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4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穷汉把手一揣,倚着车沿阴阳怪气道:“认得是幕府,我就是来见曹丞相的。”

“哦?”闻听此言兵长倒是犹豫了片刻,俗话说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万一是丞相旧相识可得罪不起。但仔细辨来,此人关中口音,离沛国谯县甚远,不太可能是丞相故人,便搪塞道:“你当曹丞相是什么人,岂是说见就见的?”

那人拉着驴脸,耸着鼻子道:“本官就是受丞相召令而来。”

“就你这德行还当官呢!”当兵的哪里肯信。那兵长更是挖苦道:“以为我们是三岁顽童吗?你是哪个穷乡僻壤来的啬夫、亭长?跑到邺城莫不是来告状的?听老子一句劝,这天底下冤枉的事儿多着呢,凭什么委屈不得你?丞相乃当朝宰辅千金之贵,也懒得管你的闲事,要打撞天官司别处打去!”

不知为何,这番话正触了此人霉头。这小个子竟蹿上前去,照着兵长脸上就是一巴掌:“胡言!我就不信这天下没有讲理的地方!”

他这么一说似乎更坐实了兵长的猜测,幕府的兵岂是随便打的?大家一哄而上,架住此人双臂,打的打骂的骂,那兵长更恼羞成怒,抓过这穷汉衣领,正反给了俩大嘴巴:“他妈的!还敢打老子?看我不揍得你满地找牙!”

正厮打间,只听“啪”的一声响,从那穷汉破衣服里掉出块四寸许的竹板。当兵的可认识这玩意,是士人来往拜谒用的名刺,没想到此人真是当官的。有个小兵拾起来,无奈是个不认字的睁眼瞎,赶紧递到上司手里。

“老子倒看看这是个什么鸟人!”那兵长举着名刺,眯着眼睛念道,“冯翊杨孔渠……”

杨沛!那当兵仿佛被雷劈了,惊恐地瞪大了双眼,手一哆嗦,名刺二次落地。这回他连捡都不捡了,直溜溜给穷汉跪下,双手左右开弓自己给自己八个大嘴巴,带着哭腔道:“杨大人,小的有眼无珠得罪您了。你就拿我当个屁,把我放了吧。”他这一跪,其他当兵的也知道捅了娄子,立时跪倒一片。

无怪乎这些当兵的如此害怕,杨沛何等人也?自曹操主政以来,也曾重用过一批酷吏式的人物,似满宠、薛悌、王思、郤嘉之流皆有苛刻之名,但若是与这位杨大人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杨沛,字孔渠,左冯翊万年县人,原本是李傕主政时西京任命的新郑县长①,十七年前曹操奉迎天子路过新郑,杨沛贡献了粮草,从而进入了曹操的视线。他历任多个县令之职,虽说清如水明如镜,却为政苛刻心肠狠毒,提倡严刑峻法。在他坐镇的县寺大堂,拷死人命不过家常便饭,该杀的不该杀的,不问青红皂白手下亡魂无数;在他手下当差,稍有疏忽也难逃一阵鞭抽杖打,因此丢了性命的也不少,故而天下人无不知其严酷。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官一直升不上去,始终未过六百石。他任长社县令期间,曹洪的门客仗着靠山横行乡里,私自放贷,拒不纳田,杨沛将人拿至县寺,竟亲挥铁槌生生打断了曹洪门客的双腿,曹营中人无不惊骇,幸亏曹操力保无虞。但他屡屡拷死人命,终于还是被弹劾治罪,截断头发受了髡刑,发往洛阳服苦役。如今曹操要痛下杀手整治不法,又把这个魔头赦回来了!

杨沛拍拍身上的土——其实太脏了,拍也白拍;捻着山羊胡,眯着鹰隼一般的眼睛,冷笑道:“好个势利的小人,竟敢殴打本官,不想活了吗?”

那兵长都哆嗦成一团了:“小的不知您老人家驾到,我狗眼瞎了。”他若真知道是酷吏杨沛,借他十个胆也不敢,怎知这大名鼎鼎的酷吏竟会是这副装扮,此等尊容?

