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犬天下-第6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鲁境分舵的信可发出了么?”楚依依问。

“禀告夫人,已发出了。”孟欢答道。

楚依依“嗯”了一声,对华不石道:“此地离鲁境不算太远,两日之内,他们必能有回信传来。”

华不石点了点头,道:“原本以为此番来京城,只要对付‘天诛’便可,却不料此事涉及之广,如今不仅京畿和北直隶的官府皆有所动,晋境的官兵也集结了过来,还有‘黑风旗’的女真族人马亦有可能牵扯进来,我们手中的力量太弱,此番从鲁境调援,实是无奈之举。”

楚依依道:“公子放心,鲁境分舵那边的局面已然明朗,袭击我们的白道联盟已瓦解了一大半,余下的几家门派不足为惧,有郭前辈坐镇应当不会有问题。”

华不石道:“但愿如此。”

他忽然转向熊百龄道:“熊老伯见多识广,不知对如今胡蛮城的形势有何看法。”

熊百龄道:“华公子此番布置,可是想要用守株待兔之计,引那‘天诛’的首领君父出来么?我们现在三屯营驻扎,与胡蛮寨距离六十余里,也守得太远了些,如若城里出了变故,我们怕难以及时反应。”

华不石道:“六十里虽是远了点,不过当下之势,恐怕也只能守在此地。依依夫人,我们派出的斥候可探明了各路官军的动向么?”

楚依依道:“曹暮云从京城带来的锦衣卫和御林军共计六千人马,在新店集扎营,离胡蛮寨约五十里,北直隶各州府的人马约四千余人集结在柳河一带,从晋境过来的三千骑兵到了遵化,与胡蛮寨亦是相距五十里地。”

熊百龄瞧看摆在桌上的地图,对照楚依依所说的地点,神色略为一动,道:“这般看来,这些官军分为三路逼进胡蛮城,北直隶各州府的人马和从山西过来的骑兵,将曹家的锦衣卫御林军夹在了中间啰?”

楚依依道:“正是如此,北直隶各州府的人马由兵部尚书张凤翼调度,晋境过来的骑兵为宣大都督卢象升亲自统带,这二人皆属东林党人,他们包夹住曹公子的人马,其用意如何,实难意料。”

熊百龄凝眉道:“难道这两路官军想要向曹家的人马进攻不成?曹暮云手下足有六千人马,又是从京畿带来的精兵,便是真要打,想来也不会惧怕这些地方上的杂牌军罢!”

楚依依道:“曹公子所带锦衣卫和御林军,装备自是远远胜过普通的官兵,但若论战力,较之东林党的人马却有不如。北直隶各州的人马倒还罢了,宣大都督卢象升的‘天雄军’乃是当今大明官军之中最强的部队,即便只有三千人,便足可对抗曹公子的六千人马。”

熊百龄道:“但那卢象升只不过是执掌一省军务的宣大都督,胆敢攻打锦衣卫和御林军,他不怕被杀头么?”

“若在平常的时候自是不敢,不过如今太子被劫,情势如此特殊,可就说不定了。”答话之人却是华不石。

熊百龄的心计亦是不差,只是对大明朝廷之中的党争并不熟悉,待要再出言询问时,忽听得脚步声晌,有“恶狗门”弟子跑进帐来,行礼报道:“禀告少掌门,在南边发现一支马队,共有五十骑左右,正朝着本营的所在开过来了。”

华不石道:“哦?他们打的是什么旗号?”

那弟子道:“那马队没有旗号,看模样有点儿象是远途而来的商旅。”

楚依依凝眉道:“就是行商之人,也该当打出商行或者镖局旗号才是,这可有些奇怪了,莫不是敌人乔装前来袭营?”

