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是为了什么而做间谍呢?”突然之间,她心中冒出一个问题来。不过很显然,这个问题此时出现并非是一个恰当的时刻,栎阳县君连忙收敛心神。无论如何,她的直觉意识到,今后的史十三值得更加注意。

“……史大人与县君还有异议么?”智缘投向史十三与栎阳县君的目光,似乎有着更深的含义。

“这个老和尚也在猜忌史十三么?”栎阳县君清澈的目光,从智缘与史十三脸上掠过。

“我没有疑问了。”史十三似乎一点也没有觉察到这个屋子里存在着猜忌与怀疑的目光,他的表情,看不出一丝异样。

夏国溥乐侯府。

“他们是这么说么?”新近敕封不久的溥乐侯文焕淡然问道。这个大宋曾经的武状元,世家子弟,此时早已是另一副模样。黝黑消瘦的脸庞上,一脸粗犷的胡渣,幽邃的眼睛让人完全看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夏主对文焕不能说不宠信。归降之日,即除汉字院学士、御围内六班直副都统;此时大安改制虽然并不顺利,但是秉常因文焕尽心尽力,却累受排挤,又感念绥州救驾之功,又特旨封文焕为溥乐侯,以示优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可惜的是,这始终不是文焕想要的。文焕想要的东西,是秉常无法给予的。

出现在史家庄的年轻的西夏武官,此时恭恭敬敬地站在文焕身后。他叫谢夷,是司马梦求精挑细选,派来专门负责与文焕联系的间谍。虽然从保密的角度来考虑,身在西夏的间谍不应当有任何人知道文焕的身份才是最可靠的,但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却必须有这么一个人,能够和文焕直接联系,传递情报——相比所提高的效率而言,这点风险是值得的,因为西夏反间谍的能力,较之宋朝职方馆的组织能力,其差距至少要用“甲子”这样的时间单位来衡量。而谢夷能够被司马梦求选中,担负这样的重任,亦意味着这个年轻人在职方馆的前途,不可限量。

“史十三、栎阳县君、智缘和尚……”文焕在心里翻检着这几个人的姓名,“看来还是我没入西夏之前,朝廷便开始在西夏经营了……这个史十三竟然是职方馆的人……”文焕突然为李清感到一阵悲哀,他不觉将史十三的名字喃喃念了出来:“史十三……”

“文侯。”谢夷并不知道文焕在想什么,“史十三是个需要当心的人物……”

文焕瞟了他一眼,谢夷似乎意识到什么,立时收口,不再多说这个话题。相比于宋朝国内不知道实情的人,谢夷对文焕是非常崇敬的。在别人面前,谢夷或许偶尔会装成玩世不恭的样子,来迷惑他人;但在文焕面前,他会有着和对司马梦求一样的敬意。多少大宋的青年才俊被吸收入职方馆后,他们的偶像,便是几乎一手促成辽国内乱的司马梦求。但在谢夷看来,文焕将来必定会成为职方馆的另一个偶像。

“对于大宋而言,智缘是对的。”文焕转过身去,平淡地说道:“不过,这和我们关系不大。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够了。备马!”

第七十九节

大安六年正月二十五日,黄河上游的两岸,都飘起了小雪。而兴庆府城西的唐来渠,更是积冰不化,连车马都可以自由通行。自正旦以来,兴庆府周围的定、怀、静、顺四州驻军,暗地里气氛似乎都变得有点紧张,所有兵卒军官,都被约束在营帐之内,不得随便外出。而从唐来渠上通过,来往于兴庆府与右厢朝顺军司之间的官私使者,更是络绎不绝。

西夏王宫内,秉常一身戎装,踞坐在垫着白虎皮的椅子上,不时焦急地往殿外张望。李清与几个亲信的臣子,身着官袍,侍立在殿中,每个人的腰间都鼓鼓的。

“李清,你说他们到底会不会来?”秉常抑制着自己心中的紧张,向李清问道。

李清微微欠身,回道:“陛下休急。”他神色如常,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要图谋大事的样子。

