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屠戮,加上之前连场大战下来,西凉真的凉了,这种情况下,吕布真的没什么心思去跟烧当去打嘴炮,这支人也绝不能让他游离在吕布的统治之外,有这样一支羌军的存在,对吕布接下来归化羌人的计划完全是背道而驰。
同样,若能收服烧挡羌,成为跟白水羌和破羌一样第一批归化的羌人,对于促进羌汉融合有着巨大的意义。
在下达命令的同时,吕布命高顺、庞德各自率兵逼向烧当,做出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架势。
张辽收编了韩遂部众,加上吕布携大破匈奴的气势而来,面对汉军的虎视眈眈,最终,烧当羌的一众豪帅选择了妥协,带着各自的部众归入吕布麾下,凭吕布来差遣。
“主公,这些兵马,全部要裁掉?”太守府里,吕布跟一众大将商议着西凉军的归属,当得知吕布要解散大半部队的时候,不少将领纷纷提出了异议,眼下吕布坐拥十万雄兵,放眼天下,也是数得着的一路诸侯了,干嘛要自断臂膀,生生删掉十万雄兵?
最激烈的,自然就是那帮之前的羌族豪帅,如今成了吕布麾下将领的豪帅了,包括白水羌的豪帅在内,对于吕布这个决定都十分抵触,毕竟在他们的观念里,这可是关系到他们在军中的地位,怎么样也不能这么说裁就裁掉吧?
此次西凉一战,折损的基本都是西凉降军,吕布自白水羌带出来的人马以及张辽和高顺所部的人马倒是没怎么损失。
韩遂的降兵,加上烧挡羌的人,加起来足有十万之众,这样一支兵马,足矣威慑天下诸侯,吕布如今却让这些兵马包括羌兵在内去务农,多少让人有些无法接受。
“这是西凉各郡统计回来的粮草总数。”吕布将一份竹笺放到桌上,看着众将,沉声道:“金城、陇西的存粮算是最多的,要安抚伤亡将士的家属,还要供养十万大军,如果真这么做,不出三月,整个西凉乃至三辅之地,便会无粮可用。”
“让这些兵马去屯田,可效仿曹操的屯田之策,农忙时务农,农闲之时组织训练。”吕布敲了敲桌案:“至少眼下,我们养不起十万大军,只选军中精锐留下,连同雍州境内的兵马在内,共三万精锐除去各地守备之外,留一万禁卫军拱卫长安,其余兵马尽皆作为屯田军。”
李儒点点头道:“主公说的不错,如今我军该做的是休养生息,而非征战,三万兵马,是我方如今可以承受的极限。”
雍州现在有人口一百五十万,都是从南阳移民过来,按照原本的计算,待到秋收之时,粮草压力才能勉强解除。
西凉之战的爆发打乱了之前的计划,耗掉了不少粮草,供养原本的兵马本就已经吃力,现在西凉一下子多出来十万张口,养下去,用不了多久,吕布就得倾家荡产了。
看着一众将领不舍的表情,吕布摇头笑道:“兵贵精而多,何况这些兵也不是完全散掉,待日后我们有了足够的家底,再将这些军队训练成正规军也不迟,张辽、马超。”
“末将在!”张辽、马超二人各自上前一步。
“此战能胜,文远与庞德居功至伟,只是如今庞德伤重,不良于行,便由文远主持西凉军政,暂代西凉刺史之位,孟起即是伏波将军之后,今日便封孟起为伏波将军,与马岱一起辅佐文远治理西凉,吾留八万屯田军,安置于西凉各县。”吕布将早已准备好的刺史印交给张辽道。
“末将领命!”张辽恭敬地接过刺史印。
军政其实本该分离开来,这样才不至于让部下权利过重而滋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只是吕布如今手中够资格担当一州刺史之位的也只有陈宫、贾诩、李儒三人,陈宫将会出任雍州刺史,长安令,执掌雍州政务,李儒要为吕布准备三学之时,执掌长安书院,贾诩作为吕布的军师,自是要留在吕布身边为吕布出谋划策,这三个人自然不适合派出来执掌凉州,所以西凉刺史的职位只能暂时由张辽来担任,待日后找到合适的刺史人选,再过来换下张辽。
“高顺!”
“末将在。”高顺上前。
吕布想了想道:“便由你带两万屯田兵屯于弘农,进行屯田。”
“末将领命。”
此战之中,高顺并无太多战功,如今庞德还没有封赏,自然也不好给高顺升官,不过将两万屯田兵交给高顺,也是变相的提升了高顺手中的实权。
“各自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回长安。”看着众人,吕布舒展了一下筋骨,算起来,这次出兵,如果算上白水羌那段时间的话,前前后后也有两个月了,倒是有些思念长安的安逸生活了。(。)
第五十四章 法衍()
官渡之战的开始,比吕布记忆中官渡之战的开启要早了半年之久。
似乎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很多事情的发展都加快了许多,袁术败亡提前了,孙策也早死了半年,还有刘备,还有马腾韩遂,这样的改变,对吕布来说是好是坏,至少眼下看来,官渡之战的开始,也让天下诸侯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北方,吕布大破匈奴,击败韩遂的事情,仿佛被人遗忘一般,但也因此吕布有了安心发展的时间。
要做的事情很多,屯田只是其中之一,长安书院已经建立,那些被吕布强拉过来的世家不管自愿也好,还是不愿意也罢,之前吕布和韩遂之间开战,这些人也抱了一些侥幸心理,至少韩遂算得上是士族这方的人,若吕布败了,那他们就可以趁势而起,那样的话,被吕布强行带来长安不但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只可惜,韩遂一败再败,一点点将这些士族心里的那点儿念头打磨的一点不剩,不知该说韩遂无用,还是吕布太厉害,总之,在吕布回来之后,陆续开始有人接受前往长安书院教书的工作,尤其是这一次吕布还带回来一个女人。
蔡琰,蔡昭姬!
