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奇紧盯着林义哲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说道:“林先生,现在您让我确信:那只是个传说。”
听了毛奇的回答,林义哲只是颔首微笑,没有再说什么。
在离开了中国使团下榻的旅馆之后,毛奇火速的向柏林发出了电报,报告自己刚刚从两位中国使臣那里得到的重要信息。
普鲁士,柏林,夏洛滕堡宫。
夏洛滕堡宫始建于1665年,原是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为其妻子索菲·夏洛特修建的避暑寓所。1701年腓特烈三世成为普鲁士国王后,于1713年对该建筑进行了扩建,并配上了圆顶。腓特烈二世继位后,进一步在东边增建了全新的洛可可风格厢房,意图是把这座建筑变成小型的凡尔赛宫。
1788至1791年间,腓特烈·威廉一世在柑橘园西头增建了宫廷剧院并在院中建了一个叫观景楼的茶室。181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又在这里为其爱妻路易莎皇后修建了陵墓。夏洛滕堡宫全长505米。庭院呈正方形,正中有勃兰登堡选帝侯威廉的骑马铜像,表现了其一贯的军人气概。
但今天在这间美丽的“小凡尔赛宫”的一处房间里,却弥漫着异常紧张的气氛。
“阁下,我现在需要您确切的回答我,这就是你向我再三保证的万无一失么?”
俾斯麦紧盯着隆恩的眼睛,声音里饱含着怒意。
“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这个计划难道不是你批准的吗?”隆恩瞪着俾斯麦,大声地反问道。
宫内侍卫官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的首相和战争大臣如同斗仗的公鸡一般在那里对吼,一时间全都手足无措。
这两位重臣今天一大早便奉命来到夏洛滕宫觐见,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一见面,二人便起了争执。
“问题是他们并没有象您所保证的那样,做到绝对的保守秘密!现在法国人已经认为是我们派人干的!”俾斯麦怒道,“而且已经演变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现在连中国人都相信是我们干的!”
“你应该明白!只要他们在法国境内动手,就一定会怀疑到我们的头上!”隆恩毫不客气地将俾斯麦的指责给顶了回去,“你知道的!哪怕是法国人感觉他们喝的汤有些咸,也一定会认为,是普鲁士人在里面放了一把盐!”
“这并不能作为他们泄密的理由!我们不选本国人而是选择意大利人来做这件事,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声誉!可现在,因为这些愚蠢的意大利人,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俾斯麦大吼起来。
“你当初不也是同意让这些愚蠢的意大利人来做这件事吗?首相阁下?”隆恩反唇相讥,“真不知道是谁更加愚蠢一些!”
“当初我是要否决这个计划的!是你坚持要实施这个计划,仅仅是为了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俾斯麦更怒,“是你的愚蠢毁了我们国家的声誉!”
“我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大业!这个中国人泄漏了我们的军事计划,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他必须要付出代价!”隆恩挥舞着胳膊大叫起来,并没有注意到,出现在门口的威廉一世国王那铁青的脸色。
俾斯麦看到威廉一世到来,便不再言语了,隆恩却并没有看到国王,他还在继续讽刺着俾斯麦,直到他发现周围侍卫官们的异样目光和从容走向自己座位的国王,才猛地刹住了嘴巴。
让俾斯麦和隆恩感到非常意外的,是陪着普鲁士国王一同前来的,还有时年已经60岁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男爵。
“朕希望二位爱卿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威廉一世坐下后,阴沉着脸,目光扫过恭立在面前的俾斯麦和隆恩,“这些意大利人是谁派到法国去的?为什么要行刺中国使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隆恩和俾斯麦情不自禁的都低下了头,谁也没有先吱声。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看到首相和战争大臣都不说话,威廉一世罕见的发怒了,屋内所有人都是一激灵。
“据情报部门的调查,这个中国人,和我们这一次的战争失利有很大的关系。”隆恩说道,“是这个中国人把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泄漏给了法国皇帝本人……”
“不就是‘中国魔盒’的故事么?”威廉一世打断了隆恩的回答,“那些报纸上编出来的故事,你竟然相信了?”
“这件事不一定是传说中的事,很可能确有其事……”
“你在和朕说笑话吗?战争大臣阁下?你难道真的相信,一个从来没有踏上欧洲的土地的年轻中国人,会得到总参谋部的全部作战计划,并且送给了法国皇帝?”威廉一世怒不可遏的再次打断了隆恩的话,“上帝啊!有比这更荒涎的事情吗?”
“可我们的情报人员调查过刊登作战计划的那些报纸,一些线索都指向了这个中国人……”隆恩看到威廉一世脸上的表情过于骇人,缩下了后面的话。
“所以你就派出了杀手?”威廉一世怒瞪着隆恩,隆恩垂下了头。
“首相阁下,你知道这件事吗?”威廉一世的目光转向了俾斯麦。
“我知道。陛下,我曾想要阻止……”
“可你为什么没有阻止这件愚蠢的事发生?”
