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以来,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句话在唐代关中河北地区彻底被破坏前,都是极为准确的,尤其是关西一带,作为当年战国七雄里的秦国旧地,其民风剽悍骁勇,一直都是帝国最好的兵源地区,西汉的羽林郎除了边境的良家子,就是以长安一带的关西,关中子弟为主,战斗力强劲,而山东则是六国旧地,一向以文化见长,不过纵观中国历史,文人一向都不太看得起武人,帝国的东西矛盾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可以说是山东的士族挑起的。

不过以帝国现在的政治势力而言,虽然山东士人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强大,可是也是目前最强的一支地域性的政治势力,刘宏可以打压山东士人里的高门大姓,可是他没办法对付整个山东士人集团,还都长安是必然之举,不过刘宏不会那么快就去做,因为还都长安的条件并不成熟,他让杨彪他们这些幕僚团负责黄河治理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拖延之策,至少对于急切希望能还都长安的山西士人来说,在黄河改道工程完成前,还都长安是不可能进行的,这就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布置一切,要还都长安,首先要让整个山西地区的经济提升,同时也要让中原地区过剩的资本投入到山西的建设中去,只有成为利益联合体,才能让山东势力不会反对还都之举。

刘宏不想使用暴力来迫使山东势力对他妥协,毕竟强大的中原资本也是他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他更希望能够用利益来联结帝国的政治势力,当然如果有谁想违反他的规矩的话,那么就要做好接受制裁的准备。

对于山西士人来说,刘宏登基以后对于他们的扶植,他们也都感激在心,再加上山西地区过去因为战乱而残破不堪,建宁元年开始复兴以后,竟然成了整个帝国吏治仅次于雒阳和司隶地区的地方,经济恢复得不错。

直到九月末,刘宏才回到雒阳,随他一起的帝国军在雒阳城外的官道上受到了最盛大的欢迎,虽然一路上他所经过的郡县也都为他们准备了欢迎仪式,可是却如何比得过帝都京师。

出于提高军人地位的目的,在入城时,刘宏让这一次在大战中因伤致残的士兵来做自己的亲卫军,一起接受最先入城接受欢呼的光荣。

在敦煌,刘宏为那些阵亡的帝国军士兵修建了方尖碑,上面记述了这一场战争和那些阵亡士兵的名字,以供后人凭吊,而原本南宫的云台则迁往太庙边上,除了悬挂光武皇帝时代的二十八将以外,刘宏打算以后将战死士兵的名字刻碑放入新的云台,每年祭祀时一起祭拜这些死于沙场的阵亡士兵。

内阁省虽然认为天子每年祭祀阵亡士兵似乎过于隆重,可是这也只是件小事而已,再加上枢密院的皇甫规等人,他们最后通过了这项决议,当刘宏还在敦煌的时候,云台就迁到了太庙边上,按照刘宏的意思没有修建得太过华美,而是古朴浩大。

虽然刘宏身边的伤残士兵或断臂,或断腿,走路之时并没有身后的同袍那样齐整,可是道路两旁的百姓却没有人嘲笑他们走路时那异样的样子,敦煌城下的那场大战还有帝国军在西域的坚守,通过敦煌城内的文人名士还有雒阳前往的报社文人之笔和驿站快递,早就天下皆知,尤其是作为帝国印刷中心的雒阳,城内百姓哪个不知道帝国军个个都是汉家的好儿郎。

一路上,‘大汉万岁,帝国万岁,天子万岁。’的欢呼声始终不绝如缕,对于那些伤残的士兵来说,感触尤其大,他们中不少都是孝桓皇帝时期参军的老兵,本以为这一次大战后,领取抚恤金,回家能够分到田地,免去赋税已是天大的幸福,却没想到还能陪着天子上雒,参加凯旋仪式,更能够在回到家乡以后,在所在的折冲府继续担任军职,领取俸禄,直到他们老死。

入城式后,刘宏直接带着帝国军和前来迎接的百官去了新建成的云台,祭祀了那些阵亡的士兵,在对待军人方面,刘宏可以算得上是不惜血本,他知道自己的根基就是军队,所以一直以来他不但对军队的建设大加支持,甚至不惜营造出一个军人皇帝的形象出来。

虽然对于陪着天子去祭祀那些普通的阵亡士兵颇有微词,不过百官们并不敢把这种不满流露出来,现在整个帝国的军队都是对天子死心塌地,忠心耿耿,那些细柳营培养出来的中下级军官尤其狂热,他们可不想成为那些太学生和中下级军官口诛笔伐的对象。

入城式和祭祀阵亡士兵之后,返回的羽林第一,第二军团则返回驻地修整,同时从各折冲府甄选士兵进行补充,而十一军团,十六军团被挑选上雒的军官和士兵代表则进入细柳营进修,那些伤残士兵也被安排在雒阳观光,直到授勋仪式后才回家乡的折冲付任职。

夜晚,细柳营的军官宿舍内,吕布擦拭着自己的方天画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居然也染上了关羽的毛病,没事做的时候就喜欢擦拭兵刃。

在另外几处宿舍里,在敦煌城外立下战功的其他几人,也是表现各自不同,比如刘备就很想知道自己这一次够不够授勋,虽然在围歼慕容家骑兵的时候,他带人包抄后方是份大功,可是和杀人无数的吕布,典韦他们相比,他的人头功完全比不上。

