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5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提出了成熟的法案。

与美国交通网络能够直接达到工厂、学校、医院、娱乐设施和几乎所有家庭的情形相似,信息高速公路的设计者希望建造的信息网络也能达到同等的普及程度,使美国人能够极其方便地得到信息。

随着个人计算机在美国的大规模普及,以及INTER的推广,几千万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流通主要依赖于二进制数据在电话线中的传输,但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依然因为技术原因只相当于汽车刚出现时的诸多羊肠小道,速度、容量和效率无法提高,路径并非十分畅通。

信息高速公路将是现有羊肠小道之外增设的通衢大道。数据经过压缩之后,能够以数千倍的速度快速传递,通过光缆,信息高速公路将不仅成为数据传输媒介,还将输送电视、电话、教学、金融等多种服务,成为美国普及电话之后最重大的通信革命。

“美国人的实力太可怕了。”朱老板听了范无病的介绍之后,有些无奈地说道。

中国虽然要号称是大国,但是综合国力要落后很多,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国,而称不上强国,甚至在某些方面,只能算是一个弱国,大家都很清楚这件事情,只是谁也不肯站出来公开承认而已。

在中国人的哲学里面,面子是非常重要的,关起门来可以随便乱说,但是一到了公开的场合,大家都得戴上面具做人,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了,东西可以乱吃,话是不能乱说的。

范无病接着打击朱老板的自信,“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所需投资超过了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大型项目,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三年,美国兴建州际高速公路的政府投资为三百八十亿美元。以前四年当中,美国工商企业界大规模购买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的总支出是两百二十亿美元。而未来四年当中,仅美国短途电话公司准备为信息高速公路所支付的投资,预计就将达到五百亿美元之多。”

朱老板顿时被这个数字给吓住了,有些为难地说道,“照你这么个说法,咱们国家是搞不起这个项目的,中国人比美国人多,要想建设同样规模的信息高速公路,同比计算至少就需要三千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啊?我们国内的外汇储备才几百个亿美元而已,哪里有这个闲钱?”

范无病心知朱老板说的是实话,去年年底的时候,国家的外汇储备才两百一十一个亿美金,今年倒是不断攀升,到了四月底的时候统计出来数字,是首次突破了三百亿美金,这已经是很可喜的进步了,可是同范无病提到的五百亿美金,或者朱老板自己估算的三千亿美金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

就算是政府方面破釜沉舟搞这个信息高速公路工程,那么赢利点在哪里呢?是不是真的能够让中国人一下子就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呢?这话都是没谱儿的事情,当然朱老板是不会答应这种事情了。

按照一般的惯性思维,大家的意识应该是这样的,先让美国人是试一试,效果好的话,咱们在上这个项目也不迟啊!等到几年之后,能看出来这个信息高速公路的影响,咱们的经济也腾飞了,钱也多了,那个时机也就差不多成熟了。

范无病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也知道信息技术跟时间的关系,这个东西搞得越早,效果就越好,迟一步就少赚不少钱的,信息方面的不对等,会让中国人失去许多机会的。

“时不我待啊——”范无病叹了口气道,神色之间非常沮丧。

朱老板倒是听出了范无病话音里面跟平时截然不同,显然是非常的忧心,不觉非常好奇,再说这个东西,美国人那里也是才刚刚搞起来嘛,怎么范无病就会如此着急?于是他就说道,“要是你真的想搞,我们也只能提供政策上面的扶持,这个钱可是拿不出来的,最多也就是让地方政府配合你们一下。”

范无病等的就是这句话,但是也不好立刻就表露出自己奸计得逞的得意劲儿,于是就嗯嗯地回答道,“我希望先在各省会城市里面铺设光缆,把基础节点给建起来,以后有钱发展这个东西的时候,就不会耽误多少时间了。”

这就好比是建设高速公路一样,虽然中国人的车辆还不多,但是高速公路一旦修起来之后,尝到了甜头儿的中国人就会想办法去买车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也一样,一旦主干网络建设起来,基础服务有了保障,那么普通用户只需要购买自己的计算机和设备,很快就能够进入国际互联网来遨游了。

范无病就是想要提前一步将光缆通讯设施给建设起来,先行一步,等到别人都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凭借这些网络成为事实上的霸主了,想要再赶超自己的话,那可不是光用嘴说话那么简单的。

“既然你肯花钱,那我也不能不说配合吧?”朱老板笑着说道。

事实上,如果范无病真的在各省会城市里面铺设光缆的话,那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至于说产出的效益和税收能有多少,朱老板暂时还无法估计,但是粗略地估计一下,这个项目总不会少于上百亿美金的投入吧?

