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门阀风流-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鼠。

    余莺笑了,灿若春花。

    骆隆怔了一怔,伸手指了指头冠上的物什,耸了耸肩,双手一摊,歪着嘴,叹道:“此鼠从何而来?为何以鼠尸袭击为夫?”

    余莺嘴角的笑陡转即逝,蹲下身子,复拾树枝,挪步上前,眯着眼睛将他头上的鼠尸夹起,素手一扬,树枝与鼠尸齐飞。

    “唉,何故也!”

    骆隆把头冠摘下来,瞅了一眼,顺手扔出院外,一把揽住余莺的小蛮腰,揉了两下,反手捏住她的手,拉着她往室内走,来到榻边坐下,抬着她的下巴,问道:“为夫待汝可好?”

    余莺道:“汝非余莺之夫。”

    “哦”

    骆隆长长的哦了一声,注视着余莺的眸子,待瞧见内中嵌入了自己的影子,歪嘴一笑,寸寸逼落,浅浅尝了一下,吧嗒着嘴,再问:“汝喜食胡桃,为夫便为汝移树于此。为夫,待汝可好?”

    余莺仰视着骆隆,紧紧的拽着腿上的百褶裙,根根手指泛白,慢声道:“汝非余莺之夫,余莺之志,终身不改,唯愿见汝,命丧魂亡!”

    “知也,知也”

    骆隆左脸慢慢皱起,眼睛却笑圆了,双手按着她的肩,将她按伏于软衾中,胡乱踢去脚上布履,恶虎扑食般扑向那娇弱的人儿,紧紧的贴着她,嗅着她的香气,吻着她的脖子。

    余莺一动不动,任其施为。

    少倾,骆隆讨了个没趣,身子一翻,枕上了她的大腿,冷声道:“小小女子,谈何言志?若使骆隆身亡,汝将何如?恰若篱外之犬,垅中之鼠也!若不嫁予骆隆,汝欲嫁何人?祖焕乎?其人已废!华亭美鹤乎?奈何,嫁之不得”说着,转动着脖子,渍渍摇头。

    余莺撑起身子,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将他的脖子抬得稍高一些,紧贴着大腿根部,随后,眯着眸子,辩明了穴位,用力的揉起来。

    “啊,哎哎”

    长安,徐光之帐。

    徐光摒退了左右,拾起案上茶壶,浅浅斟了一盏,往案上一推,茶盏滋的一下,滑至对面。

    袁秀凝视茶汤中的影子,咽了咽故意抹黑的喉咙,未饮茶,慢慢抬起头来,推了推额上的狼牙盔,壮着胆子,哑声道:“袁秀识得你,颖川徐光,汝欲何为?”

    徐光替自己注了一碗茶,一口饮尽,抹去嘴角水渍,淡声道:“徐光,亦识得袁小娘子。大军指日便至河内,纵渡河内即入洛阳,越过轘辕关便入颖川,而颖川之南即为汝南,江东之虎陈军与汝南上蔡。待至洛阳,袁小娘子可往而投之。兴许可至,犹可得活!”

    “袁秀,为何信你?汝乃”

    “袁小娘子,生逢乱世,你我,别无所择矣!”

    洛阳城颠,夕阳斜挂。

    李矩站在城头,头戴高冠,身披宽袍,捋着胡须笑望田野,现下乃是三月正春,粟粒已然深埋于田垅中,只待数月后,便可滚作一片灿烂金海。

    思及丰收来临之景,李司州笑容更浓,暗道:‘世人皆言,唯江东之虎可安民,殊不知,民乃何物也?牧民于野,便若投羊于草,只待有粟可容裹食,便足以言安矣!’

    这时,参军郭诵度着方步走上城墙,揖道:“回禀司州,颖川内吏荀蕤来信。”言罢,捧出一封信。

    颖川荀蕤,莫非又来讨人乎?李矩笑容一滞,挥手道:“阅之何意,遣人送回!黄口小儿,竟欲讨我洛阳之民,休想!”

    唉郭诵暗暗一叹,眉头紧皱,沉声道:“司州,洛阳佐近,有女子十万,青壮五万,荥阳仅纳三万,而今,城中余粮已然不足,该当如何?”

    “余粮不足”

    闻言,李矩低着头,以拳击掌,沿着箭剁口一阵急促徘回,良久,深吸一口气,极其不舍的摇了摇头,叹道:“既是如此,且放三万女子入关,切不可多一人!暨待浓秋至,昔日洛阳之繁华,便复于李矩之手矣!纵使以祖逖复豫州之功,亦难相提并论矣!”

