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大明星-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帝环视了一圈,等了许久却没人说话。他又看了看站在他近前的几人。

    太尉邓盛低着头,一副听凭吩咐的样子,一看就是没主意的。

    大将军何进挠着头,眉头皱成一个“川”字,看起来像是在苦思,估计问了也是白问。

    司徒杨赐低眉垂手,刚刚否了他的提议,此时也不好再问,况且也不想再问他。

    司空张温也是低着头,看不到表情,估计也没主意。

    最后灵帝终于将目光定在了张平身上。此时的张平既没有如何进般皱眉苦思,也没有一副深怕被问询的担心,他转着头四下打量着,看看这,看看那,一脸得平淡,似乎完全没有为此事发愁。

    灵帝不由心中一动,“张爱卿,不知你可有什么好的主意?”

    张平还在四下里观察着,根本没觉得灵帝时在叫他。

    灵帝见他毫无反应,又再次问了一遍。张平这才反应过来。

    他完全没有想到灵帝会问到他的头上。他对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关心,他也无心参与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因为他心里明白,这个大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无论怎样的经营,到最后都是诸侯割据,分崩离析,与其在这朝堂上争权夺利,还不如实实在在的为自己以后经营势力打下点基础。

第二十二章 朝会之议(五)() 
因此张平毫不关心,自然表现平淡。可是万万没想到,灵帝却因为他这副平淡的样子点了他的名。

    张平赶忙说道:“回禀陛下,臣乃一介文人,对兵事所知甚少,实在没有更好的建议。”

    灵帝笑着摇了摇头,用手指点着张平,“张爱卿过谦了,以你能与我大汉第一名将皇甫嵩交手还能不败的战绩,绝非不知兵事之人。如今国事当头,张爱卿莫要再谦虚,还是说一说吧。”

    张平心里一队羊驼跑过,这是谦虚?从哪看出来我这是谦虚啊喂?我能打败皇甫嵩不是靠的知兵事,只是知道历史,占了点先机而已。你让我给建议,我哪知道给你什么建议啊。当然这话他是不能说的。

    张平也就心里吐槽,脑中急转,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故作镇定,整了整衣衫,“还请陛下容微臣算他一算。”

    说完也不等灵帝答应,便闭上眼睛,手指快速的掐动着,口中小声的念念有词,装模作样起来,看起来倒是有几分意思。然而脑中却是急转,思考着要如何回答。

    朝堂上一众大臣看着张平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有的人好奇的看着他,期待着他的表现。有的人不屑的撇撇嘴,暗骂一句装神弄鬼。

    灵帝看着张平的样子,不由莞尔,虽然不知道张平这是在做什么,不过还是很想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

    张平此时脑中却是快速的回忆着这段历史,可是他毕竟不是搞历史的,哪里记得住这个。更何况就凭他连正史都没看过,就只看过的三国演义的历史知识,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个作为三国开端的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底具体发生了什么。这场西凉的羌族叛乱到底持续了多久,又到底是如何平定的,他一无所知。他只是在脑中构思要怎么才能让人相信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神棍,更能忽悠到人,说白了就是在想这个13要怎么装。

    他也不敢多耽搁,不过是片刻功夫,张平停下了手里的胡掐乱算,睁开了眼睛。众人这时都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想看看他这么一番装模作样到底是为哪般。

    “启禀陛下,微臣刚才掐指一算,此番西凉之乱,只需陛下命一水命之人领军,再有一金命之人监军,不出三月,西凉之乱必被平定。”

    这三月之期到不是张平瞎说,这羌族叛乱岂是并不复杂,羌人多以放牧为生,而如今连连天灾人祸不断,羌人没有什么收成,没有足够的食物过冬,因此干脆凭借武力,劫掠一番,羌人在西凉近一季的掠夺所得应当足以扛过这个冬天,如今寒冬已至,不利刀兵,羌人抢够了物资,也无心作战,估计只要朝廷刀兵所至,羌人无不归附。

    “哦?”灵帝听得有趣,对这场叛乱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这什么金命、水命的他倒是第一次听说,不由得有些好奇,“爱卿这时何解啊?这水命、金命什么的可否详细说说?”

    “陛下,这要说起来就得自盘古开天辟地说起,”说到这,张平停了一下,抬头看了眼灵帝,见灵帝点了点头,便娓娓道来:“却说,世界本为混沌,盘古劈开混沌,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从此天地两分,始有阴阳两仪,后盘古已己身化为天地万物,于是从太易之中生出水,从太初之中生出火,从太始之中生出木,从太素之中生出金,从太极之中生出土。五行由此而来。这便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万物皆为其所化。凉州地处西北,因此方有西凉之称。西方属火,因此要平定西凉,需寻一水命的将领统兵,方能平定,而羌族自北方而来属木,需要一名金命之人方能收服羌人。”

    这就纯属张平信口胡诌,却又说的似是而非,在场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半懂不懂。想要反驳,却又觉得有几分道理,想要认同,却又似乎少点什么,无法信服。

    “那不知朝中诸将何人是水命?何人又是金命啊?”灵帝虽然对张平所言并不是太相信,但却很想知道张平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因此顺着张平的话问道。

    “微臣刚才掐指所算正是此事,”张平见灵帝这么配合,索性把戏继续演下去,“微臣刚算了诸位大人所争论的破虏将军董卓董将军和中郎将皇甫将军。”

