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护儿并没有继续向平壤进攻,而是在登陆的海湾驻扎下来,等待周法尚军队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0115章 战和之争() 
浿水湾的一场大火使平壤城笼罩在一种惶惶不安之中,就连孩子都知道隋军在海湾再次登陆了,城头上的将士更是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隋朝大军就会兵临城下。…≦,

    隋军从浿水湾登陆无疑是高明的战略,它牵制住了集结在平壤一线的高句丽军队,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无法北上迎战南下的隋军陆路之军,在某种程度保证了隋军能从陆路顺利南下。

    此时的高句丽经过两次战争,国力疲弱,人口锐减,军队已不足五万,在第二次和隋军的战争中,高句丽自知必败无疑。

    为了自保,他们不惜将隋军遗留的三十万件兵甲送给突厥,只恳求突厥能出兵南下,牵制住隋军东征,但不料兵甲在半路意外失踪,突厥出兵的希望也化为泡影。

    就在高句丽上下极为悲哀之时,隋朝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隋朝权贵之一的杨玄感在中原腹地造反了,声势浩大,迫使集结在辽东一线,正准备大举进攻的数十万隋军不得不迅速撤回河北,也由此拯救了绝望中高句丽。

    高句丽举国欢腾,甚至有人提出和杨玄感结盟,助杨玄感攻灭隋朝。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高句丽的兴奋还没有消退,杨玄感的造反便被扑灭,隋军第三次对高句丽的进攻也不期而至,使高句丽举国上下再一次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作为高句丽的都城,平壤虽然受国力所限,占地并不大,周长只有三十里,但高句丽毕竟建国六百余年,在平壤定都也超过了两百年。

    在高氏王朝两百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平壤城气势壮观,各种恢弘的建筑比比皆是,而且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各种飞檐斗拱,亭台楼阁,看起来和中原城池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平壤城北门附近有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这里便是高句丽第二重臣权桓的府宅,权桓官任大对卢之职,也就是宰相,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却是掌握在渊太祚手中,权桓在朝廷中并无实权。

    但权桓却有很大的势力,他世代被封为东部大人,平壤以东的千里之地都是他家族的势力范围,所以尽管权桓手中无权,却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渊太祚也不敢过于轻视他。

    此时,在府宅后堂,权桓穿着一身宽大的袍服,神情紧张地听一名报信兵的汇报,他很担心自己长子权文寿的生死。

    “启禀大人,长公子目前就关押在隋军军营内,他目前平安无事,也没有受伤。他恳请大人早日和隋军议和,这样隋军就可以将他释放!”

    说完。报信士兵将一封信呈给权桓,权桓一眼便认出了信皮上的字迹,正是他儿子的手书,他摊开信匆匆看了一遍,顿时一颗心放下了,儿子真的平安无事。

    他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虽然五千将士被隋军全歼,无一活命,但权桓压根就不关心这些将士的死活,在他心中,就算十万将士也比不上他的一个儿子重要。况且还是他的嫡长子。

    他知道自己改怎么办,可是这样一来,他和渊太祚的矛盾就要彻底公开了。

    就在今天上午,平壤得到一个消息,渊太祚的三子渊武宁不幸在辽东城附近被隋将所杀,渊太祚悲痛万分,强烈要求和隋军决战,并且扬言,朝中谁敢主和,谁就是他渊太祚的敌人。

    偏偏这个时候自己儿子被隋军俘虏,权桓知道,要想保住儿子的性命,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和隋军议和,要么用隋军战俘把儿子交换回来,但十几万隋军战俘都在矿山做苦力,由渊太祚掌控,渊太祚愿意给自己一部分战俘吗?

    沉思良久,权桓决定进宫先和王上谈一谈此事。

    “传我的命令,立刻备车,我要去王宫!”

    婴阳王高元年近五十岁,他是在隋朝灭陈次年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在十几年高句丽王上的生涯中,高元是在美酒和美人中度过,高句丽的朝政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莫离支渊太祚手中,高元只是徒有其名的王上。

    长年纸醉金迷的生活摧毁了高元的健康,他身体臃肿,起色晦暗,脸上仿佛被马蜂蜇过一般,肿得面目全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尽管身体显得十分疲惫,但高元心里却很明白,隋军数十万大军将第三次进攻高句丽,兵临城下,如果再打下去,高句丽就要亡国了。

    高元从一开始就极力主张向隋军求和,但渊太祚和乙支文德却坚决主张战争,让他的呼吁失去了效果,高元心中极为不满,王宫内,高元正在听取权桓的劝说。

    “王上,我们城中的军队已不足五万人,如果再打下去,我担心不仅是隋朝将把我们灭亡,真正居心叵测的却是新罗,他们占据了肥沃的汉江平原,野心已经开始膨胀,一旦我们实力消亡,就算隋朝最终放过我们,新罗人也一样会出兵北上,那时我们拿什么抵挡?”

    权桓的劝说句句说在高元的心坎上,高元长长叹息一声,孤倒是想向隋军求和,可是有人不肯啊!”

    话音刚落,宫殿门口便传来一个严厉的声音,“是谁想向隋军求和?”