    “诺!”(。)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蔡四景() 
十里上蔡城,冉枝花莺鸣春分,堆柳簇云燕色青,间或得见,纸莺乘着春风高飞于天,又有牧童复引短笛,一缕缕,一声声。

    缕缕唤新,声声催绿。俨然一方乐土,若与昔年相较,恍若两世。

    桥游思跪坐于窗前,捧着金丝楠木小手炉,明眸秋瞳剪着帘外梨花,晴焉跪伏在她的身侧,将小娘子的三千秀发斜斜揽于怀中,如锻似乌锦,微弱浅阳悄落其上,隐有暗暗玉莹流动。青梳三十二齿,宛若温柔的手,缓缓拂过发端。

    霎那间,乌雪似瀑布,滚荡不休。

    晴焉眼睛迷了迷,稍徐,弯着嘴角,把青梳伸入水盆中蘸了蘸,至中腹轻抹,将雪抹作锻,轻声道:“小娘子,稍后是作画呢,尚是行棋?亦或与闾柔放纸莺?”

    三月梨花三月雪,一束一簇暗香来,桥游思眸子凝在梨容中,根本未听清。

    晴焉歪着脑袋瞥了瞥,嫣然道:“小娘子,刘郎君常言梨花性洁,冰清澈魂,不应人间物语。其实,依晴焉看啊,任它千树万树齐开,也不若小娘子往树下一倚呢。君不见,君不见,每每小娘子俏立于树下,刘郎君的魂便飞了么”

    “噗嗤”

    桥游思莞尔一笑,慢转瑶首,伸出根雪嫩手指头,点了下晴焉的额角。而此一指,便似绛珠仙子点雪,点得雪融百花开,主仆二女目目相顾,樱唇绽放,娇娇浅笑。

    “格格,刘中郎,梨花美乎,君不见乎,唯余我家小娘子也”

    “晴焉,不许笑话他”

    室内笑声融春。

    少倾,晴焉给小娘子梳了个独特的发髻,类似十字髻却非,后脑未叠发,满把青丝水泄至腿弯,脸颊两侧缔结双环,各系一朵雪莲,俏俏拂着耳坠明月珠,夹得脸蛋娇小盈俏,既端庄又明丽。

    晴焉捧着铜镜,歪头欣赏着新式发髻,笑道:“小娘子,瞧瞧,尚可否?”

    “尚可。”

    桥游思未照镜子,丽质本天生,何需明珠寄,捧着小手炉来到院外梨树下,仰着螓首,浅浅闭了眸子,嗅了一口清新的香气,嘴角慢慢绽放。

    小娘子真美,美到极致也,刘中郎每日看着,心里应是难以物语吧晴焉倚于廊柱,扑扇着眼睑,愣愣的想。

    红筱从刘浓的房中出来,看得也是一愣,款步走到梨树下,轻声道:“小娘子,可是要摆案作画?”

    “嗯,劳烦了。”

    桥游思眯着眼,笑了一笑。

    红筱浅浅一笑,端着手福了一福,随后迈着红绣履,走入室中,须臾,单掌托着一张乌桃案走出来。案长丈二,极沉,乃是乌桃木,怕不有近百斤。这一幕极美,窈窕女子身姿曼妙,乌桃矮案硬朗如铁,恰作一画。

    晴焉吐了吐舌头,心道:‘红筱阿姐好厉害,若是晴焉,扛也扛不出来,说不得,说不得倒会教矮案压,压扁’见矮案已然置放,当即,入室抱出一卷白苇席,细细的铺展于树下。

    红筱走到廊上,搭眉看了一眼艳阳春日,旋步走进室中,捧出了套甲木人,又打来两盆清水,对着日头,默然濯甲。自打桥游思北来,红筱便奉刘浓之命,需得寸步不离,炎凤卫实乃为桥游思所建。

