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史-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阿庇安
译者:谢德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
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
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
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
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
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 年着手
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
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
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
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
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
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83 年5 月

罗马史(上卷)

英译本序言
史学家阿庇安是埃及亚历山大里亚人。关于他的事迹,我们只从他自己
的著作中,从马可·奥理略①的老师夫隆托②的信札中,隐约地知道一点。我
们推定他大约生于公元95 年,卒于公元165 年。近年所发现他的作品的一
个片断说到在埃及,他曾冒险参加了一次对犹太人的战争。这可能就是公元
116 年图拉真皇帝在埃及镇压犹太人起义所进行的那次战争。他在他的历史
著作序言中③说到他在本国已达高位,后来在罗马为皇帝案件的检察官(可
能是皇帝金库检察官)。直到皇帝任命他为总督。要有担任总督职务的资格,
他一定已经是一个骑士等级的罗马公民。在写序言的时候,他表示是在罗马
城建立后的九百年,④这是在安敦尼·庇护统治的时代。⑤夫隆托有一封写给
安敦尼的信传留下来了。这封信请求皇帝任命他的朋友阿庇安为总督,不是
为了满足他的野心,也不是为了薪给的关系,而是当作他暮年所应得的荣
誉。夫隆托证实他的朋友的荣誉和忠诚。阿庇安在他的序言中也说到,他已
经写了一篇自传,①那些想更详细一点了解他的人可以从中获得情况。但是
这篇著作,在公元九世纪时,福提阿斯也没有看见过,虽然那时候,阿庇安
的全部历史著作还是保存无缺的。
阿庇安在他的序言第十四节中概括地叙述了他的计划。这个计划不是按
年代顺序,而是按种族排列,依照罗马人跟其他民族以及他们自己内部所进
行的战争,分散在各部分叙述的。关于他的作品最早的详细记载留传到我们
手里的是君士坦丁堡的总主教福提阿斯②的记载,福提阿斯死于公元891 年。
他写了一部文献百科全书,名叫《群书摘要》,③这部书中包括有关于当时
他们的著作还存在的二百八十个作家的评介。他所记载关于阿庇安的著作共
二十四卷,④其中有十一卷完整地、或者几乎完整地留传至今,即西班牙史、
汉尼拔战争史、布匿战争史、伊利里亚史、叙利亚史、米特拉达梯战争史和
内战史五卷。从别的书中的引文中摘辑出来的片断材料,保存在大约公元950
① 罗马皇帝,公元161—180 年。——译者
② 马可·科尼利阿斯·夫隆托(约公元100—166 年),为当时的雄辩家。——译者
③ 序15。——译者
④ 参阅序9。——译者
⑤ 公元138—161 年。——译者
① 参阅序15。——译者
② 公元820?—891 年。——译者
③ Myriobiblon 或Bibliotheca——译者
④ 本书所译者共十七卷。第XVIII—XXI 卷,记载埃及的被征服,第XXII—XXIV 卷,记载帝国时代到图
拉真在达西亚与阿拉伯诸战役为止,这些部分现已失传。此外,他原计划写的帕提亚历史,没有写成。—
—译者

年根据君士坦丁·波菲罗真尼斯皇帝⑤的命令而编纂的两部拜占庭著作中:
一部名叫《使节》,⑥另一部是《美德与恶行》。⑦每一部书都引用了阿庇安
和其他史学家有关上述题目的文字。《使节》一书中所引用阿庇安的文字于
公元1580 年由福尔维奥·俄细尼(攸西那斯)在罗马草率地搜集起来,公
元1580 年在安特渥普出版。《美德与恶行》一书中所引用阿庇安的文字,
公元1634 年亨利·得·瓦罗亚在巴黎根据他的朋友皮累斯的一个手抄本,
很忠实地翻译出来了。有少数分散的句子在修伊达斯①的字典及其他著作中
发现。他的历史记载到公元前35 年绥克斯都·庞培之死为止,②即在安敦尼
与屋大维平分罗马世界之后不久。
阿庇安的著作在近代最早出版的是公元1452 年教皇尼古拉第五的私人
秘书彼得拉斯·康提都的一个拉丁文译本。希腊原文的最早出版是公元1551
年卡罗卢斯·斯泰法那斯在巴黎印刷的。对于抄本最重要的校勘工作是斯特
拉斯堡大学哲·什淮克豪塞教授做的,于公元1785 年出版。我的译本主要
是根据俄国多尔巴特大学门得尔松教授校刊的原文,这本原文是1879—1882
年在来比锡出版的他布纳版本。一个重要的版本是1877 年在巴黎出版的提
多校刊本,这个版本有拉丁译文和原文相对照。
阿庇安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他自己的时代以前很远,因此,知道他
所利用的材料来源是很重要的。他把波里比阿,③
鲍鲁斯·克劳狄、①海挨翁尼马斯、②恺撒、③奥古斯都④和阿西尼阿斯·波
利俄⑤等当代作家都提到了,似乎暗示着他是引用
了他们的著作的。他偶然也提到发罗、⑥非比阿·彼克托、⑦喀
西约·赫密那⑧和卢提略·鲁福斯,⑨但是并未含有引用他们的
⑤ 君士坦丁第七(公元912—959 年)。——译者
⑥ ConcerningtheEmbassies。——译者
⑦ ConcerningVirtuesand Vices。——译者
① 修伊达斯是一本字典的名字,不是一个作家的名字。原文出自拉丁语,意为“要塞”。此书编于十世纪
末,书中保存了许多古典著作。——译者
② 按第十卷16—29 节叙述屋大维(公元前35 和34 年)两次进攻伊利里亚的战役,这第二次战役发生在绥
克斯都·庞培死后。——译者
① 参阅Ⅳ(Ⅰ)3。——译者
② 参阅Ⅻ。8。——译者
③ 参阅Ⅵ。(XVIII)。——译者
④ 参阅Ⅹ。14 以下;XVI。110;XVII。45。——译者
⑤ 参阅XIV。82。——译者
⑥ 参阅XV。47。——译者
⑦ 参阅Ⅶ。27。——译者
⑧ 参阅Ⅳ。(Ⅵ)。——译者

