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何三娃哀声恳求,武潘安如此侮辱石青,他眼睛都红了,若不是恪于军令早就上前一刀剁了对方。

“呵呵——看来不和汝比试一场,石某今天就不能脱身了。”石青格格冷笑,他是真的怒了。他怒的不仅是武潘安的无礼,还是四周包括郗愔在内的围观人众的漠然;这些人打定借机试探的主意,一个个兴致盎然看戏一般。这给了石青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仿佛荒漠中孤独的旅者,除了危险和冰寒之外,感觉不到一点温暖。

好吧,想看戏是吧,我就给你们演出好戏!

心中怒火中烧,石青表面上却越发淡然,深沉地看着武潘安道:“石某不会比试,为求活命,自拿起刀枪的那一天起,刀枪就是石某的救命伙伴杀人利器,从没用于比试。你若想比试,需得有被石某格杀的准备。”

武潘安长啸一声,双锏在空中相互一击,断喝道:“哪来恁多废话——你若有本事杀了武某,只怪武某学艺不精,怪不得任何人。你若败在武某剑下,武某也不要你性命,只打你几剑为江东士人出气就是。”

“好——艺高人胆大,果然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武潘安!”武潘安一番话说得堂堂正正,当即赢来一片叫好声。

何松笑对刘惔道:“真长兄,武潘安虽是草莽之士,气度可比石青强多了,真不知道石青靠得什么运气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刘惔哂笑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称兄。天下人物尽在江东,中原人才凋零,是以才便宜了石青。”

“此言有理。”何松颌首附和。

“汝可准备好了?”石青沉声喝道,身子一动,跨出几步,与护持的亲卫骑拉开一点距离。

四周观众见状,知道双方即将动手,哗啦一下向外散开,腾出更大一个圈子以方便拼斗。

武潘安长啸一声,双锏在空中相互一击,断喝道:“来吧!武某让你三——”

“杀!”

武潘安“招”字还未出口,石青如怒目金刚,瞠目爆喝。

这声断喝是他胸腹间憋闷许久的郁气的大爆发,当这股郁气从口腔喷涌而出的时候,天空突然一暗,紧跟着一声春雷炸响,直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感觉大地在摇晃一般,身子颤颤栗栗,摇摇欲坠之际,忽然霹雳一闪,似乎有电光从眼前一闪而过,有心细看时却又没了踪影。

雷声电光过去,闹哄哄的看热闹圈子一下变得静悄悄的,再没有一点点杂音。就在这时,“通——”地一声重响从场中传出,这声响原本不大,只因四周太过寂静,这才显得声音特别大。围观人众的颈项似乎被什么东西牵引着,不约而同地向场中看去,但见石青从腰间掏了一块暗红色皮革,正在仔细地抹擦铁枪刃上殷红的血迹。石青身前地面有一人面孔朝下扑倒,后颈处血肉模糊一个茶盏大小的窟窿正汩汩地冒着血水。这人手持双剑,想来就是武潘安了,令人不解的是,他是如何被杀死的,临死前为何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心思灵通之士隐隐猜到,石青吼出的那声炸雷大约是把武潘安震懵了,炸雷之时闪过的那道电光很可能就是石青的长枪,只是这一枪太快太狠,一枪穿喉,武潘安还未来得及喊叫便已毙命。

想到刚才的电闪雷鸣乃是石青所发,围观之人一个个大汗淋漓,战战兢兢,只想远远逃开,再没有半点瞧热闹的心思。

就在这时,又是“扑通——”一声,响声却是从何松身边传出的,众人下意思地看过去,却见刘惔脸色发青,仰面朝天倒在地上。何松最先反应过来。惊叫一声:“真长兄!你怎么啦?”随即蹲下身去扶。谁知他双手刚一碰到刘惔的身子,便如被蝎子蜇了般甩出去。口中连呼道:“这这这……真长兄这是……”

人群中有人叫出来:“死了。刘真长是被吓死的,脸色发青是胆破之象……”

