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汇总之后,沈家很快就将目标锁定三皇子了,因为这一段时间三皇子实在太平静了,几乎闭门不出,对外说是为了慈懿太后守孝,事有反常必为妖,况且蚍蜉还探知,弩坊署令王琦似乎和周家的人是认识的,三皇子走私也有便利条件。

只是他们还有一件事情怎么都想不通,因为许光耀说他已经检点过了,弩坊署上交上来的弓弩数量是对的,弩坊署从工部领取的原料也没有增多。

再说了,三皇子也没有办法在诸皇子的环视之中开多一个弓弩署,那么这批明显是弩坊署出产的弓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沈宁凝神沉思,却始终无法连通其中的环节,这其中,肯定有什么是他们忽略了的,只可惜军器监无法安插进人手,不然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就算他们知道这批弓弩又如何?谁都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上官永平笑着对冼茂信说,他敢将这一批弓弩流出去,就笃定没有人会猜得其中真相,就连弩坊署的匠人,也不知道这样的生产有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他将那名匠人看管好,再封住陶彬和王琦的嘴,就算兵部来查,也查不出什么的。

他想到因为走私弓弩而带来的巨额财产,不禁满意地笑了起来。

第一百三十章 抢人之战

“姐姐,你怎么这两天都没有什么精神的样子?”鉴华堂内,沈宓关怀地问了沈宁一句。

这两天,沈宁的脸色比较差,好像满腹心事的样子,下课之后也总往青竹居赶,也很少和她们这些妹妹说话了,沈宓感到很奇怪。

“嗯,这几天是有点事。”沈宁强打起精神说道,对着沈宓倒是实话实说。这两天都在想着黑市弓弩的事情,和秋歌她们分析资料到很晚,脸色难免差了点。

“姐姐,你也很久没有去精巧居玩过了,我又编织了很多新鲜的玩意儿,等会你和宓姐姐一起去我精巧居玩玩……”沈宛也看到沈宁的脸色了,开口邀请沈宁去玩,一旁的沈佳沈梅等人是一副期待的样子。

沈宁坐在精巧居里,看着沈宛献宝似的介绍一件件小玩意,有些失笑。自己明明不得闲的,怎么就和这些妹妹一起来到精巧居玩儿来了,还和沈宛她们一起疯?这不,几个小姐妹正在沈宛的指导下,学着编织一朵荷花呢。

“不对,这样不对,不如这样好了。宓姐姐你就编这块花瓣,瑶姐姐你就缠这个茎好了……最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一枝荷花就做好啦!时间也很快的哦,我经常和芦苇她们这样做的。”沈宛看着沈宓等人惨不忍睹的手艺,开始给每个人分配任务。

沈宁看着几个妹妹有条不紊地做着这些手艺,最后沈宛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很快,一枝荷花就做好了。活灵活现的。

“怎么样?我没说错吧,就这样分下工,可是省事得多呢……”沈宛一脸高兴的样子,显摆着那枝荷花,这样说道。

其他的姐妹们都赞同地点点头,沈宛满意极了。扭过头,却看见沈宁笑得比她更欢。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沈宛一头雾水:怎么这个长姐突然这么高兴了?

沈宁当然高兴了,原本一直想不通的事情终于连接起来了,如果有了这个环节,那么一切事情就说得通了,她连忙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沈华善和沈则敬。

“弓弩制作的过程改变了?”沈则敬重复着沈宁这句话。也在试图猜测这种可能性。

按照沈宁的猜测,弩坊署制作弓弩的流程必定有了改变,弓弩制作的时间和用料必定要比原来节省了,这样弩坊署在上交了库部司的弓弩之后,才可能有多余的弓弩流出来。

“那么,也就是说。弩坊署很有可能出现了一个天才匠人,改良了弓弩的制作,弩坊署才可能做到这一点。更甚至。如果这个真的是天才匠人的话,绝对不仅仅只是改良了弓弩的制作,很有可能会制造新的兵器……”沈华善顺着沈宁的思路深入下去,越想越心惊。

他和沈则敬对视了一眼。没有说出两个人都知道的意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人就太重要了,比黑市上的弓弩要重要得多!

这个匠人,关系着弩坊署的真相,关系着大永将来的军器大事,谁得了这个匠人,谁就得了兵器的主导权!当务之急是。找到这个人,不惜一切代价。——沈则敬的面色也变化得厉害,他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

“这个匠人必定是被三皇子藏起来,吩咐如流处全力监视三皇子府,其他的事情都暂时停下再说!想办法查清楚三皇子在京兆各处的别业,时间一定要抓紧了!让蚍蜉的人查探京兆所有匠做技人的消息,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匠人是谁!”沈华善很快就发出了几个命令。

时间已经不多了,一定要尽快找到这个匠人才是,也不知道弩坊署的事情还能隐瞒多长时间,要是兵部和几个皇子介入,事情就更不好办了。

沈家在京兆地区内还是很有些门道的,在沈华善发话之后,沈家暗处的人几乎全员出动。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如流处已经摸清了京兆匠人的状况!

果然发现有一个名叫胡兆昌的匠人已经近两个月没有从弩坊署回家了,而原本弩坊署的匠人是能够每月返家一次的,如今那一家的妇人正哭得呼天抢地,想要问弩坊署讨个公道呢!