殿中的镶金座钟“咔咔”地走着,仿佛在催促着什么,扰人心意。秉常皱眉望了那座钟一眼,道:“还是沙漏好。这座报时仪太吵了……”

李清与众人悄悄对视一眼,没有人接秉常的话。这座座钟,还是从辽国辗转买来的,当日秉常可是如获至宝。

座钟照样一摆一摆地走动着,并不理会众人的情绪。

半个时辰的时间,仿佛走了一年那么久。好不容易,终于从殿外传来匆忙的脚步声。众人不由自主地将身子转向殿门的方向,秉常也腾地站了起来,似乎顾念到自己的身份与气度,迟疑了一下,秉常又缓缓坐了下去,但是脖子却一直不由自主地伸长着,紧紧地盯着殿外。

马靴踏在青石地板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可闻,没过多久,便觉一股刺骨的寒风扑进殿中,一个白色的人影随着这冷风,快步走进殿中,向夏主跪拜下去。他的身上,头上,沾满了来不及擦拭的雪花,进到殿中后,便开始融化,头上身上都是湿漉漉的。

秉常已经等不及听他叩拜行礼,不待他说话,便欺身问道:“如何?”

使者沮丧地摇了摇头,道:“国相托疾不出,臣连国相的面都没有见着。”

秉常的脸色迅速黑了下去,怒声喝道:“你不曾说有军国机务么?”

“臣说了……”使者嚅嚅答道。

但是秉常并不想听他的解释,他使劲挥了挥手,怒道:“持金字牌再宣!今日非诏国相来见不可!李清,你去挑十二个使者,各持金字牌,一刻钟一人,轮流宣诏!”

“遵旨!”李清高声应道,向使者使了个眼色,二人连忙退出大殿。

御围内六班直西厢大营。

西夏国王直接指挥的精锐部队御围内六班直,早已被分成东厢与西厢两部分。东厢负责夏主的宿卫,由李清与文焕分任统军与副统军;西厢负责梁太后的宿卫,由嵬名荣任统军,梁乙埋的族侄梁乙萌任副统军。

东厢大营,从外面看来,营内布满旌旗,营外持枪荷戈的士兵来回巡逻,盘查严密,但实际上,几乎已是一座空营。而西厢除了日常宿卫梁太后安全的班直之外,所有将士,却都在营中照常出操。嵬名荣与梁乙萌这些日子以来,都是亲自在营中,督导部队的训练。虽然外示平静,但是二人布袍的里面,都穿着铠甲,连睡觉都不敢脱下来。

“站住!”一声嘶吼在西厢大营的营门外响起,“来的是何人?”营门卒朝着冒着小雪向大营驰来的一队人马喝问,营门的士兵也都警惕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箭楼上已有几个士兵从木制的箭夹里摘下了自己的弓——这样的天气里,角弓是需要好生照料的。

“瞎了你的狗眼么?!”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官从队中冲上前来,对着营卒一顿怒吼:“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这是东厢副统军文大人!还不闪开!”他话未说完,手中马鞭已向营卒挥出,“啪”地一声,营卒脸上露出一道醒目的血痕。

营卒踉跄着闪到一边,一手捂住火辣辣吃痛的脸颊,向那武官身后望去。果然见是一个身着白裘的青年军官领队,瞅那人相貌,不是文焕是谁?但凡御围内六班直的兵士,对这个大宋朝的武状元,夏主宠信的降将,都是并不陌生的。

文焕率着一队约十几名骑兵纵马过来,冷冷地看了营卒一眼,说道:“还不快通报?叫嵬名大人开营门迎旨?!”他声音虽然不高,但却清晰地穿着飘雪的空气,传至每个人耳中。下意识的,营卒竟打了一个寒战,他几乎可以确定,如果他敢对文焕的话稍有迟疑,这个南蛮子(在西夏人眼中,所有的宋朝人都可以称为南蛮子)就可能一刀杀了他。

