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鱼肉三国-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枝不等,一旦这些箭支损耗完,补充将会特别的难。特别是狐笃和庞德是纯骑兵队伍,一万五千匹战马需要大量的饲料,虽然在补给不畅的情况下,马匹也可以只吃青草,但这会导致气力的衰减——自然,粗放饲养的马匹,习惯了吃青草,但这样的马匹体力是不及那些精心培育的马匹的。而到了冬天则非准备干草不可。一般来说,军队只携带最基本的衣服和衣料,以供衣物磨损了的士兵更换,以及及时修复损坏了的旗子。军队所需非战斗人员也是众多。这些非战斗人员大多都是补给人员。楚国的军队除了补给部队,基本上没有非战斗人员,一些杂务也由士兵完成。

    庞德和狐笃进军西域,因为补给线较长,骑兵的速度极快,往往补给线不容易跟上,一旦军队失去补给,那么战斗力必然下降,这也是马鸿为何要求庞德和狐笃可以去掠夺的缘故。庞德护狐笃想要给军队补给,那么有好几种办法:一是掠夺。人民遭到掠夺,固然悲惨,但军队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二是派兵打猎和采集食物;三是依靠随行给养和牲畜。四就是依靠补给队了。当到了敌国境内的时候,军队的补给就会遭到极大挑战。因为不仅补给距离变长了,而且还要面临敌人的坚壁清野和骚扰。在各个地区,收割粮食的时候不同,在热带是一年三熟,暖温带是一年两熟,温带是一年一熟,除了收割季节外,其余时候必须从敌国人民那里获得粮食。但在西域,这里大多是游牧民族,因此想要获取粮食,那就更难了,只有掠夺,而且在古代军队有这个常识,掠夺敌国居民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掠夺往往非常残酷。焚烧、掠夺、强奸是家常便饭。即便是马鸿不下令,在对外战争中,只有头脑不正常的将官才会禁止掠夺,当然狐笃和庞德不是那种头脑不正常的将,所以他们接到马鸿下令掠夺的命令之时,是不会拒绝的。军队只有在内战中,掠夺才有可能得到限制。当然,无节制的掠夺是被禁止的了。庞德和狐笃在掠夺时,一般大部队是不出动的。只出动散兵进行。除了掠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从自己国家获得补给。但在敌国境内,补给队容易遭到袭击,因此补给队本身也需要护卫。中国进攻匈人的前119年漠北决战中,主力骑兵十万,而保护后勤队的步兵却有数十万。这些步兵当然也要消耗粮食,因此运到目的地的粮食有限,当时就有一种说法,对匈人作战:运输三十石粮食才能到达一钟。后勤压力是巨大的,西域好在不统一,国家众多,补给线虽然长,但是所用出动的补给士兵和民众不需要太多,另外还有靠着骑兵的掠夺,马鸿只是下令从凉州抽取五万民众,外加一万步兵为狐笃和庞德的军队补给。

    马鸿全部动用骑兵,其一是因为西域太远,若是步兵耗费时间更长,消耗粮草更多;其二是为了出奇制胜,轻骑兵长途快速行军是有可能的。但不能持久。其三是马鸿想要训练骑兵,以备将来与曹魏的中原大战。

    但出奇制胜,也有致命的缺点,因为轻骑兵如果快速机动,必然要抛下后勤队、和一切不能快速机动的人和物,而且,马匹本身将十分疲劳(尽管骑兵一般有备用马,但为了节省马力,备用马一般是不随快速部队前进的,否则所有的马匹都无法休息)。这样,轻骑兵自己的战斗力和持久能力必然大大下降。基本上只能出奇制胜。一旦制不了胜,就只有失败一途了。不过西域诸国的战斗力与汉武帝时期的匈奴相比,不可同日而与,就算与现在北方的鲜卑族来比,也是不能比的,因此马鸿才敢让庞德和狐笃率轻骑兵攻入西域。(。)