杨沛依旧不饶,揪住那兵长的发髻,鹰眼一瞪:“本官蒙丞相大赦,从洛阳苦役之地赶来,也难怪你这狗眼夹不进。不过你方才说什么?这天底下就没有讲理的地方啦?知道我是当官的便跪地请罪,若我是寻常百姓,还不被你活活欺负死!本官理过无数官司,多大的官我都敢得罪,就不信这个邪!就冲你这句话,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他可是说到做到。那兵长闻听此言吓得体似筛糠,口吐白沫,两眼一翻,双腿一软——昏过去了。

这时就听“轰隆”一阵响,幕府司马门洞开,国渊、陈矫、和洽、杜袭、桓阶、辛毗、徐宣、王粲、杨修、孔桂等大步流星出府,左右列开,继而有人朗声大笑:“杨孔渠,老夫候你多日了!”曹操竟亲自迎了出来。

这礼遇可非寻常,杨沛也吓一跳,施礼下拜:“罪臣参见丞相。”

那帮惹祸的兵见丞相都亲自出来迎接,脸全吓绿了,赶紧拖着晕厥的兵长退到街边。曹操却没注意他们,完全被杨沛的破衣、破车吸引了:“你已被赦免,为何如此模样?”

杨沛倒满不在乎:“属下在洛阳为苦役,得丞相赦令恐耽误差事,没来得及更换衣物,自己动手打了这辆车赶来应召。”

“哼!”曹操甚为不悦,“那些地方官都是做什么吃的?难道我要的人连一件衣服、一辆车都供不起吗?”

杨沛却道:“非是他们不与,是属下不要……”说着话他把腰间麻绳一解,敞开衣襟,却见这衣服里密密麻麻都是字,“此乃属下一年多的风闻琐记,以此状告河南诸县十七名官员部属。无公就有私,有私就有弊,若在下受了他们东西,岂能坦然告他们状?”

众人无不凛然——好个难惹的刺头,还没进门先告上一状,不知要有多少人卷铺盖回家了。曹操却颇为欣赏,连忙降阶,抓住杨沛的手仔细观看。但见满是干活留下的粗裂口子,天冷还生了冻疮,再看除了这件粗布衣,他里面竟再没一件别的衣物,露出瘦骨嶙峋的肋条。天下有一种人,对别人严厉,对自己更苛刻,杨沛便是这种“疯子”,虽心狠手辣却是个清官,至今家里无产业,穷得叮当响,老婆孩子在万年县老家住窝棚。

“孔渠,委屈你了……”曹操颇感自责,当初罚他输作左校本来可以赦免,但曹操为了妥协豪族,稳固人心没那么干。

杨沛却不当回事:“瓦罐不离井口破,既入官场就得办事。人非圣贤,办错事挨罚还免得了吗?这便是朝廷的王法!”

曹操拉着他手:“走!到府里去说,老夫要好好听你讲讲这天下之事。”

杜袭一旁笑道:“丞相,我看先给杨大人找身干净衣服吧,再者杨大人远道而来恐怕还没休息用饭吧?”

“对对对!”曹操这才放开,“先给杨大人更衣备饭。”众人纷纷过来拱手相让。杨沛却扭头瞅着那帮惹祸的兵丁,咬着牙道:“你们先伺候好我的驴,咱的账回头再算!”就这一句话,那匹驴可享福了,众兵丁赶紧解套,刷洗饮遛,跟伺候祖宗一样伺候着。活命全指望驴老人家啦!

好歹也是丞相下手札调来的,岂能腌臜?杨沛被请入偏室“拆洗”一番。惜乎幕府不能随便给外臣沐浴,可忙坏了那些奴仆,每人手里两条手巾,沾着水一通搓,擦了小半个时辰才瞧出皮肉本色。曹操已允诺赐衣,早有人捧来最好的锦衣,亏得骑都尉孔桂慧敏心细,赶紧拉过仆人,耳语道:“你小子真不会伺候人,这种人鸡蛋里挑骨头,有枣没枣都要打三竿子,岂能给他这么好的衣服?就寻与他官位相当的六百石皂衣来,冠带也要最普通的。旧衣服给他留着,那上面还有状子呢!许丞相不接,不许你不给他留。拍驴屁拍到驴蹄上,留神他踢死你!”仆人诺诺连声,忙换了一般皂隶之服,杨沛果然坦然领受未说什么。

