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道是他年纪虽小,却已经十分有定力城府。

七婶自然也是替他高兴,虽说民间有伴君如伴虎的话,那却是无知村夫不能靠近君前的酸话,对英国公府这样的豪门来说,摸不清头绪时还会紧张,一旦知道缘由之后,自是知道惟功这差事十分讨好,天子和惟功的年纪相差三岁多,虽说以散骑常待的身份伴天子骑马没有待读听着好听,但勋戚武臣之家,以骑射功夫伴天子左右,岂不正是张惟功的本份?岂不正合身份?

“按说我朝在洪武和永乐、宣德年间,都建有幼军,小五你的差事,大约是和当年幼军的武官差不多吧。”

闲谈时,张元芳也闲闲的说起以前的掌故,对惟功来说,倒也是十足新鲜的说法。

“幼军?是以少年为军吧?”

“嗯,小五悟性不坏,就是如此。”张元芳笑道:“昔年,太祖立建文为皇太孙,因其年幼,虽为太孙,怕诸军和大将不附,所以太祖皇帝替皇太孙成立了一支幼军,年纪都在十余岁间,领军将领,也以青年为主。这样,俟太孙长成登基为帝,身边现成有一支生死相托,自幼随侍相伴的军队在手,这洪武年间的故事,永乐年间,立宣德皇帝为太孙,也是一样立了一支幼军。后来宣德爷又立英宗为太子,因英宗皇帝年幼,也是成立幼军,人数么,似乎最多,在两万之间。”

“霍!”张惟功乖觉的替七叔续了一壶茶水,惊叹道:“不愧是皇家大手笔啊,一出手就是两万人。”

“呵呵,当年是盛世么。”

“七叔是说现在不算盛世?”

张元芳一噎,差点儿没把一嘴茶水喷出来,再看看惟功的眼神,知道是被这小子捉弄了,当下摇头苦笑一声,只道:“现在大明确乎不算盛世,但看这几年的光景,似乎说中兴是有望了。”

以张惟功粗浅的历史知道也是知道,张居正在位十年,大明府库充盈,粮食积储数千万石,金银也收储了几百万两。

赫赫有名的万历三大征,播州宁夏两役再加上抗倭援朝,打退丰臣秀吉和十几万倭军进犯的壬辰倭乱,三大征用银数百万,都是张居正在位时打下来的底子。

这么一想,说中兴也算是说的过去。

惟功换了个角度,问道:“现在皇上有幼军么?”

“哪儿有?”张元芳神色渐渐变苦,摇头道:“为什么没有,这事儿说起来就远喽!”

“七叔,讲讲吧。”

“这要讲起来,还得从土木堡之变这事说起,事情还和咱们老祖宗有关,第一代的老英国公就是折在这一场战事里头……”

土木之变,张惟功也是知道,这一役明军损失极为惨重,有说损失五十万的,也有说损失三十万的,反正是损失惨重。

但这事情和英国公府也能扯上关系,还关系到现在皇上有没有幼军的事儿?怎么想,他也是想不明白。

张元芳看到他懵懂模样,不觉哈哈大笑起来。

“笑什么笑,在小五跟前这样,你真是为老不尊。”

叔侄两人是在上房说话,外头七婶在太阳底下做针线活计的七婶听到动静,提着茶吊子进来,给两叔侄都加了茶水,又嗔怪着七叔没个正形。

说起来,惟功早该改口称他们为父母,但这小子在这一件事上是十分倔强,而张元芳夫妻俩知道小孩子心结一时难开,也就由他。

但平时相处,其实已经颇有一家人的感觉了。

“呵呵,我哪里老,尚未及不惑之年,言老尚早,尚早啊。”

张元芳兴致上来,一心想和惟功讲古说故事,但看到妻子使了个眼色,醒悟过来,对惟功笑道:“小五你去看会儿书去,我和你七婶有事要说。”