第三一三章:攻伐西域() 
有些事情,可能你想的简单了,做起来会发现其实很难,就像当初袁绍攻打曹操,肯定是想着胜,却没想到输了;有些事情,可能你想的难了,做起来发现却没有那么难,狐笃和庞德率骑兵攻入西域,原本以为会有一些苦战,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事情有些简单了。于阗国望风而降,这倒是让狐笃和庞德很是开心,于阗国现在是西域三强国之中最强的,不过总人数也不过八万人,八万人的小国,面对楚国一万五千的骑兵队,能出动的青壮最多三万人,三万人面对精锐的骑兵,有没有坚固的城墙驻守,基本上是不可能赢的,当然历史上于阗国从来都不敢和汉朝打,现在虽然汉朝衰败,于阗王一看到这么强大的骑兵队伍,当手下的臣子来报汉人的骑兵来的时候,当手下的士兵报告,汉人骑兵数万,声势震天的时候,于阗王没有多想,立马派人向楚国的将军请降。对他们这些游牧民族来说,投降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历史上于阗国就是汉的小弟,现在他不介意做楚国的小弟。

    狐笃得到于阗的消息,很是兴奋,这就意味不用和于阗战斗,不用消耗军备,而且于阗王还会提供楚军城池和粮草,这是一件好事情,狐笃不会不同意。接着狐笃便与于阗王商议,若是其肯帮助楚国攻伐其他小国,那么楚王便许他做西域之主,让其兼并其他小国,于阗王如果不同意,那么他面对的便是灭国的危险,毕竟楚国也可以找楼兰国和车师国的国王商议。结果,于阗王答应狐笃之后,俯首向楚王称臣,随之举兵一万(几乎于阗国所有的士兵),随着狐笃与庞德的骑兵征服西域,楼兰一看大军压境,也不再反抗,举城投降。和于阗国关系不好的车师举兵反抗,被狐笃和庞德率军击败,一战击杀车师国五千人,诛杀车师王,随之平定西域。

    楚军在得到于阗和楼兰的帮助下后,不到半年便基本统一了西域,这速度之快,让远在长安的马鸿都是感叹不已。

    狐笃和庞德平定西域之后,马鸿令狐笃率领一万骑兵回西凉,令庞德率五千骑兵驻扎西域。

    马鸿又令甘宁主帅大军,带领并州刺史高干朝着并州北部的边境扩展,与鲜卑人开战,甘宁率主力部队五万士兵,在银川一战击杀鲜卑人一万,鲜卑向后退去,甘宁率兵过银川,跨过长城,向北一直打到九原和盛乐今********附近。

    马鸿连续取得两场对外胜利,获得大量土地和养马地,接下来并没有继续再用兵,而是撤回北方的军队,留守部分军队。

    邺城。

    这一天对曹操来说不是个好日子,他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悲伤了,甚至他老爹被陶谦杀的时候他都没这么悲伤,这感觉和曹昂和典韦战死宛城的时候一样,他坐在郭嘉的床前,看着已经停止呼吸的郭嘉,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惜哉郭奉孝,痛哉郭奉孝,奉孝息,孤心惜。”

    曹操说完话,放声大哭着,他好久没这么哭过了,他这一生苦哭过的次数不多,大多哭泣的时候是为了演戏,典韦死的时候,他哭了,他叫着典韦的名字,心中想着的是他的儿子曹昂;袁绍死的时候他先是笑了,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做他对手的人又死了一个,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他想起袁绍的时候,他哭了,哭了整整一夜,他是有些看不起袁绍的,但不代表他不把袁绍当做朋友,一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一个和他争天下的朋友,一个败于他手的朋友。现在郭嘉死了,一个忠于他的臣,一个为了他的霸业尽心尽力的臣子死了,死在床上,甚至在临死前曹操都没有见到他。郭嘉死的时候床头还放着一壶酒,他临死前一定是挣扎着起来喝了一口酒。

