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骡行天下-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些玉工突破了自己,都能和原来吴越重工工人们媲美。能在重工师傅们的带领下做些小工作,能对付一般问题。

五台都改了十来遍的机器终于摆在吴越太上王面前,吴越太上王做为评委,将亲自观看甚至操作。五个组都很紧张。

“诸位,各组的成品我们都看到了。下面请各组上来五个人把各自的机器拆分。”吴越大王宣布的第一桩就是拆分各自机械,作为一个学机械出身的人,自然知道如何评判一个机械设备的好外。易维护也是最最重要的,这个年代不能要求工人们都能维护好机器。简单方便的维护就体现出价值来。

原来大家都准备好麻钢和青铜条,现在太上王居然下的这个命令,大家也只能照做,很快各组选了几个手脚快的人来,飞速把这个拉丝机拆散。

各组研制时被严格要求隔开,不准互相探视。现在一起上场竞争,各族各自的绝招就体现出来。最快的一组以零件少为特色,次之的以方便拆换的模块为主,还有两组则走相反的路程,而是以繁复为主。吴越太上王拿了表尺一个个量起来,一边量一边问参赛人员。

全部五个机器散件都放在一起对比,伸手有没有行家一看就看出来。

“不错啊!咱们大汉的技术能到这个地步了。”太上王很高兴,五组理念不同,自然做出不同的东西来,但是都属于精品,没有给大汉人丢脸。

玉工学徒们有个好处就是把机器按照玉雕做,这样做出的零件很是精致。甚至不需要精加工的面上也给一一磨平如镜。吴越太上王有些发笑,不得不亲自指点起来,“这些地方,不需要那么细致,这么做是浪费工时,好工要用好,浪费也是错。”

玉工学徒们都耷拉个脸,被人说总是不好。太上王杨晨毓挥手,“你们能这么做,很是用心。值得表扬。当然问题也要说明,你们的工钱是很贵的,在这么个不需要的面上花费大量工时,其实是让客户们多花好多本不需要的钱来。你们如果觉得有必要这么做,我的建议是生产精品版本和标准版,标准版把不需要加工的面全部简化处理。让客户自己选择!”

“下面,另外各派五个人来,把各自的机器装配起来。”太上王的话不容置疑。

选拔赛很好玩,简单的性能一般般,繁复的性能好,但是装配校准繁复,很不容易。吴越太上王拍板,全部五个组都开始做产品,反正市场也有高低需求,不要打压才好。最后吴越太上王发布了新型车床机床的招标,希望各组能更快更好的完成这一任务。对于这次的五个组,按照技术等等各项指标,设置了各个指标单项奖励。最后五组组长都获得了一套三间五隔小院做奖励,而各项单项指标奖励也集齐丰厚。

======

“格桑梅朵,我们吴越国如何啊?”

吴越太上王对面的是来自雪山的土著部落首领,不过这个首领是名不副实,被西羌一个部落击败后不得不下山投靠益州政府。益州不敢擅自作主,只得让这些小部落首脑们组成一个访问团来句章听命。按说是该发往雒阳,不过那个地方官是吴越这边过去,擅自作主直接发往句章让吴王和越王作主,算是巴结太上王。

当然部落首领不一定是男人,也不一定非要是成年人,面前的格桑梅朵就是少女,很漂亮的土著姑娘。因为土著还没变藏族,所以不能成为藏族。西藏土著和羌族各族融合后才会产生后世的藏族,牧羊、牧牛、牧马都是羌人传入西藏的,西藏本土土著是来自雅鲁藏布江地区的农耕民族,他们或许有少量的牲畜,但是还保持着农耕特性。所以后世藏人自称波霸,中国古代称为吐蕃,波霸这个译音本意就是农业人。

