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犬天下-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便受了重伤。

两名书僮一死一伤,已失去了抵抗之力,悬在岩壁上方绳索上的施青竹眼见此景,略一犹豫,便仍向崖顶上攀纵而去,而葛力亦是紧跟于其后。没有了两名书僮,施青竹自己也受了伤,仅凭着她和葛力,已不可能带走君父,与其下来送死,还不如自己脱身退走。

两条身影很快就攀上崖顶,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司马如兰和厉虎则双双跃到了岩壁之下,寒光一闪,厉虎的剑尖已抵在了君父的喉间。

此时这位“天诛”首领,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潇洒气度,那把折扇不知掉到何处,一身白色长袍粘满尘土,且被岩壁上的石块划破了好几道,头发披散了下来,显得甚是狼狈。他脸色苍白,看着已被杀死的书僮解佩和倒卧在身边的闻琴,紧咬着牙关,神色又惊又怒。

厉虎手腕一抖,便要将他刺死,却忽听得有人道:“等一下,不可杀他!”

厉虎凝剑不发,转头望去,却见阻止他的人是杨嗣昌。

杨嗣昌朝华不石拱手,道:“华少爷,此人虽然死有余辜,但刺杀太子宫驾的主谋还未能查明,还请暂且饶他的性命,押回京城审问。”

君父是“天诛”的首领,身上藏有许多秘密,例如他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如何能够调动女真族的兵马,他在大明朝廷中有哪些依仗和后台,与魔道又有何关联等等。

这许多年被“天诛”刺杀的重要人物不在少数,谁才是背后卖凶之人,也只有君父最清楚。

这些秘密皆是十分重大,甚至关系到许多仇怨,会决定许多人的生死,但华不石却并不想探寻,宁愿现在就将此人杀死,一了百了。

君父是蛛网中心的那一只大蜘蛛,除掉他便能击溃江湖上最大的杀手集团,华不石的目的便即达到,他本是无意再节外生枝,更不想让此人多活上一刻,以免得夜长梦多而徒生变故。

但杨嗣昌的想法却不一样。如今刺杀宫驾的最大嫌疑落在了福王身上,世子朱由嵩已被软禁,只有查出真相,方能为其脱罪,而即便抓不到幕后的主使者,把君父押回京城也可充当重要的证人。

厉虎嘴巴一撇,道:“杨官人可是想要他供出行刺太子主谋么?那容易得很,我很快就能让他说出来,再一剑斩杀了事!”

君父满脸皆是怨毒之色,咬着牙道:“你有本事就一剑杀了本君,却休想从我嘴里得到一个字!”

厉虎双目瞪起,喝道:“你现在不说,待尝过我新近学会的‘剔鳞’刀法,想必就嘴硬不起来了!”

他说着便要动手,杨嗣昌连忙阻止道:“厉兄弟切莫要伤他!须得把他押到京师,由刑部审讯出口供出才作得了数,必须要留下活口才行!”

厉虎皱起眉头,道:“你们官府中人真是麻烦!老大,你说要不要取他的性命?”

华不石快步走到近前,却并不言语,伸手抓过那书僮闻琴的手腕,此时闻琴倒在地上已然动弹不得,鲜血正不住从口鼻中皆溢出。

华不石凝神查探脉象,过了一会儿松开了闻琴的手腕,叹了口气道:“他的内腑全被震碎,已经救不活了。”

他目光一转,盯在了旁边的君父的脸上,道:“他们为了救你而死,你不觉悲痛么?”

第828章 夜谈

华不石道:“他们为了救你而死,你不觉悲痛么?”

君父眼中的怨毒更增了几分,道:“闻琴解佩跟在本君的身边服侍多年,今日死在尔等的手中,本君当然悲伤。”

华不石缓声道:“你既会因为这两名书僮的死亡悲伤,可曾想过被‘天诛’杀死的那些人,他们的父母子女,亲人朋友是何感受,他们是否也会想要找你报仇?”