华不石想了想,道:“是不是敌人,我们出去瞧一瞧便知。”

几人一同起身出了帐篷,来到了营门之前。

大罴部的营地扎在山坡上,居高临下,果见有一支队伍从远方而来,前后共有五六十骑,队伍中间却有十余辆大车,车顶俱盖有篷布,看上去确有些象是行路的商队。

这三屯营为偏僻的乡村,并非交通要道,路过这里的商队实不多见。但只见那支队伍徐徐前进,竟是直向着大罴部的营地行了过来。

来到山坡之下,一匹白马从队中驰出,骑在马上的却是一位四十来岁的青衫文士,面容清瘦,留有三缕长须,朝着山坡上的华不石拱手说道:“华少爷一向可好,可还记得当年豫境的故人么?”

华不石面带微笑,抱拳还礼道:“华不石岂敢相忘!数年未见,嗣昌兄风采犹胜往昔,小弟欣甚。”

这青衫文士,正是华不石在开封城里结识的杨小官人杨嗣昌。

当初杨嗣昌跟随着“恶狗门”的人马前往王屋山讨伐“富贵盟”,曾献计大破左良玉的骑兵马队,后来华不石离开了豫境,二人就再没有见过面,却没想到多年之后,会在此处重逢。

杨嗣昌策马驰到坡上,翻身跳下马来,来到华不石的身前,道:“如今‘恶狗门’声威显赫,名震江湖,嗣昌应当贺喜华少爷才是!”

华不石道:“杨兄过奖了!却不知伯母身体如何,现下可还在开封城中么?”

当日华不石曾给杨嗣昌的母亲诊过病,此时提起,杨嗣昌的神色却有些黯然,道:“老母已于年许之前故去了,多亏了华少爷当日所开的药方,她老人家才能多活数年时光,且在身故以前神智清明,并未经受病恙的痛苦。”

杨嗣昌的黯然神色仅中持续了一瞬,便即隐去,道:“此番嗣昌前来拜会华少爷,一是为了叙旧,却还有一件要事相求,不知华少爷可否施以援手。”

华不石道:“当年在豫境嗣昌兄帮过小弟的大忙,若有所求华不石自当尽力。此处不便长谈,我们到营帐之内再叙如何?”

杨嗣昌点头称是,回身叫山坡下的马队停下,又吩咐车夫将那些大车赶上坡来,说道:“这十三辆篷车里,装的都是嗣昌从家乡带来的一点山货土产,权做给华少爷的见面之礼。”

华不石摆手道:“杨兄远道前来看望小弟已是难得,却还送来如此多的礼物,小弟可不敢收!”

杨嗣昌道:“这不过是嗣昌的一点小小心意而已,还请华少爷莫要推辞!”

听得杨嗣昌语气恳切,华不石微微一笑,也不再坚持,吩咐守卫的弟子闪开路径,让那些大车驶进营门。

未过多久之后,十三辆大车已停在了营地中央的帐篷外,而帐内杨嗣昌与华不石等人分主宾落座。

华不石道:“嗣昌兄需要小弟如何效力,现下总可明言了吧?”

杨嗣昌的目光扫过摊放在桌上的地图,深吸了一口气,道:“端阳节京城狮王大会宫驾被袭,太子和公主遭人劫持,华少爷应当有所了解罢?”

第814章 出关之计

杨嗣昌的目光扫过摊放在桌上的地图,深吸了一口气,道:“端阳节京城狮王大会宫驾被袭,太子和公主遭人劫持,华少爷应当有所了解罢?”

华不石道:“当时小弟恰巧也在天桥大街上,对于此事倒是略晓一二。”

杨嗣昌道:“那些袭击宫驾的刺客中,有三个人被当场击杀,东厂追查他们的身份来历,却查出乃是洛阳福王世子来京所带的亲随侍卫,如今福王已经成了主谋行刺的最大嫌疑,世子朱由嵩更是已被锦衣卫软禁了起来,无法离开行驿一步。”

几日前华不石与曹暮云会面之时,便已知晓了这些情形,此时听杨嗣昌再说起,他只是微微点头,并不答话。

杨嗣昌凝目望向这位大少爷,略一停顿,才道:“嗣昌想要请华少爷帮忙之事,便是帮助福王洗清嫌疑,以免让无辜者蒙冤!”

华不石闻言一愕,道:“小弟只是江湖中人,在朝廷中无权无职,哪里有办法为福王脱罪?杨兄要我去做这件事情,只怕是寻错人啦!”