“因为我担心以后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所以默许了这个行动,毕竟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的价值,是无法和国家的安危相比的。”
“上帝啊!竟然是这样的理由!朕难道真的需要更换首相和战争大臣了吗?!”威廉一世终于爆发了,“为了这样一个理由,就不惜杀死一个东方大国的使者,这样的消息一旦传到外界,我的国家将成为整个欧洲的笑柄!”
“而且,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你们竟然瞒着朕,去做这样一件奇蠢无比的事情!”威廉一世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几步走下台阶,来到了俾斯麦和隆恩的面前。
“为什么这么重大的事情,朕居然一无所知?难道你们认为,朕真的到了老眼昏花,不能理事,必须即刻休养的地步了?你们是不是希望朕现在就传位给腓特烈亲王?”
听到威廉一世说出的这句话,隆恩和俾斯麦的身子全都触电般的一震。
俾斯麦感觉到一阵眩晕,两条腿不自觉的开始发软,如果不是手中拄着拐杖,他肯定会支撑不住身体而摔倒。
他们终于明白,威廉国王为什么会如此的震怒了。
房间里瞬间陷入到了死一般的寂寞中。
过了好久,老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男爵的话才打破了沉寂。
“尊敬的陛下,我认为,现在不是追究这件事的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想办法尽力消除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听到克虏伯的话,俾斯麦和隆恩都不约而同的向老克虏伯投去动人的一瞥。
“陛下,您知道,这次战争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工业企业已经失去了陆军的订单……”克虏伯看到威廉国王没有说话,显得有些着急,继续说道,“他们的损失非常大,而现在大清帝国需要我们的工厂为他们生产武器,如果因为这件事影响到我国和大清帝国的关系,来自大清帝**队的订单因此被取消的话,将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老克虏伯说到这里,俾斯麦和隆恩总算明白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里了。
正象他刚才说的那样,普鲁士最大的钢铁企业克虏伯公司才是这次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由于陆军大批订单的取消,已然不怎么景气的克虏伯公司急需为自己的军火找到出路,而大清帝国的订单这时便成了克虏伯公司的救命稻草,如果这些订单因为这次行刺中国使团事件而取消的话,克虏伯公司不但要面临数千工人的失业问题,而且还很可能会因此而关门黄铺!
事实上,在来这里之前,老克虏伯便已经声泪俱下的向威廉一世哭诉过了。现在他在这里说这些,就是为了给俾斯麦和隆恩施压。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在走廓响起,不一会儿,总参谋长瓦德西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威廉一世看到瓦德西出现,强自抑制住心头的怒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阁下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朕么?”威廉一世看了看瓦德西,发现他的脸色似乎隐藏着一丝激动,立刻问道。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凶索偿()
“陛下,总参谋部刚刚收到了毛奇将军从巴黎发来的加急电报。”瓦德西说着,将手中的电报交给了侍卫官,侍卫官快步上前,将电报呈给了威廉一世。
“毛奇将军说,他已经和中国使团成员见过面,并进行了会谈。”瓦德西觉察出了室内似乎要爆炸一般的紧张气氛,没等威廉一世把电报看完,便抢先说出了电报的主要内容,“中国人十分友好,他们认为这次的刺杀事件和我国无关。是意大利暴徒干的。”
瓦德西的话显然起到了他想要看到的效果,听到他的话,刚才还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俾斯麦和隆恩情不自禁的对望了一眼,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喜色。
威廉一世很快的读完了电报,原本阴沉的脸色渐渐的缓和下来。他扬了扬手中的电报,示意侍卫官将它交给俾斯麦。
俾斯麦接过电报,和隆恩一起看了起来。
“……已同中国使团正使林义哲、副使洪钧当面晤谈,二位中国使臣十分友好,他们一致认为这一次针对他们本人的暴行是意大利马志尼党徒所为,和我国没有任何关系。二位中国使臣和我一样认为不应因为这件事而影响中国和我国的友好关系……”
“首相阁下,现在你打算采取什么措施?”威廉一世等俾斯麦和隆恩看完了这份十分内容简短但却十分重要的电报,问道。
“让意大利人承担这次事件的全部责任。必要时可以和法国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俾斯麦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将毛奇将军已经慰问过大清帝国使团的事通知大清帝国外交部,并向大清帝国发出邀请,请求允许使团来我国访问,洽谈经济贸易合作事宜。”
“很好,就这样。”
俾斯麦发现威廉国王的脸色又恢复了平和,他心里略略感到了安定,但他注意到国王望向自己的凌厉目光,不由得在心中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国王再也不可能象以前那样的无条件信任自己了。
当然,还有隆恩。
事实上,从总参谋部泄密事件发生,“三驾马车”之一的毛奇被迫去职后,另两驾马车——俾斯麦和隆恩就已经引起了国王的不满,而这一次的“中国使团遇刺”事件,更使这种不满达到了顶点。
而现在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一切也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无法挽回了。
当俾斯麦回过神来的时候,国王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到了门口。
意大利,罗马,新王宫。
在王宫的一间密室里,和忧惧不安的俾斯麦一样,意大利王国首相乔瓦尼·兰萨也陷入到了极度的忧虑徬徨之中。
“首相阁下,您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吗?”
面对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曼纽尔二世的询问,乔瓦尼·兰萨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