君父瞪着眼,忽然尖声大笑起来,道:“你讲这些废话,可是想要对我说教,要本君自认有罪,忏悔不应该杀人么?哈哈,你用不着惺惺作态,白费口舌!”

他脸色一沉,道:“这世上只有强有弱,胜与败的分别,胜者和强者才能生存,弱者败者自当灭亡,这本就是千古不改的真理!本君今日败给了你,闻琴解佩为了护主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你若不立刻杀我,让本君他日觅得机会胜过你时,一定不会手下容情!”

华不石望向君父,见他满脸邪恶和阴鸷,又想起当年在崤山为了保护自己被“天诛”所杀王长胜,褚杰等十一名弟子,心头徒然升起一股忿怒,只想立时便叫厉虎将此人一剑刺死。

过了良久,这位大少爷才稳定下了心绪,道:“若只知道弱肉强食,自相残杀,人与野兽又有何不同?这世上无论强者弱者,都有生存的道理,为善为恶,也皆有因果之报。不过我与你说这些,你亦是不会懂的!”

他转身道:“厉虎,叫弟子砍伐树木造一辆囚车,把此人押回京城!”

※※※

马肺谷一战虽然大获全胜,但各部人马的损失亦是不小。

大罴部死伤了六十余人,余爵的骑兵伤亡百人以上,而受损最多的是“百隆行”,三百余名弟子几乎折损了一半。

倒是最后赶来,一举决定了此战胜负的霹雳营的损失最小,仅只伤了十余人。

顾寻花四人皆被救起,解去了被封的穴道。他们身上所受的伤亦是不轻,但幸好都是皮外伤,上药包扎之后当无大碍,只是暂时不能与人动手。

就地掩埋了战死同伴的尸体,众人立时整顿人马,继续开拔。君父被关入到囚车里,随着队伍一同西行。

囚车是在山谷中砍伐树木所造,制作得颇为粗糙,用马匹拉着前行十分颠簸,木笼内外也露着许多没刨平的树枝尖刺。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时间伧促,缺少必要的工具,二来是制作囚车的弟子想到同门的许多伙伴兄弟死在此人之手,对君父早已恨之入骨,又岂会造个舒服的囚车让他乘坐?

从虎什山峡谷走出几十里,关在囚车中的君父虽没有绑缚,却被封点了穴道动弹不得,颠簸晃动时,不免被囚车上的树枝尖刺扎得血痕累累。只不过此人倒是颇为硬气,团着身体在木笼内闭目而卧,不吭一声。

若按照原本的行进路线,天黑时便可以抵达白马关,但从虎什山峡绕行多出了数十里路程,而马肺谷中的一场大战也耽搁了二个多时辰的,到了夕阳西下时,大队人马距离白马关还有百里之遥,今日是肯定无法到达的。

于是杨嗣昌吩咐找一处合适的所在安营,明日一早再行开拔赶路,想必晌午时便能赶到白马关。

扎营的地点选在了一处小山包上,余爵所率的官军在山顶扎营,太子和公主居于营内,“恶狗门”的两部人马以及“百隆行”弟子的营寨则分据于山坡三面,有利于守护。

夜幕降临,各个营地之内都点起了火堆,在山丘的周围亦布下了层层岗哨,只要有人靠近百丈之内,便立时便会被发觉而预警。这里是敌国的地域,处处都可能有凶险,防卫自是绝对不能疏忽的。

华不石就住在山坡上霹雳营的营地之内。吃过了晚饭之后,这位大少爷将与西门瞳叫到帐中,询问了一些鲁境分舵现下的情形。这对师徒亦有不少日子未见,交谈了良久,直到二更过后,西门瞳才告退了出去。

华不石正准备解衣歇息,却忽听得帐篷外有弟子道:“禀报少掌门,杨官人和余将军来在营外,说要见您。”