    “你父亲临死前有没有说些什么?”曹操问道。

    郭奕跪在床前低着头,眼眶浸满了泪水,悲声道:“回魏王,父亲说不能再陪伴魏王征战沙场了。”

    曹操吸了一口气,拍了拍郭奕的肩膀,扶起郭奕。

    建邺。

    孙权冷着脸坐着,陆逊和朱然坐在一旁。

    “现在马鸿声势滔天,北上进攻鲜卑族,拿了大量土地,还征服了西域,现在势力与那曹操已经相差无几。你们看,我江东的势力与马鸿是相差甚远了,到时候马鸿若是进攻我江东,我们该如何应对?”

    孙权的脸上写满了阴沉,在他看来派去监视马鸿的孙尚香已经是马鸿的人了,马鸿不仅得到了她的身体,还得到了他的心,自己的亲妹妹背叛了他。而且这些年,荆州的交界处,时不时地产生一些小摩擦,这似乎是马鸿的试探,无论是孙权的江夏郡还是长沙郡都距离楚国的王都襄阳极近,马鸿巨绝对是对江东有所提防,说不定现在马鸿正盘算着要对他江东动手。

    “主公,现在马鸿应该不会对我们动手,我江东水师天下无敌,而且若是马鸿要攻我江东,必须走水路,若是其大规模造船,必定会被我方探子探得消息,而眼下没有动静,马鸿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对我江东动手的。”朱然用食指揉了揉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胡子,认真地分析道。

    “可是曹操和马鸿现在势力都如此大,他们任何一方要与我们开战,我们都不是对手,我、曹操、马鸿三人是这大鼎的三足,而我这一足腿最短,只要大鼎稍微的动荡一下,鼎中的火焰就会先浇在我江东的身上。”孙权皱着眉头道。

    陆逊见孙权愁眉不展,便向孙权一行礼道:“主公,陆逊建议,现在主公派遣使者,交好与魏国,也派遣使者继续交好与楚国,若是魏国来攻,我们便向楚求援,若是楚国来攻,我们便向魏国求援,不过臣建议我们还是偏向于魏国比较好一些。”

    孙权听完陆逊的话,没有说话,而是低头沉思着。

    朱然看向陆逊:“伯言,你认为是楚国比魏国更危险吗?”

    陆逊回答道:“其一,曹操现在毕竟年纪大了,恐怕活不了多久了,而年纪大的人都不会愿意怎么折腾了,野心也会缩水;其二,曹操的部队大多为北方士兵,步兵和骑兵,而水军战力很弱,马鸿占据益州、荆州、雍州、凉州、并州、西域,其麾下无论是陆军还是水军都不弱,我江东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我们和楚国打的话,压力会更大。”

    (。)

第三一四章:孙权的选择() 
“所以说,我们还是与曹操较好,更好一些,对吗?”孙权道。

    “属下认为是这样的。”陆逊回答。

    孙权看向朱然:“马鸿是你的师兄,你应该比较了解他,那么依你看来,马鸿若是想得到天下,他优先会选择对哪里动手。”

    朱然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我记得马师兄曾说过一句话,欲图天下,首先得到的定是中原和荆州。”

    “荆州他只拿了一半儿,中原,他是一点都没拿到,所以说他会先选择中原,还是先选择荆州?”孙权对着朱然问。

    朱然皱了朱眉头,缓缓地开口道:“我认为,他定会先选择中原。”

    “为什么?”孙权又一次问道。

    朱然仔细地回想着,然后开口说道:“马师兄很喜欢作词,吟诗,他自己写过许多诗词,我也记的不少。他诗词中出现的地名,最多的是洛阳。”

    “哦?洛阳吗?都是些什么诗词,你且说来。”

    朱然仔细的回忆着,开口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是他回学院与诸葛师兄辩论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好诗。”孙权赞赏道,眼神一紧继续道:“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