    只见十几名身材魁梧的武士簇拥着渊太祚大步走进了王宫,渊太祚身穿黄金细甲,外披一件猩红色斗篷,腰挎平南剑,他目光凌厉地扫了一眼高元和权桓,两人都沉默了。

    渊太祚听到心腹禀报,权桓秘密求见高元,他立刻率武士闯进了王宫,他绝不容许王宫里有任何隐瞒自己的秘密存在。

    渊太祚的野心如司马昭之心,高句丽路人皆知,他原本担任高句丽的大对卢,但他已经不满足做高句丽的宰相,又逼高元封自己为莫离支,也就是摄政王,他已经在为取代高氏做准备了。

    高元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仇恨,他对渊太祚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只是他不得不忍耐,他知道自己只要表现出稍微不满,自己就会立刻死在女人肚皮上,新的高句丽王将即位,高元不敢吭声。

    权桓却不慌不忙道:“所有人昨晚看见了海湾那边浓烟滚滚,大家都知道隋军应该登陆了,难道莫离支大人觉得我们还能击败隋军吗?”

    渊太祚冷笑一声:“权大人是在担心自己的儿子吧!你儿子被隋军抓住了,所以你就没有了抵抗意志,就来劝说王上投降,我说得没错吧!”

    权恒大怒喝道:“谁都有自己的孩子,难道你就不是吗?你儿子被隋将所杀,所以你一心想报仇,不惜绑上高句丽和你陪葬!”

    “你说得没错,我儿子确实被隋将所杀,不过我的儿子死得有价值,我也并非是为他报仇。”

    渊太祚转身对高元道:“启禀王上,我今天上午收到吾儿临死前送来的情报,这次隋将东征并非要大举进攻我们,只有来护儿的三万军进攻平壤,而其他数十万隋将都在辽东按兵不动,据说连隋帝也还称病留在涿郡,王上还不明白眼前的局势吗?”

    高元心中一怔,连忙问道:“孤不太清楚,请莫离支大人赐教!”

    渊太祚瞥了一眼旁边满脸不满的权桓,淡淡道:“关键就在于杨玄感造反,杨玄感可不是普通的山贼乱匪,他是隋朝礼部尚书,他父亲杨素更是隋朝的开国元老,在隋朝官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造反意味着隋朝统治阶层的分裂,已经严重动摇隋朝的根基。

    所以隋帝才找生病的借口留在涿郡,防止又一个杨玄感出现,几十万大军也驻兵辽东不发,名义上是大军压境,实际上是随时准备撤回中原,王上,隋朝第三次东征,其实只有来护儿的三万军队。”

    高元有点心动了,如果真是这样,或许他们真会有一点机会,权桓见高元已经动心,大急道:“莫离支大人,你儿子能提供这样的情报?我看是你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吧!”

    渊太祚蓦地转身,怒视权桓道:“权大人何出此言,我的情报自有来处,我就明着告诉你,这是渤海会给我的情报,可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

    权桓哑口无言,渊太祚不再理睬他,又看了看高元,果断说道:“就这么决定了,我们集中兵力和来护儿军队决一死战!”(未完待续……)

第0116章 故友相逢() 
涿郡临朔宫内,隋帝杨广接待了远道而来的新罗使者,使者是一名僧人,新罗著名的高僧昙育法师,他曾多次出使大隋,曾两次被杨广接待。¥,

    杨广坐在书房柔软的象牙榻上,不露声色地听着昙育法师呈禀。

    “陛下,我们王上愿意出兵协助隋军作战,为大隋攻下平壤,教训目无君主的高元,战争结束,新罗军队立刻撤回金城,高句丽子女金帛,新罗绝不擅动,高句丽土地,新罗也绝不逾越一寸。”

    “那朕就不明白了,新罗什么都不要,出兵做什么?”杨广冷冷问道。

    昙育法师连忙合掌施礼,“高句丽一直是新罗大敌,我们只想除去这个劲敌,以保北部边境安全,别无他意。”

    杨广拾起真平王金白净送来的国书看了一遍,说道:“这件事让朕考虑一下,然后再回复你们,你先退下吧!”

    “贫僧告辞!”

    昙育法师合掌施一礼,慢慢退了下去,杨广沉思片刻,吩咐左右道:“速去宣裴尚书来见朕!”

    裴钜此时就在朔宫内,不多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裴尚书来了!”

    “宣他进来!”

    片刻,裴钜匆匆走进书房,躬身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正如爱卿所言,新罗王果然派人来了。”

    裴钜精神一振,“他们真来了?”

    杨广点点头道:“坐下说吧!”

    裴钜坐了下来,杨广将新罗真平王的书信递给裴钜,裴钜打开看了一遍,冷笑一声道:“果然不出微臣所料,他们已经急不可耐了。”

    杨广沉思片刻问道:“朕在考虑,如果把高句丽灭亡。设置安东都护府,或许一样能阻止新罗北上。”

    裴钜摇了摇头,“如果陛下设置安东都护府,必然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分散大隋的精力,一旦朝廷无力控管。新罗肯定会乘虚而入,吞并整个半岛,那时我们将面临一个更强大更桀骜不驯的异族政权,辽东也将陷于危险之中,所以微臣坚持保留高句丽的存在,宁愿要一个打烂弱小的高句丽,也不能面对一个强大的新罗。”

    裴矩看得很透彻,大隋乱局将至,一旦设立安东都护府。必然会出现无力控管的局面,最终导致新罗趁虚北上,安东都护府不是不可以设立,但必须是盛世才行。

    裴钜又道:“从真平王派人来表示愿意出兵助战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野心,他们唯恐陛下接受高句丽的求和,是想趁这个机会彻底灭亡高句丽。”

    杨广虽然一心想灭亡高句丽,建立安东都护府,但裴钜战略之说又很有远见。使杨广最终被说服,只是他心中多少有点不甘。

    裴钜看出了杨广心中的犹豫。又笑着劝道:“微臣也很愿意建立安东都护府,但卑职认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等陛下彻底清除天下动乱,国力强盛,四海安宁之时,再出兵攻打高句丽。那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