平时七婶有什么话也不背人,今日倒是挺奇怪的,张惟功答应着,一纵身往外,四五级的石阶,行若无事的踏了下去。

他自己都有点儿惊吓,这桩功真真了不得,练的日子不久,自己的身体已经萌发出了常人难及的劲力。

其实吴惟贤教给他的法门,是二十年苦练领悟,再和军中高手切磋出来,当时的武术不像清末和民国时,在民间最为昌盛,也出了不少武学大师。在大明,一切高手,却是九成以上都在军中。

很多事情,不捅破窗户纸就显神秘,揭开了,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惟功虽小,却是有两世的阅历,而且经历惨变,心志坚强,自己苦练都有如许成就,何况现在有明师教导?

在阶下,脸上撒满了初春温暖的阳光,七岁多的少年郎,总是罕见的毫无机心的笑了出来。

……

“小五要请老大吃饭喝酒?”

房间里头,传出来七婶的声音,惟功心中一动,便是悄悄附到窗前,低下了身子。

“小点声,莫叫小五听到了。”

“他刚一步窜出去了,这会估计又到院外练刀去了,怕什么。”

说是不怕,七婶还是推窗看了一下,惟功正好伏在窗下,七婶看了一眼,便又关上了窗子。

“是有这么一回事。”张元芳沉吟着道:“二哥家的这大哥儿不是等闲之辈,好在小五心底也十分磁实,不会吃他的亏……你问这个做什么?”

“唉……小五这客按说该请,我虽是女流,道理还是懂的。不过不是我舍不得,你刚做了一身新官袍,靴子两双,花费都不少,年前攒的银子已经去了一半,最近咱们在城外的地里要用银子,最少也在二十两之谱,买牛,修农具,花费也不少呢……”

七婶絮叨的都是缺银子的烦难事,说来好笑,三品武职官,一年的收入也不少了,但在英国公府这样的巨族里头,却是过的缩手缩脚。

“……说是住着不要钱,吃食也是不要钱,但大厨房的饭不是咱们能吃的,小灶一个月总得三两,用的几个下人,公中给他们钱之外,咱们隔一阵总要额外赏钱,最要紧的,咱们仨一个月六两的份例,张福这个管公中帐目的管家就从来没正经发下来过……”

“说这些做什么……”还是七叔温和的声音:“小五不是乱糟践银子,也是有正用。”

“我不是攀他,再怎么说过继给咱们了,攒下银子还不是给他?就是这一阵子怕是银子实在不够使了。”

“不然就把城外那几十亩地卖了吧,以前咱们自立门户,有地补贴最好,现在既然住在府里了,留着地也没多大用场了。”

“那怎么能成!小五和咱们现在住府里是看元功大哥的面子,将来元德和惟贤这爷俩当了家,惟功和咱们还能住这府里?搬出去是迟早的事情……”

“唉,那就先紧紧吧,我听吴游击说,给惟功教授武学,将来用钱的地方也不少,想起来也是件烦难事情啊……”

听到这里,惟功只能默默行开,心里七上八下,一种难以排解的羞愧感觉,渐渐涌上心头。

第030章 禁军

一直以来,惟功就不曾怎么关注银钱的事。在他看来,过继的叔婶都算是统治阶层的一份子了,三品带俸的府军前卫都指挥算后世的卫戍军区军职干部,而他们住的又是顶级的勋戚府邸,英国公府光是下人就四五百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惟功没有迷失自己就算是不容易了……但也很是不把银子放在眼里了。

这样的人家,丫鬟小子们都羞于把银子挂在嘴上,提起银两就算心里起火嘴上也是要云淡风轻的,惟功这些天来,是太不把银子当回事了。

书籍就买了好几十套,用的银子着实不少了,自己的衣服,公中给的料子都是霉烂的,七婶还得自己赔钱到外头的布店里买来料子,再花功夫裁剪出来。

七叔的官服得到成衣铺子找上好的裁缝去做,靴子也是,隔几天还要和同僚应酬,花费开销都不少……七叔已经算是清简省事不喜欢热闹了,若是有一点纨绔子弟的习性,一年百来两银子的俸禄,真的是结酒楼的帐都不够啊……

惟功这一次请张惟贤,虽说都是小童,却也不能失了世家勋旧子弟的面子,一定得去官办的大酒楼,安富坊就有一家谪仙楼,楼高三层十余丈,飞檐拱斗,雕彩绘画,餐具都是银制,十分热闹富贵的所在,一桌中八珍的席面最少得八两,抵得两头耕牛!

