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显耀大唐-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贺兰敏之被干掉没多长时间,武后宣布免除武家子侄以及他们家属的罪行,令他们结束“蝮氏”的姓氏,恢复本姓,又命武承嗣继承了周国公的爵位,还任命他为尚辇奉御(从五品上)。虽然看起来品级不高,可对于武承嗣来说绝对算得上一步登天,要知道在唐朝五品官算是通贵阶层,可以享有荫子、免除全家赋役、减刑等特权,这是普通官员和中级官员的分界线。像这样的等级,有许多人奋斗一辈子能难以达到,比如唐休璟,在随着李显厮杀多日,血战数十场,方才获得了五品官,而薛讷平定了高句丽叛乱,大战五十余次,歼敌三万余,俘虏十余万,立有戡乱大功,仅仅升了一阶。

    更何况武承嗣还是京官,拥有天然的升迁优势,不像唐休璟和薛讷,虽然职位不低,可都被发配到边疆效力,除非是立下军功,再度升迁的难度很不小。

    除了武承嗣之外,武三思和当初失踪了的武懿宗和武攸暨也纷纷现身,武承嗣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左司阶(正六品上),授朝议大夫(文散官,从五品下),武懿宗和武攸暨则被任命为太子亲卫校尉和翊卫校尉,成为正六品下的东宫武官,目的很明显,是要恶心太子李弘,对他形成一种监督制约的作用。

    武氏兄弟不愧为纨绔中的纨绔,也不愧为小人,一旦得势就立马猖狂起来,在他们重新得势之后,立刻就趾高气昂的拜访皇太子李弘和周王李显。

    他们首先是到李弘面前耀武扬威。因为唐朝有一种传统,凡是新官上任,都要邀请同僚参加宴会,名为烧尾宴,因为武懿宗和武攸暨是在东宫任职,所以就遍邀太子及以下的东宫大小官员前来赴宴,太子李弘本来不愿前去,可是碍于这两个人乃是武后侄子,也不便拒绝,只好忍着恶心前去赴宴,哪知道这两个家伙竟然在宴会上借酒发疯,说什么他们既是太子的臣属,又是太子的表弟,以后东宫的事就是他们的事,希望太子和东宫的同僚们把他们当成是东宫的主人,而不是以客人的身份来对待。

    这两个家伙的话立刻就引起了东宫一些同僚们的不满,当时就有太常博士袁思古站起身来,正色说道:“两位将军请注意身份言谈,太子面前怎可胡乱说话?”

    结果二人竟然动手将袁思古痛打一顿,之后便扬长而去,结果惹得李弘大怒,当即便指使御史向皇帝上书,高宗看后拍案大怒,当即便要惩处那两个狂妄之徒,却被武后截过来,以他们酒后胡闹为借口,只是将他们两个训斥了一顿,又让他们向太子道歉,竟将此事轻轻揭过。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二人愈发得意,太子李弘尽管心中恶心,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当他们是两条疯狗而置之不理。

    武氏兄弟在狠削了太子的面子之后,心中愈发得意,接下来便将目光锁定在李显的府上,于是有一天,这兄弟四个竟然联袂前往李显的周王府上,向李显讨酒喝。

    当然,他们讨酒喝事假,主要是想耍一耍威风,以报当初被李显痛殴一顿之恨。

    李显早就听说了武氏兄弟的狂妄,心中正憋着一股劲儿,想要找个机会教训教训他们,如今见他们找上门,自然是正中下怀。

    当四人联袂来到李显府门外的时候,首先是遭遇了闭门羹,府门前的守卫拦着不让进,说是必须先向周王通报,嚯的周王的同意他们才能进府。

    结果这四个太岁竟然将那守卫痛打了一顿,然后强行想要闯入府中!

