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峭壁,只能穿过这条裂缝上山顶。
裂缝中的积雪已融化大半,虽然还有不少白雪和坚冰,但勉强已经可以攀爬了,地上石块千万年遭受冰雪冲刷,变得十分破碎,随处可见拳头大的石块。
“阿旺,一路上我没有看见有雪莲啊!”刘兰成对向导笑问道。
阿旺是向导兄弟中的老二,比较活跃,会说几句汉语,和士兵们混得很熟,老大叫做阿才,是一个长满大胡子的羌族猎人,寡言少语,但各种生存经验比他兄弟丰富得多,上悬崖都是由他打头,他做的攀爬绳索非常结实,大家反而对他十分信赖。
阿旺笑嘻嘻道:“这种地方若有雪莲,我们就发财了,不用进黑蛇口了,雪莲在山顶,而且被采得太多,现在已经很少了,长老们已决定封山,以后每五年才能上山一次,以后只能打猎赚钱了。”
说到最后,阿旺的语气也变得伤感起来,他们从几百年前就开始上山采药,祖祖辈辈不知多少年,以后上山的机会不多,他也怅然若失。
刘兰成拍拍他肩膀笑道:“加入我们军队吧!立下军功挣点土地给子孙,已经有很多羌人都从军了,怎么样?”
阿旺欢喜得凌空翻一个跟头,“好啊!功劳就从现在开始算起,小人前去探路。”
他飞奔向山顶奔去,不多时,身形就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士兵们都笑道:“这小子爬山着实了得,训练一下,会是一个优秀的探哨。”
刘兰成暗暗思忖,他是要组织一支羌人斥候队,为将来攻打吐谷浑做准备了,其实相比之下,他兄长阿才才是一个真正的高山斥候,这两兄弟刘兰成决定都收为麾下。
。。。。。。。
攀上了祁连山顶,三百名周军士兵才进入了真正的严峻考虑,这里是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空气稀薄,极为寒冷,行走异常艰难,三百名士兵为十队,每队士兵用长长的绳索拴在一起,一起行走,一起入睡,一起吃干粮,半夜里一起醒来说话,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士兵掉队而被冻死。
山顶的路程只有三十余里,但他们足足走了五天,整夜整夜不敢睡觉,每走一步都在和死神进行搏斗,最终以牺牲五名士兵的代价才走过这段极其痛苦的旅行,当他们翻过山顶向下走了很长一段路,空气开始正常,士兵们便挤在一起睡了整整一天,这才恢复了体力。
从南面下山就容易得多了,当他们吃完最后一口干粮,脱去了身上笨重的羊皮袄,他们终于到了山脚,绕到唐军大营的背后了。
在长达一百余里的大斗拔谷内,唐军控制了南面的三十余里,除了在最前沿有唐军大营外,便是在大斗拔谷口上修建了一座坚堡,防止敌军从南面杀来,不过坚堡的人数不多,只有一百余人,绝大部分唐军还是住在山谷内的大营内。
大斗拔谷并不是一条狭窄的谷道,相反,它的内部相当宽阔,最宽处甚至还有一座小小村庄,不过村庄早已没有人,这片稍微开阔的平地便成了唐军大营的驻扎地。
三百周军落地之地便是唐军控制的谷地内,距离南谷口约十里,距离唐军大营约二十里,他们利用绳索从一块巨大的缝隙里悄然滑下,这一带也是山谷的开阔地带,宽达一里,巨石众多,三百士兵很容易找到藏身之处。
确切说,他们现在只有两百九十四人,再加上两名向导,有六名弟兄已死在九天的艰难跋涉旅途中,进入山谷,刘兰成立刻面临第一个难题,是打南谷口的城堡,还是直接打唐军大营。
“将军,谷口的城堡很小,只有不到百人,可一次性偷袭成功,夺取了城堡,也就截断了唐军退路,应该先打南城堡。”几名校尉纷纷建议先打南谷口。
但刘兰成却最终决定不打城堡,直接打大营,他的经验非常丰富,他知道只要大营兵溃,城堡的士兵也会不战而逃,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歼灭多少唐军,而是要打通一条进军河湟的战略通道。
唐军的军营受山谷条件限制,占地并不大,只有五十亩,这五十亩地也是山谷中最大的一块平地,四周围了一圈营栅,扎下了近百座大帐,两千唐军士兵便驻扎在这座稍显拥挤的大营内。
而隋军的大营比较零星,也是受地形限制,有四五座之多,距离唐军大营只有十里,唐军便在大营以北约三里处用石块砌了一座一丈八尺高的石墙,拦截住整个山谷,驻扎了三百士兵,昼夜监视对面的周军,同时又搭建了一座高高的哨塔,专门安排一名士兵观察周军大营的动静。
无独有偶,周军在唐军石墙对面两里处也修了一座石墙,高达两丈,同样昼夜监视对面的唐军。
两座石墙之间的谷地内撒了大量铁蒺藜,布满了各种引火之物,不管是哪一方想从正面攻破,恐怕都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这也是刘兰成决定翻山从后方奇袭唐军的主要原因,以内卫军的战斗力,从正面当然也能强行突破,但他不希望出现太多伤亡。
两军对峙已经整整一年,一年间双方没有射过一箭,也没有伤亡过一个士兵,他们已经形成一种默契,或许周军攻打河湟根本就不用走大斗拔谷。
从去年九月开始,双方进
进入了为期一年的停战期,在李世民的命令下,他控制的军队没有一支放松懈怠,都在积极训练,随时防备周军撕毁协议偷袭,大斗拔谷也是属于李世民的军队,虽然他们并没有放松警惕,依旧昼夜不停地监视对方,但这只是石墙处如此,而军营那边多多少少有点懈怠了。
军营懈怠当然也有充足的理由,无论在南面还是北面都有防御,只有周军来袭,必然会传来警报,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
山谷内的黑夜格外深沉,月光无法照入山谷,使得山谷内一片漆黑,只有大营门口的两支火把在燃烧,在黑沉沉的夜色中格外刺眼醒目,三更时分,刘兰成率领三百士兵出现在距离大营约百步的一片小树林中。
第1222章 偷袭河湟 下()
刘兰成眯眼观察着远处的大营,夜色很黑,军营只能看一个轮廓,这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白天已经有士兵偷偷观察过来,军营是什么样子刘兰成很清楚,关键是他要看夜间的布哨。
多亏大门上的两支火把,火光照耀下,使他面前看到了军营大门前的情况,居然只有两名哨兵,不过估计别的哨兵在偷偷睡觉,后半夜再换这两名哨兵,但最多不超过六人。
刘兰成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判断,如果大营前的哨兵不超过十人,那么营栅边就不会藏有暗哨,对峙了一年多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暗哨应该也没有必要了。
刘兰成一摆手,一名校尉上前道:“请将军吩咐!”
