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以本属督务,明日暂赴津门,护理直隶府诸事,平息民乱,舒缓民怨,恢复船运,盐运等商务,不得延误。”

    “良弼披肝沥胆,绝不辜负朝廷嘱托。”

    叶开领旨谢恩,一朝皇命加身,这身价顿时倍增了许多,以三品的本职官衔代理堂堂一品的直隶总督,这是一份不折不扣的殊荣。

    叶开没有怠慢,他于当天晚上就乘坐火车,赶往烈焰丛生的天津府,这场大火已经持续烧了好几天,再这样下去,恐会生变,晚一天到就会有晚一天的麻烦,他之前已经得到蒋志清的消息,天津局面失控,那桐逃离府院,既然当事人已经不再,这个时机正合适。

    之所以这么急着扑灭这场大火,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叶开就是要借着这次小试牛刀的机会,一举登上清末的政治舞台,既然全国的舆论都聚焦在这里,那么叶开的举措就极为关键,只有当军人的角色慢慢过渡为政客后,他才能名正言顺的登堂入室,有这么好的放大镜效果,他当然不会不舍得用。

    这一天晚上,叶开奔赴天津的消息传到乾清宫后,载沣笑着骂道:“好你个良赉臣,说什么毫无经验,你的托词本王还不知道,不过,还真有种拼命三郎的劲头。”

第一百零六章 终结() 
(第一更)

    叶开赴津的消息传来,甫停未歇的天津卫再次陷入了议论的狂潮,杨士骧暴毙,那桐落马,继任者良弼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军头,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总督的位置就先后换了三人,这团笼罩在直隶府上空的迷雾,因为新任者的到来越发变的扑朔迷离,所有人都把目光盯准了护理总督良弼,后者的到来究竟是福是祸,面对骚乱留下的烂摊子,他会不会一刀切搞清算,对此,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战战兢兢,要知道那可是一位带过兵粘过血的人。

    那桐躲在客栈里度过了最紧张的两个夜晚,几乎是夜不能寐,神经绷到了极点,捅出这么大的娄子那桐难辞其咎,虽然冲撞总督府的人群已经陆续散去,但他却始终不敢回去,更别说是出门露面了,天知道那些余怒未消的群众会不会把他揍得鼻青脸肿,再加上这几年革命党暗杀督抚大员的事件屡屡发生,那桐心里更加害怕,哪也不敢去,只和两个随从日夜缩在客栈里,小心翼翼的探查着外界的风声。

    他和奕…劻的联系已经被叶开彻底切断,孤立无援的那桐甚至开始怀疑他已经成了弃子,就像前任邮传部尚书陈璧一样,沦为没有价值的拖油瓶,当各种小道消息透过窗户一条一条传来时,那桐如坐针毡,这才短短几天,不光是咨议局上书弹劾,就连往日行贿的那批官员也见风使舵调转了枪头,大肆宣扬那桐****扰民,父母官不能坐视恶臣戕害百姓之类的话,他们这是要彻底断绝关系,并且毫不犹豫的站在对立面。

    那桐黯淡着脸,来来回回的踱着步,几乎把十几平米的狭小房间都踏遍了也没想出个办法,事情到了这般田地,他又能怎么做,这才几天时间,胡子拉碴,白发丛生,面容憔悴了不少,远没有当时赴津之初那种春风得意,满面油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事发第四天,他等到的不是朝廷的救援,而是一枚重磅炸弹,当他被革去一切职务并查没家产的消息传到耳朵里时,那桐几乎瘫倒在了椅子上,四肢冰冷,心情一下子凉到了谷底,半生经营得到的一切转瞬之间灰飞烟灭,他不仅自己倒了霉,还连累着家里人跟着受苦。

    随后,另一条消息的传来更是让他顷刻之间置身于悬崖边缘,朝廷已经委派练兵大臣良弼护理直隶总督,平息暴乱,并且派兵护送那桐返京,接受三法司审问,那桐看着报纸上的消息,久久说不出话来,说是护送,分明就是缉拿,到了京城,迎接他的只能是终结。

    到了这个时候,那桐己经万念俱灰,后面是天津府几十万市民汹汹讨伐,前面是朝廷的严刑酷法,他进也不是,退也无可退,世间之大更没有地方可以逃走,熟稔官道的那桐知道,造成津门这般不可收拾的局面,中央政府不可避免地顶上所有压力,为了平息民怨,一定会找一个民意的宣泄口,杀一人以谢天下,而这个人只能是始作俑者的那桐自己。

    想到这,那桐已经很清楚了,留给他的只有一条道路,一条通往终结的道路。

    这一天晚上,他遣散了仆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冥思静想,用着无人打扰的时间下最后的决心,终于,在喝完一盏茶后,缓缓站起身来,用一条细绳自我了断。

    既然左右都是死,那桐选择了最体面的一种。

    那桐把绳子悬在房梁上,颤颤巍巍的踩上凳子,还没把脖子挂上去就开始痛哭流涕,几番犹豫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摇摇晃晃的上了吊。

    “啪”的一声,绳子居然耐不住那桐的体重,直接断了,那桐狠狠摔倒了地上,滚了几圈也没有爬起来,哀嚎着抱着疼痛难忍的小腿。

    “天命如此,天命如此,老夫命不该绝。”

    那桐临死前还玩了一把黑色幽默,拍着地板大声哀叹道,要不是他吃的油脑肥肠,大腹便便,这根细绳又怎么会要不了他的命?

