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第二日,长泰帝签发诏书,诏书曰:“朕与盛王骨肉至亲,不能致王于理,今盛王暴虐专横,不臣悍然,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此,以愧先帝。……势难再以姑容,迅速进剿,以慰慈心。”令江南卫抽调三万兵将,令江南卫将军于鸿图为赣州招讨使,前往赣州征讨盛王!还赣州民众安然平和,复朝廷安稳政清!至于江南卫与盛王封卫之间的苦战,又会有多少百姓因为此次征讨而丧命逃家,此是后话了。

伴随着这个征讨诏令的,还有一系列其他的后续事情。德庆班班主楼青衣在狱中畏罪自杀,献舞的十余个少女非死即伤,德庆班其余人等都被锁问四散,盛极一时的德庆班在京兆消失。连同不少的牙婆、审查户籍的京兆府录事,也都被下狱问责。

还有金吾卫官员因为审查不严被问责,慈宁宫寿宴当天负责检查德庆班的金吾卫全部夺职下狱‘牵扯出他们的主官金吾卫中郎将徐飒。徐飒监管不力被问责,其中更有金吾卫指证徐飒当天言辞行为有异,说不定知道刺杀的内幕,徐飒因此也被夺职下狱。

王贵人一家也被抄家下狱,王贵人之父母秋后问斩,流王家子侄至北疆服苦役,抄王家家产充公。殿中省内侍和**审查碟书的女官也有不少受到王家的牵连而被革职出宫。

金吾卫和京兆护卫的戒严审查,查出不少京兆盗贼,牵连出一批京兆暗地的不法势力,金吾卫一一对这些势力剿灭肃清,倒让京兆百姓额手称庆,这算是慈宁宫刺杀事件的唯一好处。

五月上旬,慈宁宫的鲜血早就洗刷干净了,**妃嫔和京兆命妇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了。盛王封卫与江南卫兵将交战,抵抗激烈。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又加上盛王抵抗已经定为叛乱,人心所向,不过短短十来日,赣州很快就被江南卫攻克了。盛王伏诛,其世子、郡主,及盛王府属官皆被擒,不日将被押解进京兆!

至此,由慈宁宫刺客引发的一场征讨,已经宣告落幕。随后三万江南卫返回驻地,江南道观察使王备和赣州刺史朱敦实则负责留在赣州处理后续事情。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仿佛已经远去,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件事情还远远未止息,并且还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慕妃的身体在休养和调理之中,因为救驾有功,在长泰帝的亲自关怀下,数不清的补品和药材源源不断地送进慕妃的朝暾宫。尚药局太医则一日请三次脉,随时关注着的慕妃的身体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慕妃的身体自然一日好过一日,没多久就能下床走路了,这令长泰帝开怀。加上盛王已伏诛,他心里藏了三十几年的刺拔去了,离朝暾宫最远的冷宫长春宫仿佛都能听见长泰帝哈哈大笑的欢喜声。朝暾宫气象之炽,慕妃恩宠之盛,**无人能出其右,就连蒋皇后也避其锋芒,连朝暾宫的夕曦之景,都显得灿烂无比。

慕妃带着娇弱的笑意送走长泰帝,这样的笑意更令长泰帝怜惜不已,嘱咐她要多多休养,才依依不舍地去上朝。目送着长泰帝离开,慕妃娇弱的笑意渐渐散了开去,取而代之的是坚毅满足的神色。终于,这一把是赌对了,虽然在鬼门关徘徊了一趟,虽然右肩留下了一个永难磨去的剑痕,但是与得到的收获相比,这太值得了!慕妃摸了摸那个剑痕,她还要感谢它呢。正是它的不可磨灭,将会给她和德儿带来泼天富贵和至高权力,想到长泰帝对她的感激和关怀,这个世上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交易吗?慕妃想不出了。

李贵嫔想和她争?凭什么?!慕妃看了一眼贴身女官青鸢,感激地点点头。正是因为她绊住了李贵嫔,她才能抢在她前面。这一次,青鸢功劳至大。不过,若是自家哥哥没有收到那个消息,她也不能将计就计,抢在李贵嫔之前。可是,谁给哥哥送来那个消息呢?是李贵嫔的敌手?也没有听说过李贵嫔曾与人结怨啊,她不由得迷惑了。