“要想办法搞钱了……”

一瞬之间,惟功下定了决心。

只是,决心好下,法子一时半会的却是想不到呢……

时间匆匆而过,二月初二那天,宫里来了一个佩木牌骑马赶来的小内使,青绿袍,折上巾,白皮靴,没品级的小火者打扮,见了惟功也不多话,直接便是请惟功相随入宫。

内使过来的时间特别早,还不到辰时,也就是后世的六点来钟的光景,时辰虽早,宫门却已经开了,今日虽不逢朝会,宫门开启的时间却是相对固定,只是冬夏两季,稍有不同而已。

等惟功出门时,府门前有四个穿着灰衣劲装的汉子牵着马匹等候,这是国公府跟着出门的下人,看样子是早就预备好了的。

待见惟功穿着武官常服出来,带路的小内使有点愕然:“尊府没有一个长亲相送么?”

张惟功虽然模样近似十来岁的少年,其实只是七岁多的童子,前往宫中,英国公府居然没有一个成亲长辈接送,这实在也是有点儿悖于常理。

“无妨的,有劳小公公带路了。”

惟功淡淡一笑,年纪虽小,这种沉稳模样,叫人不得不十分信任于他。

“好,请小哥儿跟好了。”

这内使魏朝其实也就是不到二十,好奇心起,索性打马便行。

眼前这小子这般笃定模样,却要看看他怎么跟上来,别弄的哭鼻子就成。

这般纵马跑了一阵,魏朝心中到底不安,回头一看,却是见惟功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意态悠闲的控马跟随前行,距离自己,也不过就是几步远的距离。

魏朝吃了一惊,他是沧州人,自幼入宫,分在御马监当差,骑马不下十年,看惟功这架式,知道这小公子果然有两把涮子,当下收了试探之心,老老实实的带起路来。

偏惟功人小鬼大,说起话来还有几分风趣,见魏朝慢了马速,他便赶上来,与魏朝谈谈说说,没过一会儿,便是知道了不少宫中秘辛。

一直到西华门附近,巍峨的宫城城楼和青砖所砌的城墙在望时,魏朝才想起来自己被眼前这人小鬼大的世家小公子套了不少话出去,他们太监能有外差都是精灵鬼,而且有后台,也就是拜的太监师傅给力才有资格奉命出宫,不然的话,在宫中掏一辈子大粪或是扛一辈子的旗幡都是常有的事,这魏朝也不是蠢人,到西华门前下马时,也是禁不住狠狠横了惟功一眼。

“小公公,拿去喝茶。”

惟功出门前在七婶处取了一些碎银,眼见魏朝脸色不大好看,顺势上前,塞了一小块在这小内使的手心。

以后用人的地方多了去,送上这一块银子,要省不少心力。

果然,魏朝掂了掂手中银子的重量,感觉有两把重,他这样没品级的小火者出宫一次有这样的收入也算不错了,当下在脸上又露出笑容来,这一次与惟功说话时,又是知无不言,不再如刚刚那么提防了。

从安富坊的国公府一路到西华门前,走了不过一刻钟功夫,各人下马时,天色虽亮,太阳却并没有露头,北方的初春,春寒料峭,太阳升起也迟,惟功几人上前验牌时一群禁军身上的铁甲都挂着寒霜,兜鍪之上,也是看到明显的白霜痕迹,看样子,都是一夜未眠,彻夜在这城门上头巡逻来着。

惟功打量人家的同时,这些禁军也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惟功。

一般来说文武官员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