“带十名弟兄去后面放火,尽量多点几顶帐篷。”
“遵令!”
他们带有专门放火用的小火把,外形很像后世的老式手榴弹,一点便着,非常实用,根本不用进大营,直接从外面扔进去,当然也可以用火箭,只是山谷内风很大,火箭的效果不会太好。
“跟我来!”
校尉带着十名士兵向大营后面摸去,他们每人带了十枚小火把,足以将大营烧毁。
刘兰成则兵分两路,一部分跟着他摸黑向军营大门悄悄而去,而另一支百人士兵则在一名郎将的率领下北上,埋伏在石墙处唐军南撤的必经之路上。
大约一刻钟后,数十个火球出现了,纷纷向唐军大营内扔去,只片刻,唐军大营内多处起火,但火球却不停地在空中出现,扔到大营的各个角落,火借风势,迅速席卷大营。
大营内睡熟的唐军士兵纷纷被烟火呛醒,才发现他们已经被烈火包围,吓得他们魂飞魄散,光着脚便夺门而逃,很快,整个大营都被烈火吞没了,唐军士兵恐惧得大喊大叫,争先恐后向大营外逃去,士兵们互相践踏,惨叫声、哀嚎声此起彼伏,很多士兵逃出了大营,却发现他们被另一支军队团团包围,除了跪地投降外,他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刘兰成原本想伏击逃出来的唐军士兵,却发现这些士兵光着脚,穿着内衣,手无寸铁,根本不需要进攻,直接抓捕俘虏,就在这时,北方约两里外传来的喊杀声,这是发现火光赶来支援的三百唐军遭到了周军伏击。
三百周军都是从精锐中挑选出的精锐,虽然以一敌十有点夸张,但以一敌五却完全能做到,同时又占据了伏击的又是,一百周军对三百唐军便是举手之劳了。
刘兰成的目标是唐军主将,但一直等到大火烧了营门都没有看见主将身影,他便知道主将十之**已葬身火海了,事后他才知道,唐军主将极为贪杯,今晚多喝了几杯酒,睡得像死猪一样,这样的主将只能是烤猪的命了。
天渐渐亮了,大火已经熄灭,军营被烧成了白地,里面到处是烧成焦炭一样的士兵,两千士兵只逃出一千两百余人,七百多人葬身火海,石墙处的三百唐军死伤大半,只活下来一百余人,倒是城堡的一百五十名唐军全部逃掉,但刘兰成并不担心,他带了三千先锋骑兵,完全可以赶在逃兵之前杀到琵琶谷。
这时,周军士兵陆陆续续过来了,李客师上前笑道:“将军,张将军也到了。”
已经升为虎贲将军的张厉率领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作为后援缓行,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赶来了。
刘兰成心中大喜,他当即对李客师笑道:“按照约定,琵琶谷是李将军的了,李将军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李客师磨拳擦掌,他们快一年没有打仗了,心中早已急不可耐,刘兰成又嘱咐他几句,他便率领三千骑兵穿过大斗拔谷,向琵琶峡方向杀去。
。。。。。。
李世民在河湟地区部署了两万大军,河湟地区也就是今天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除了西海郡重新被吐谷浑人重新占领外,其他五郡都在唐军手中,包括西平、河源、浇河、枹罕和临洮等五郡。
其中西平郡是河湟地区的重中之重,唐军在这里屯兵一万人,另外一万人则分散到其他四郡。
不过河湟唐军的敌人倒不是周军,而是重新在西海郡复苏的吐谷浑人以及南面开始渐渐崛起的吐蕃人。
河湟地区主将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侯君集,目前侯君集便坐镇湟水县,他奉李世民之令,利用一年休战的良机在河湟养马和屯田,由于盛产战马的河西走廊被周军占领,唐军失去了河西的几大马场和十几万匹战马,河湟地区所出的河曲马便成了唐军唯一的战马来源。
另外河湟谷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加上地广人稀,又有薛氏父子屯田的基础,极为适合军队屯田,从去年开始,唐军在河湟谷地屯田十几万顷,今天秋天小麦收获后,将彻底扭转李世民军中粮食不足的窘况,这也是李渊对李世民的暗中打压,粮食物资不给足,逼迫李世民不得不向朝廷让步。
粮田分布在河湟谷地,而马场主要分布在河源郡,那里以高原草甸为主,以出产耐力好、体格强健的河曲马出名。
湟水县目前是西平郡第一大县,位于湟水南岸,县城周长约三十里,占地面积虽大,但县城人口却不多,只有两万余人,这也是薛举起兵后的严重后果,河湟地区被战争蹂躏,十室七空,社会凋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