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身边的玩伴。

刘宏凭着自己的铁腕控制着整个帝国,而其中被他控制得最为全面的无疑便是皇宫了,没有一个帝国官僚可以从皇宫里打听到半点消息,除非那消息是刘宏不介意传出去的,在管理后宫方面,他也全部交给了宋玉容这个皇后,不过他总共也就七个妃子,而除了卞玉和蔡琰以外,其他四位妃子全都是豪族出身,自然明晓事理,她们也都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怎么样的人,所以都是很安分守己地学皇后当一个良妻贤母。

尽管从规矩上来说,从皇后到贵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宫殿,不过很显然对于刘宏来说,这些规矩对他无用,连皇后在内的七名妻子实际上都住在他的寝宫内,而四个儿子也不是分开居住,而是住在一起,刘宏实在不愿看到历史上那种宫庭争斗,他从不认为有能力的继承人是靠从宫廷斗争里获胜的,历朝历代,那些从小孤立地在宫廷内长大的皇子有几个是身心健康地成长的。

刘宏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从小就是在宦官妇人之手长大,也不想看到他们年纪小小就懂得什么是权势,他只想给他们一个正常的童年。

草丛中,奔跑的刘文一不小心摔倒在了地上,不由嚎啕大哭了起来,而这时在他身边的刘武拉起了他,“二弟,别哭,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虽然只有四岁,但是实际上被刘宏一直当成继承人培养的他看上去已经像懂事的六七岁的少年那样。

“就是,二歌,哭什么,小心给阿瑜他们看笑话。”刘猛也是一起拉起了刘文,四位皇子里,除了最小的刘景才刚满周岁,三个皇子里,刘武性格沉稳,已经有了兄长的风范,而刘文则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文静,性格稍弱,而刘猛则是人如其名,年纪虽小,可是平时却是最爱打架的,不过心胸豁达,通常和几个玩伴刚打过一架,转头就忘了。

其实孩子的性格可以小时候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大,而刘武,刘文,刘猛三兄弟的性格从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比如刘武,他的母亲宋玉容是皇后,不管什么时候,宋玉容对他的要求都很严格,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刘宏这个当父亲的,至于刘文,他的母亲是爱好文艺的蔡琰,自然也就偏向安静的性格,而刘猛的母亲则是卞玉,自然就比较活泼了。

看着远处的三个儿子,刘宏脸上露出了笑意,这三个儿子年纪相近,日后他希望三兄弟可以齐心打天下,而不是互相倾轧。

“陛下,您该去内阁省了。”王越走到了刘宏身边,自从朝会改为一个月两次以后,政务尽归于内阁省,而刘宏每天也会抽一个时辰去内阁省,不过他通常甚少会对内阁省作出的决定进行干预,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信任这个越来越趋向专业化的官僚机构。

帝国的政体,很大程度上和明朝的内阁制想像,不过作为天子的刘宏手里却握有最大的权力,而且内阁省也不会有御史台来掣肘政务,当然御史台虽然退出了政务,但是在监察系统的权力却更大,直接向刘宏负责,和枢密院一样。

而内阁省和下辖的六部编制也一再扩大,内阁省里地位最高的是七名宰相,但是实际负责处理各种繁琐政务的却是一批年纪在四旬左右的干练官僚和大批从帝国大学毕业的专业技术官吏,而六部随着帝国工商业经济的兴起和各种农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陆续被拆分,成立多达二十个部门,比如工部被拆分成了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当然这些都是出自刘宏的授意,部门被细分后,其办事效率也自然提升,而帝国的中央官僚系统开始全面向专业的技术官僚和精英式培育为主。

刘宏限制了科举的适用范围,对他来说,像隋唐以后的科举,除了消灭了门阀制度,实际上其功效尚不抵其危害,之后历朝历代的冗官冗费就是无节制的科举造成的,而僵化的科目则让官僚的能力低下,大批的官僚都是只能动口不能动手的庸才。

而且以帝国的社会形态,如果直接照搬隋唐的科举制,刘宏可以预见自己会得罪大批的豪强和世家,虽然以他对军队的掌握,这些人即使不满,他也可以压下去,但是那毫无利益可言,所以他才将原先的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结合,弄出了现在帝国的官僚选取制度。

虽然刘宏在名义上确定了帝国要推行义务教育,而科目相当后世小学到初中的程度,但是实际上这是办不到的,目前也就是在帝国的繁华和富庶地区实行,六岁到十四岁都可以进入帝国开办的学堂接受教育,从十六岁开始就可以参加第一次科举,直到二十岁为止的四年里,只要能考入帝国大学或帝国在州一级监察区兴建的帝国大学,就基本上取得了士人的资格,然后再在帝国大学里选择自己以后要出仕的官职学科,四到六年以后,顺利毕业才能去各地当一个技术官僚,而想要直接进入中央官僚系统,就要参加第二次科举,基本上可以说是相当严格的选官标准,当然这种科举也对四十岁以下的普通官吏开放。

从表面上看,刘宏让寒门弟子也有了通过正常途径做官的机会,而一切都显得严格而公平,但实际上不然,就比如义务教育,现阶段能受惠的人极少,而那些豪强世家凭借其财力自然能让自家的子弟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另外刘宏也准许第一次科举落榜的学生在一定的名次内出钱入读帝国大学和州级大学,当然这些资金被全部用于义务教育。

