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6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国桢说:“一言难尽,在战场上肯定很管用,特别是以前的冷兵器战场。”

993【大忽悠】() 
    这个土匪窝里,大部分成员都是刀客出身,对个人武力极为推崇。

    朱国桢三分钟就把“土匪司令”给打晕,让那些大小头领们纷纷侧目,都知道今天是来了两条好汉孙永振也被视为好汉了,而且更加高深莫测,毕竟有大本事的都不轻易出手。

    马永奎偷偷朝庞攸眨眼,庞攸立即打听道:“明公是来甘肃公干的吗?”

    周赫煊鬼话连篇道:“去了一趟新僵,跟苏联商谈援华物资事宜。”

    庞攸立即肃然起敬,抱拳说:“明公为国奔走,真是辛苦了。”

    周赫煊随口说道:“听闻甘肃鸦片种植泛滥,我这一路走来,发现烟苗禁种工作搞得很好,这里的地方官是如何施政的?”

    “反正不准种鸦片了,发现谁家种鸦片,官府就直接驱马踩踏烟苗,农民还得倾家荡产交罚款。”马永奎说。

    周赫煊道:“这是好事啊,鸦片祸国殃民,早就该禁绝了。”

    庞攸笑着摆手:“你当西北四马真有那么好心?他们不让别人种烟苗,自己却偷偷种,而且还打着中央的旗号到处查抄鸦片屯起来。这几年,甘肃的鸦片价格是打着滚儿的往上翻,那些军阀靠做独门的鸦片生意已经赚肥了。”

    “原来如此。”周赫煊哑然失笑。

    以前听张恨水说过,甘肃处处是烟田,中上等的耕地全部用来种鸦片去了。可这次周赫煊路经河西地区,却看到沿途都种着粮食,他还以为甘肃省来了一位禁烟高手。

    现在听庞攸这么一说,周赫煊才发现自己想岔了。

    负责在甘肃禁烟的是马步青,去年中央专员前来视察禁烟工作,非常惊讶的发现河西走廊一带的烟苗已经绝迹两年。经过仔细调查,那位中央专员哭笑不得,原来是某位谋士给马步青出了个好主意。

    那谋士说:“河西各县遵令禁种鸦片,一可以获得中央好感,二可以借此囤积境内烟土。囤个一年半载,必然烟价暴涨,定可获利数倍。”

    马步青觉得有理,立即照做,在禁烟的同时自己悄悄种,现在已成为甘肃最大的鸦片供货商。

    不仅如此,由于兰州在抗战时期迎来大发展,马步青、马步芳、马鸿逵等军阀,还把卖鸦片赚到的钱,大量投进了兰州工商业。兰州的工厂数量,从战前到现在已经增长一倍有余,那来钱速度可比卖鸦片快多了。

    国民政府的战时西部大开发政策,显然还是卓有成效的……

    周赫煊又问:“既然甘肃烟田大面积改种粮食,那粮食应该比以前更充足吧?”

    庞攸摇头说:“粮食是否充足我不知道,但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特别是今年,田赋不收法币,只收粮食。农民的口粮在交税以后所剩无几,我估计今年冬天就要闹粮荒。再这么继续下去,明后年必然饥荒遍地。”

    周赫煊默然无语。

    西北土匪问题在1935年后就得到很好的控制,然而到了1943年,却突然大面积爆发匪患,看来也是被缺粮给逼出来的。

    马永奎咬牙切齿道:“老百姓吃不起饭,都是被贪官污吏给害的!”

    周赫煊说:“贪官污吏的问题肯定也有,但罪魁祸首却是日本人。”

    “这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庞攸问。

    马永奎也说:“是啊,日本人又没打进甘肃。”

    周赫煊说:“国府为什么不收法币,只收粮食?”

