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兴华夏-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吭声怪罪。安德海却在一旁厉声言丁宝桢失仪,丁宝桢赶紧去捡顶戴准备戴上时,安德海走近脚一抬把丁宝桢的顶戴踢滚到一旁。丁宝桢因而对安德海恨极。

    安德海因在慈禧太后面前得宠,连同治皇帝和恭亲王奕忻也不放在眼里,因此同治皇帝和恭亲王也恨透了安德海。

    同治八年,久在宫闱的安德海想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遂借口预备同治皇帝大婚典礼,再三请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得到慈禧批准。安德海虽号称钦差,却并未携带任何公文,一路又过于威风张扬,因此在途经山东德州境内时,德州知州赵新闻讯其过境未接到“明降谕旨”并部文传知(按例清朝派遣大臣出京,军机处外发公文,沿途地方官员按礼迎送),仆役下船购买物品也未出示“传牌勘合”(清朝奉命出京兵员由兵部签发身份证件,途经各地,不需花钱买东西,可凭证取得地方官府供应的物资),上报了巡抚丁宝桢。丁宝桢闻讯后立即派人于泰安将安德海抓获,并趁机羞辱了他一番。

    安德海离京后,正逢慈禧太后染病,由同治皇帝批阅奏折,这样一来,同治皇帝就有了剪除安德海的绝好机会。接到丁宝桢关于安德海的折子后,同治皇帝瞒着慈禧立即召见了恭亲王奕和内务府大臣明善及其他有关大臣,决定让恭亲王马上赶到军机处,命军机大臣宝望执笔拟密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旨曰:“览奏曷胜骇异,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处,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速派干员于所属地方将该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问,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讯折回直境,或潜往河南、江苏等地,即著曾国藩等饬属一体拿来正法。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倘有疏纵,唯该督抚是问。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同治安排好一切,怕慈禧闻讯生出变故,特别叮嘱,廷寄明天晚上一定得递到。兵部驿使接旨后,以六百里加急递往山东。

    在捉拿安德海时,安德海的几个随从上街玩耍,漏网后连夜跑回北京,后由李莲英将情况禀告了慈禧。所以,皇帝的圣旨未到,慈禧太后的懿旨就先到了济南。何毓福等人建议丁宝桢接旨不开读,因为内容一定是赦安德海,如不遵照执行,便有欺君之罪;如开读,放回了安德海等于放虎归山,将来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按规定办没错,太后的懿旨应隆重开读,先供奉起来,建皇亭接懿旨才行。于是,丁宝桢在院东建皇亭。以争取时间等候同治皇帝圣旨的到来。此时慈禧尚不知安德海大祸临头,因安德海得罪的人太多,不得人心,所以同治皇帝和恭亲王的密谋得以不泄。

    第二天晚上,廷寄到了丁宝桢手中。丁宝桢即命臬司潘蔚立即批了斩标,由抚标中军绪承监斩。历城知县即刻命人到狱中将安德海提到巡抚衙门,验明正身,几个戈什哈架着被绑的安德海来到西刑场。这时号角吹响,刽子手大刀一挥,安德海的人头便滚落在地上。至此丁宝桢总算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事后慈禧得报后大怒,但此时已经无从挽救了。慈禧静下心来之后,考虑反正安德海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活。丁宝桢建皇亭接懿旨形式是尊重她;安德海出京犯了大清律,一路僭越无度罪不可赦;丁、何等人奉旨杀安德海名正言顺。不能为了一个奴才,怪罪皇帝和大臣。她心中虽有不满,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认可了,所以再也没有过问。丁宝桢、何毓福等官员则因为诛杀安德海为民除害,朝野赞许,闻名于世。

    此时进京述职的丁宝桢,在闻知林义哲“私通法酋”后,又拿出了当年的派头,跑到吏部要求定林义哲的罪。

    “私通外国,挟洋自重,这是大罪!如不严加惩治,只怕日后外官都要学他的样儿了!一旦有事,各自私通敌酋,国亡无日矣!”

    看着丁宝桢唾沫星子横飞的样子,坐在那里的满尚单懋谦都显得有些头痛,但碍于面子,谁都没有说什么。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一十九章 倒林兼倒沈() 
自从林义哲的事儿传出之后,丁宝桢几乎天天来吏部吵闹,大有不办林义哲的罪便不罢休之势。吏部这两天可以说不胜其扰,正常办公都有些受到了影响。

    “官员奖叙,自有吏部该管,关他法兰西国甚么事?要他来出头,还敢向我皇上伸手要官,简直是无耻之极!此等有辱国体之事,须当重重惩治!”

    听到丁宝桢说起来还没完了,文祥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丁大人莫不是觉着国家太平久了,想要和法兰西国开仗?”

    “此话怎讲?”丁宝桢让文祥冷不丁的一句话问得一愣。

    “法主手书致礼我国是为交好而来,是以有奖励林义哲之请,汝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法主请奖之人,汝却要重重治罪,如此这般岂非是挑衅?”文祥厉声道,“况林义哲只是法普战时示警于法主,并未出卖我大清权益,汝因此莫须有之罪,妄启战端,置国家于险地,丁宫保,汝是何居心?想当大清的千古罪人不成?”

    “开仗便怎地?”丁宝桢挥着袖子,大声吼叫道,“这等媚外之贰臣,不治他的罪,反因畏战而姑息养奸,赏罚不明,长此以往,国将何存?”

