杀伤力是惊人的,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足够的人口作为支撑,整个辽国的势力减半了。

    与此同时,北宋在这几年的时间,大跨步的发展,不但军队的力量更强,而且还有钱了。

    真正的来说的话,在这个时代,单纯军事力量来说,不说定海军的提升,三个国家之中,应该是北宋最强,只不过步兵缺乏机动性,必须要有一大笔钱,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军队,然后耗费巨资平推过去。

    北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