格桑梅朵的部落也学习羌人养羊和牦牛,但是她们的部落还种植着青稞、小麦、豌豆和油菜籽。按照大汉的说法是他们属于发羌,但事实上发羌和他们部落压根没关系。

大汉为了稳定,在吴越太上王的干预下,羌、鲜卑、匈奴等各族贫苦依附在大汉的人都被发配往句章。当然吴越也不是白养活他们,而是准备把他们发往北原。只有严寒的北原其实才是适合他们生存的。原本历史上关中河北诸君都是这些依附大汉的贫穷羌胡发起叛乱最后酿成中国大乱。这个事也属于一个巴掌拍不响,大汉的土豪太过欺诈压迫,而自身又互相争斗,一旦王师不在,这些被压迫的异族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很快就反攻倒算起来。

所以这个事必须从两个方向下手,一个是宣布汉胡平等,居住在内地的汉胡诸族只要都是归化后的,必须平等以待,地方官不得睁眼闭眼任由土豪欺压贫穷羌胡。而另外一个方面,政府把所有家财不足十万钱的都强制迁移到句章等待移民北原-------堪察加半岛。现在大汉元气未丧,天下又一统,自然迁移过程没那么多风波。在南方的句章,这些羌胡必须学习汉语,文字什么都要通过考核。所有部族都按照男性系统家庭为单位打乱重新组成移民团,每个季节有移民团移居遥远的堪察加以及马加丹附近。

“回太上王的话,吴越非常好,吴越的人民生活在如此赐福之地也是你们的幸运。不知道我们部族能不能生活在这么美好的地方。雪山作证,我们的人民只求一个安稳的家,一个安稳的生活,远离打打杀杀。”格桑梅朵微笑着回答。

“这个自然,如此温暖的地方是很好的,也对你们敞开胸怀。不过我个人认为你们居住在这里有些问题。”

格桑梅朵以为吴越太上王要拒绝她,有些难受,但是死死憋住,不让眼泪掉下。回到那厮杀的草原,她真的很累很累,没有什么希望让部族自由飞翔。

“小梅朵,我说的是问题,不是不让你们部落归附吴越。”

“哦!”眼中又闪过一抹亮色,格桑梅朵捋过腮边的小辫子。

“这个,怎么说呢。你来不过区区数月间,你不了解我们这里的问题。炎热的夏季和烦闷的黄梅季节都是极其难受的。”太上王顺手指点下一群异族人,“谁黄梅季节住在这里的,谁夏季住在这里的?”

“太上王,小人住在这里一年了。”一个髡首留大胡子的家伙弯腰致意。

“好,你来说说这种时候什么感觉。”

“诺!”那个髡首大胡子家伙双手张开弯腰致意后,复又站起来,“怎么说热呢,反正我小时候都没这个感觉。热的时候恨不得把自己皮都扒下来凉快凉快,那个梅雨季节上天如同漏了一般,雨水啊,如同大漠的沙子一般,那般流淌不尽。我本来还以为要被淹死呢,那河流中的水啊,比我家乡最宽的河流都要宽阔得多,但是这里只是小小河流而已。这吴越也不是什么都好,要是没有夏季就如同天堂一般。”

“是啊,我也希望那么,但是上天很公平,哪里都有缺点。寡人也喜欢雅鲁藏布江的气候,可惜谁能在那里呢。”太上王指点外面的牲畜,“那些牦牛和胡羊恐怕比你们都怕这里,炎热夏季,他们还有厚厚的毛那,他们怕都要泡在冰水里才快活。”

说笑间,大家都忽然觉得句章虽好,吴越虽好,终归和自己家乡差距太大,不太适应。

“有个地方,是给你们移民的,离我大汉的阿穆尔郡只有区区两千里远,只是寒冬季节比较难熬,夏季缺很是舒服,高高芒草可以淹没牛羊。好处是那边没人,每家每户拦一个院子,夏季打草晒干,牛羊让孩子们放到群山去,冬季养活在家中,可比你们原来的生活要好多了。而且这个地方也是我吴越领地。你们真的担心原来家乡的话,那么我只能说我心安处是故乡,故乡么,就是能让族人家人生活下去的地方才好。要不然又有什么意义呢。”

