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如兰和曹暮云都是华不石的朋友,若能化解他们之间的仇恨,自是这位大少爷最希望去做的事。虽然杀父之仇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解得了,但是再经过了这一次合作,至少会让他们之间的仇恨多一些缓冲之机。
“黑龙宫”这一次围岛之战的失败,一共损失了上百艘船舰,不过要恢复元气想来也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对于大仓城来说,造出斩龙舰当然是越快越好。而尽管精铁已经不成问题,但具体要如何造船,则必须拿到斩龙舰的设计详图才能知道。
于是华不石和司马如兰相约,明日就一起出海,乘船前往吞鲸岛,把司马逐风藏在秘窟中的造船图取来,也好尽快开始做准备,造出这世上第一艘钢铁龙骨的战舰。
在司马如兰的闺阁小楼里,二人又详谈了一个时辰,直到二更天过后,华不石才起身告辞,司马如兰则亲自把他送出了城主府。
望着华不石骑马离去的背影,司马如兰却有些黯然神伤。
经过了今夜她已然明白,这个第一次闯进了她心扉的男子,今生或许只能成为好友,再没有结为连理的可能了。
第483章 天堑
拓拔擎天本是古早时候纵横于东海之上的海盗之王,他的藏宝之地本应当在东海才对,江湖上流传了许多年的故事也确是这般描述的。还曾经有人驾船在东海汪洋中搜寻,希望有足够的好运气,能找到那个金银遍地、财宝堆成了山的秘地。
不过即便他们的运气再好,也注定要徒劳而返,因为吞鲸岛根本就不在东海,而是位于南海之上。
与“万金堂”的旗舰“金玉号”相比,“金燕号”要小得多,只有十三丈长,船上也只能乘坐三十余人。不过“金燕号”的两舷同样是漆成了华美的金黄颜色,流线形的船体,以及三根桅杆上可悬挂的九面船帆,能让它具有不逊于“金玉号”的航行速度,甚至还更快一些。
事实上“金燕号”本就是“万金堂”所有的远洋帆船中航速最快的一艘。
如今在“金燕号”上,却只有不到二十人,除了华不石和司马如兰之外,就只有城主府的十多名精锐护卫,而负责掌舵驾船的,却是统领大仓城水军的舵主福傲。
吞鲸岛十分稳秘,外人无从得知,此次前去岛上取图,应该并不会有什么危险,如果带太多的帮众弟子跟随既不易守密,也没有必要。而“金玉号”在日前的大海战中受损严重,还没有完全修好,所以司马如兰才会选择了这艘航速最快的帆船,仅带着少许护卫随行。
天空晴朗,海面上虽有风,却不太猛烈,正是最适合帆船航行的天气。
晌午时分从大仓港全登船启程,以“金燕号”比普通帆船快得多的速度,原本需要一整日的航程,只到第二天清晨就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当东方红日初升之时,在帆船前方的甲板上,华不石一手扶着舷边的缆绳,另一手搭起凉棚,正朝着海面上眺望,而司马如兰就站在他的身边。
就在帆船前方十余里之外,一座小岛已经清晰可见。
这座岛屿并不算太大,全长大约只有五六里,却是由两部分组成:主体乃是一座青黑色的圆形岩山,呈弧形突起在海平面上,而后面还有一块尖利的小石峰。远远看去,整座岛屿倒确是极象是一头半沉于海中的大鲸鱼,圆弧形的石山乃是鱼身,而后面的小石峰则是尾鳍。
在这头大鲸鱼的周围,还散布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杂鱼,却都是半露在海面上的礁石。