正在擦拭枪刃的石青闻言一愣,没想到自己又添了一条人命债,竟然有人被活活吓死。但他并不在意,被吓死只能怪他胆小还想瞧热闹,无论如何怪不到自己头上。沉思之间,他再次向四周看去,但见原来的观众大多哆哆嗦嗦,不敢与自己对视。目光缓缓转动,突然一凝,与另一人目光碰个正着。那人也许是距离较远的缘故,受得惊吓较轻,面色倒算正常。只一双眼睛幽然生光,带着些寒意定定地看着石青。虽然没有叙谈过,石青却知道,这人正是他小心在意的谢安谢安石。

触到谢安的目光,石青心中一凛,隐隐感觉自己有些莽撞。正在这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随着脚步声一起的还有高崧的呼喝:“出了什么事!各部禁军小心戒备!保护民王麾下征北将军石云重。”

踏踏的脚步声中,一千大晋禁卫台军开了过来,将石青和亲卫骑四面保护起来。

第三十章 感觉敏锐的人

高崧的护卫初始并未让石青感觉到不妥,缘于对自己身份的自信和当时等级制度的森严,他知道,即便自己杀死武潘安,吓死刘惔,受到保护的依然是自己。

“高司马,石某杀阵出身,这点事算不得什么,不用劳烦禁卫兄弟了。”

石青打算逊谢高崧的‘善意’保护,没想到高崧异常热情,不由分说地簇拥了石青、郗愔一行向东去,并道:“征北将军英雄了得,不在意些许小事。只高某职责所在,不敢怠慢,还请征北将军见谅。”

石青不为已甚,遂欣然接受了高崧的护卫。只是未等进入乌衣巷郗愔府邸,会稽王司马昱派人传来令谕,命高崧率部充作石青护卫,以免宵小之徒伤害社稷功臣。这个时候石青才感觉到不妥。此时并非战时,身处建康天子脚下,自己还有五十名护卫,安全自然无虞。何须一千禁军保护?

难道石某自己才是这一千禁军真正的目标?

想到这里石青心中一凛,小心地向传令小校谢过司马昱的关照之情,随后在郗超的引领下不露声色地进了郗氏府邸。南下之初,石青向郗愔明言自己要住在郗氏府邸,并明发将令命郗超赶回建康听用,是以,郗氏府上早早腾出三个挨在一起的小跨院供石青一行歇宿。郗超更是早早等候在府门外。

高崧交待部属轮流在郗氏府邸内外值守,自己则一步不落地紧跟在石青身边。石青在郗超的引领下来到一个厅堂坐定,吩咐何三娃道:“三娃子,高司马心思慎密,才略不是你能比拟的,由他负责护卫,本将军很是放心,汝将麾下兄弟交由高司马统一编制以安排值守,你自己跟在本将军身边听候差遣就是。”

何三娃习惯性地应了声是,然后请高崧一道出去接管石青的亲卫骑。高崧大喜,向石青、郗超一揖便即兴冲冲地告辞而去。

“景兴什么时候到的建康,可打听到朝廷对石某的真实想法为何?”堂上只剩下两人,为防窗外有耳,石青一边踱到堂里角,一边放低了声音。

“禀石帅,郗超昨日到得建康。朝廷对石帅有和意图郗超暂且没打听到,不过,郗超听说……。”郗超神色很少有的凝重,一字一顿道:“在此之前,皇上并未下诏督请石帅南下建康陛见。”

“什么!”石青霍然一震,不可思议地盯着郗超求证道:“皇上没有下诏?那就是褚国丈矫诏了。”

“不仅是褚国丈,还有殷刺史。”

郗超重重点头,给予了肯定答复。然后眼光深邃地说道:“褚国丈、殷刺史矫诏原因不详,很可能是临时见机起义。只是,有什么理由使得他们不惜矫诏也要诓骗大将军南下呢?朝廷似乎不准备追究矫诏之罪,这是否说明朝廷赞同两人诓骗大将军南下之举?”

