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诧异,问道:“袁世凯当初想把毅军改为武卫左军都没能办到,最后只好让他们驻守直隶充作宿卫,好端端怎么忽然开拔了?”

大战将至,武胜关需要长期有人坐镇,所以何熙最近一直和岳鹏轮换驻守,这几天恰好回来休息,本想好好陪陪家人,却没想得到了毅军开拔的消息,连忙赶到总参询问情况,听到萧安国的话也说道:“对外说是对付河南的白狼匪,不过我看恐怕没那么简单!”

随着国防军摊子越铺越大,宋子清最近也是压力陡增,杨秋这段时间长期在外,重要助手蔡济民又需要暂时坐镇西南、已经答应出任副总参谋长的蔡锷也病体未愈,至少要到三月底才能来汉阳,岳鹏和何熙也需要轮换驻守武胜关,所以他这边除了偶尔能和蒋百里商量商量外,几乎找不到人谈军情。

毅军出动显然是个意外,以现在国防军的眼光看,这支部队虽然已经有些老态龙钟,可人家毕竟号称五万之巨!就算夸大了些,四万也肯定有的,按照北洋标准这就是三个师的编制,如果这股部队真要扎根河南剿匪也就算了,但要是……他眼皮一抬,望着河南上面的山西和陕西两省暗自担忧。

进山西的可能性很小,阎锡山性格保守,对自家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虽然从袁世凯手里拿到了一个师的编制,但始终和北洋保持一定距离。辛亥后晋商势力基本上被各省瓜分完毕,剩下一些勉强能维持山西运作,他又不愿意搭理日本和洋人势力,所以兵力其实只有一个大旅左右。这点人马要想挡住毅军是不可能的,但反过来说,姜桂题和赵倜只要不和袁世凯翻脸就不会去动山西,因为那样把他逼到国防军这边,所以最有可能就是进入陕西,或者干脆继续北上甘肃、绥远,甚至……新疆!

何熙自从当了师长后,也加强了自身的学习,还参加了蒋百里特意为高级军官办的战略战术培训班,所以也看出了毅军的动向,担忧道:“西北已经够乱了,宁马和青马趁我们在关内脱不开手杀得不可开交,还屡屡威胁藏民安全,西康和四川已经多次汇报遭遇青马入境袭击藏民的事情,要是再被毅军钻去西北恐怕将来会更不易!”

萧安国听说毅军此举是想去陕西,也很担忧:“毅军想北上肯定走潼关,我们距离那边太远,就算四师现在入陕也要先过施从滨和张凤翙这关,说不定两人还会和毅军一起去西北经营。”

“去西北我倒是不怕,马家那几位也不会轻易让一支不知深浅的军队盘踞西北,我怕的是……”宋子清眼角上移,看着那个疆域庞大的心腹大患说道:“他们会去新疆!那边……可不太平啊。”

被他这么一提醒,何熙和萧安国心里更急,一旦毅军真去了新疆和俄国勾结起来……那威胁可就大多了!连忙问道:“那该怎么办?要不让石小楼立刻动手算了,18旅昨日已经到了广元,还是有机会的。”

宋子清摇摇头,不是他不知道毅军一旦进入西北危害有多大,也不是不知道杨秋早就有平定西北的心思,但四师如果一动,必定就是全面开打的局面!虽然迟早要打,但不是现在……杨秋在南京又是搞弹劾,又是倡议召开临时国会,不是怕北洋,更不是真以为法律能解决问题,而是故意引开注意为国防军拖延时间。

现在西南已经全部动员了起来,从德国购买的武器和弹药正好到了交付密集期,自己的湖北工业公司也日夜开足马力,连还没完全建好的重庆也利用以前江南厂的设备开始先期生产弹药和掷弹筒等简单装备。

但不动四师的话,谁能挡住毅军呢?