这一路一同行军,若是寻常的话在路上便可以说,杨嗣昌和余爵等到这三更半夜时分前来拜访,却不知道是有何要事。

“请他们进来吧!”华不石心中思量着,对帐外的弟子吩咐道。

片刻之后,门帘掀开,两个人走了进来,正是杨嗣昌和余爵。

“深夜造访,打搅华少爷休息,嗣昌先行陪罪了!”杨嗣昌一见面就拱手说道。

华不石赶紧还礼道:“杨兄客气啦!小弟还未歇息,兄台大驾前来,你我正可一起饮茶谈心,消解长夜。”

寒喧了几句以后,华不石将杨嗣昌和余爵让到桌前。桌上摆有茶具,华不石点起了炭火,煮水沏茶。

杨嗣昌虽是余爵的老师,但二人之间却并不拘泥于师生之礼,当下一同在椅上坐下。

“当年在豫境余爵兵败怀庆城,一度耿耿于怀,今日一战我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余某对华少爷当真是心服口服了!”余爵抱拳说道。

当年华不石相助义军三十六营义军围攻怀庆本是秘密,但杨嗣昌早就知道了实情,也告诉了他的这位学生。此时帐篷里并无他人,华不石也不否认,微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当日怀庆之战余将军只是稍有些疏忽大意,义军能胜亦属侥幸。”

余爵摇头道:“并非如此。以华少爷麾下战部的实力,当日如若出击,在下实无半点胜机,此节我已十分明白。只是余某有些不懂,华少爷既然拥有如此精锐的战部,何不投效于朝廷,成就一番大事业,获得高官厚禄也必不在话下!”

所谓“练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余爵的兵法武功均自不弱,平生所想的便是升官发财,这其中亦是许多人的愿望。华不石的心念一转,立时便知道了杨嗣昌带着余爵深夜来访的目的。

这二人原来是来做说客的。

杨嗣昌道:“我这学生心直口快,不会转弯抹角,不过他所言之事华少爷倒也不妨考虑一下。华少爷如今虽然执掌江湖门派,逍遥自在,但终究并非正途,大丈夫投身官府报效国家,方能光宗耀祖,流芳于百世。”

他见华不石面带微笑,并不回答,又道:“如今嗣昌虽非身居高位之人,但在‘五王党’中倒还有些资历,可以许下两点承诺。一是华少爷若肯率众投效,嗣昌定会为华少爷谋一个独掌一方军政之权的职位,其二则是本党每年可以调拔不少于五十万银两,供应华少爷军费之资。我知道如霹雳营这等精锐的战部,装备训练的耗费定然不小,有了这些银两,华少爷便可以扩充人马,建起一支不下于‘天雄军’的强师皆非不能!”

霹雳营虽然强悍,人数却还是太少了些,在几百人马的对决中固然可以所向披赫,若要与“天雄军”那些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部兵马作战,仍是会寡不敌众。此节华不石当然知晓,但是要招募和训练战部,确是不菲的开销,即便以“恶狗门”如今的财力也难以负担更多。

而如果能获得一个独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职,每年又能得到五十万两的军费资助,对于扩充实力自是一件十分理想的事,杨嗣昌提出的条件,确是有令人心动之处。

当然,这同样就意味着投靠官府,要为朝廷效力,也就不可避免要被卷入到朝中各党的纷争之中。

华不石拿起茶杯细品了一口,才缓缓说道:“小弟乃是江湖中人,一向不喜受人约束,也并无报效官府,光宗耀祖的雄心大志,只图谋自家门派的发展便已知足了。”

杨嗣昌道:“如今各境盗寇纷起,夺城攻地极为猖獗,北方鞑靼数度犯境,亦是窥觑我大明的疆土,这等乱世的时局,正值国家用人之际,亦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华少爷有一身才智谋略,却隐于江湖草莽之中,岂非浪费么?”

华不石却摇了摇头,道:“嗣昌兄认为投效皇帝是建功立业的正途,小弟却以为江湖中亦有救世济民之道,华不石心意已决,却是要辜负嗣昌兄和余将军的一番美意了!”

此话虽然说得并不强硬,但语气却甚为坚决,杨嗣昌是擅于察言观色之人,立时便知道这位大少爷实无为朝廷所用的可能。

杨嗣昌轻叹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