    众人一听,知道肉戏来了,不由都集中精神,聚耳倾听,都想听听这张平到底会怎么说。

    张平见众人都被自己吸引,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依微臣刚才所掐算,这董卓将军正是水命,而皇甫嵩将军嘛,却是木命,所以,此次平定西凉还得靠董将军。”

    岂是这倒不是张平胡诌,他之所以如此说,凭借的还是他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之所以说董卓是因为就张平所知,日后何进向董卓求援命其领兵进京,董卓乃是从西凉发兵而出,而且其兵马强壮,打的十八路诸侯狼狈不堪。那么如此推断,董卓日后定是出镇西凉,那自是不会有错。况且如无意外董卓他日进京自封太师把持朝政独揽大权,现在卖他个好,将来也能讨点便宜。

    “一派胡言。”张平话音刚落,后边就想起了一声呵斥。

    张平回过头去,却是刚才被他说得哑口无言的郎中王朗。

    只听王朗冷笑一声,“天师当真好算计,弄出这么一套唬人的说辞出来,无非就是想要公报私仇,污蔑皇甫将军,当真是高明的很啊。”

    “王大人何处此言啊,这可是我按照老君法旨推算出来的,王大人可是要指点与我啊?”张平见又是王朗,当先不客气的回道。

    “天师的道法我不懂,我只不解若是别人都能平定西凉叛乱,换了我大汉第一名将却为何平定不了?这是何道理?可若是连我大汉第一名将都平定不了,换了别人又能如何?”

第二十三章 朝会之议(六)() 
张平呵呵一笑:“王大人怕是没下过象棋。”

    “这与象棋有何关系?”王朗被张平这句堵住,面露疑惑。

    “这象棋中最厉害的莫过于‘車’,它能横冲直撞,来去自如,乃是其他的‘马’、‘炮’所不能及的,但是在棋局中,靠着‘马’、‘炮’的配合却也有让‘車’无能为力,无力回天的时候,所以凡是不是绝对,王大人还是需要好好学习啊。”

    张平一副谆谆善诱的的样子气得王朗吹胡子瞪眼,张平所说他不懂,也不知如何反驳,只得梗着脖子,指着张平叫道:“天师休要扯其他,你分明就是公报私仇不想让皇甫将军建功。”

    “王大人还请慎言。”大将军何进见张平作保自己的下属董卓,自是乐得出来投桃报李卖张平一个好,出言阻止住王朗的叫嚣。

    傅變也上前一步,拉住了王朗,告诫其勿要再多言。

    王朗想要挣扎,但也知道自己还无力与其抗争,只得咬着牙退了下来。

    “敢问国师,却不知何人又是这金命呢?”何进开口问道。

    张平先是向何进笑了笑,算是认了何进的示好,这才开口道:“至于这金命之人嘛,大将军自幼与金戈为伍,自是算一个的。”

    何进听了略一思索笑着点点头。

    其身后的杨赐虽然闭着眼睛,但眉角却是抽了一抽,似乎并不平静。

    “还有嘛。。。”张平环视场上,直说了半句吊足了胃口。

    在场众人都是混迹朝廷的老油条,对于这场叛乱都有基本的认知,按照惯例,每隔一两年都会出现,只需朝廷派兵前去,这些异族就会投降归顺。如今这领兵之人必是董卓无疑了,胜利也是指日可见的事情。董卓是大将军何进的人,只凭举荐便是功劳一件,那么这个监军之名对其可有可无,何进在京中养尊处优惯了,一时也定不会轻动。既然何进不要,那么这监军之人必然旁落,若是能够落到自己身上,平白就添了一件大功劳,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因此不少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张平,见他环视场中,都摆出自己最好的姿态,微笑的向张平点头示好。

    张平目光从场中众臣脸上一一划过,将他们的一应表现尽收眼底。他内心感到好笑,刚刚这些人对自己还不屑一顾,如今却又如此。

    “这金命还有一人便是司空张温张大人。张大人生于吴地,吴地位于东南,东方属水,南方属金,张大人兼具水金二命,当时最恰当的人员无疑。”在众人的期盼中,张平终于解开了谜底。

    张平的这番话让一众期盼的大臣们感到失望和沮丧。

    杨赐听了眉头皱了起来,不禁回头看了张温一眼,仿佛第一次见到此人一样。作为朝堂老臣,他知道这无非是一场交易,只是不知道这张平和张温是何事勾搭上的?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交易。同时回过头来又看了眼张平,这个曾今在他面前恭恭敬敬的卑微小子,如今却坏了自己的好事,破坏了自己的大计,让自己功亏一篑,当真可恼可恨。

    何进略有差异的看了张温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警惕,又恢复了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张温听了张平的话,嘴角上翘,微不可查的向张平点了点头。

    张平为何会选张温?一来这朝堂之上他认识的人并不多,与他关系较好的更是没几个。他到想选蔡邕,可一来蔡邕难当此大任,二来其志不在此。剩下几个,杨赐一心挺皇甫嵩,自己怎么也不会提党人的,因此王允便也不在此列了。何进刚刚自己就提了,但看来这位大将军是不会轻离中枢的。这张温日前派韩馥来向自己示好,虽然说是送自己大礼,可这大礼如今看来还是自己送自己的。不过结一份善缘倒也不错,没准日后什么时候就能用到。

    “哦?如此说来张爱卿的意思是,推荐董卓为将,张温为帅的喽?”灵帝饶有兴趣的说道,目光却在张温、何进二人身上转来转去。

    “臣不才,此乃臣按老君所传之道法推算得出,一切还请陛下定夺。”

    “嗯。”灵帝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杨赐,“杨爱卿,对于国师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