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群英三国-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戏志才之前吹捧的,什么端庄贤淑,什么饱读诗书,那根本就不是龚英莲好不?但是别人夸奖自己的女儿,又不好意思反驳什么,龚景只觉得自己的脸蛋火辣辣的……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戏志才的承诺,第一个儿子姓龚,这就使得他们龚家好歹是可以继嗣了,和招赘没什么区别。要知道这年头,男方其实还是很看重自己的血脉的,儿子会改姓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更不说是当上门女婿了。

    戏志才身为当朝丞相,身份绝对够资格迎娶自己的女儿,而且还愿意让第一个孩子姓龚,这就不得不让他动容了。

    同时也不由得怀疑,这到底是方云的意思,还是戏志才的意思?若真是戏志才对自己的女儿有意思也就罢了,若是方云的指使,那戏志才为这个主公也牺牲的太厉害了吧?!

    这也不由得,让他有了点好奇,很想知道那方云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是什么人,才能够让一个下属,能够为他牺牲那么多。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方云的意思?”龚景索性把话摊开了说。

    “主公并不知道,戏某前来拜访刺史……”戏志才笑了笑,微微的摇了摇头说到。

    好吧。看来这一切都是戏志才自作主张的结果。前面的许诺。只怕也不见得能当真。

    “龚刺史不需要怀疑什么。南下之前,主公和戏某的确有提过那件事情。只是比较双方都是盟友,所以不好太强势,故而并没有打算那么快就通告刺史您。

    只是戏某觉得,如今主动一些,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若是到时候,主公陈兵边境,而且徐州那边有已经安排了另外一支部队北上的时候。价码只怕就没有那么高了。”戏志才直接就代入了女婿的身份,向龚景告密到。

    其实这个告密做作的痕迹太明显,所以龚景可以看得出来,戏志才这是明着给自己泄密,实际上是提醒自己有这个可能性。诚如所言,到时候的好处未必有现在那么好。哪怕自己投靠曹操,难道曹操就能够容许自己继续当这个青州刺史不成?

    显然,成王败寇,或许到头来,自己也只不过混一个闲职就这样过一辈子。运气不好的话。还会在某天夜晚‘暴毙而亡’什么的,在这种乱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好的。你的意思我也懂了!只是听闻,总理你是要南下凭吊陶谦,此番在我这里提亲,是否不太合适?”龚景阶段性算是妥协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tmd是去吊丧的,结果跑来我这里求亲,算是什么意思?!

    “公事私事两不误罢了,若非如此,以戏某的身份,要出来一次可不容易。再说求亲也未必要立刻成亲,好歹也要求个黄道吉日才能成事不是?戏某此番前来,无非是先把名分定了下来,简单来说就是先定个亲,日后折返青州甚至是晋阳,再成亲不迟。”戏志才笑吟吟的说到,一副早有所图的样子。

    “也罢,我说不过你!且安排你去和小女见见面,若是她也没什么意见,那么先把亲事定下来也罢。”龚景也算是妥协了大半。

    至于一旁的陶应,却是乖乖的坐在那里,什么也没有说。他也觉得戏志才的行为有点奇怪,但为什么会这样却是想不明白。本来吧,戏志才在要前往凭吊自己父亲的时候,却公然能来到青州,招降别人也就罢了,可以说是顺路为之。但是公然求亲什么的,是不是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若非方云势大,而且知道戏志才代表不了方云,同时也考虑陶家的未来,陶应就算有千万句话,此刻也是不得不憋在心里。

    最后,到底还是龚景接待了他,对陶谦的死表示遗憾,并且好生宽慰他。至于戏志才,却是安排去了后院那里,和龚英莲见面。

    只是不不多时,后院就传来了打斗声,好在规模不是很大,至少没有闹翻天的样子。

    不得不说,此刻不仅仅是陶应,只怕龚景也是给戏志才捏了一把冷汗。还在吵闹声很快就结束,显然已经是分出了胜负,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

    最后一个婢女来到龚景耳边,低声说了一句,龚景先是不信,随即倒是喜上眉梢。

    显然,两人是真的看对眼了,如此也好,好歹是了却一番心事。自己的女儿二十岁都嫁不出去,这着实是让他担心了很久。

    次日,考虑到戏志才还有任务,就简单的举办了一个定亲仪式,且算是两人正式订婚。至于婚事,就留着戏志才从徐州回来再说。即日起,龚景便会把刺史印信送到晋阳那边,然后准备准备,等待他们的人来接管防务,那么就开始启程去晋阳了。

    订婚仪式完毕,次日戏志才就告辞了龚景,继续随着陶应南下。

    “戏先生,此番招降青州,似乎大将军并未有预定,却是不知道先生这样,是否不妥?”陶应在路上问了句,其实也是责难他不理正事的意味。

    “哈哈哈,非也非也,戏某不那么做,才是真正的不妥!”戏志才神秘一笑,却是打了一个禅机,并未正面回答陶应的问题。

    只是看他明显也没打算回答自己的问题,陶应虽然心有疑虑,也不得不作罢。(未完待续……)

    ps:戏志才强势把青州的权力收了回来,但是未免强硬了一些,美男计都用上了,节操……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sky1991’和‘送包子’的打赏!多谢你们的厚爱!

    感谢书友‘好笨啊不想了’、‘送包子’和‘无关想念口’的月票!多谢你们的支持!