    这个结果自然是引起了上下一片的愤怒,三四十名王府卫士将这四个家伙给围在了中心,不放他们离开,连他们的贴身侍卫都被打翻在地。

    武懿宗虽然在这伙里面比较小,但是最为蛮横,直接大喊着李显的名字,要求李显出来喝退这般不懂得尊卑上下的奴才,否则的话他便要杀人了。

    武懿宗丝毫不知道这时候的李显心中是多么的愤怒,当他看到李显果然现身的时候,反而是一脸的不耐,对着李显喊道:“七兄,不是小弟说你,你府上的这帮奴才也是在该管教管教了,竟然丝毫不分尊卑上下,连我们哥儿几个人都敢拦,我们是何人?乃是七兄的亲表兄弟,当今皇后的亲侄儿,不要说是在七兄府上,便是在太子的东宫,有哪个奴才敢随便插手我们兄弟之间的事儿?”

    “哦?”李显闻言心中怒极,表面上却是淡淡的说道:“懿宗贤弟说得对,小王府上这帮子奴才确实该管一管了,待我好好管教管教他们,为诸位兄弟出气。”

    随后李显看了看那些王府卫士一眼,瞪着眼睛说道:“尔等几个实在是可恨,不争气的东西,当初本王是如何跟尔等说的?我府中将士尽皆兄弟,但凡有一人受到委屈,其他人都应该如何去做?哼,现如今兄弟们受到委屈,尔等连手都不敢还,还算得上是兄弟乎?我真是瞎了眼,竟然请尔等做我王府侍卫,不过现在也不晚,等到明日,全部打发尔等去喂狗!啥时候学会了讲义气没啥时候再回来!”

    武懿宗一开始听李显训斥那些侍卫,心中十分得意,暗暗想道:“李显这厮又有啥?还不照样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当初两位兄长没有官职,任他欺凌,如今我兄弟四人尽皆做官,他还不照样向我等示弱?”

    不过后来他越听越觉得不是味,感情李显并不是在为他们出气,而是嫌麾下那帮侍卫没有出手为被打的兄弟出气,这厮守着他们弟兄四个都这样说,实在是等于对着他们打起响亮的耳光。

    “李显,你这是甚意思?”反应过来的武懿宗顿时沉下脸来,冷冷的问道。

    却见李显淡淡笑道:“没甚意思,不过是愚兄见这帮奴才不争气,骂骂他们解解气而已,呵呵,兄弟们不要生气,小王这就打发他们去喂狗,啥时候他们学会当自家兄弟被狗咬了,立马再冲上去将那狗儿咬上一口,为自家兄弟出气,我再放他们回来。”

    “你,哼,你很好!有种!咱们日后再见,嘿嘿。”武承嗣等人看着李显,顿时涨的脸色通红,冷冷的说了一句,然后转过身去准备离开。

    却猛然听得李显大声喝道:“我刚才说的是甚?尔等莫非真的想去养狗?”

    随后便见那些侍卫们梦的上前,围住了武氏兄弟就是一顿猛揍,吓得武氏兄弟们再也不管什么风度了,撒开双腿就跑。

    这时候他们身后还传来李显浑厚的笑声:“四位兄弟,你们怎得走了?小王还未请你们喝酒呢,今日招待不周,请不要见笑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骆宾王() 
♂,

    武氏兄弟在李显那里吃了亏,只好纷纷抱头鼠窜,可是他们却没有什么办法进行报复,现在他们终于明白,李显这厮并不像太子那般容易对付。

    因为太子自重身份,顾虑颇多,做不出来用武力进行教训的事情来,而李显却是行伍出身,他解决事情的办法就是用拳头,武氏兄弟的身板挨不住李显的拳头,也只好徒叹奈何。

    他们本来以为自己掌握着足够的权力,手中有兵,武承嗣更是掌管着皇宫中的车马,可以对李显形成制约,令李显新生忌惮,可李显却偏偏不吃那一套,更兼李显平素不惹事,可却也不怕事,一旦惹到他头上,那绝对是得理不饶人,所以他们吃了亏也只有强行咽下,决定暂时隐忍,等以后找到机会再想办法教训这厮。