大儒蔡邕的女儿,如果仅是如此也还罢了,吕布却在长安书院建了一座名为藏书阁的地方,由蔡琰主管。
藏书阁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没人能够说出来,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听闻当初蔡邕收藏的四千余卷古书,令人扼腕的是,这些古卷已经流失在战乱之中,而吕布将藏书阁交给蔡琰打理,正是因为蔡琰博闻强记,其中大半都能记下来,吕布让蔡琰在藏书阁中恢复古书,提升效率,还专门找了十名通晓文墨的女子在旁帮衬。
另有传闻,吕布在迎娶公主之后,将于明年会将蔡琰迎娶进来。
蔡邕是海内大儒,名传四海,吕布如果娶了蔡琰,算起来,也是蔡邕的女婿,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士林,这也算是这些人能够找到的一个台阶,将吕布拉入自己的阵营,而且又不是出仕,只是教书育人,也算是一桩功德。
当然,真正的原因吗,这些过惯了体面生活的人,怎么可能忍受顿顿糙米饭还不管饱的日子,吕布说的很清楚,想过体面地生活,可以,教书去,长安养不起闲人,你不为我做事,每天一顿糙米饭,不让你们饿死,这就是最大的仁慈,想要给我摆架子我哄着你,中原或许可以,但在长安,别想太多了。
什么大义,什么气节,英雄好汉也得为五斗米折腰,在失去了世家的光环和庇佑之后,没了生活来源,最终,这些人还是向吕布低头了。
虽然恨得牙痒,却也无可奈何,道理上来说,吕布说的没错,只是这手段,软刀子割***得一个个往日里光鲜亮丽,名士风范的士人不得不放低姿态,低下那高贵的头颅,甚至放弃尊严去为吕布做事,对于这些世家来说,无疑是一大耻辱。
也不是没人看得出吕布的目的,将知识的垄断权从世家手里解放出来,但看出来又能如何?要么保持你的气节,要么饿死,二选一的情况下,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冷战之后,越来越多的‘名士’最终选择了妥协。
甚至有人想要在吕布麾下出仕,不过对于这一点,不是不可以,但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能力、品德、祖宗八代,然后还要去陈宫手底下工作一段时间,名曰见习,见习完毕之后,才能上任,而且只能管治理,军权,吕布绝不容许世家插手。
吕布很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就目前而言,放着世家不用是不可能的,但军权必须绝对掌握在自己手里,枪杆子里出政权,伟人的话,无疑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而且,防止世家通过其他手段将影响力渗透到军中,吕布专门下了一条军令,校级以上将领禁止与世家通婚,同时,与世家有姻亲关系的人,在军中绝不能担任校级以上官职。
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单是这一条命令,就算是曹操、袁绍,底下的人都得造反,不过这里是长安,这些所谓的世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俘虏,自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量。
在吕布回到长安两个月以后,贾诩也从白水羌回来,黑。山城的轮廓已经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需要白水羌自己去营建。
“主公这方法粗鲁了一些,不过胜在实用。”已经改成了骠骑将军府的吕布府邸中,贾诩放下手中的文案,伸了个懒腰,扭头看向身边一名中年文士道:“仲礼以为如何?”
中年文士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整天都是一副全天下欠他几百万的臭脸,看向贾诩道:“乱世,自该用重典,主公的方法对这些人来说还是好的,但还需做出相应完整的规划,如奖惩制度,比如说某位名士若教导出可以治理一方的俊才,可以酌情提拔或者奖励,相反,若一直表现平庸的话,便将这些人贬入郡学,一来可以推广主公所说的三学,同时也能隐隐释放出一些信息,眼下主公虽然雄踞关中,坐拥雍凉,但所缺乏的人才太多。”
中年文士,便是贾诩书信请来的法衍,在蜀中并不如意,无论是已故的流言还是如今的蜀中之主刘璋,对法衍所推行的法家都是持着排斥的态度。
毕竟刘焉能够坐稳蜀中,靠的就是蜀中大族,若推行法家,自然会侵害到世家的利益,所以法衍虽然在蜀中待了十年,却一直郁郁不得志,也是因此,在收到贾诩的书信之后,便毫不犹豫的收拾行装,带着家人奔长安而来。
在法衍看来,主公是谁并不,只要能够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将法家学说推广出去,便是千夫所指的恶徒,法衍也愿意效忠。
“主公有意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建一部,名为律政司,专门负责推行律法,想来仲礼不久之后,便会得到升迁重用,不必再屈居于吾之下了。”贾诩笑道:“本来长安书院还准备独开一门法学,以仲礼才学,当可开课授徒,只是此事,怕是要缓上几年了。”
“几年?”法衍闻言皱了皱眉道:“文和兄,我倒是有一人可担当此任。”
“哦?”贾诩闻言看向法衍道:“仲礼兄还有同门?”
“文和兄莫要挖苦在下。”法衍苦笑一声:“法家早在先秦时期已然没落,在下所学也仅是家传,何来同门。”
“那……”贾诩疑惑的看向法衍。
“举贤不避亲,衍有一子,虽然顽劣,不好法学却喜欢钻研儒门,但家学却也未曾拉下,独当一面尚待磨练,但若只是推广传授,却也勉强可以胜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