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显耀大唐-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贤现在的结果其实正是李显所期望的,换句话说,李贤现在这份遭遇与其说是自作自受,还不如说其中有李显的因势利导。

    既然已经做太子,李显就知道自己背后的力量该暴露的一定隐瞒不了,然而能够隐瞒的,李显自然也不会急于暴露,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太子在他所追求的目标之中都算不上什么,甚至只能说是一块踏脚石而已,因为在他面前已经有两个太子前后被武后给干掉了,自己虽然脑子略微灵活一些,心也够狠够黑,可是却也难免会遭遇同样的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露出所有的底牌,自然是十分不智的行为,有的时候往往是这种隐藏的底牌,才是他起死回生的良药,逆转时局的关键。

    所以,李显将他麾下那些费尽心力所笼络的人有一部分留在了边疆,以便他们将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娄师德和王孝杰。

    娄师德现在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文人,然而李显却知道这个人很会做人混事,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唾面自干”的主角就是这位,他在军事方面也颇有眼光,将是大唐的未来宰相,名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八面玲珑,谁都不肯得罪,本身却是非常有原则,典型的外圆内方型的人物,经过与李显之间的长时间合作,娄师德早已对他死心塌地,尤其是在李贤被废,他将会被立为太子之际,相信对自己的忠诚将会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人如果被绑在自己的身边,那就是真的暴殄天物,而如果把他留在边疆,将来会给自己带来一个军团!

    除了娄师德之外,王孝杰也是李显努力争取的一个人物,经过上一次的解围之义,救命之恩,又经过与噶尔钦陵的大战,王孝杰早已对李显钦佩不已,虽然没有直接开口表示要效忠,然而李显却知道这位正直忠勇之臣在将来自己和武后决裂之时,一定会义无反顾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而至于王方翼,李显则直接委以心腹,将他这些日子在军营中设计的一套火药及火器制作的图录交给了王方翼,让他秘密进行火药及火药武器制作的实验,并且暗中拨付了大量的工匠、财物,作为实验以及日后大规模生产的人才和物质支撑。

    “虽然我将成为太子,然而大权全都操纵在母后手中,将来将军可能还会受些委屈,然而你一定要坚信,我终将会成功,而你的隐忍,也终将会为自己等到一个光明的前途,小王,一定不会忘记你所做的这一切,付出的这么多牺牲,无论任何时候请记住,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李显在临走之时屏退了所有侍从,紧紧握住王方翼的手,一脸郑重的说了这么一番话,王方翼也是郑重的点头,让李显放心,他知道该怎么做,因为他有李显,就相当于是有了希望,所以无论任何情况,都一定会坚持下去。

    战争结束了,武后很高兴,当即通过高宗下旨,拜大功臣黑齿常之为左武卫将军,河源军经略大使,而娄师德本来立下不小的功劳,却不知为何竟不为李显所用,于是武后亲自为其述功,并拔擢其为河源军经略副使;除此之外,裴行俭被提升为礼部尚书,但是却没有拜相,因为裴炎认为突厥阿史那奉职等人投降并不是因为裴行俭那一万多人,而是因为畏惧程务挺的威势,所以上本对程务挺大力提拔,于是武后顺水推舟,拜程务挺为左武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当然,其他将领也都获得了提升,王方翼被拜为夏州都督,唐休璟依旧为安西都护,然则爵位被封为酒泉郡公。

    被提升职位的还有李显麾下的王府卫队二百人,这些人却再度被分散到十六卫之中,很少有继续留在李显的王府中的,其中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要拆散李显身边的力量,以免李显以为心腹,威胁武后。

    虽然将士们对此很是不满,李显却没有丝毫怨言的劝他们接受诏令,并且为每一个将士都准备了不少的礼物,同时还郑重地说道:“小王知道诸位很不舍,然则诸位离去也是势在必然,如今太子谋叛,被逐出东宫,在此敏感时期,小王若是继续掌着兵权,绝不利于国家社稷也,因此小王一回京,必然会被解除军职,诸位虽是亲卫,然则都是立下赫赫战功之人,朝廷理当论功行赏,又如何能够继续护卫小王?这要是让外人知道了,必然会骂小王藏匿功臣,用心不良。其实话又说回来了,我等虽然分离,然则只要心在一起,谁都没法真正将你我分开,正如小王之前所做那首诗一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呵呵,诸位若真是心念小王,那就等到任之后,好好训练士卒,带兵打仗,令我大唐战力获得提升,到时候小王到是要看看,哪一位将士所带的兵最英勇善战!”

    李显这一番话对于这二百名将士无疑是最大的激励,只见这些将士们全都慷慨激昂的表示,一定不会让李显失望,保证自己所带的兵一定是最英勇善战的!