    之后这几个家伙便开始合起伙来欺凌太子,以便从这里找到一些存在感,而太子因为与武后的矛盾不断升级,不想节外生枝,所以对于他们的不断挑衅采取了隐忍退让的态度。

    而太子放纵的结果就是,武氏兄弟愈发不把诸皇子放在眼里,后来竟发展到了见面之后与诸皇子们抢道之的程度。

    这一天乃是咸亨二年的元宵节,由于当晚宵禁解除,万民同乐,所以许多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们尽皆涌上街头欢度节日。

    李显本来并没有想着去凑那份热闹,可是小太平却偏偏拉着小婉儿来找他,要他带着这两个小丫头去街头赏灯,李显拗不过两个小丫头的死缠烂打,只好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上元佳节不愧为大唐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尤其是每年一度的开夜禁,更是令这个本来就繁华的都市万人空巷,真可谓是摩肩擦踵,人流如潮。各色乐工百伎,什么吞钢剑的、跑旱船的、走绳索的、舞马斗鸡的、钻火圈的、摔跤相扑的,实在是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哇,七兄,婉儿,你们快看,好大的灯轮啊,好热闹的歌舞啊。”刚一出安福门,小太平就忍不住拍手雀跃,指着那里一座巨大的灯轮,对着李显和上官婉儿说道。

    只见那灯轮高有二十丈,缠绕着各色的丝绸锦缎,黄金白银为饰,上悬花灯万盏,端的是美轮美奂,令人赞不绝口。

    而在灯轮下,还有数百人围绕着灯轮载歌载舞,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那里有二十余名高鼻深目的绝色胡姬正在那里做着波斯胡旋舞,虽然天气严寒,可那些胡姬们却露出洁白的四肢和精致的肚脐,撩拨着人们的情绪。

    婉儿自幼长在深宫之中,这一回若不是沾了太平的光,哪里能够见识到这种热闹的场面,所以自然也是拍手雀跃不已。

    这时候突然见一名商人模样的汉子走上前来,扯着嗓子大声喊道:“诸位,在下乃是显唐商号之大掌柜,今日恰逢上元佳节,万人同乐,敝号特来凑个热闹,与大伙玩耍一番,名头便是诗文悬赏,有请各位文人雅士前来比诗,哪位获得头名,敝号当悬赏十万钱以酬之。”

    那汉子自然便是李显一手创办的显唐商号的大掌柜倪莱,这些年在他的扶植下,显唐商号已经成为大唐第一商号,在长安和洛阳各自开有上百家店铺,商品更是涉及到珠宝、香料、茶楼、丝绸、瓷器、茶叶、酒肆、造船、铁器打造等各行各业,更有甚者,这家商号甚至还走出国门,与真腊、倭国、天竺、大食等海外各地均有贸易往来。

    而最让人服膺的是,这个商号做生意讲求诚信,从不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价码更是讲究童叟无欺,不仅如此,这个商号还多次扶危解难,不仅长期为百姓提供低息贷款,帮助百姓度过危机,甚至在灾荒之年还多次开办粥棚,为百姓免费提供食物。

    这个商号的义举甚至都让朝廷赞不绝口,为此高宗特意下旨,允许其大掌柜倪莱之子进行科举考试。

    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原因,显唐商号的名声遍布整个大唐,如今百姓们在长安亲眼看到了商号的大掌柜,并且看到还有热闹可以看,自然是群情踊跃,立刻围了上来,而稍有才学之士更是摩拳擦掌,准备用自己的才学征服众人,获得十万钱的巨额奖金。

    于是,在大掌柜的宣布比赛开始之后,当时便有数十人涌上前来,争前恐后的要展现自己的诗作。

    大掌柜的倒也不凡,立刻命人发放笔墨纸砚,让那些作诗者尽皆写在白纸上,之后又拉出了几个文人进行品评。

    而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大掌柜所找的文人竟然都是知名的学者,包括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比如同为初唐四杰的王勃王子安,还有狂人杜审言以与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之一的苏味道。

    当李显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