建章宫内,刘宏看着枢密院送来的授勋表,看得很仔细,虽然敦煌城外的那场大战,他亲自参与了,可是他所看到的是整个宏观的战场,那些拼杀的士兵他并没有关注太多,此时看着那些文字记录的战功,他才知道当时的战事有多么惨烈,尤其是自始至终战斗在第一线的十一军团的枪阵,这一次战争里他们的牺牲是最多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荀彧送上了工部制作的帝国勋章的样品,鎏金,濯银,赤铜,黑铁四种材质,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鎏金的帝国五爪龙勋,这一次能够得到这枚勋章的只有寥寥三人,全都是在高昌壁坚守战役里活下来的士兵。

第二天,刘宏亲自召开了朝会,这是他阔别雒阳一年以后,第一次召开文武百官全部参加的会议,不过这一次实际上是象征意义要大一些,毕竟这一年里帝国并没有出什么大事,有程昱和阳球在,吏治还是被抓得比较紧,整个帝国的政治依然在走向清明。

听着内阁省做的例行报告,刘宏心思并没有放在上面,他回来的时候,已经调阅过密谍司对各地大事的记录档案,基本上和内阁省报告的差不多,现在整个帝国平静得很,如果说唯一有可能出事的地方就是南方的徐州,荆州和扬州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虽然他下令地方官吏要公平对待那些少数民族,可是南方毕竟离雒阳比较远,再加上南方以前虽有过少数民族叛乱,可是却始终没有西北那样厉害,所以那些地方官吏执行命令的时候多半打了折扣,很有可能会爆发地区性的暴乱。

耐着性子听完内阁省和六部的报告,刘宏结束了这场朝会,接着直接在内阁省和杨赐等七名宰相提到了南方的事情,让他们督促吏部加强对南方的官吏约束,如果他们干不好的话,他就让御史介入。

对于御史,内阁省可以说是帝国三个平行机构里最害怕的一个,在过去御史掌弹劾百官,也可以参加对国事的讨论,可是改制以后,政事尽归于内阁省和六部,御史不再插手本来说起来应该是件好事,至少内阁省和六部不必像以前那样被那些御史拿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做一大堆文章,可以安心地管政务,但那些御史虽然不能再插手政务,也不能随便拿过去那些方法找他们麻烦,可是御史却拥有调查权,只要证据确凿,他们只要和内阁省通报一声,就可以请六部尚书以下的官员去喝茶谈心,这一年里有不少三品,四品的官员折在了御史的手里,没几个有好下场,现在听到刘宏说可能会让御史介入,杨赐等人连忙表示会督促好吏部。

对于杨赐等七名宰相,刘宏心里实际上清楚他们私底下为家族子弟谋取的利益,只不过一直以来,他们没有做得太过分,而且他们关照的那些家族子弟也算做得不错,而且都是些地方中下级官吏,就算有他们的照顾,也是要一级一级地凭本事升上来,不算太破坏帝国官僚系统的平衡性。

提及了南方对少数民族的治理政策以后,刘宏开始和七名宰相讨论起真正的话题来,他已经不打算在接下来二十年里对外进行大型的战争,就连要经营的西域也是以蚕食策略为主,所以接下来整个帝国就要转入内政建设,若是换了其他人做皇帝,或许会轻易满足,不过刘宏的野心实在太大,他是不会容许那种缓慢的自然发展的,既然他已经为帝国建好了科技发展的基础,那么他就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利用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整个帝国的发展。

制定五年计划,是刘宏给内阁省抛出的新名词,当然第一个五年计划,他早就让自己的幕僚团拟好了,毕竟内阁省基本还是以杨赐这样的旧时代官僚为主,刘宏用他们求的是稳妥,向司马防,杨彪,钟繇,董昭,张昭这些他亲自培养的青年一代精英资历还太浅,需要再磨砺几年,等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过半,他才会陆续让这些人回到帝国的政治中枢。

帝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目标定得很宽松,首先就是大运河要完成开通,另外就是开始转变帝国的农业模式,由单纯的农耕转向农牧结合,明确经略西域作为国策重点,同时要发展工商业和促进经济流通,另外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基本上是先铺下发展的基调,至于指标则不高,比如发展工商业,不过是在目前的钢铁产量基础上翻倍,扩大棉花等新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是不难完成的指标。

过去的传统政治里,比较轻视数字的作用,而且政令也过于简洁,不过在尝试过新的公文体报告和数字报表以后,像杨赐这样的旧时代官僚也是适应了这种高效率的处理政务的模式,在笼统地看过刘宏给他们的报告以后,他们知道这是刘宏给他们青史留名的机会,只要完成这第一个五年计划,他们就将成为史书上的名臣而千古流芳,互相看了一眼之后,七名宰相都是同意这份计划书,不过具体还需要花时间好好商议一下,对此刘宏自然不会在意,内阁省现在的办公效率他还是相信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宴会

通常来说,九月以后,随着冬季的到临,雒阳南宫的帝国官僚将迎来一段比较轻松的日子,因为大雪阻隔的缘故,驿站传递的速度会降慢到平时的两到三倍,再加上冬季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事,所以十月到一月,雒阳的帝国官僚们基本上都很清闲。

不过对于内阁省和六部来说,昭武二年的冬天除了皇长子的降生给他们带来了一点喜悦之外,编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就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作为帝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发展计划,他们要调阅的各地资料几乎能堆成一座小山。

除了内阁省和六部,刘宏手下新的幕僚团成员和太学专门派出的学者团也加入到了计划的制定中去,至于刘宏本人,初为人父的他还沉浸在得子的幸福感中,只是每天从幕僚团那里了解一下整个五年计划具体的编订进度以外,就是陪着妻子和儿子。

因为幼年的经历,让刘宏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倾注了太多感情,他为自己的长子取名为武,可见他的期望有多么之大。

建章宫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