想必这个就是被三皇子藏起来的天才匠人了。说起来,这些弩坊署的匠人也是可怜的人,他们拥有一门手艺,每天都要在弩坊署制作各式兵器,却只能归为贱籍,领到的钱银也是极少极少的。

军器监根本就不曾理会过这些匠人的死活,如今一个匠人已经两个月不见了,估计军器监都不会有官吏知道。

“先把那匠人一家保护起来再说,以防有人拿了这可怜的一家子作人质。”沈宁趁着三皇子尚未反应过来,将那匠人的家眷转移至别处了。

只是胡兆昌的家人也不知他身在何处。沈家还恳求许光耀暂且先别将弩坊署的事情捅出去,等他们查清是怎么一回事再说。

陈知浩虽然丁忧在家,可是他在兵部也是有不少眼线的,他也很快知道了弩坊署的事情,当然更知道了弩坊署生产的弓弩数量远远不止上交库部司的那些!

只想一想,他也和沈华善一样,想清楚其中的门道了!他甚至还让人帮助三皇子将弩坊署的事情压下了,为的就是三皇子藏起来的那个匠人——身为前兵部尚书的陈知浩实在太清楚一个天才兵器匠人的价值了!

他所做的种种事情,就是在等三皇子露出马脚,希望顺藤摸瓜找到这个匠人。

上官长治在卫尉寺是有暗线的,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同样想得到这个匠人,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不着痕迹地帮助上官永平将弩坊署的事情压了下去,暗中派了一拨又一拨的人前去三皇子府查探消息。

就这样,在二皇子、五皇子和沈家的共同作力下,弩坊署的事情就这样怪异地压了下来,兵部和军器监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平静氛围。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三皇子还在洋洋得意,人财两得,这可不是一般的高兴事,连冼茂信看着那巨额的钱财也心喜,从而少了几分危机感。

二皇子、五皇子和以沈家为代表的十二皇子,都紧盯着三皇子府,就等着那个匠人露出半丝踪迹。因而他们都知道了三皇子府挖通了弩坊署的地道,将弓弩从地道里运出,可是这有什么用呢?这三方人马仍然没有发现那个匠人被藏在那里,因而他们都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三皇子将第三批弓弩运出弩坊署。

“这样下去可不行,再有一批弓弩流出来,弩坊署的事情是怎么捂都捂不住的了。要与其他人斗快才行,三皇子府的别业都查清了吗?”沈则敬问着沈宁,觉得有些心浮气躁。

二皇子府和五皇子府都在守着三皇子府的动静,沈家是知道。想必其他两人的人也发现三皇子府还有他这一方的人马在监视,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率先找到胡兆昌,委实不容易!

沈宁也知道这是要争分夺秒的事情,可是如流处已经将三皇子府的别业都查探过了,根本就没有发现那个匠人的踪迹,或许三皇子根本就没有将那个匠人藏在别业之中!

要想找到这匠人,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如流处已经找不到有用的信息的了,沈宁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回忆,她在努力回忆上一世的事情,试图找出三皇子的藏人之所。

“长泰帝四十五年,三皇子以谋反入狱,关押大理寺……下狱身死……三皇子府死士护送皇孙成功出逃……运河河道……”沈宁在心中默念着,想最大限度地回忆有关三皇子的事情,猛然,她的眼一亮!

运河河道!沈宁记得了,前一世三皇子下狱身死之时,他的死士护着他的儿子藏在京郊运河边的一处宅子里,并且从那里成功地逃出了京兆!斩草不除根,这成为了上官长治的心病。运河边的宅子,应该是三皇子最隐秘的处所了,那个匠人很有可能就藏在那里!

沈宁再次借助了应南图的力量,吩咐秋梧和陈成带着应南图相借的人手,火速前往京郊运河旁边的宅子找人。

京郊运河旁边一带都是相同式样的宅子,要在这一带宅子中找人,还不能引起怀疑,因而秋梧等人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最终找到胡兆昌的藏身之所。

当京兆城中心的二皇子、五皇子还在紧紧盯着三皇子府和弩坊署的时候,京郊运河旁边有一个宅子发生了一起强盗入室抢劫的案件。不过好在没有什么人员伤亡,只损失了不少财物,倒也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毕竟靠近了河边,水盗啊什么的,也时有出没。

“禀告祖父和父亲,人已经到手了!接下来的事情,可以马上进行了!”沈家,沈宁语气急速地说道,神色兴奋!

这个抢人之战,沈家竟然走在了前面,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关于沈家的将来,关于扶持十二皇子上位,就好办多了!

“立即吩咐如流处的人从三皇子府和弩坊署周围撤离!弩坊署的事情不用再瞒了,必须立即捅出去!我想,沈家是应该卖京兆尹罗士敬一个人情了!”沈华善拈着胡子,微微笑了起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私事发

当罗士敬尹带着京兆守卫包围弩坊署的时候,兵部和军器监的官员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罗士敬查抄出弩坊署那条隐秘的地道,又在弩坊署发现了王琦和陶彬的尸体。军器正监吴嘉诺才知道他辖下出了这么重大的事件,他坐都坐不住了,完了完了,这下什么都完了!

弩坊署出现特大的弓弩走私案件,弩坊署令王琦、军器监监丞陶彬畏罪自杀,有隐秘的地道、有黑市流出的弓弩……

这样的消息火一样传遍了大永朝堂上下,甚至有不少官员嗤笑了一声:这怎么可能?!大永对弓弩监管之严那是众所皆知的,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特大的走私案件?——可是他们看到兵部尚书卞之和阴沉的脸色,都噤声了。

弩坊署走私事发,因为涉及的是军中敏感的兵器一事,只能由兵部去处理,大理寺和刑部都不得插手。

长泰帝责令兵部尚书卞之和三日之内查清事情的真相,核实走私的数目,追缴黑市流通的弓弩,同时令京兆尹罗士敬协理此事,至于军器监相关官员,暂时不追究相关责任,待卞之和查清了事情的真相,再另行处置。

卞之和看着弩坊署的那条密道,面有菜色。三日之内查清事情的真相,谈何容易?

库部司的官员循着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