这件事情不论是对于解决就业机会,还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关键是范无病肯花钱消费,这才是最重要的。就好比是私人出资建设高速公路一样,只要你的公路放在那里,国家就是要受益的。

于是两个人就谈了谈这件事情,并且同意了范无病派出专人跟国务院相关部委进行协商,讨论这件事情的实施方案,具体的事宜,朱老板还是建议范无病再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运作此事,以便大家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范无病自然是同意了这一点,无非就是在自己的属下再多出来一个网络运营公司而已,自己花钱来采购自己的产品,再用来建设自己的主干网络,想一想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大概在网络真正产生利润之前,唯一从中受益的,就是税务部门了。

当然了,为了使网络尽快地利用起来,范无病最先圈定的几个重点行业,就是医疗卫生,教育科技,还有商业信息交流,人才交流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需要及时进行信息交流的行业,如果自己的信息链从中发挥了作用,那么很多类似的部门都会想要加入自己的网络体系之中的。

这样一来,国内的主干应用网络就算是初步成型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无古人的事业

中国人加入Inter的努力经历了很久,虽然互联网的口号是平等、自由,但美国一直以来都反对中国加入互联网络。

北京出口所连接的每条线路都要经过仔细地检查,美国还限制对中国出口路由器。由于美国政府担心中国会从互联网络上攫取大量信息和技术成果,因此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阻挠中国与美国连通,而专线开通后,美国政府又以Inter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种的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地方,不得散布病毒,不得将Inter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

尽管如此,这条64K专线仍然是中国连入部分Inter的第一根专线,几百名科学家得以在国内使用电子邮件。

以NCFC工程连入Inter国际专线为契机,中国与Inter全面接触。五月,中国联网工作全部完成,政府对Inter进入中国表示认可,而中国网络域名也最终确定为CN。

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国跟Inter的接触一直在进行之中,一九九零年十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通信服务。

但是,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直到今年也就是一九九四年的五月二十一日才完全改变。这一天,钱天白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

不过范无病也收到了一条信息,就是邮传部跟美国商务部达成共识,已经同美国公司签订了协议,准备将Inter网络商业化,具体操作应该是由电信总局建立两条64K的专线,分别设置在北京和上海。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啊!看来我得抓紧时间了!”范无病盘算着邮传部的动作虽然比较迟缓,但是到了明年的时候,这个网络怎么也就拉起来了,自己还是要早一些动手为好。

好在现在互联网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新事物,而官方懂得利用这个东西的人也极少,如果只是用来发发邮件什么的,用处确实不大,国内政府之所以会引进这个项目,也就是因为别的国家都有了,自己总不能没有吧,那样多么没面子呀?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虽然大家对于Inter非常热衷,但是利用也仅仅局限于收发电子邮件和上BBS聊天而已,毕竟对于网络应用至关重要的Windows95还要在明年才能够推出,而将互联网的应用带入了普通人生活当中的IE也还没有被集成到Windows系统当中。

虽然美国政府对于网络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但是他们的预期也是要在十年到二十年之后才会出现大规模的应用情况,谁也预料不到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网络热潮,并且带动了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从此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目前范无病的关注就在两方面,一个是紧盯着邮传部的动作,务必要让自己的行动先于他们一步,另一个就是要紧盯微软公司的动作,看着他们的Windows95系统什么时候推出。

一旦捆绑着IE浏览器的Windows95系统强势出场,那么互联网时代就真正地到来了。

范无病想到这一点,立刻就跟朱老板通了电话,说是自己想到北京去一趟儿,谈一谈关于建立网络服务公司的事情。

“这事儿我了解了一下,目前教育科研网络和商业网络都在建设之中,不过用户很少,都是政府机构,而且懂得这个的人也极少,基本上是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朱老板显然是已经了解过这方面的情况,因此就有些犹豫地问范无病,“但是建立新网络的投资是巨大的,你确定你要自己来做这件事情?”

“嗯,这件事情是肯定要做的,至少我在各省的分公司都需要这个东西,同时我也可以向其他有需求的个人或者企业提供接入网络的服务。”范无病非常肯定地回答道,“而且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以企业的名义来介入Inter,美国人会适当地放松限制,有些东西比较容易解决,比如说现在政府方面无法接入的一些资源,他们就有可能向我们开放了。”

政府搞不定的事情,民间的企业反而能搞定?朱老板对于范无病的这个提议感到有些不解,于是便问他这其中的原因。

范无病解释道,“在美国,Inter网络原本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后来美国人觉得这个东西有发展前景,所以就开放了网络标准,允许世界各地的网络加入其中,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统一世界网络标准,以达到控制全球信息产业的目的。”

“照你这么说,那是不加入这个Inter网络体系为好了?”朱老板听了范无病的话之后,顿时有点儿犹豫,“美国人控制的网络,会不会对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产生隐患?假如他们利用这个渠道获取我们国内的经济和军事情报,那我们不是很麻烦吗?”

“这个风险是存在的!”对于这个问题,范无病并没有否认,而是予以了肯定,但是他接着又补充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