    “那大人,此言差矣。“

    正当那桐还在为“苍天”暗示抱头垂足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道陌生的声音,以及承载它的冰冷口吻。

    那桐吓了一跳,挣扎着转过身去,瞪大眼睛望着这个不速之客。来人穿着短衣长褂,身材不高,甚至是瘦小,但看起来却十分精干,一双不大的眼睛正炯炯有神地打量着他。

    ”你是何人?“

    那桐突然油然而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后者的脸上始终蒙着一层阴翳,他忽然在心中大呼后悔,刚才把仆人通通遣退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我是。。。”

    陌生男子一步步靠近倒在地上的那桐,弯下身去,看样子是要搀扶那桐起来,然而脚步却在那桐身边顿住,忽然用轻佻的语气在耳边说道:“送大人归天的人。。。。”

    说完,捡起地上的绳子,在身边的脸盆里涮过一遍,立马套上了那桐的脖子,这一套暗杀动作做下来,堪称教科书般熟练,倒在地上的那桐根本来不反应。

    “来。。。来。。。人。。。。”

    那桐的嘶吼注定是徒劳无功,白白耗费体力,他用手往外拽这绳子,呼吸越发困难,陌生人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强壮的手臂猛地用力,那桐的白眼外翻,短短几十秒就彻底断了气,无力地倒在了地上,温度迅速在他身上消散。

    瞧着已经变成了尸体的那桐,施害者却毫无慌张,他将绳子重新打结,连同着前者挂在房梁上,在简单清理一下后,现场自然而然的就被伪装成自杀的地点,然而从容不迫地逃之夭夭。

    这一切,前前后后,只用了不到十分钟。

    作为警卫局的头目,这次的任务不容有失,他必须亲自来干,来之前已经演练了几十遍,自然不会留下什么纰漏,换句话说,即便有什么蛛丝马迹,也不会有事,因为查案的人和作案的人出自同一方。

    作为新任总督,叶开的想法很简单,澎腾的群众确实需要用这个人的血来平息。

    五个小时后,当护理总督叶开带着蒋志清赶到案发地点时,目睹的自然是一具挂在房梁上的冰冷尸体,没过多久,一场人尽皆知的畏罪自杀案就此坐实,犯罪现场上的两人居然相视一笑。

    (hh,委座成功拿下一血)

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萝卜() 
那桐的畏罪自杀的消息通过报纸广为传播,第二天一大早,就轰动了整个天津府,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瞧这场面,比前者仓皇逃离总督府的消息还来得震撼。

    赴津,查案,败露,镇压,骚乱,前前后后不过十几天,在一根绳子悬于房梁之后,那桐短暂的主政生涯以及整个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那桐虽然提前见了阎王,但他留下的烂摊子还得有人来收拾,面对局面仍然失控的天津府,摆在叶开面前的是一道并不轻松的难题。

    普通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咨议局丝毫不买账,革命党人也开始煽风点火,更有甚者在昨天夜里趁乱洗劫了码头上的一批货物,事情发展到这般田地,对每个经手此事的主管人来说都是一件棘手的难题,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天津陷入了持续混乱的地步,叶开的动作不仅要快,更要准。

    当然,叶开这第一刀不能划错地方,作为全国最先实施地方官职改革的地区,直隶省的心脏——天津简直太特殊了,从1906年开始,天津府就率先实施了地方自治,司法独立,随后成立的顺直咨议局更是影响深远,在本地势力之大,连督抚都要战战兢兢的听取意见,并专门成立督署会议厅来承办咨议局送来的议案,也由此造成民间势力强大,宪政民主思潮在津门的横行,官退民进,正是因为如此,那桐此前的诸多粗暴政令,毫无疑问触动了他们的蛋糕。

    所以,要平息这场愈演愈烈的****,叶开绝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要因地制宜的处理,民众之所以闹事,无非是向官府要个诚意,那叶开就给他们这个诚意。

    那桐的血的确起到了一定效果,聚众的市民开始纷纷散去,当然,这股积压已久的民怨并未彻底散去,在他们的切身利益得到确实保障之前,这种不定因素还会持续存在,这才是最实际的问题。

    所以,一道天津叶开就取消了那条闹出滔天大祸的宵禁令和清场令,并下令从今往后总督无故不得滋扰民生,另外,他派遣几队士兵驻扎在盐运,货运码头,用最快的速度将此前停滞的船运贸易恢复正常。

    这条措施进展得很顺利,没有遭到任何阻碍,仅仅用了一天,天津庞大的商业场所就基本恢复如初,诸如码头,铁路,水陆这样的商贸地点,此前的失控局面也已经被控制住。

    反馈无疑是积极的,当天下午商贩罢市的状况就彻底结束了,打蛇打七寸,叶开这一招就是优先解决利益层面的问题,中国老百姓是最现实的一批人,吃得饱,穿得暖,有钱花,谁会跟着你造反?

    如果说恢复津门地区的正常运转是第一步,那下一步就是邀买人心,试想如果堂堂一省总督愿意主动和平民展开对话,这之间的巨大反差足以让所有人重拾信心,叶开就是这么做的,为此,他的姿态放到了最低。

    取消宵禁令和清场令的同一时间,叶开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直隶省监狱,在狱中亲自接见了那一百多位被逮捕的津门报业人,起初他们还抱着诫畏的态度看待这位军旅出身的新任总督,但当毫无官架子的叶开站到面前,并亲切的与他们会谈的时候,这种惶恐就瞬间冰消瓦解。

    这位军队出身的总督不仅没有半点粗蛮之气,相反却是态度谦和,甚至是博闻强识,和那些满脑子都是宪政的新闻编辑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叶开赞赏他们直言敢谏,是有良心的报业人,但是他并没有当场宣布这些被捕的人无罪释放,而是声称一切都要经过法律程序后才能实施,他这个总督也毫无办法,不过叶开保证,他们在羁押期间都会得到人道主义对待,总之,尽快还他们清白。

    第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