“启禀大小姐,前方就是海图上所标的岛屿,福舵主说这座岛前的礁石太多,我们的大船恐难行驶得过去!”一名城主府护卫跑上了甲板,向司马如兰禀报道。
吞鲸岛的所在,在“万金堂”中是只有长老以上的主事者才能知晓的秘密,寻常的帮众弟子都无从得知,即便身为是舵主福傲也不知道。此次出海,司马如兰只说是要和华不石一同乘船到海上游玩,把标记着吞鲸岛的海图交给了福傲,让他依照着海图的方位驾船前来。
听到帮众的禀告,司马如兰道:“去告诉福舵主,就在这里沉锚停船,我和华先生要划舢板到岛上去。”
帆船停住,舢板也很快就已准备好了,从“金燕号”的船侧放入到了海水中。
司马如兰和华不石正要从甲板下去,福傲却已快步走了过来,说道:“大小姐且慢!前面岛屿外的这一片礁石甚是密集,不如让属下陪大小姐和华少爷一道前去,也好为你们划桨摇船。”
这位满脸络腮胡须的敦实汉子,显然是对二人划船上岛有些担心。
司马如兰道:“多谢福舵主,不过不用啦!这座小岛我从前就来过多次,识得划船上岛的水路,福舵主只须在此等候就是了,少则三个时辰,多则半天时间,我们就定会回来。”
福傲虽然仍不放心,但听到城主大小姐说得如此坚决,也只好道:“那好罢,属下便在此等候二位,大小姐可要多加小心些。”
华不石生长在内陆,对于行船一窍不通,但司马如兰却是划船的好手。
二人上了舢板,司马如兰手中的木桨在水中轻点了几下,舢板就如飞般地蹿出,驶向了前方的礁石。
待到靠近海岛边缘的礁石群,司马如兰却并不让舢板径直向前行进,而是划着船转向而行,绕着岛屿转了小半圈,来到了直对着“鲸鱼”尾巴的所在,才驶入了礁石群中。
而随后她划着小船时而左转,时而又右旋,在许多突起在海面上的礁石间曲折穿行,好象是在兜圈子一般。
华不石瞧在眼中,奇道:“莫非这些礁石有古怪?”
司马如兰道:“你猜对啦!当年爹爹得到盘龙珏时,还找到了一张羊皮卷,上面记载了吞鲸岛的位置,还写明了前往岛上秘窟三道天堑的通过之法,这些礁石便是第一道了。”
华不石道:“要去秘窟还有这许多天堑么!”
司马如兰道:“是啊!这些礁石看上去很平常,其实中间的海水里有许多道暗流,又有好多隐没在水面下的尖石,小船只有从大鲸鱼尾部处进到礁石群里,经由一条特别的路径才能靠近小岛,要不然就定会被激流冲到礁石上搁浅,或者被水下的尖石刺穿船底。”
华不石道:“原来如此,有这些礁石为阻碍,即便有船只路过这里,也无法登上吞鲸岛,岛上的宝藏也就安全得多了。”
他从小舢板上探头向旁边的海面望去,却只瞧见水下是青黑色的一片混沌,全然分辨不出暗流和尖石。如此看来若没有预先知晓进岛的路径,要想靠着目力观察来穿越这一片礁石丛,是绝难做到的。
华不石收回目光,问道:“这些礁石群乃是第一道天堑,却不知道那第二道和第三道,是怎么样的险地呢?”
司马如兰嫣然一笑,说道:“兰儿先不告诉你,等到了地方你自会知道!”
岛外海上的礁石林立,小舢板在司马如兰的操控之下却十分灵活,小半个时辰之后,便穿越过了密林一般的礁石群,靠近了海岛。
在象极了“鲸鱼”尾巴的石峰之下,有着一小片沙滩。司马如兰将舢板划岸边,二人从船上跳到浅水之中,再合力把舢板拖上沙滩。而司马如兰则把船头的绳索系在一旁的一块大石上,以免舢板被海浪冲走。
从海滩走上岛屿,司马如兰却从衣袋中掏出了一个香囊,递到华不石面前,说道:“把这个戴在身上吧,我们就可以通过第二道天堑了!”