“娘娘,十殿下到了。”青鸢打断了慕妃思索,将一个粉雕玉琢似的小少年迎进了朝暾宫。十皇子上官祈德是一个十一岁的少年,早前听说自己的母妃受伤了,一直吵嚷着要来看她。长泰帝却不允许,怕影响到慕妃休养,直到现在她能下床了,才恩准他进来。

“母妃,您可好些了?”上官祈德继承了慕妃的美貌,整个人精致得就像那画里的童子一样,此刻皱着眉头对慕妃目露关怀,还是像那吉祥年画里的童子一般可爱。慕妃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满是慈爱,抚摸着他的头顶,笑着说:“德儿别怕,母妃好好的……”内心也暗道,德儿,母妃会把最好的一切给你,母妃会把你送上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与朝暾宫的热闹欢笑相比,春熙宫可算得上是寒冬般萧瑟。李贵嫔和上官长治都紧绷着面孔,阴沉灰暗的脸色昭示这两人心里是何等的恼怒与憋屈。李贵嫔全无平时的轻柔婉媚,怒目四射的样子极是吓人,内侍和宫女们早退出了宫门外,只留下这一对母子在宫里相对。

“这下平白便宜了慕妃,早知道如此,不如一早把此事禀给你父皇知道……”李贵嫔恨恨地说。当初这个计划她也是同意的,不料她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想到长泰帝一连数日都守在朝暾宫,她又怒又嫉。虽然知道说这句话也没什么意思了,却是憋在心里不得不说。

“母妃,当时是怎么一回事?不是应该由你救下父皇的吗?当时情况那么混乱,其余妃嫔都躲避不及了,怎么慕妃还能救下父皇?”上官长治有太多的不解,明明计划是这样完美无缺的,这救驾之功应该是属于李贵嫔的才对,怎么会是慕妃得了去呢?

当李贵嫔说到被慕妃的女官绊住了,上官长治只能感叹慕妃身边的人更得力,也感叹长泰妃嫔之中竟然还有人不怕死的,一想到要把徐飒从大理寺狱里捞出来,他就头疼不已。

第五十章 流言四起 (第一更)

上官长治头疼之余,开始暗暗后悔起来。早知就不利用刺客一时来筹谋了,不然也不至于如今这样进退两难。

刺客混进德庆班将行刺长泰帝的消息,是许三思偶尔得到的。说来很凑巧,早前许三思去德庆班听戏,许三思此人心思细密非常,瞧那小唤身形精妙不似寻常人,就留了心。没想到顺藤摸瓜之下竟然探知到此人欲行刺皇上,他大惊失色来报上官长治知道。上官长治本想立即告诉长泰帝这个消息,却是转念一想,如果就这样告诉了长泰帝,他除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检举之功,再没有别的好处了。为了从刺客一事中得到最大的好处,他制定了这样一个计划:让李贵嫔为救驾受重伤以获取皇上的怜惜和愧疚。这天大的功劳对上官长治来说太重要了,为了双重保险,他还将此事告知了亲信徐飒,让他能第一时间赶到慈宁宫,也立下救驾之功。这个计划他和李可安等人推敲再三确认是可以天衣无缝的了,怎么到最后这个功劳会被慕妃得了去?徐飒也因为紧张露了形迹从而被人怀疑,现在还在大理寺大狱呢。

李贵嫔救驾不成,还搭进去一个金吾卫中郎将,他和许三思等幕僚花了多大的气力才让徐飒做到金吾卫中郎将,这下!都泡汤了!原本徐飒还另有大用的,却在这一次刺杀里面折损了,这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上官长治的心情不是后悔恼恨这几个字可以形容的。

