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血枭图-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胆,你敢诅咒陛下吗?”听到这官员的话,少武卿旁边的小黄门当即变了脸色,急声喝道:“四杀并照乃说无道之君,你竟然用此来形容圣上,实在其心可诛。”

    那官员慌忙道:“回陛下,四杀并照并非只说无道之君,当初高狼山之围前日,也是显四杀并照,所以我绝非有污蔑圣上之意。”

    少武卿铁青着脸,冷冷的道:“你说下去。”

    “谢圣上。”

    那大臣舒了口长气,道:“古人有云,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就是说什么事情,未萌芽之前来治那是最好,若是晚了来治,只怕要颇费周折……”

    “那你的意思呢?”少武卿皱眉问道。“如果依我的看法,”他长吸一口气道:“为大夏江山着想圣上登山祭天,下罪己诏!”

    少武卿听到他的话,马上就变了脸色,说话间,腰间的龙佩已然摔碎在地上,那龙佩的渣子洒了一地,甚至还有不少,落在了那说话官员的脸上。

    那官员咬咬牙,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不断的磕着头,其余的钦天监官员也是跪倒在地,齐声道:“皇上息怒!”

    少武卿看着那官员,杀意凛然,最终却又忍耐了下来,半晌才寒声道:“来人,与我乱棒赶出宫去,滚!”

    说完少武卿一脸愤怒的走开,丝毫不顾这跪倒的群臣,径直朝着后宫去了,他的心里极是窝火,今日他已经在朝中说的明明白白,没有想到竟然还有有人敢说出下罪己诏的事情。

    他年过天命,性子却是愈发暴虐,特别是长子谋逆,又死在自己面前,父子相残,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苦的事,实在是让他的性子变了很多。

    二十年前,帝京流了一夜的血,他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一个人人觊觎的权位,他并不开心,这也并不是他想要的,二十年过去,这个流血的位置,他又葬送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后宫之中,没有想象的莺莺燕燕,反而平静的如同农家一般,少武卿生活极为自律,他并不好美色,对他来说,后宫不过是歇脚休息的地方,应该住在这里的人,已经死了很多年了。

    “陛下,可又是在为国事烦忧?”

    少武卿刚刚歇下,突然一阵淡淡的花香从他身旁传来,这种淡淡的蓝草味慢慢的让他疲惫愤懑的心感觉舒畅了很多。

    “唔,是青依吗?”

    他没有睁开眼睛,只是微微伸出了手,那人缓步移来,岁月在她脸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只是她的身子,已经有些丰腴,她正是李青依,当年也就是她和她姐姐一同将柳伐抱出了帝宫,交到了那个老僧,也就是当年的武毅郎手中。

    时隔二十年,她与当年对立的人站在了一起,而她的姐姐,也死在了她的手里。

    “陛下,好好休息一会儿吧,不要过于操劳国事,身子要紧!”

    顺着少武卿的手,李青依已经滑在了少武卿的怀里,她柔弱的趴在少武卿的胸前,声音柔弱的如同水一般。

    少武卿淡淡一笑,已然吹灭了宫中的灯盏,风乍起,一池春水横流……

    夏日的天总是很容易亮,少武卿每日也不过睡三个时辰,一大早起来,他总是要在宫中舞剑的,他贪恋床榻,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青依,你信命吗?”

    晨雾里,少武卿收了剑,突然转过头来,看了看有些痴了的李青依,大步走了过来,每一步都显得霸道十足,直到他走近李青依,才微微一笑。

三百二十九章 祭拜() 
read_tent_up;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啊,什么……”

    李青依看着少武卿,眼中满是迷恋,当她和她姐姐沦落的时候,她已经是去了自我,李青桐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清明,她则完全沦陷了。

    “好了,为朕更衣,朕要去上朝了!”

    少武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收起了手中的剑,大步走进寝宫之中,眼中闪过一丝古怪。

    奉天殿里,一片寂静,君臣之间的气氛很沉闷。很压抑,这种气氛自少武卿于今年开春时节诛杀无数谋逆官员之后,很少在朝堂上出现过了。

    “朕近来身体多有不适,而今年我朝各地旱涝灾情不断,百姓流离,前些日子,甘宁六郡更是地龙翻身,无数百姓惨死于其中,钦天监推演策算之后,认为朕近年来行事有违天意,所以天降灾祸于世人。故朕决定,五日后,朕将亲临帝京北部烧香台的天坛祭天,届时朕将反躬自省,并降下罪己诏书,罪全在朕,乞蒙上天怜悯百姓,勿施灾祸。此事着钦天监和礼部办理,我朝四品以上官员随同前往,不得,有误!”

    寂静的奉天殿中,只有少武卿一个人的声音在回响,仿佛,也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众大臣在金殿中,呆呆的站着,面面相觑,他们从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疑惑和古怪。

    殿门之外,天色阴沉沉的,闷得令人喘不过气来。忽然一声闷雷炸响,众人被惊得尽皆一抖,面色霎时变得苍白。

    “陛下圣明!”

    就在此时,纪文显已经反应了过来,他欣喜若狂,身子仿佛都轻便了很多,他急急跪倒在地,由衷的拜倒,眼中满是激动。

    有纪文显带头,其余的大臣也瞬间反应了过来,随即都跪倒在地,言不由衷的齐声喊道:“陛下圣明!”