换完衣服又赐饭,这位杨大人当了一年多苦力又大老远折腾来,的确是饿极了。丞相赏饭不过是摆个姿态,哪有真吃饱的?杨沛可不管这么多,颠起了槽牙,什么鸡鸭鱼肉冷热荤素一股脑往肚里填,竟还催促仆人添了四次饭。惹得其他掾属掩口而笑,最后还是孔桂劝道:“杨大人,俗话说‘大饿不在车饭①’,您饿久了要是这么吃,非吃出病来!”这才算打住。

里外三新填饱肚子,再往听政堂一坐,杨沛与方才大不相同了,挺胸抬头正襟危坐,一双眸子熠熠生光。诸掾属左右侍立,今天除了杨沛谁都没座,就听他高谈阔论:“商君有云:‘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赏则兵无敌,刑则令行止,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庶人,有不从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所谓八议之论,宽仁之道,只能使这天下越来越乱!”

杨沛虽精瘦却嗓音高亢,在场之人除了春风化雨的爱民循吏,就是文质彬彬的德行清流,哪听得惯商鞅这一套?无不皱眉。曹操却是不住点头微笑,此刻他要的就是这么个铁面无情的人物。他从帅案上拿起早就备好的印绶:“老夫赦免你所为只有一事,任命你为邺城令,替我好好管管这脚下之地!”

杨沛略一蹙眉,继而跪倒在地:“属下不敢从命。”

“为何?老夫乃是诚心相请。”

杨沛看看左右众人,森然道:“若要属下当这个官也容易,从今以后邺城由在下执法,即便拿下再大的官,捅出天大的案子,丞相切不可徇情!”莫看他天不怕地不怕,其实也是个明白人,不把曹操的嘴先堵上,什么事都办不成。

“哈哈哈……”曹操仰面大笑,“你当老夫何等人也?昔日棒杀蹇硕叔父名震洛阳,岂能阻拦你处罚权贵?我再给你吃颗定心丸,自明日起下至黎民百姓,上至老夫本人,任凭你监督执法。虽是一介县令,我与你二千石俸禄,监察冀州司法之事,普天之下不论哪里来告状的,你都可以接状递我!”这权力可大了,曹操的想法根本没局限于邺城,这不过是一种尝试,以此来制约豪强惩治不法,若是杨沛的做法见效,他将把严刑峻法进一步推行天下。其实他有这个想法已非一两天了,因为赤壁战败隐忍不发,如今征讨关中得胜,声威再次树立,又鉴于河间叛乱,曹操终于决定放开手脚干一场了。

“谢丞相信任。”杨沛毕恭毕敬接过印绶,又补充道,“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故德生于刑。去异立德,莫过于严刑!”这番话可把在场之人听得暗暗摇头——公正严明固然好,但若以严刑立威立德,即便血流成河也只是缘木求鱼。

曹操却笑了,笑得格外欣慰,格外满意……众人不免低声议论,和洽嘀咕道:“唉!这杨孔渠也是个迂腐的书呆子。”

杜袭就站在他身边,闻听此言甚是不解,不禁掩口问道:“阳士兄何出此言?似他这等狠毒酷吏还迂腐?”

和洽耳语道:“你只道儒生迂腐,殊不知崇法之人更迂腐。儒有中庸之道,法家有什么?先代郅都、张汤之流,近者阳球、王吉之辈,虽清廉自守,皆以律绳衡万事,结果又如何呢?非但不能理明天下,自己都没个好下场。泱泱九州之地,不崇德不修道,迷信区区几条律令就能治理好天下,这样的人岂不比儒生更迂腐?”

“有理有理,”杜袭豁然开朗,“我辈当谏之。”说着便要出班。

“慢着。”和洽生怕这急性子惹祸,一把攥住他手,“丞相迟早会明白的,先叫这疯子大闹一场,理理这团乱麻也未必是坏事……”

大家众星捧月般送这位焕然一新的邺城令出府,却见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门口。杨沛把腰一掐:“这是何来?本官那辆车呢?”

当兵的心说——您那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