宋子清不知不觉手指转起了几颗子弹,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思考时手指总喜欢拨动一些小东西,片刻后慢慢停止了动作,眸光锁死在了山西上,招招手让参谋记录:“即刻发电报联系骑兵团,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在两日内联系到他们!再去把方瑞找来,问问他能不能和白狼匪联络上。”

萧安国和何熙全都心头一跳,对视一眼目光有些惊骇:“子清,你要让骑兵团横穿山西!”

宋子清重重一点头:“马奎和安国梁应该已经快到太原了,阎锡山这回最好是睁一眼闭一眼,否则……我就算司令怪罪,我也要狠狠给他一下!”

两人虽然觉得这个办法太大胆,但如果阎锡山真愿意配合,或者说至少装作没看见的话,一个大骑兵团最迟五日内就可以抵达黄河边,只要能先一步掐死三门峡……毅军北上的道路就被卡断了!只要把毅军堵在河南境内,一旦全面开打他们也跑不掉,这样将来能省很多事情。

但仅靠一个大骑兵团,就想挡住几万毅军北上,是不是太冒险了呢?就算能联系上白朗那伙人,可他们就愿意听话了?土匪就是土匪,打家劫舍还行,面对正规军恐怕……两人心里没底,只有宋子清眯起眼睛,锐芒如刀冷冷道:“放心吧,安国梁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不到万不得是他不会拿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家当去拼命。”

第0211章 阎锡山的选择

弥漫北方的春雪同样影响到了太原,时至中午城门口也没几个人,站岗的士兵都躲入门房烤火取暖。

马奎和安国梁牵马步入太原城后,才明白为何都说晋商富裕,满眼都是行色各异的深宅大院,街道两旁商户林立,种类繁多,虽然行人稀少,但却不能遮盖太原浓厚的商业氛围。

小仓山突袭受伤后,安国梁看似淡出了国防军,其实伤好后就授命组建国防军第一支真正的骑兵,为此他特意走四川去西北挑选士兵。因为西北民风强悍,地广人稀出行都需要靠马,所以汉人子弟中也有很多骑术精湛之辈。最终挑选了两千年轻人,和国防军中挑选出来的数百好手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训练后,直至年初才初步成军,成为国防军中第一支真正的骑兵团。

为这个骑兵团杨秋和总参也费了很大心血,不仅派人从西北塞外、新疆等地购买优良马匹,去年夏天还从贝加尔湖买到了300匹哥萨克骑兵专用的顿河战马,又在西康建立起了专门的繁育基地,耗资甚至超过一个警卫师旅。

这是骑兵团组建后的第一次行动,他也不免紧张,问道:“马司令,你说阎锡山会不会见我们?”

马奎也很担忧,昨晚宿营时无电线收到了汉阳的电报,毅军突然开拔的消息让他也很震动,不管毅军想干什么,这支北洋外围武装少说也有三四万人,就算不像参谋部预测那样去西北,无论是留在河南还是陕西,都是个不小的威胁,所以也心急早点见到阎锡山,然后确保骑兵团能不受阻挠南下三门峡。

两人很快抵达了都督府,卫兵一路小跑去通报时,阎锡山正坐在火盆前,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夹袄,面条摆着一碗老陈醋,吃的津津有味,旁边心腹副官荣鸿胪正将在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一汇报给他听。

天津事件,宋教仁遇刺,南北之争被重新挑起等等,这些事情看似距离山西遥远,但阎锡山却不敢大意,和南北两雄相比他自知实力不济,所以不仅联络全国各地的晋商要求他们将最新消息发回太原,还让荣鸿胪做成简报每天汇报,以便能掌握最新情况为自己和山西谋取更多好处,所以当卫兵来报告说杨秋派人来了,还是马奎时,眼睛里分明写满了惊讶。

自从杨秋崛起后,他身边的人就被不断研究,马奎不如萧安国掌握大权,也不如岳鹏、宋子清名气大,一个重庆兼川东南警备区司令甚至排不进国防军一线之列,但阎锡山还是不敢小看,因为他不仅是和杨秋一起入川的老人,起义夜更是立下大功,要不是他带辎重营抢夺弹药越江驰援,国防军能不能出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这个人是杨秋的绝对心腹。

荣鸿胪更是惊讶万分,虽说他想到了两面都会来拉拢,可却没想到派来这么一位,而且还这么快!所以看一眼小桌子,提醒道:“都督,要不要先撤了?”