著作的意思。他没有提到李维、⑩萨拉斯特、(11)戴奥尼素、(12)
或戴
奥多拉斯的著作,(13)(虽然所有这些作家们的著作都是他所能够看
到的。尽管这样,我们不是没有方法利用其他古代作家们的著作来检验他的
叙述的。这已经是最近百年多来德国学者们所喜欢搜索的园地,由于他们的
辛勤劳动,产生了许多讨论阿庇安著作史料来源的博学论文。《保利…威索
瓦古典百科全书》(14)中,格*丁根大学什发兹教授的论文是最新的和最
好的,是这类著作中的一篇不朽的巨著,但是著者在推翻其前人的结论方面
比较成功;而在他自己指出真正来源方面比较失败。他认为阿庇安著作的来
源,主要地(如果不是绝对地的话)是拉丁文著作;共和时代的资料是那些
他所描写为“掌管编史工作的出身高尚的业余爱好者”的官方编年史家们①
的著作,他说,“每当他们利用他们的闲暇,给一般没有知识、又无批判能
力的群众报导的时候,说谎,特别是因为爱国主义的缘故而说谎,对于这些
业余爱好者甚至比对于修辞学家,还更加是可以容许的。”
阿庇安是事件的叙述者,而不是哲理的史学家。他的风格没有词藻的修
饰;但是在许多修词整洁的章节中,他的风格是生动而有力,有时是雄辩的。
有时候他提高到和古代世界最优秀的作家的同样高超的地位。《内战史》的
绪论就是这一类的例子。在这里,导致革拉古兄弟悲剧的一些事件以庄严而
整齐的步伐向前发展,后代有许多史学家模仿这种风格,但是没有人超过他
的。这是古代作家们关于土地问题的争执对于双方面的意见都加以叙述的唯
一记载。
在阿庇安一系列的著作中,《内战史》第一卷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因为
它是连接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之间。“交替时代”的桥梁。②在价值上仅次于
这卷书的是第三次布匿战争和迦太基毁灭的历史。①这是关于这些事件传到
我们手中唯一的详细记载,它有高度的戏剧性。阿庇安这部分历史著作的来
源可能是波里比阿已经失传了的著作。他在布匿战争史第132 节②中引用了
⑨ 参阅Ⅵ。88。——译者
⑩ 公元前59— 公元17 年,著《建国以来的罗马史》,叙述自罗马城的建立至公元前9 年间的历史。——
译者
( 13)公元前一世纪西西里人,著《历史丛书》四十卷,叙述埃及、两河流域、印度* 以及希腊罗马的历
史。仅Ⅰ—Ⅴ,Ⅺ—XX 诸卷,留传至今。——译者
① 古代罗马编年史家常捏造史实。——译者
② 波里比阿生活在罗马势力向地中海四周发展,罗马霸国形成的时代,西塞罗生活在罗马共和制即将倾覆,
罗马帝国即将出现的时代;《内战史》第一卷叙述自革拉古兄弟改革运动起,终于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正处于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两个时代之间。——译者
① 即Ⅷ(上),74—132。——译者
② Ⅷ(上),132。——译者

波里比阿的话。
因为细节上缺乏准确性,③阿庇安受到严厉的批评。根据近代批评的准
则,准确性是史学家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而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在古代世界
不是这样的。与事实一般的符合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古
代作家的目的是在著作一本有兴趣的书,或者替他所怀抱的政治理想或道德
原理提供一个背景。在这方面,阿庇安和他同时代的一般史学家比较起来,
既没有更好些,也没有更坏些。什发兹教授很正确地说,阿庇安在《内战史》
第三卷中,关于安敦尼与元老院斗争的记载,简直不是历史,而是“历史小
说著作”,但是他补充说,“尽管在他的著作中,形象有些歪曲,内容有些
虚构,但是大的线索是正确地、深刻地刻画出来了,他的虚构正是多少使他
达到这个目的的。”这个批评可以准确地应用在阿庇安大部分的著作上。
古代史学家常常使他们著作中的主要人物发表演说,以提出那些鼓动各
民族或各党派的思想,有时候向人们发表作者的道德教训。修昔底德这样做
了,④诚如吉尔柏特·麦累⑤教授所说的,他的榜样是“他逝世后二千年来历
史著作中一个重要的遗产”。阿庇安模仿了这个榜样。以风格而论,他这样
发表的演说辞,是他的著作中最好的部分。我们从中感觉到我们正在听着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