“那流言放出去了吗?”青竹居内,春夏冬几个丫鬟都歇下了,琴棋书画四个小丫鬟还没有资格守夜,只有秋歌待在沈宁身边。

“已经交代哥哥了,这两天应该就能听到消息了。”这一年下来,秋歌的心性已经是逐渐镇定和坚毅了。虽然很多消息涉及死生大事,她也从不过问,只默默将沈宁的纷纷交代下去,就像沈宁早前让她传了一个惊天大消息给秋梧,她虽面色勃变,却还能保持口齿清晰。

圣寿节将有刺客行刺皇上,李贵嫔欲挡剑谋求救驾之功——这个消息,是沈宁亲口述说,经由秋歌转达给秋梧,再由蚍蜉送到慕妃娘家卞家,这才有了慕妃绊住李贵嫔,亲身挡剑的那一幕。

沈宁之所以知道这个消息,乃是前一世上官长治亲口所说。为李贵嫔和徐飒谋取了救驾这个天大的功劳,这个事情是他最得意的手笔之一。那时他们还算恩爱之时,他把这个事情当成有趣的例子对沈宁说了几次,她记得很清楚。这一世,她怎么可能还让他有机会立下这天大的功劳?之所以会将这个消息告诉卞家,是为了拉慕妃和卞家入局。给上官长治添堵的事情她最乐意做了,夺嫡之争,怎么可能只局限于二、三、五这几位皇子呢?这京兆的水越浑浊,才越有意思,不是吗?沈宁露出了冷冷的笑意,想起长春冷宫的苦寒,她的心冷寂无比。五皇子,你以为事情就到此了吗?那么你就错了,事情还没有完呢。

接连几日,京兆的茶楼、酒肆都在隐隐约约传着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说的正是圣寿节刺客一事。说之所以会有刺客混进来,乃是年长的皇子想要长泰帝退位,实情与盛王无关,乃是诸皇子的手笔!茶客、酒客、路人都在小声交谈着,不少人还说出了这个事情的不少疑点:盛王都在赣州三十多年了,怎么这个时候才刺杀皇上呢?消息还说刺客就是金吾卫放进去的,甚至有茶客说,据说那金吾卫中郎将徐飒面色惊慌跑了多次厕所,可见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这样的消息扑朔迷离,却又传得有模有样,以猛火燎原之势散播开来,一下子就传遍京兆了。

这下,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和他们的母妃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全都变了!他们的母族和妻族,都又惊又惧,尤其是五皇子上官长治,听到这个消息身都凉了半截:这下别想把徐飒捞出来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上官承佑、上官长治、兵部尚书府、刑部侍郎府在惊恐之余,也派出人去平息流言,同时全力追查流言的来源,自金吾卫戒严之后,京兆地区再一次经历兵荒马乱。

查来查去,都无法查到流言的真正源头。只知道消息最初是一群乞丐在茶楼门前小声嘀咕的,京兆乞丐众多,流动性又大,谁也不知道是谁最先传出来的,自然是无法查下去了。

长泰帝也自然也听到了这则消息,或者说是流言。当他听说后,脸色也变了几下,这则流言的某些话语,恰好也说中了长泰帝隐秘的心思。这次刺客实情的确与盛王无关,那二十余名赣州商团,不过是长泰帝的死士而已!连那个献舞少女所说的赣州口音这句供词,也是他吩咐暗卫伪造的。在兵部库部司核对那兵器之前,暗卫已经将那些刺客的剑都替换掉了。从刺杀发生后的第一时刻,在他面临濒死之局的那一时刻,在他还守着慕妃的那一时刻,他就想着要借着这次刺杀拨了他的心头刺——盛王!不管刺客是不是盛王派来的,长泰帝都会坐实他意图弑君夺位这个罪名!所以朝廷百官认为刺客是盛王派来的,但实则上刺客是谁派来的,这场刺杀的真相究竟如何,长泰帝还没有查出。

这流言说的,会是正确的吗?难道真的是他的皇儿等不及了,要派人来刺杀他?他想起皇家无亲情这句话,想起自己对兄弟设局陷害的毫不留情,难道他的儿子真的如此大逆不道?刺杀的真相难道是这样?长泰帝不由得开始猜疑了。

“真相?真相从来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从中得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