    李显闻言自然是心中宽慰,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相信这二百人以后分散到十六卫之中,不出几年就会带出两万,二十万甚至更多的精兵来,到那时候只要自己振臂一呼,数十万雄兵尽皆应命,那武后纵然权倾天下,也定然要将权力移归自己。(。)

第二百五十三章 正位太子(本卷结束)() 
♂,

    李贤的案子结束了,太子终于被扳倒了,然而武后却并没有彻底放下心来,首先,明崇俨之死让他彻底失去了一条臂膀,更让她感情上失去了依靠,其实武后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在中年时代对一个男人产生了如此真挚的感情,这份感情让她欲罢不能,竟然好像是获得了新生一般,觉得人生除了权力,竟然还能够这般的美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武后才对此事表现的尤为愤怒,在结案之后的当天就下令将赵道生凌迟处死。

    而另外一个令她烦恼的原因则是,李显的能力太强,如果立了他为太子,恐怕自己以后的日子更不好过,比李弘和李贤当太子的时候都更不好过,好在自己是李显的亲生母亲,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只要李显做的出格,自己作为母亲,随时都能给他扣上一顶忤逆的帽子,而这顶帽子就足以致命,实在不济,自己仍然可以出手,想办法将他的太子之位给废掉,甚至像是对付李弘那般,一杯毒酒要了他的命。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武后从来不会顾惜什么亲情,以前不会,以后自然也不会。

    不过在眼前,武后知道想要阻止李显做太子,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因为李显经过这几次打仗,为国立下了大功,其声望之高几欲盖过自己这位天后,现在李贤被废,他按照宗法制度已经成了嫡长子,无论是于情于理,都绝对是毫无争议的太子人选。

    既然知道阻止是绝无可能,武后自然也只能顺势而为,否则的话她可谓是费力不讨好,不仅无法阻止李显入主东宫,还落下一个嫉贤妒能的名声。

    所以,在李贤的太子之位被废掉之后不到半月,武后就在一次朝会上对高宗说道:“半月前逆子贤因为谋反被废去太子之位,然则东宫不可无主,臣妾认为周王显相貌英武,且德行无亏,又多次立下战功,有功于社稷,莫如立为太子,以安天下,不知陛下与诸爱卿意下如何?”

    武后这一番话入情入理,听得高宗和群臣频频点头,只见高宗首先呵呵笑道:“朕所生诸子,惟有显儿立身方正,志在国家,更有太宗皇帝之武略雄风,偏又孝敬父母,无论是德行还是才能皆是上上之选,唉,之前朕误选了贤儿,致有今日之祸,不过显儿得德行,朕还是放心的,相信这一次绝不会再让朕失望,对了,众卿以为如何?”

    其实事情是很明显的,连皇帝都这样表态了,众臣又能如何?自然也只能随着皇帝的意,对李显大加赞扬。偶尔有几个受到武后的授意,对此大加反对的,立刻湮没到了群臣们的吐沫星子之中,再也不能脱身……

    “既然众卿全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则一个良辰吉日,行册立太子大典。”高宗见群臣再无异议,顿时感到意气风发,用力地挥动着手,高兴地说道。

    “是。”新任礼部尚书裴行俭当初和李显一道前去边疆作战,虽然不是同一个战场,却也素来知道李显的军事才能,对此自然是高兴不已,在散朝之后立刻传下命令,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为太子行册封大礼。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裴行俭向皇帝上书,请求在调露二年八月乙丑那一天行册立大礼,高宗当即表示同意。

    于是在经过了一番紧张的准备之后,调露二年八月乙丑那一天,高宗为李显准备了隆重的册封皇太子大礼,正式册封李显为皇太子,并下令改调露二年为永隆元年,大赦天下,大酺三日,又册封原周王妃赵银月为太子妃,李显之子李重照也被改封为义兴郡王,而赵银月在去年李显在前线打仗之时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李仙蕙,这时候也被封为永泰郡主。

    李显被立为太子的消息传来,举国一片欢腾,但是也有许多人充满了忧色,这些人主要是武后的亲信党人,尤其是武承嗣、武三思兄弟。

    这兄弟两个一直与李显不对付,想尽各种阴谋暗害李显,结果却屡次在李显手下吃亏,现在李显被立为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将来一旦正位为君,他们可实在是没有了活路,于是****聚在一起,想办法应对当前局势,可是他们本来就智短,根本就想不到任何对付他的办法,再加上如今李显的声望正如日中天,恐怕到时候不仅不能如愿,反而成了李显的第一块试刀石。

    所以,这兄弟几个目前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等到以后再适时给武后的怒火上再添上一把干柴,利用武后的力量来对付李显。

    而另外一个不高兴的人则是韦香儿,她当初想尽千方百计威胁韦团儿为她推荐做李显的周王妃人选,却没想到李显竟然胆大包天,直接闯进宫中将赵银月救走,并且与她和好,成为了一对让天下所有女人全都羡慕嫉妒恨的恩爱夫妻,这样一来韦香儿自然没能做成李显的王妃,后来韦香儿更是退而求其次,自荐枕席,甘愿做李显的妾室,却仍然被李显生硬的拒绝,她根本不知道李显为何那么讨厌她,可是被对方一再羞辱,心中自然是恼怒不已。

    如今听闻李显竟然成了太子,自己失去了一步登天的机会,更是对李显切齿痛恨,然而她也知道这人现在不好惹,要想出一口胸中恶气,只能找李显的对头,而朝中能够有资格做李显对头的实在少之又少,到了最后,经过千挑万选,她终于锁定了李显的表兄,武后的亲侄子武三思。

    其实她原本更中意武承嗣,可是武承嗣这个人却看不上她,再加上武承嗣为人精明,她也担心自己将来控制不了,于是便决定投靠武三思,经过几次美丽的“邂逅”,韦香儿以她绝世的风姿很快便征服了武三思,然后被武三思娶到了府中,后来又经过一番争斗,韦香儿成为了武三思的正室,从此之后,武三思与韦香儿这一对臭味相投的夫妻便开始谋划对付李显,并且积极帮助武后攫取大权。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武氏兄弟的哭诉() 
♂,

    “姑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