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6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溃,我们甚至会倒退回黑船时代。”仲小路廉抬眼望了望目光依然呆滞如木偶的天皇,略一沉思,朝着大岛健一看过去,又补充道。

“再说,即便是直接参战,我们也并不一定需要派出帝国陆军。”仲小路廉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眼光都投向了他,显然都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直接参战而不派出帝国陆军?这时一直如木偶般的大正走下御座,迈了两步,又回转身静静问道: “仲小外相,为什么并不一定需要派出帝国陆军?”

天皇的问话让仲小路廉一激灵,直挺挺地站起身来回复道: “陛下,帝国军队与帝国经济皆为国家兴废之根本,两者缺一不可,帝国经济可为帝国军队做出牺牲,同样帝国军队亦可为帝国经济作出牺牲。在日本,每一个国民都知道,陆军每建三个师团帝国经济即不景气一年,海军每造一艘主力舰帝国经济不景气三年,这是帝国经济多年来的牺牲。”仲小路廉说话时分别朝大岛健一和加藤友三郎瞥去,如果不是陆海军即便是在此时仍坚持原定的军备计划,或许帝国经济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严俊。

“现在帝国经济需要帝国军队作出牺牲,这种牺牲并不是让陆军把所有的精锐都派至欧洲参战,而是派出其它的军队。”仲小路廉恭敬的半垂着脑袋说道。这是会前寺内首相作出的应急决定,或者说这亦是首相而对来自山县元帅等元老派压力的无奈选择。 “仲小外相,请您把话说明一些,什么军队不是帝国军队,你以为帝国是支那吗?”神色比先前已轻松许多的大岛健一带着些嘲弄眼神看着仲小路廉,山县元帅的保证让大岛看到了保全军队的希望。

“新建师团,用朝鲜人、台湾人作为参战师团主力。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派出一至两个常备师团前往欧洲。”仲小路廉话音未落,大多数人都惊呆了!用朝鲜人和台湾人去做炮灰!大正天皇听罢,没再吭声,他慢慢转过头,向身旁的侍从武官做了个手势,武官长会意,转向众人: “陛下宣布会议到此,诸君请回。”

穿着和服满面皆白的老者,微抬起满是皱褶的眼帘看了眼大岛。 “大岛,接受吧!帝国的经济需军队做出牺牲,才能挽救。” “可……元帅,我们还是需要派出两个师团去欧洲,而且赤石山脉的暴乱至今仍未平息!”恭敬的微垂着脑袋的大岛语气不很坚决的轻回道。御前会议刚一结束,大岛便来到元帅官邸,想寻求支持,但听到元帅回答后,大岛明白直接参战已成定局。

“大岛,第三师在赤石山脉遭受重创,而第六师团在俄罗斯屡遭袭击,半数官兵都是新征补充兵,新建师团将会拥有番号!”老者一句话决定了两个师团的命运,帝国经济需要保全,军队同样需要保全,但为了取信欧洲人,必须要派出一定的甲等师团,牺牲是必须的。

谁能想到这个已经垂暮之年的老者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 “军阀王国的始祖”山县有朋,尽管已经不再过问政事,但是他的任何动作的都足以影响到整个日本,无论是政界或军界。几十年来山县的影响力渗透到政界、官界和学术界,形成除军部外还囊括枢密院、贵族院、司法省在内的日本政治史上最大的派阀。即便是现在的首相寺内亦同样是山县的部下,与其说日本政府是天皇的政府,倒不如说是山县的政府。也正是因为山县的存在,才使得尽管现在日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寺内对外政策让军队少壮派颇为不满,但仍然未有任何异动,在日本,陆军这支不安的怪兽只有山县才能钳制。

“嗨!”尽管元帅的话未明说,但大岛旋即明白元帅的意思,同时快速在脑中作出决定,派出两个师团得到的或许是三个甚至六个新建师团的番号,尽管新建师团将会由朝鲜人、台湾人组成,但战争结束之后却可以化为陆军的师团编制。自明治末年以来,陆军一直寻求机会扩充常备师,而现在扩充常备师团的梦想将在自己手中得以实现,似乎参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随着山县与大岛二人之间的对话,日本直接参战的道路随之铺平。

第二天,神秘幽静的皇宫里,一场夜雪将整个东京城染成白色,在皇宫东一厅内,一场决定日本未来命运的御前会议结束了。若干年后,中、日历史学家在评价这段历史时,都感到:如果日军派出军队直接参与到欧洲战事中,或许日后亚洲历史会换个写法。

曾有记者说,来到西北,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看,因为一个国家需要灵魂一个民族需要精神,一个人需要心的故乡,而西北最能触碰到这个民族心灵的景观,一是西北国家公墓,二是西北的工业品展览中心。西北国家公墓是一个在新闻电影里常可以看到的地方,西北国家公墓在西北是一个荣誉归葬地,并不是官员的高级墓地。一个死于疆场的、为国扛过枪打过仗的军人才有权安息于此,否则官阶再高,也没有资格,这里永远只属于战死的军人,而没有服过兵役的国人,则只允许军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在此与父亲合葬。

尊重为国捐躯者的亡灵,给予每一个献身国家烈士平等荣誉,是西北国家公墓的宗旨。墓地的简介对公墓的使命这样描述:在西北国家公墓被祭奠的亡灵,以服役他们的国家为共通,他(她)们中的每一位,无论军阶高低,身份职位,无论是功绩显赫的英雄,还是身份无法辨明的普通将士,亦或是曾为我们的武装力量做出贡献的女性,在此都享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象征着荣誉的栖息地。