    感谢各位订阅和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144章 丧期夺兵权() 
一行人经琅邪郡,刚刚进入徐州的时候,戏志才收到了一封来自方云的信。

    信上只有四个‘意欲何为’,显然他在青州的所作所为,还是落入了方云的眼中。在方云身边多时的他自然清楚汉魂组织的存在,甚至还有暗部的存在。自己又没有刻意隐瞒,显然被知道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过能够在几天的时间,就能够知道这件事情,而且给自己送来一封信,这信息传递的速度居然那么快,倒还真是出乎他的预料。

    他不知道的是,方云根本不是通过汉魂组织来确认他的行动的,而是通过系统查看。戏志才被植入了死忠程序,自然不会做出什么反叛的事情来。准确的说,往往哪怕一丁半点野心一经生成,就自动会被别的想法替代,一辈子都不会有这种想法的可能性。

    这样的人,方云才能够放心使用,至于人道主义精神问题,让它见鬼去吧!

    戏志才既然不会背叛自己,那么他在青州的所作所为就让人费解。于是这才写了一封信,也不需要废话,以戏志才如今110点的智力,应该不难知道自己问的是什么。

    戏志才没有回话,任何哪怕一个字都没有回答,只要方云没有解除他使者的职位就行。一行人依然如期来到了徐州,不过他并未直接前往郯县,而是进入了己军的军营之中。

    目前,方云军的大本营已经移到了彭城郡,目前留守这里的是杨凤。目前陶谦丧事期间。杨凤却是忙里忙外的帮忙。无他只因为他妻子是甘倩。这个姓氏在徐州的确是一个不算大的家族。但问题是陶谦的妻子也来自这个家族。

    严格来说,杨凤还是陶商和陶应的表哥。如今陶应尚未归来,陶商又不知道在忙活什么不见人影,恰好杨凤就驻扎在彭城这边,于是出面帮忙料理丧事的一切事物。

    戏志才来到军营的时候,这里主要还是由副官的张绣担任训练事务。一个时辰后,杨凤这才接到通知,随即便磕磕碰碰地回到军营。

    “杨将军。最近似乎很忙啊?”戏志才笑吟吟的问到。

    “倒也算不上忙碌,不过是为主公尽责罢了。”杨凤缓缓回到。

    原来他来到这里,主要就是方云看中了他和陶家的这层关系。让他出面打理陶谦的丧事,一方面也是表现出自己这边的友善,二则也是希望杨凤在处理丧事的时候,把汉魂组织的人带进去,并且主持对陶商和几个势力的侦查工作。

    “那么,不知道这段时间,可查出些什么?”戏志才初来,自然需要了解一下情况。

    “已经查明。陶商的确有和笮融进行联系,但他们的商量地点过于隐秘。所以很难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打算。

    不过就在昨天已经有确切的消息,笮融的部队,大概会在三天后要运送一批物资过来彭城,至于是否有别的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前,陶商也曾经找过阙宣和臧霸有过接触,臧霸那边已经明确回绝了陶商,反而是阙宣那边一直没有回复,所以谁也不知道是否有什么情况。”杨凤就最近一段时间,收集到的情报向戏志才汇报到。

    “陶商果然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只是他太蠢了!若是依靠陈登、糜竺和曹豹之类徐州老部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许之以利,未必不能够说动他们拥护他成为新的徐州刺史。毕竟不管徐州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他们这些世家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自然是谁给出的好处最多,他们就听谁的。

    但是他偏偏不找他们,反而去找那些不入流的小势力,而且只怕这件事情那些老势力的人未必打探不到。陶商这种作死的行为,显然已经寒透了他们的心吧?不过好歹我们也答应要照顾好陶家的后人,就不要让他以作乱的罪名被捕了,还是尽快处理好些。”戏志才先是分析了一下,随即感慨的说了几句。

    “如此自是最好,陶谦膝下就两个儿子,想来九泉之下,也不希望看到那么快就有一个儿子下来陪他,而且还背负着骂名。”杨凤也是不由得感慨。

    当了这甘家的女婿,自然而然也就和陶家挂了勾。杨凤不是现代人,对家族的意识还是很强烈的。正所谓能帮就帮,并不希望陶家出个罪人。

    “先发制人,后发而制于人。戏某打算先下手为强,夺下郯县的控制权,然后进一步确认这三方的动向,期间所需,还望将军予以配合。”戏志才却是突然说了句。

    “这,主公可有这方面的命令?”杨凤可没有收到这种命令,所以拿不定主意。

    “将外在,军令有所不受,若是等着他们暴起,那么就算可以平息,对于徐州来说也是一场灾祸。而且到时候,我们也会陷入被动之中。”戏志才却是摇了摇头。

    “也罢,但凭吩咐便是。”杨凤想了想,还是承诺了下来。最多,若是发现了什么不好的苗头,直接就做出反应便是。只是本能的并不相信,戏志才会做出什么危害到方云利益的行为,就是觉得他的行为有点反常而已。

    次日,戏志才跟随陶应前去吊丧,陶家现在的主事人甘氏带着家人出面迎接,以此表示陶家对大将军的敬重。其实他们也知道,一家大小,只怕以后都要靠大将军照顾了。

    好在,听说陶应已经通过了那什么公务员考试,而且成绩也在70名上下,外放至少也是一个副县长,放在以前也就是主簿或者县丞以及的身份。

    至于长子,也不能期待他什么了,只希望他不要给家里添乱就好。以前他父亲是徐州刺史。这里的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