    庞攸冷笑道:“就跟大明宝钞一样,中央政府印的钞票太多,钞票成了废纸。”

    “这只是其一,”周赫煊解释道,“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让中国财政崩溃,物资紧缺,政府职能靠印钞票支撑。这还不算,小鬼子还一直在印假钞,专门用来扰乱中国经济。那些小鬼子的假钞,都是上亿上亿的印,你说法币还能值钱吗?”

    “可恶!”马永奎拍着椅子扶手唾骂。

    周赫煊又说:“想要日子过得好,就必须先把小鬼子赶出中国。西北男儿都是好汉,我一向是很佩服的,特别是马彪将军。”

    马永奎问:“就是马步芳的那个叔叔马彪?”

    庞攸说:“马彪的战绩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他三年前在龙驹寨痛宰千余伪军。两年前又在淮阳歼灭日寇800多,干掉伪军1000多,确实打出了咱西北男儿的风采。”

    被胖揍一顿的张德彪突然插话:“马彪将军是好样的,跟我一样,名字里都有个‘彪’字。”

    “哈哈哈!”

    众人大笑。

    周赫煊道:“庞先生说的都是老黄历了。”

    “马彪将军又打胜仗了?”马永奎问。

    周赫煊说:“马彪将军在离开淮阳后,又在项城与新四军夹击日寇,杀得小日本鬼子屁滚尿流,不久又全歼鬼子的骑兵部队500余人。日寇恼羞成怒,抽调重兵围追堵截,马彪将军迂回冲杀寡不敌众,只能率领骑一师主力迅速撤退,留下一百多好汉断后阻击。”

    “然后呢?”张德彪问道。

    周赫煊感叹道:“那骑一师的百余名好汉,虽然成功掩护主力撤退,但自己却弹尽粮绝,在战斗六个多钟头后,被日寇逼到河边难以突围。他们不愿被鬼子俘虏受辱,仅剩的十多人集体投水自尽,壮烈殉国!”

    “好汉子!”

    “都是大英雄!”

    “没丢我西北男儿的脸。”

    “……”

    聚义厅内的大小头目纷纷赞叹。

    周赫煊又说:“马彪将军去年在皖北一带征战数月,杀得鬼子闻风丧胆,威名传遍皖北,被小日本称为‘马回子军’和‘马胡子军’。”

    “杀得好,哈哈,痛快!”马永奎朗声大笑。

    周赫煊没有太过吹嘘,这些事迹大部分属实,冈村宁次的作战纪录里还有“恶战马彪”四个字。

    可惜,马彪和骑一师的表现太过惊艳,已经引起了常凯申的关注。常凯申如今正在各种拉拢,并准备给马彪升官做副军长,此举遭到马步芳的猜忌。

    等到明年夏天,马步芳害怕自己的部队被老蒋吞并,便让自己的堂兄马步康接任师长。骁勇善战的马彪从此无法再上战场,而他的这支骑兵部队也失了将魂,之后数年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

    这种事情,周赫煊自然不能说,他见土匪头子们都热血沸腾,顿时笑道:“同样都是西北好汉,马彪将军在战场上威风凛凛,你们就甘心在土匪窝里打家劫舍吗?”

    聚义厅里顿时冷场,土匪们个个尬笑。

    马永奎说:“不满周将军,我以前也当过兵,但那些长官没一个好东西。如今就算我去参军报国,也肯定是被编入马鸿逵和马步芳的骑兵队里。这两人都在西北,也没跟鬼子打过几场仗,反倒是祸害百姓的时间更多。”

    周赫煊突然起身,说道:“马兄,只要你能带着手下从军,我保证把你们送去加入马彪将军的骑一师!当土匪有什么意思,是男人就从马背上取功名,说不定一年半载就能当上旅长。”

    “你真能让我投奔骑一师?”马永奎有些心动。

    周赫煊指着庞攸问:“庞先生,你有没有听说过我周赫煊说话不算数的时候?”

    庞攸朝马永奎点点头,示意可行。

    周赫煊趁热打铁:“只要你们愿意从军,我亲自到第八战区司令部给你们开条子,还资助5万法币给你们做开拔费。你大可在甘肃招募壮丁,手下有了500人,我保举你做营长,手下有了1000人,我就保举你做团长!”