杨嗣昌却正色道:“当今朝野上下,唯一能够救福王的只有华少爷,嗣昌是断然不会找错人的。”

他用手一指帐外,道:“外面的那十三辆篷车,里面所装的俱是黄金和珠宝,价值不下于一百万银两,这些都是赠于华少爷的谢礼。”

先前篷车驶进营时,众人都看出辙印甚深,车上所载之物实是不轻,却未料到竟然满装了金银珠宝!

即便如今“恶狗门”的分舵遍及七境,又在大仓岛做远洋船货贸易获利不菲,但百万银两对华不石来说亦是一个天文之数,杨嗣昌就更加不可能拥有这些财富,想必全是来自于大明天下最富有的大财主,洛阳福王。

福王为了洗脱刺杀太子的罪名,可谓是下足了血本,而这位杨小官人此行,实是为福王来做说客的。

华不石沉吟了半晌,才道:“嗣昌兄以如此巨金相赠,相信这世上无人能不心动,却不知兄台想要我如何去做,方能使福王脱罪?”

杨嗣昌道:“当日在京城天桥大街上宫驾被袭,乃是有人故意陷害嫁祸给福王,华少爷可知道幕后是何人主使么?”

华不石道:“杨兄莫不是想查出事情的真相,来证明福王的无辜么?以小弟之见此举未必可行,对方既是设下了此局,即便我们知晓幕后主谋,没有足够的证据也是枉然。”

杨嗣昌道:“华少爷所言不错。不过只要做到了一件事,便是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圣上也会相信福王无罪,而要达成此事,还须华少爷鼎力相助才行。”

华不石心念疾转,说道:“杨兄可是想要小弟把太子和公主找回送交给你?”

袭击宫驾本是要行刺太子,如果福王能够把被劫持的太子和公主救回,自可以取信于皇帝朱由检,洗脱罪名也就容易得多了。

杨嗣昌微微一笑道:“华少爷果然聪明。不过嗣昌想请老弟做的事,不只是把他们交予我,而是借用‘恶狗门’之力,协助我把两位千岁护送回京城。”

华不石道:“杨兄要小弟帮忙送太子公主回京?”

杨嗣昌道:“不错。”他一指摆在桌上的地图,道:“太子和公主眼下何处,你我都很清楚,而如今胡蛮城一带官军人马的分布,华少爷想必也已探明了吧?”

华不石道:“三路官军人马分据在胡蛮城西南五十里之处,锦衣卫御林军居中,被晋境和北直隶各州府的人马两面包夹。”

杨嗣昌点头道:“正是如此。华少爷应当知晓朝廷之中三党之争,如今这三路人马中,两路为东林所辖,一路为宦党统领,他们的目的皆是为了抢夺太子,只要太子一出胡蛮寨,这两方人马就免不了有一场撕杀。”

华不石凝神沉思,坐在一旁的熊百龄开口问道:“杨官人此话怎讲?那两路来自地方州府的官兵还敢和锦衣卫御林军动手不成?”

此话熊百龄先前已问过了一次,只听恰被探报弟子打断,华不石未及详做回答。

却听得杨嗣昌道:“如今朝中党争本就是你死我活,平常之时他们虽有拼斗之心,却还不敢轻举妄动,但到了现下这种时候却必无忌惮。只因为只要谁能够把太子抢到手中,送回京师,立时便能立下大功,而之前就是自相火拼,都可以说成是为救出太子权宜所为。而且东林党一方有卢象升的‘天雄军’,战力方面更强一筹,就更加不会犹豫。”

熊百龄道:“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就不怕曹暮云回京城后告他们一状么?”

杨嗣昌道:“朝中三党相互攻讦已非一日两日,便是回了京师,谁先向圣上告状尚在两说之间,东林党既有救驾的大功,奏本锦衣卫参于劫车之事,趁机把曹家拉下马亦不是不可能。”

熊百龄道:“可这般胡乱污告,皇帝只须问一问公主或太子,事情不就明白了?”

杨嗣昌微微一笑,说道:“太子还不满十岁,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