“怎么会是这样……”石青一抚额头,缓缓跌坐上席塌。他以前想过大晋朝廷可能有一整套应对中原的策略,逼迫自己南下可能是其中的一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只是意外,是褚衰、殷浩的矫诏之举。

褚衰、殷浩此举到底为何呢?仓促之间,他感觉头脑里千头万绪,理不出一点头绪。只能不住地喃喃道:“为什么?为什么?……。”

“此事关系重大,寻常人知道详情,郗超明日再出去打听一下。大将军无忧,观今日会稽王之作为,似乎有意安抚怀柔,断不至于突然危及大将军安危。”郗超从旁安慰了一句。

“看高崧这副做派,会稽王软禁石某的可能更大啊。这样也好,暂时不用石某拼命就是了。”石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而问道:“景兴。天骑营怎么安排的?”

郗超答道:“天骑营的兄弟昨日全部抵达西水关外,考虑到人数太多,全部进城比较扎眼,郗超和丕之兄商量,准备在长干里租借几套民居安置五六百人,在黎半山掌柜的货栈安置两百人。安离正从豫章赶往建康,他若是到了,可以庚氏卫队的名义在庚家产业安置两三百人;丕之兄暗中租借了五六艘船,打算安置三四百兄弟潜伏其中,日夜在秦淮河上巡弋,随时从水路接应大将军,以防意外……。”

郗超扳着指头,一五一十地叙说着天骑营士卒的安置潜伏事宜。

石青缓缓点头。尽管他不希望出现杀出建康的场面,却不得不做好最坏的准备,建康四面是水,若是没有船只接应,任谁再是勇猛也不可能杀到长江北岸。可若有了船只接应,只需杀到秦淮河上,随意跳上船一躲,很可能就躲过了追兵。天骑营攻坚战力未必很好,却是水陆骑步样样皆精的特种营,自然是接应他的最佳部众。

“只是……”郗超话音一转,为难地说道:“郗超和丕之兄算了又算,为防止泄密,健康城内最多只能安排一千五百名士卒,另外一千五百名士卒只能在江上躲避潜伏。事起时再依令杀入城内。”

“一千五百人足矣!”

石青灿然一笑,对郗超吩咐道:“城内就依景兴所说的安排。景兴负责居中调度,赵谏负责统带长干里潜伏士卒,黎半山负责调度货栈和秦淮河上潜伏的士卒;传令孙霸,不要闷在舱里睡大觉,带着江上潜伏的兄弟到建康四周水路上转一转,熟悉本地交通,尽早制定进退预案。”

石青、郗超议论防卫部署之时,郗府斜对面的谢府中门大开,谢安的座驾直接驶了进去。牛车初一停下,谢安一边下车一边连珠价吩咐:“来人,持吾名贴,请王彬之先生过来一会。再去个人到王府,看看敬文贤弟在不在,若在,一道请过来。嗯,对了,大老爷回来没?”

“怎么啦安石,找为兄有事?”蹄声踢踏,陈郡谢氏目前的当家人、大晋安西将军谢尚骑跨骏马进了府邸。

“从兄!弟弟想入仕。”谢安上前勒住战马辔头,一本正经地对谢尚说。

谢尚大奇,讶然连声道:“安石,这可稀奇了?你竟知道为陈郡谢氏出力了?”

“从兄见责,弟弟汗颜。”谢安一扫平日嬉笑模样,对谢尚揖手说道:“弟弟以前拒绝出仕,并非不肯为谢氏出力,实则是因为有从兄和大兄(谢安大哥谢奕)、万石(谢安四弟谢万)、石奴(谢安五弟谢石)在朝中经营足矣,弟弟出仕反不如隐居在野为谢氏收名养望,另外还可在士林呼应朝中诸兄弟。”

“哦?安石倒是煞费苦心了。”谢尚恍然大悟,继而问道:“既然如此,安石如今为何又动了入仕之心?”

谢安幽幽说道:“因为弟弟感觉到危险,江东有危险,如我谢氏这等依附江东的人家也有危险。逢此危急时刻,弟弟哪还有心收名养望,但求能与江东士人同心戮力,共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