    梨枝融雪,苇席簇白,一身雪纱的桥游思,款款落座于其中,恰若冰雪天女。

    皓腕凝云,墨笔浅绘,桥游思作画与陆舒窈恰恰相反,陆舒窈擅浓墨,桥游思擅细描,一笔一缕巧夺天工,勾勒静月流思,描捕朗日清风。

    此乃盛景繁画,描的是上蔡。自刘中郎归江南而始,小女郎画了足足三月,画**有四景,各作春夏秋冬。

    但见得,春夏之景,繁华簇柳,鸟语花香。青青弄巷中,童子盘腿坐于门前,手捧短笛。刘中郎身着箭袍,孑然立于风中,目逐村落、竹林、篱笆墙,头微微歪着,好似正在细捕风中隐约的笛声,薄薄的刀唇微翘。

    秋冬之色,落叶浮水,一枝梅花偷染墙,刘中郎身披铁甲着白袍,时而按剑徐行于雪,隔墙嗅梅;倏尔,牵着飞雪,缓步于月下,来到城中井前,俯视一盏月。

    待点尽那最后一笔,桥游思鼻翼两侧滚着颗颗细汗,把笔缓缓一搁,揉了揉腕,眯着眼睛浸神入画,好似与刘中郎手牵着手,慢漫走过了春夏秋冬,年月静澜若斯,小女郎情不自禁的嫣然一笑。

    “奇也,奇也”晴焉微微倾身,眸子落进画中,细细找了一通,撅了撅嘴,皱眉道:“小娘子,为何画中无小娘子呢?”说着,见小娘子鼻尖染汗,便又掏出丝巾,为小娘子蘸尽细汗。

    桥游思伸出素手,以袖子缓缓挥着画墨,笑道:“晴焉,且去看看,若是他归来,请来观画。”

    晴焉颤了颤眉,脱口道:“刘中郎巡示汝南,若是归来,定然不请自来,何需晴焉”瞅了瞅小娘子,掩了掩嘴,柔声道:“是,婢子这便去看看。”心里却道:‘小娘子念着刘中郎呢,一日不见兮,如隔三春兮’

    廊上,红筱抱着牛角盔缓缓擦拭,瞥了一眼树下人,抿嘴一笑。晴焉款款离去。

    稍徐,刘中郎未来,英姿非凡的荀娘子来了,身后跟着甩着四条水辫的柔然公主。闾柔对琴棋诗画不感兴趣,却对牛角盔与铁甲记忆犹深,不时的拔拔盔上的红缨,摸摸冰寒的甲衣,眨着大眼睛问东问西,红筱软软笑着,不答。

    荀娘子一撩袍摆,落座于苇席中,按膝观画,半晌,深深的凝视着桥游思,怅然叹道:“画中不见游思,却于美鹤之眼而复见。观画而知人,君心剔透如雪,浑不染尘也。美鹤,何德何能,竟使游思眷恋至斯,宁愿赋魂于他人之眼!”

    桥游思张开莲指,接住头顶一瓣落花,注视着雪瓣中的点点泪蕊,浅笑道:“荀姐姐,游思来时亦曾惶恐,惧人流言,更怕为他所轻。奈何,游思便若秋絮,闻风而舞,几番反复,却终难弃也。”

    荀娘子道:“何苦来哉!”

    “非也”

    小女郎摇了摇头,将落花摁入画中,别在月下,柔柔笑道:“郎君们酒后常作豪语,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此忧乃何也,依游思度之,不过乃忧人自扰尔”说着,想起了昔日,刘中郎与阿兄也咏过此诗,静静一笑:“各有所取,各有所寄,游思寄怀他,取我心喜,有何苦哉?”

    “游思”

    荀娘子秀眉飞挑,下意识地便欲反驳,却又因心中莫名震动,竟然无言以对。

    “闾柔,观、画!”

    蓦然间,柔然公主欢快的跳到树下,格格笑着,提着蓬松的裙摆转了一圈,水铺于席,恰若红莲怒放。而后,学着桥游思的样子,端手于腰间,歪着脑袋观画,渐渐的,嘴巴嘟起来了,身子越倾越斜,细眉愈颦愈深,长长的睫毛眨了眨,挂了泪珠于其上,欲落未落。

    众女相处已有半载,桥游思极喜她活泼可爱,细细一揣摩,问道:“闾柔思归乎?”

    “嗯!”

    柔然公主未听懂,但她能读懂桥游思的眸子,重重的点着头,暗地里,却紧紧的拽着小拳头。她来上蔡半载有余了,初时的新奇早被思念尽覆,她早想逃了,奈何却不知该逃向何处,此地离大漠、草原好远,好远,远的令人不敢想象。况且,她是刘浓的俘虏,按柔然习俗,她是他的人了,可,可他却不要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