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荣耀-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水这一块大体维持原状,毕竟北京城周围的。水源只有这么多,历朝历代想尽了办法,几乎是用到了极致。他们要增加就是在西山修建引水石渠,将山中的泉水更多的引入到西郊的玉泉中去,并将太液池、瓮山泊(今昆明湖)、白莲潭(今积水潭、什刹海等)等水利重新整修和连接,保证皇城护城河和园林用水。尤其是瓮山泊,属于郭守敬规划设计修建的白浮瓮山河引水工程,其主要将温榆河上源的泉水引至瓮山泊,新的规划中将与西山引水石渠连接。这样的话不但可以保证城内用水,在将通惠河多处旧设备整治之后,还可以调拨给运河使用,使得漕运船只可以重新直接可以行驶至白莲潭。

在整治通惠河。的同时,刘浩然根据元廷工部旧官员的建议,改浑河上游水田为旱田,关闭权贵、寺庙等处大量的园圃,减少对浑河水源的截留,保证下游调剂通惠河的用水。南京营造研究所人员更提出一个大胆的规划,在浑河中游修建一个水坝,拦河蓄水,可以对浑河夏滥冬枯进行调剂。

至于北京城内居民用水除了各水渠之外,更要注重地下水的使用,也就是多打井。而浑河的整治,元廷工部旧人和营造研究所协商堪踏之后,给出了治理方针是左岸筑堤,右岸分洪的方针,确保城区的安全。由于北京城区城址选择优越,基本可避免浑河、潮白河水直接泛滥入城,因此雨季主要在防止雨涝和城区排水上,规划中有兴修完整的排水工程,形成了以内城干河与护城河相通连的一级排水干渠,大街两侧的二级干渠和分支到各街道的支渠、小沟。

对于北京城,刘浩然已经明确思想,不做大的扩建,因为迁都这个问题一时半会是无法成行的,所以这里暂时只能做为北方重镇建设。如此说来,元廷皇城做为他的行宫,元廷中枢官署做为顺天府官署已经非常奢侈了,刘浩然准备从皇城和元廷中枢官署中划出一大部分做为北京大学、藏书馆等教育用处。所以北京城在复建损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疏通河道、恢复转运。

看着这些规划设计图,刘浩然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恢复北方经济。除了农业这个重点之外,工业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如何建立北方的工业,刘浩然颇是费了一番思量。

在他的记忆中,山西有煤,辽宁有铁,这两个地方可以建立钢铁工业。其余地方可以建立毛纺和棉纺工厂,尤其是毛纺厂将是北方的重点发展项目。北方依靠漠北漠南草原,羊毛等原材料可以不用担忧,而且运输也不成问题,这个工业利润不小,当年英国佬为了这玩意可是搞了个什么“圈地运地”、“羊吃人”,在中国没有这个担心,那么广袤的草原,足够放羊的。而且一旦这个工业发展起来,羊毛这个原材料的价值就会迅速水涨船高,将会给草原上带来不小的经济影响,使得游牧民族脆弱的经济基础得到加强,为大明今后收复和稳定草原提供不小的帮助。

刘浩然返身来到旁边的北方大地图上,开始考虑在何处开设工厂。在这个交通非常不便利的时代,就近设厂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刘浩然的设想,工厂不会开设在现有的城镇,而是在原来地处要道的小镇或者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设厂,利用工厂的力量聚集成一个城镇,再修建直道,把这些工业城镇和原来的城镇连接起来,从而组成一个交通密网。

刘浩然的手指在地图上一一划过,山西大同煤炭丰富,可是现在还地处前线,新开的钢铁厂必须向后移,可以放在太原附近,但是大同可以做毛纺厂建设的准备,刘浩然不得不为将来蒸汽机时代做准备,一旦蒸汽机在未来几十年内发明并开始大量使用,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工业中心。

在刘浩然的记忆中,河南焦作、郑州还有一个平顶山有煤,可是现在郑州出现了,焦作和平顶山在哪里?只有大概的范围可以去找。不管了,可以在郑州附近设立棉纺厂,这里地靠大片河滩地区,种粮食风险性大,种棉花可以试一试。

辽宁,本溪、鞍山是赫赫有名的铁煤城市,但是刘浩然不知道具体位置,还是白搭。不过现在辽宁不安宁,哪里设钢铁厂还是缓一缓。

头痛啊,那些矿产勘探队的进程不知如何?由于刘浩然出身勘探工程师家庭,对于矿产勘探还是比较熟悉的,在那个大院里,从小玩得就是废弃的矿石耳朵里听到全是勘探术语,家里挂得是矿产资源分布图,摆得是矿产勘探的书。所以刘浩然对这一套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很早以前就设立了矿产勘探队,现在发展得很快。明军北伐,刚一平定,多路勘探队便在驻军的护卫下四处勘探。而且现在的勘探也不是往深山老林里钻,攀枝花有铁矿,就算找到能挖出来吗?

这些还都不是大问题,关键是人,农业要发展,工业要发展,哪里去找那么多的人,现在的北方就是人荒地荒。现在往下发赈灾粮时嫌人多,来年搞建设的时又嫌人少了。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口就是最好的生产力了。

刘浩然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正在清醒脑子时,响起了轻轻地叩门声。

“进来!”