    “哼哼!贰臣?丁宫保高见,老夫领教!”文祥怒道,“我看这个吏部尚书的位子,干脆让汝来坐好了!”他说完霍然起身,转身拂袖而去。

    丁宝桢给文祥的最后一句话气得浑身发抖,他呆立在了那里半晌,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愤激之下,话说得有些过头了,一时间作声不得。

    “丁宫保,来来来,喝口茶,歇歇。”单懋谦看到丁宝桢不说了,赶紧使了个眼色,一位吏部主事机灵的给丁宝桢奉上了一杯茶,丁宝桢接过茶碗,回到椅子上坐了下来。

    “仲亨,你怎么看?”丁宝桢喝了口茶,对着单懋谦又把话头捡了起来。

    “唉,要说这林义哲,本是林文忠公之后,怎么会做出这等事来?叫人惋惜啊!”单懋谦故作痛心疾首状的叹了口气,“想是这洋务办得久了,不知不觉便中了洋毒,而不自知。”

    “是啊!可见这洋人的东西,还是学不得的。”丁宝桢说道,“这夷夏之大防,为立国之本,万万不能轻忽。”

    “林义哲这个事儿,部里头议了几回,治他的罪是要的,但林义哲出卖的是普国机密,而非本国,细论起来,并无大罪。此事亦须顾及法主颜面,所以还是从轻发落,以免生嫌衅为好。”单懋谦委婉的说道,“如今民生艰难,需得休养生息,西北眼下用兵正急,东南万不可起衅,是以这‘战’字,还是不要轻言的好。”

    “六王爷对此事怎么看?”丁宝桢瞪了瞪眼睛,似乎还有些不甘心。

    “刚才文尚书不是说过了?”单懋谦向内堂的方向瞅了一眼,小声说道。

    丁宝桢恍然大悟,便端起茶碗,喝起茶来,再不言语了。

    西北,陕甘总督行辕。

    “这姓林的小子,还真是抗轰啊!”左宗棠看着送来的邸报,不由得心下恚怒,“这么多言官上奏,竟然还没参倒他!看来我小看了他林家在朝中的份量。”

    左宗棠气呼呼地放下了邸报,在书房里踱起步来。

    “中枢不发一语,真是可怪,难道是念及沈葆桢和林氏前功?……”

    左宗棠思忖半晌,重新回到了书桌前,翻出了前几日的邸报看了看,不由得大摇其头。

    “这些个无知书生,光知道在礼义之争,夷夏之防上做文章,弄得中枢好生厌了,难怪参他不倒。”

    左宗棠放下了邸报,又想了想,心中有了主意,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要是老夫亲自参劾与你,反倒让人说我左季高没有容人之量。沈葆桢既然这么护着你,那就让他沈葆桢陪着你一起去吧!”

    左宗棠主意已定,便取过纸笔,开始飞快的拟起奏稿来。

    ※※※※※※※※※※※※※※※※※※※※※

    “姓林的小竖子胆大妄为,竟然敢私通法酋,还让法酋帮他要官,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这会儿想是该下狱了吧?”

    胡雪岩在心满意足的从“十三楼”出来后,来到了前堂,看到送来的邸报,一边自言自语的嘀咕着,一边拿起邸报看了起来。

    自从得知林义哲“私通法酋”之后,胡雪岩便上了心,在安排人在京活动言官们上奏的同时,与此有关的大事小情,他都格外的关注。

    只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始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消息。

    邸报上照常是一些日常的内容,即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谕、朝旨、书诏、法令等,以及官吏的任命、升迁、黜废、奖惩等,还附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折等。胡雪岩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久,只在大臣奏折那一块儿找到了左宗棠的上奏,似乎和林义哲有关,他立刻仔细的看了起来。

    “……臣窃以为法主此次致书,本为示好,惜宵小欲从中渔利,以致为所乘,入彀尚不自知。臣访诸舆论,多以为然。……臣与督抚臣议,当谕令将主事之人锁拿进京,以议其罪,不可免其咎责,并切责沈葆桢管教无方……”

    “窃惟林氏一门遭际圣时,以功名显其亲朋交游,能自树立,文员自监司以上,武职提镇以下,实不乏人。应如何争自濯磨,以承恩眷?惟勋伐既高,久之便倚势妄为,事端迭出。其沈葆桢所难尽其言者。臣等忝任疆圻,亦当尽心化诲,俾知以义为利,各思保承世家,为报国之本,则林氏亲友之福,亦沈葆桢一门之福也。臣与抚臣杨昌浚及司道等言之,亦均以为然。谨一并陈明,伏乞皇太后皇上训示。”

    “通政使衔船政帮办委员林义哲,贪鄙狡诈,应请旨先行革职,听候查办。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管教无方,庸软无能,应请旨开缺,送部引见。馀容续奏……”

    看完了左宗棠的上奏,胡雪岩心下大乐。

    “一百个御史,也抵不上一个左大人有份量,哈哈!读此折,真当浮一大白也!”

    ※※※※※※※※※※※※※※※※※※※※※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还是日意格上校说的对,我们不应该公开的对我们的恩人表示感谢。”拿破仑三世将手里日意格经法国海军部转来的加急电报递给了欧仁妮皇后,有些担忧地说道,“现在不但没有能让他得到大清朝廷的奖励,反而给他带来了生命危险。”

    “怎么会这样?”欧仁妮皇后立刻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我们低估了这个古老的帝国里守旧派官员们的力量。”拿破仑三世说道,“守旧派的官员们现在群起抨击他,非要将他置于死地不可。”

    “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欧仁妮皇后叫了起来,“陛下,您必须全力阻止这件事的发生!我请您马上给中国皇帝再写一封信,不要让他伤害我们的恩人!法兰西的救星!”

    “不,不,我们不能再写信了,就是这些信给他惹的麻烦。”拿破仑三世摇了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