以这种情况而言,最后寒门子弟和士族子弟在新晋的官僚体系中,其比例只有三比七,甚至更少,但是刘宏从来都没指望过一开始就能改变帝国官僚的构成体系,这样的比例对他来说很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僚会越来越多,而义务教育的受惠面变大,经济民生的持续发展,都会扩展士族这个阶层,一旦士族的总体数目变大,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特权不特权了。

无论任何政权,都是金字塔形的,专制也好,民主也好,都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只不过前者更侧重武力,而后者则更侧重宣传或者说是愚弄,对刘宏来说,他解决不了这种体制上天然存在的问题,他所能作的就是让金字塔的最底层变成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民族。

刘宏离开了御花园,现在他每天大半时间都花在了教育儿子和那些被他提前找来的人才,历史已经改变了,他不能肯定不会随家族去江东避祸的周瑜还会成为历史上杰出的统帅,出于某种人才收集癖的心态,刘宏决定亲自对周瑜他们进行精英式的教育,以免他们会在改变的时代里趋于平凡或是成为纨绔子弟。

在帝国,除了周瑜他们,还有无数穷苦人家的孩子被选入了帝国军少年军校,年纪都在六岁到十岁左右,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效忠于刘宏的洗脑教育,在二十年后,刘宏将在帝国军里拥有一支数目可观的死士军官团,他们年青强健,接受最严酷的军事训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忠诚无与伦比,无论何时,刘宏从来都没放松过他对军队的控制。

内阁省里,杨赐和手下的技术官吏们都是有些忐忑不安,帝国银行的构想很早以前天子就给他们提过,甚至专门在帝国大学里组建了一个学者组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内阁省曾数次想要建立帝国银行,但是都给天子以时机尚未成熟否决了,不过现在河东河北这些帝国的精华地区工商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而大运河的全线通航,也让帝国南北间的贸易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对帝国经济的促进,他们认为是时候建立帝国银行了。

刘宏看着内阁省所写的帝国银行的议案,一页一页翻得很仔细,新的币制和帝国银行的建立对帝国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不敢贸然从事。

第二百一十五章 帝国银行(下)

杨赐,陈球几个宰相看着合上议案,低头沉思的刘宏,心里都是紧张了起来,要说起来他们这几年平时闲着无事就经常被刘宏叫去皇宫内,听几个帝国大学专门研究经济的学者讲解一些关于国家财政的问题,时间长了,也都算得上半个专家,对刘宏来说,内阁省最大的作用便是替他处理政务,而良好的国家财政无疑是前提。

帝国的经济理论著作,除去刘宏本人撰写的一些手札以外,便是被刘宏列为帝国大学必修的《管子》《盐铁论》等前人的书籍,当然除去管子,像《盐铁论》等书籍里的错谬之处全部被纠正了,而在深入研究《管子》的基础上,帝国的学者对刘宏提供的手札进行了解读,可以说帝国的学者们在经济理论上的研究已经超过了帝国的经济和生产力基础,这也是刘宏一直没有建立银行的原因。

帝国的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封闭式的庄园式经济,虽然刘宏在登基以后,促进了帝国的经济进化,将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和豪强世家分享,发展了大批工商业,同时推进了农业转型,而大运河的开通,也使得帝国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商品流通量增加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帝国的经济远远还没到刘宏所期望的地步,起码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持续转型,稳固,方才算得上有所成就。

杨赐,陈球等人虽然是天下名士,在帝国的官僚中也都是清正之人,可是人总归是有私心的,就比如帝国银行,他们七个内阁省的宰相之所以如此上心,还是在于利益二字,很明显帝国银行将是一个掌握国家财政的强力部门,他们都是想在自己还坐在内阁省宰相这个位子上,能够在帝国银行的建立中谋取利益。

对于杨赐他们的心思,刘宏又怎么会不知道,而且他也并不意外,人性就是这样,能面对利益而不动心的只有很少的一些人,这天下间大多数被称为名士的人中又有几个真正是无欲无求,所以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底线,刘宏不介意将利益分给其他人,但是他们必须守规矩,不守轨迹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刘宏轻轻放下了手里的议案,他的动作让杨赐等人都是直起了身子,看向了他,因为他是定规矩的人,没有他的同意,没人敢动。

“朕准许内阁省的议案,但帝国银行目前就先在河洛一带施行。”刘宏最后准许了帝国银行的建立,但是却限制了帝国银行的范围,算是带了些试点的性质。

听到刘宏同意,七名宰相都是喜出望外,不管怎么说,只要帝国银行能建立起来就行,几年之后自然会发展起来,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帝国银行的利益分配,不过几人谁都不敢先开口,要知道这一个不好,给天子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可就全完了。

“除了帝国银行,朕还打算建立另外一所银行,由朕个人出资筹建。”刘宏不打算让任何资本掺入到帝国银行中去,但是利益分配的问题他不能不考虑,而且就一所国家银行也让刘宏不放心,不管什么时候,一家独大都不是好事情。

听到刘宏的话,杨赐等人都是眉头一皱,然后就明白过来,帝国银行,天子是不容许任何人插手其中利益的,很显然天子是打算按照当初划分国库和内库的方式,来处理帝国银行的问题,不过对他们来说,天子出资建立的银行,只怕是更有前途。

简短的内阁省会议结束之后,刘宏回到了皇宫之后,立刻传召了荀彧和陈登,虽然两人此时不过年满十九,但是在刘宏身边却都是待了数年,内阁省和下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