吴越太上王的狼尾巴又小露一把,成群的胡人,主要是穷困胡羌被移民到堪察加,加上当地的汉人移民,迅速被打散一起汉化,同时农牧技术全部按照吴越太上王的意见,夏牧农作,冬季在固定家园猫冬。游牧民第一次感觉有个地方牵挂在内心,那就是家院。各家各户被划分了草场森林,夏季牧放农作的空闲还要打草备冬。生活变得和汉人差不多,这些移民在不远的将来走向农牧并举的定居生活。也在猫冬过程中被迅速汉化,汉人老师那课在闲的发慌的冬季可是最受欢迎的。人家后世在南极、边疆哨所,往往半年后就无话可说,寂寞得要命。而汉人老师每个猫冬季节给那些人灌输各种知识,其实是把学习当娱乐当解闷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北疆各地汉化的速度反而是最快的。

美丽的格桑花啊,美丽的格桑梅朵,吴越太上王好喜欢你。不过喜欢归喜欢,大事归大事,太上王并没有应为喜欢而耽误正事。该怎么还是怎么办。不过这个格桑梅朵实在是可爱,一头的小辫分梳出来,和中间大辫子束成一股,红珊瑚的大块原始装饰分格,和大汉的精致又有一个不同来。

“诸位,格桑梅朵,一起去骑马如何?”

“啊哦,好啊!”

太上王那跑马场其实是沿海边,整个海边沙滩变成跑马场。吴越实在舍不得田地做跑马场,尤其是草地。一旦被马群跑了后,草地基本废掉。

高大的骏马,配上威武雄壮的太上王,太上王最近一直在骑马玩,故而不算白,身子也比一般的男子要阔壮得多。散开的长发束成一个马尾,盘踞在脑后,虎皮的短袄露出那结实的肌肉,赤脚薄皮凉靴踏在黄铜马蹬上,原色牛皮的马鞍显示出主人是个很喜欢游牧的人。一般汉人都喜欢用丝绸装饰马鞍,但是吴越太上王就是喜欢本色牛皮,这种来自后世的审美观其实也朴素得紧。

人家那繁复绣花的丝锦马鞍其实一点也不好看,这个只是吴越太上王自己的审美观。

“壮哉,我夫如此,复何求哉。”人称洛神的甄宓在一批牝马上大声高呼,最近得了爱情综合征的甄宓丫头有点白痴起来。本来和太上王那暧昧尚不至于冲昏头脑,可大婚后甜蜜得腻过头,把脑子都腻糊涂了。

“跑马的大王,最好的情郎,飞驰的骏马,踏破我心房·······”格桑梅朵不仅仅是会汉化,甚至能随便用汉化配发羌调唱歌来。当然满场的人都瞎起哄,胡羌都大胆,并没为了这个怪罪小姑娘,而是起哄,吴越太上王杨晨毓忽然觉得不妥起来。跑马就跑马罢,怎么又惹着官司,唉,原本要晒黑些,雄壮些以避开那些小姑娘喜欢的小白脸模式,现在可一样被小姑娘喜欢。

“臭不要脸的。”骂人的是董白,双腿夹持下,马儿飞向太上王一边,紧紧护住自己男人。

章十八神山

吴越太上王为了自己游玩,早就让人开凿从山脚到山峰几个景点处石阶,花了整整数年开凿成功,半山腰后世白云宾馆位置还建了行宫一座,对面修上帝主神教天道宗教廷一座。好在这山上花岗岩多得是,不须从外间引入,木材也多得是,随便花了些人工钱财,修建起这两座最大的屋舍庭院。

皇帝一行自然住吴越太上王的行宫,为了安排这次封禅黄山,在白云宾馆下面的位置还修建了几座别院,否则跟了来的文武们没得地方居住。

泰山封禅是以前的东西,现在皇帝按照太上王的想法,亲上黄山封禅,说明了大汉一切制度都向南靠拢的方针。而黄山作为黄帝升仙的地方,自然也有许多期待。神教以此山为神山也是别有目的,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