华不石接过香囊,放在鼻前闻了一闻,说道:“原来第二道天堑是蛇虫之物,倒是令人有些想不到。”
他嗅觉十分灵敏,擅长辨别各种气味,只一闻便知香囊之中所装的乃是雄黄等祛除蛇虫的药物。
司马如兰又掏出了另一只香囊,配戴在自己的腰间,说道:“这座小岛上生有许多蝰蛇,不过只要戴上了此物,它们就不会来惹我们啦。”
华不石精通药道,懂得配制苗疆毒门中的“千蛇散”,对毒蛇并不畏惧,身上亦是早有祛蛇的药物。但他瞧见司马如兰递来的香囊甚是精致,上面还用丝线绣着一朵白色的兰花,显然是用了不少心思,便依言把它挂在了腰上,说道:“这只香囊真是漂亮,可是兰儿小姐亲手所绣么?”
司马如兰脸上一红,道:“是啊,兰儿手脚粗笨,绣得难看,让华先生见笑了。”
华不石道:“兰儿小姐太过谦了,如此精美的香囊,华不石定要好好保存才是。”
他嘴上说着话,心里却想到当日在舞阳城的那座废弃小院中,杨绛衣在他身上绣花的事。当日的杨绛衣才真的是手脚粗笨,拿着银针把这位大少爷扎得嗷嗷乱叫,才勉强缝合好他胸前的伤口,而那一个夜晚,也是他与杨绛衣第一次共同经历生死。
司马如兰在前引路,华不石紧跟在后,二人很快就绕过突起的石峰,从“大鲸鱼”的尾部向背脊上行去。
这座小岛上全无草木,看不见一点儿绿色,举目全都是青黑色的岩石。二人所走的是一条天然石径,甚是崎岖,在他们耳边除了波涛拍石之声,便只能听到海鸟鸣叫的声音。
在石径两侧,甚至在石径上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蝰蛇,大的有两三尺长,小的不及尺许。这些蝰蛇有的蜷成一团伸头吐信,有些则盘绕在石头上,有的些藏在石缝之间,它们闻到了司马如兰和华不石身上香囊的气味,都纷纷爬行避开。
蝰蛇乃是剧毒的蛇类,在大陆上倒也时常能见得到。华不石根据沿途的分布粗略估算,这座并不算大的吞鲸岛上,至少有上万条的蝰蛇,其数量也足以令人惊异了。
在大陆之上,即便是在原始山林中,如此规模的蛇群也是不可想象的,大概也只有在这般人迹难至,海鸟等食物丰富,又没有天敌存在的岛上,这些蝰蛇才能如此繁盛地生长。
第484章 故人重逢
司马如兰和华不石沿着“大鲸鱼”的尾鳍前行,走得并不算快,因为这条天然石径只有数尺宽窄,又不时有蛇类当中阻路,必须等它们爬开之后方才可以过得去。
又走了半个时辰,二人才真正爬到了“大鲸鱼”的背脊上。在山石间的攀爬行走对于轻功高强的司马如兰来说轻松得很,可是跟在她身后的华不石却已经腿脚乏力,气喘吁吁了。
司马如兰停下了脚步,说道:“我们在这里歇一会儿吧,前面不远便是第三道天堑啦。”
华不石坐在了一旁的石块上,用袖子抹着额头上的汗水,喘着粗气道:“兰儿小姐现在总可以告诉我,那第三道天堑是什么了吧?”
司马如兰也在这位大少爷的身边坐下,说道:“前面的两道天堑都是必须有所准备,才能够过得来,第三道却是不用,只考验人的胆量,华先生胆大包天,定是不用担心的。”
华不石道:“你可是太过奖啦!我一向最是胆小,兰儿小姐不肯说,就是有意要吓死华不石了!”
司马如兰轻笑道:“好吧,看在我们是好朋友份上,兰儿就先告诉你吧!第三道天堑是一条临崖的石桥,只要不畏高,小心一些便可以走得过去。”
华不石道:“原来如此。若只是走过石桥,倒还算好。”
二人歇息了一会儿,待华不石的脚力恢复,才继续前行。在山路上又走了大约一盏茶工夫,便来到了司马如兰说的第三道天堑的所在。
如果说前两道天堑还有些名不符实,这第三道天堑却是实实在在的沟堑。
眼前的这条大沟足有五六十丈宽,不下百丈深,是“大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