“陛下,”一名衣着华丽的女子走了进来,她身材高挑,乳丰臀翘,肌肤雪白,眼睛微蓝,五官与中原女子大不一样,但是别有一番诱人之处,“高丽权知国事金大人奉命觐见。”

女子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说道。她原名也迭失蜜儿,汉名胡蜜儿,波斯巨商进贡来的美女,说是纯正的波斯人又不像,估计也是一个中亚混血儿。康茂才给刘浩然留下了十二名完璧美女,都是西域权贵或巨商进贡孝敬元帝的,因为元帝后宫的美女太多了,加上内讧外困,元帝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四处猎艳,于是便留下了不少“漏网之鱼”。还有四十余名同样来路清楚的宫女,刘浩然身边就是这些人近身伺候着。

刘浩然也不是圣人,近两个月,这十二名美女也都一一品味过,不过这胡蜜儿算是比较得宠,因为她不仅色貌出众,更有一番聪慧,据说原是波斯某地王公的女儿,读过不少波斯、希腊的书籍,家破人亡便被转卖到中原,刘浩然休息时便喜欢听她讲讲波斯等地的历史典故。因此时常侍候在跟前。

“宣进来!”

“臣中赞大夫金英浩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金爱卿,起来吧!”刘浩然待金英浩跪拜完毕后便走出书桌,伸手虚扶道。刘浩然的礼仪是重外轻内,国内一帮大臣在他面前是不行这套礼仪的,拱手弯腰鞠躬便可,外臣嘛,则依足了前宋和元廷传下来的礼数,按照刘浩然的说法,接见外臣他就是代表了整个大明王朝,这礼仪是少不了的,自己人就则免就免。

金英浩身份比较特殊,只能算半个外臣,因为他除了是权知高丽国事,还挂着大明官职,所以做一半就好了。

“谢陛下!”金英浩拱手一礼,然后站了起来,垂手在一旁。

“来,给金爱卿看座!”刘浩然吩咐道。胡蜜儿带着两个宫女搬来一张暖登,放在下首。金英浩客气了一番便坐下小半个屁股。

“臣妾告退!”胡蜜儿行了一礼,待刘浩然挥挥手便带着两名宫女退了出去,并关上了门。金英浩略扫了一眼她的背影,脸上一丝忧心一闪而过。

“金爱卿,高丽还算安稳吧?”

“回陛下,蒙陛下的天威,高丽现在已经走上正规。人口户籍已经统计,田地也已经丈量,百姓安居,世家附心。”

“那就好,细细予我说说。”

“是的陛下。”金英浩便详细地讲述起来。自从李成桂倾覆后,高丽国便平定下来,大的乱子没有了,少量的山贼盗匪几乎都不用驻扎的明军出手,金英敏统领的军队都可以处理。

加上土地人口丈量统计后实行的科田制极大地收拢了民心,现在高丽几乎只知金氏兄弟而不知高丽王了。

这次高丽共得田地共五十七万多结(包括耕地和荒地),依照科田制规定,高丽京畿一带土地按科(等级)授给在京任职的官员,故称科田。第一科得田一百五十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十结。京畿以外的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地方官吏和“闲良”,不论资品高下,随其本田多少,各给军田十或五。凡受田者身死后,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传受,无子媳守信者,减半传受,科田和军田都允许程度不同的世袭。另有功臣田,可以子孙相传。公私奴婢、工商、卖卜、娼妓、僧尼等,不许受田。凡公私田租,水田一结糙米三十斗,旱田一结杂谷三十斗。除陵寝、仓库、宫司、公廨、功臣田外,有田者皆纳土地税,水田一结白米两斗,旱田一结黄豆两斗。科田、军田、功臣田都是私田,其余土地为公田。公私田的比例无是公田占七成。军田和科田,须向国家纳土地税,所以又是不完全的私田。

根据科田法的条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级)来分配,通常只供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获得租权,而农民则得到耕种权。按惯例田租为庄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为租税缴纳给国家。由于就耕作权而言,农民作为佃农对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没收,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此外,高丽两班(即拥有官职的贵族)的土地积累受到这样一条规定的严格控制:科田将只在首都周围的京畿地区授予,在这个地区,中央政府很容易加以监督和监视。

所以科田制实施后,贵族世家们利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百姓们也高兴,所以金氏兄弟在高丽的威望开始高起来,而且与辛旽不同,除了在百姓有威望之外,得到田地和一定特权的贵族世家们也非常拥护金氏兄弟。

原本金氏兄弟想给高丽商人分田地,因为他们在泉州就是商人,加上看到江南商人的财势,于是想提高高丽商人的地位,可是遭到了幕后老板刘浩然的否决,而且高丽士子世家们也是极力反对,于是便不成行。

刘浩然算盘打得很精,江南虽然垄断了高丽、日本的商贸,但是高丽商人凭借本土优势还占据一定势力,刘浩然就是要利用科田制让高丽商人做出选择,到底是选择权利没有保障的高丽还是商人地位极高的大明。只要入了大明国籍,那就好说,貌似大明的遗产税就要出来了。

“金爱卿,你这次前来可有其它要事?”

“回禀陛下,臣这次来除了禀报科田制等高丽国事外,还有两件事要向陛下禀报。”

“陛下,自从北元宫内宫女内侍被送还高丽,高丽国中担心陛下在北京无人侍候,便选了一批忠实可用的少女,以充内宫,服侍陛下。”

听到这里,刘浩然眼睛微微一眯,金氏姐弟打得好算盘。自己是大树,他们只是缠在树上的一根藤,为了抱紧这棵大树,金氏姐弟也希望在刘浩然留下一些高丽人,至少可以让刘浩然看见,记得高丽还有那么几个忠于他的人,要是能打听一些消息或者影响一下刘浩然的某些决定就最好不过了。

“有多少人?”

“回禀陛下,计六十人,已经随臣乘船而来,在宫外侯命。”

“那就留下吧,这么大一座宫殿,怪冷清的,如果合用,我会带回南京去的。”刘浩然虽然知道金氏姐弟的目的,但是这个情还是要承的。

“多谢陛下。”

“还有一事呢?”

“回禀陛下,现在高丽上下已经归心,而高丽王避居深院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