占地达200顷的公墓规模宏大,一排排样式简单的白色墓碑看似一望无际,草坪翠绿,公墓之中不分等级,阵亡将士的家属还有权利选择墓地的位置,哪怕只是个普通士兵,也会被准许安葬在某位将军墓地的一侧,将军与士兵,在这里紧密相连,在西北国家公墓人们能见到真正的独立平等,所有的人生而平等、死而平等。进入公墓走过长达半公里的松柏林荫道后,入眼的是以汉白玉为基的雄宏而壮观的忠烈祠,忠烈祠前便是西北的军人和民众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无名烈士墓,公墓仪仗队24小时守卫,边防陆军第一步兵团在此执行轮换哨岗的任务。

无名墓上是一座与西北军校持枪跃进无名士兵相同的雕像,雕像人物形象十分逼真,看着这座像,任何人能闻到战场的硝烟,能听到枪炮的呼啸,能看到士兵冲锋时的绝然,还有那血肉,牺牲和胜利,雕像使用了数十吨铜,铜的青绿俨然与边防绿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雕像的基座则选用黑色的泰山花岗岩作为材料,喻意的再清楚不过。

望着无名烈士墓前身着墨绿色戎装,扛着步枪的哨兵,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二十一点象征军方仪式中的最高致敬,这是在向为国牺牲的人致敬,在这里日夜有士兵按照礼仪严格巡守。

前来参加自己学生葬礼的胡致远心情沉重,在这片象征军人最高荣耀归地的国家公墓之中,自己已经有十三名学生长眠于此,他们的灵位就供奉于无名墓后雄伟而壮观的忠烈祠内,享受着世人的尊重与纪念。 “一个国家怎样尊重和荣耀为它做出牺牲的人,也是一个人民怎样对待自己国家的问题。”胡致远的记忆中浮现出在西北国家公墓落成后先生的致词,作为一个国民,胡致远同样深爱着这个国家,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但是作为老师每每想到青年在自己生命最炫目的时刻凋零,心中的隐痛非常人所能理解。

“准尉刘勋梁,您的功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您用生命忠诚的实践了您的诺言,边防军以您为荣!祖国以您为荣!”二十一声枪响之后,身着军礼服的军官用带洁白手套的右手,高举刘勋梁用生命换来的那枚一级忠勇勋章 ,庄严的喝道,银质勋章 在阳光照耀下反射着光芒,随后勋章 被授予了他的亲人。

站在送行的人群中,胡致远望着黑色军棺前的照片,照片上身着军装的十九岁青年,依然保持着和学校时一样的笑容,笑容依稀还是那么的青涩。耳边传来他双亲撕心烈肺的哭声,并没有打断胡致远的回忆。 “老师,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要遭受现在这样的耻辱和苦难?为什么我们要忍受这一切耻辱?”在那节庚子之祸历史课上,双目通红的少年和照片上那个面带微笑的军人重合在一起。

“老师,等我们赢了这一仗,就再也不会有洋鬼子在咱们土地上横行!”那个少年在离开时曾经如此对自己说道。他才19岁,生命刚展开就已凋零,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和生活,与所爱的人一起分享惊奇与喜悦,就已经离开了人世,带着他最大的遗憾,未能看到他梦想的胜利和胜利带给国家的尊严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许在他看来,这就是他的归宿吧!在这里,在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国家公墓,一排排样式简单的白色墓碑下面,他们大部分人在青春伊始,就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再也无法孝敬自己的双亲,享受最温柔体贴的情感……

葬礼结束之后,胡致远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静静的看着眼前一排排白色的墓碑,墓碑的主人如生一般站在那,像是在迎接着元帅检阅的士兵。右手平端着军帽的秦少岭看着自己的老师呆呆的站在那里,于是便走了过去。 “老师,勋梁和……他们从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这里的每一个英灵都没有后悔过!”秦少岭站在老师身旁,望着有生命一般列队站立的墓碑,原本想安慰一下老师,但话到嘴间却变了模样。

“少岭!陪我一起走走吧!”胡致远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自己不过只带了两个班,一百六十名学生,到今天已经有十三个名学生牺牲在疆场之上,他们都是在自己生命最炫丽的时刻开了这个世界。 “李富,一等兵,光绪30年至共和六年” “梁兴宗,列兵,光绪十九年至共和六年” “李少云,中尉,光绪二十六年至共和八年”……每经过一个墓碑时,胡致远都会看一眼白色墓碑上的名字,每一个白色大理石制成的墓碑上都铭刻着: “这里安息着一位光荣的中国军人。”

秦少岭默默的跟在老师身后,这是第三十五次来公墓为同学和战友送行,每一次秦少岭都会想自己有一天或许也会来到这里陪伴自己的同学、战友,现在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在墓地中可以看到一些妇女带着孩子静静的站在一个墓碑前,每当经过她们身边时,秦少岭都会立正恭敬的着着墓前的人行一个军礼,尽管不知道她们的姓名,但是秦少岭却知道她们的身份:军人遗属。从边防军走上战场的那一天起,边防军军人家属就无时不刻在担心亲人的安全,她们中很多人一朝醒来就由妻子变为遗孀,孩子失去父亲,这群曾经的军人眷属也因此发生了转变,成为了军人遗族。

无论是西北或是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男人从来都是家庭的中坚,在西北的价值观念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关系是相互的,军人为国家利益战死沙场,政府理应代表人民从经济上和生活上抚恤军人家属。也就是说,当女人由妻子变为遗孀,小孩成为孤儿,除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外,他们理应免受其他方面的冲击,从现实的经济状况到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

“金钱不能抚平一切创伤,但如果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