他连忙退后两步,又看了文焕一眼,捂着脸便向中军帐跑去。

文焕瞥了他的背影一眼,嘴角微微动了一下,便转头打量西厢大营。这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军营。在一个月前以前,文焕就熟知了西厢大营的日常兵力布置,他知道哪里是校场,哪里是营帐,哪里是粮仓,哪里是马厩,哪里是武库……他也知道各处各有多少兵力,哪里有岗哨,每天有多少人分几队巡逻,每次巡逻的时间与路线……但是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兵力,文焕自认为自己不可能在一两天之内攻下这座大营。

嵬名荣的军营,看起来中规中矩平淡无奇,但偏偏却无懈可击。这让文焕想起西汉的名将程不识,如同程不识一样,嵬名荣也是没有过人的才能但却绝对让人难以击败的将领。在心底里,文焕认为嵬名荣是讲武学堂第一流的教官——他的军营,如同一座准确的座钟一样,精密的契合着经典的兵书,绝不肯多做一点多余的事,也绝不会少做一点必要的事。

而最让人头疼的是,嵬名荣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过分的野心,但他却也绝非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的政治嗅觉同样是水准线以上的。

偏偏这样的人物,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

如果有机会,文焕会毫不犹豫地为大宋除去这个在宋朝来说其名不显的劲敌。但是,文焕现在连自己有没有机会完成夏主托付的任务,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个夏主,总是爱让他的臣子去做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事情。

文焕唯一感觉安慰的是,无论他此行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他真正的使命而言,都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

“溥乐侯!”伴随着言不由衷的笑声,一群武官簇拥着一个身着紫裘、身材瘦削、微带笑容、有着一张普通西夏人所缺少的白皙脸庞的武将从营中走来。文焕认得此人正是西厢副统军梁乙萌。“文侯驾到,未曾远迎,还望恕罪……”

“不敢。”文焕见着众人,早已翻身下马。“梁大人!嵬名将军呢?有圣旨!”

“噢?”梁乙萌似乎很吃惊,讶然道:“老将军刚刚接到太后懿旨,进宫去了。”

文焕也吃了一惊,将信将疑地望了梁乙萌一眼,他与身边的络腮胡武官交换了一下眼色,问道:“这是何时的事情?这厢却是有紧急之事。”

“未到半炷香的功夫。要不我再差人去请老将军回来?”梁乙萌热情地笑道。

文焕心里计算一下,人算不如天算,嵬名荣虽不在此处,不过西厢大营之事,却也更加简单。他笑了笑,道:“罢了。既如此,请梁大人接旨吧。再另找人宣嵬名将军便是。”

“那,文侯请!”梁乙萌做了个手势,让开一条道来。在这当儿,他望了文焕一眼,二人的目光正好碰在一起,文焕只觉梁乙萌的眼中,有一丝奇怪的神色一闪而过。但这当儿也不能多想,文焕赍着夏主的圣旨,率着亲兵侍卫们,大步往中军帐走去。到了中军帐内,他才意外的地发现,这里竟早已摆好了香案等物。

梁乙萌笑道:“刚迎了太后懿旨。”

文焕心下略宽,按捺住心中不时浮起的莫名的焦虑,快步走到香案之前,朗声说道:“梁乙萌接密旨,余人回避!”

梁乙萌微笑着朝部众挥了挥手,他身后随即传来一阵刀剑与铠甲碰击的声音,众将一齐退出了大帐。梁乙萌这才上前几步,跪拜下来。文焕清朗的声音,在帐中响起。

“敕令:御围内六班直西厢都统军嵬名荣、副统军梁乙萌,即刻随溥乐侯文焕觐见,朕有军国机务谘议……”

文焕的手诏尚未宣读完毕,帐外又有喧哗之声,只见一阵急促的脚步,从远至近而来,仿佛是有人小跑着冲向大帐一般。梁乙萌正惊疑地望着文焕,早见一人手执金牌,闯进帐中,高声宣道:“召嵬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