    少武卿冷冷一笑,心里一阵悲哀,陛下圣明,这四个字多么的惹人耻笑,他活了这么多年,听了无数遍“陛下圣明”,只是,就这么一个圣明天子的治下,不是叛乱,就是外地的入侵,多么绝妙的讽刺。

    炎公道跪倒在地却是一句话也没说,他越来越看不懂少武卿了,这,算是一种妥协?还是少武卿另有目地,这些年来,少武卿的强势使他一直战战兢兢,昨日更是又启用自己,着实是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少武卿他有自己的想法,当他昨夜看到李青桐的时候,他已经想了起来,原来,那天上落下来的物事,他真的见过,二十年过去了,他一直没有忘记,有些事情,或许从来都他的掌握之中。

    他从来没有这么不自xìn过,但是这一次,他决定还是去做,祭天,罪己诏,或许就是自己能为少武恒安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吧!

    少武卿一声令下,的人都要动起来,祭天,这从来都是一件国家大事,诸多繁琐的礼节,无数的金钱人力,这也是少武卿犹豫的一个原因。

    皇帝要祭天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帝京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不论对时局如何评价的平民或仕子。对皇帝的这种举动都感到了由衷的认同。

    大夏今年开春以来各地旱涝灾害不断,农田荒芜,春播无法顺利进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些不好的消息令许多人都揪着心。而皇帝祭天无yí给百姓们释放出最dà的安抚之意,百姓们忽然发现,那位一直住在深宫里,多年未曾出宫的少武卿,原来心里也牵挂着他们的生死。

    所以,不论祭天这种举动有没有效果,对百姓们来说,都是欢欣鼓舞的。在一个以农业为民生支柱的古老国家,在靠天吃饭的百姓心中,祭天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令他们不得不产生敬畏之情。

    下了一夜大雨,清晨雨已住,帝京四处鸟鸣柳绿,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芳香,令人闻之精神一振。辰时,皇宫钟楼的钟声敲响,厚重沉实的中宫大门打开。

    威武英挺的禁军卫士排着整齐的队列,当先行出。旌旗蔽日,迎风招展,行走间尽显皇家威仪。接着便是御前仪仗武士,手执金瓜节杖,大群的太监宫女迈着小碎步,亦步亦趋紧跟其后。

    各种旌旗,法器,伞盖,幡扇顺序登场。最后出来的是皇帝的龙辇大驾,六马御车,金黄夺目,明黄色的銮车上珠宝嵌玉,华贵至极。皇帝出行,扈从如云,由西安门而出,转经卢政牌楼,驾前武士开道,净水泼街,沿途百姓仕子尽皆跪拜。帝王之威,九五至尊,受命于天,如高山般巍峨,如云天般莫测,令人不自觉的伏首膜拜。

    銮驾出了卢政牌楼,经过太平大街,最后行至城北太平门外。出了这道门,皇帝便算是出京了。这时有仪鸾太监高喝道:“奉圣谕,御驾且住——”于是,这支浩浩荡荡延绵十余里,由禁军,太监,宫女等混杂起来的一万多人的队伍霎时便停了下来。

    龙辇的珠帘掀开,身着五爪金龙袍,头戴翼龙冠的少武卿由身旁的小黄门搀扶着,微颤颤的慢慢挪出龙辇,随行的官员,勋贵,以及禁军,太监,宫女,包括敬慕天颜的百姓们在内,见皇帝走下了龙辇,不由纷纷伏首跪拜,齐声唱喝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少武卿摆了摆手,身旁的小黄门忙高喝道:“陛下命众卿平身——”

    跪拜的众人这才站起身来,垂头恭立。数万人的太平大街上鸦雀无声,仿若死一般寂静。

    少武恒安毕恭毕敬的站在队外,只是沉默着少武卿的吩咐。少武卿的目光深沉而凝重,良久,忽然问道:“皇儿,朕出京祭天,城卫国事全压在一个人身上……勿要……让我失望!”

    听到少武卿的话,少武恒安脸色变也不变,只是拱拱手,低声道:“儿臣谨遵教诲。”

    少武卿点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喃喃道:“说的好,说的好啊……”

    随即少武卿转过身,淡然吩咐道:“启程吧。”

    然hòu少武卿便在小黄门的搀扶下。艰难的登上了龙辇,珠帘落下的瞬间,留给少武恒安一道苍凉老迈的身影。小黄门轻甩拂尘,高声喝道:“奉圣谕,启程——”

    浩浩荡荡的队伍顿时又开始慢腾腾的移dòng起来,一直往北延伸。

    “叮……叮……”

    道坊之上的圆楼里,一个风铃响起,一个人沐浴在风中,眼中满是复杂,那人看着长龙远去,轻轻一叹:“百花盛宴年年有,龙归大海几时回。”

    说着他又叹了一口气,听着风铃悠悠,眼中竟然有了一丝暖意,他突然笑了起来,或许,自己真的应该走上前台,为他们这一门索回丢失的东西。

    “咯噔……咯噔……”

    就在长龙朝着烧香台去的时候,一骑北上,却朝着海津去了。

    海津城外,一处不起眼的庭院,坐落在运河旁边,庭院之外,栽种着几棵垂柳,时值隆冬,垂柳的枝条早已谢败,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轻轻摆动,显得萧瑟而破败。庭院内是一间如同大殿般的大屋子,屋内铺就光滑的大理石,空荡荡的前厅里,一道厚重的珠帘帷幕,将前厅隔成了前后两个部分。

    一个黑衣人跪在大厅内,冬日寒冷的季节里,他的额头上却大汗淋漓,他就那么老老实实的跪在那里,耷拉着眼皮,脸上的汗水都不敢擦拭,任由它滴落在大理石的地板上。

    他只是一条狗,是的,在那帷幕之后的人物面前,他就是一条忠心的狗,主人让他咬谁,他就咬谁。在他的眼里,帷幕之后那位他一直未曾见过的主人,如一座山般高大的存在,主人说的每一句话,下的每一个命令,对他而言,比皇帝的圣旨更有效用。他一直都将主人供若神明,而现在,他心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