    “这团长我还当定了!”马永奎心潮澎湃,一边是被封官许愿给激的,一边也是被马彪的事迹所感染。

    让你抢劫老子,老子送你上战场!

    谁都没料到,仅仅三年的时候,马永奎就因战功升任旅长职务。

    解放战争打到第二年,马永奎直接成了少将师长。他宣布起义后把部队丢给张德彪,自己跑去追随周赫煊,整天跟孙永振这些保镖混在一起。

    请记住本书域名:。更新最快网址:

994【兰州】() 
    只用了五天时间,马永奎就将自己的部队规模扩充到400人。

    之所以征召义勇如此顺利,是因为甘肃的老百姓太穷了,参军抗战跟外出打工没有多少区别。

    说起来很滑稽,国府的征兵机构来招壮丁,老百姓一个个都躲起来,因为从征召到入伍的整个过程非常恐怖。而马永奎这个土匪招义勇,附近百姓反而很踊跃,主要是他们信得过马永奎,至少在走进兵营以前能吃饱吧。

    出发当天,周赫煊看着衣衫褴褛的义勇们,对马永奎说:“看来你的骑兵营长是当不成了。”

    “连长总是有的。”马永奎无奈的撇撇嘴。

    400人已经勉强够营级规模,但马儿却只有100多匹,马永奎想加入骑兵师就只能做连长。

    周赫煊坐进卡车驾驶室,对马永奎喊道:“走吧,既然是我推荐你参军的,怎么也要给你一个营级编制。”

    “哈哈,周将军够豪爽!”

    马永奎大喜,翻身上马大喊:“出发!”

    那150多个土匪当中,大概有20几人不愿从军,都被马永奎分发钱粮遣散了。师爷庞攸也不愿当兵,某天晚上悄悄找周赫煊说请,周赫煊答应帮他在省城谋个公务员职位。

    400多人的队伍拖拖拉拉前进,早晨出发,傍晚时分才走到永登县城。

    听闻有百余人规模的马队袭来,后面还跟着200多个“流民”,吓得当地保安队长(县长兼任)连忙整军御匪,县里唯一的那支老掉牙机枪都被架起来。

    周赫煊让马永奎的人停下,自己开车过去,冲保安队喊道:“你们这里谁管事?”

    县长华宗甫有些纳闷儿,来犯队伍的样子看起来像土匪,但没听说过哪支土匪还有卡车啊。他招呼保安队员道:“先别开枪,看看情况再说。”

    周赫煊拿出自己的将官证,远远喊道:“我是周赫煊,你们这里谁管事?”

    “可是周明诚周先生?”华宗甫总算有点见识。

    “是我。”周赫煊道。

    华宗甫连忙上前迎接,握手道:“鄙人永登县长华宗甫,久仰周先生大名。”

    周赫煊指着身后的土匪队伍说:“我从敦煌公干回来,途经本县地界,遇到几百个义民想要从军杀敌。”

    “原来如此。”华宗甫没有当场拆穿,他早看出这些人都是土匪了,哪有骑马带枪的义民?

    周赫煊说:“华县长不用为难,我们就在城外歇息,粮食也是自带的,只希望贵县能够提供一些饮水。”

    华宗甫的脑子有点乱,他搞不清这是什么路数。义民从军要么由县府统一组织,要么由地方团管区负责,但肯定是要通过县政府协助处理的,眼下的情况似乎是不用他操心。

    华宗甫问:“周先生要送这些义民去团管区?”

    周赫煊道:“我直接把他们带去兰州军管区。”

    “哦,那就好,那就好。”华宗甫心里终于有了底儿,暗自感叹周赫煊就是牌面大。

    当天晚上,华宗甫派人送来清水,死活要请周赫煊进城休息。被周赫煊婉拒之后,第二天他又组织县城百姓披红挂绿而来,敲锣打鼓说是要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