阎锡山摇摇头:“不用了,带他们进来吧。有这个醋味我还能清醒些。”

很快马奎和萧安国就见到了这位山西军政第一人,夹袄、粗面和老陈醋,要不是四周站立的卫兵和这栋气派的都督府,恐怕没人会觉得这是一位手握一省大权的要员。不过两人可不会被他的外表迷惑,要知道他可没外表那么和善,身为民党成员,当初南北和谈后他却投靠北洋,知道袁世凯不喜欢民党,还对山西境内的民党联络处和人员下了死手,这件事要不是黄克强等人顾全大局压着,指不定他就成了山西“陆屠夫”了。自从北洋和国社两派声音强势压过民党后,已经不止一次传出他要退出民党的消息。

他不仅政治手腕娴熟,商业上也有一套,革命后晋商损失惨重,各地分号几乎都被瓜分,数十家老字号纷纷倒闭,面对这种情况硬生生将剩下晋商撮合起来,开办山西银行保住了最后一丝元气。出任都督后,他极为重视山西的工商发展。辛亥之后作为一股势力,山西工商发展是仅次于西南和上海的地区,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能超越沿海的发展速度,除了吏治较为平稳外,也说明他很重视工商业,连杨秋都说过,要不是底子太薄,晋商损失太厉害,山西将会成为西南的一个主要对手。

“久闻马司令之名,今日得见实在是阎某之幸……。”阎锡山很热情,眼睛都快笑迷了,握住马奎的手不停寒暄,良久后才瞄了眼安国梁:“这位是?”

“国防军第一骑兵团上校团长安国梁见过阎都督。”

安国梁敬礼问好,阎锡山也热情地招呼入座,可心里却泛起了嘀咕。他自认对国防军颇有研究,除了各师旅有些骑兵通讯连外,还第一听说有成建制的骑兵团存在。国防军也没采纳袁世凯给的将校官职,而是继续沿用自己的军衔制度,团级大都是少校,旅级是中校,师级除了岳鹏等少数几位挂着准将军衔外其余上校。

但他居然是上校军衔!除了骑兵本身就比步兵高一级外,恐怕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团没那么简单。

阎锡山拉着两人入座后,笑呵呵问道:“不知两位怎么忽然有兴趣来山西了?我们山西可没好马,老成醋……倒是有不少。”他说完后,还故意端起醋碗喝了口,呵呵说道:“几十年了,就喜欢这个酸味,让两位见笑了。”

马奎笑道:“阎都督心系家乡,我二人一路走来看到各地发展尽然有序,可见都督之功,难怪巡使大人也说,阎都督是吾辈楷模。”

阎锡山当然不会被这种恭维话忽悠,但在治理山西上他还比较得意,笑道:“阎某哪比得上巡使大人,上回合盛元东家还对我说,如今湖北和西南日新月异,每月可新增工厂二十余家,农业和铁路也发展很快,实在是让我羡慕。”

对合盛元知晓西南共商发展两人一点也不奇怪,申树楷就出生合盛元,巡使府的管家也是当初四川那位合盛元老掌柜,在他们的诱导下西南晋商大部分已经转入了实业,只有少部分还在死撑已经过时的票号。

马奎说道:“阎都督也不用妄自菲薄,其实今次来马某是受巡使大人托付,想与您谈谈合作事宜,大人希望能联手促进两地工商发展。”

促进工商?阎锡山呵呵一笑。他早猜到杨秋不会放过山西,谁让这里太重要呢。身为日本陆士留学生他很清楚,山西煤铁的资源丰富不说,地理位置更是重要,是出入塞北和遏制直隶的战略要地,北接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