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正阳大街便走到头,直迎王宫,司马门大开,中尉杨俊、郎中令和洽、尚书令徐奕、虎贲中郎将桓阶等恭候大驾。夏侯惇欲搀曹操起身,他却道:“你也一把年纪,却来搀我,还是叫小的们来吧。”回头一望,见曹丕正凑在太子太傅车前,搀凉茂下车——当初曹丕任五官中郎将,首选长史就是凉茂,如今绕个大圈,师徒又再重逢了。曹操见他敬重师傅甚是满意,但又见周遭围着大群官员,又感不悦,竟拉着夏侯惇又坐下来,传令道:“把太子叫来!”

大王传召哪敢不来?非但曹丕来了,曹彰、曹植、曹彪等诸侯都来了,还跟着一群官员。曹丕大礼参拜:“父王唤儿臣有何吩咐?”

“你近来处置政务辛苦了吧?劳苦功高啊!”

“儿臣不敢当。”曹丕分明从他语音中听出一丝讥刺之意。

“听说近来你门上宾客甚多?”

“皆赖父王器重,群臣感父王之德垂爱儿臣,但儿臣不敢以太子自居,与群众平等论交。”曹丕措辞极是谨慎。

听他这么说曹操愠意稍解,漫不经心般道:“你如今分担要务,精力有限,不要接待太多宾客,本末倒置就不好了。鲍勋、司马兄弟都在你身边,那还不够吗?若你想要谁辅佐只管跟为父说,为父派给你便是,切莫不论贤愚来者不拒。”

曹丕自知招忌,冷汗都下来了,哪敢提要谁,连连叩首:“儿臣得父王抚育岂敢多求,以后多多留意政务,不再分心便是。”

曹操见敲边鼓管用,也满意了,点手又唤曹彰、曹植,笑道:“前天代郡太守裴潜来朝,顺便带了十几匹幽燕好马,为父已留了一匹,给太子一匹,剩下的全给你二人!”

曹彰大喜:“太好了,多谢父王。”

曹植满面

倦容也道:“谢父王。”转身又向曹丕施礼,“谢太子。”太子乃国之储君,虽是兄弟也有半个君臣之分,不能再似以前那般随便。曹彰不懂这套,曹植都快成惊弓之鸟了,自然万分小心。

曹操又道:“子文府里良马甚多,少要一些,多给子建。”其实他心里也愧疚,把曹植打压到这种程度可以罢手了,“你们不忙政务,没事多进宫陪陪寡人,自今以后王宫任你们出入,也方便些。”

曹丕暗暗心惊。洛阳焚毁以来制度凌乱,献帝又无太子,邺城也没建“太子东宫”,东宫制度实已废阙,不过是把过去五官中郎将府换块匾额,仍在宫苑外。如今弟弟们倒比他得自由,这滋味实在难受——帝王心术很微妙,为国之长远要巩固太子,为了君权不旁落又要打压太子,父子君臣之间既相辅相成又互相抑制,这种关系最难处。曹操如今已稳住曹丕的太子之位,今后又要提防他权柄过重了,曹丕最舒服的一段日子已走到尽头。

在场之人都觉得他这个安排甚是微妙,可谁也不敢说什么。曹操这才起身:“回宫吧……”

“臣有事启奏大王。”侍中习授挤出人群。

“何事?”

“臣方才与将军娄圭共乘一舆,他所发之言甚是悖逆。”

“说些什么?”曹操有些挂火。

习授从汉臣转为魏臣不久,今日听娄圭说了几句大胆的话,旁边不少人都已听见,倘若传扬出去惹出祸来弄不好也把他裹进去,索性主动告发:“方才车行街上,微臣在后,观大王与太子英武,便随口赞道,‘大王父子如此威仪,何其快哉!’哪知娄子伯却道,‘大丈夫居世间,当自为之,岂但观他人乎?’这不是悖……”

话未说完曹操已火冒三丈:“好!好个当自为之!他要做什么?也要开疆立国当帝王吗?来人哪……娄圭狂悖不法、居心叵测,将他就地处决!”

所有人都感惶恐——娄圭与曹操何等交情,就算说几句过分的话也不至于这么处置吧?连习授都没想到自己这一状竟把人家告死,惊得摔坐在地。

群臣岂能不救?但尚未开言只见曹操大袖一甩:“何人讲情与其同罪!此等无父无君之辈死有余辜!须知天无二日,人无二君……”其实他说这话腰杆并不硬,他自己恰恰就是第二颗太阳;也正因如此他绝不允许有人再夺他的权。

群臣眼巴巴看着曹操捶胸顿足兀自喝骂不止,思忖近来他不分青红杀的那些人,谁也不敢再劝——拿娄圭开刀未尝不是杀一儆百,故意给他们看。连夏侯惇也三缄其口,不便再陪他坐御驾,摸着车辕悄悄溜下来,侍立车边。

曹操精力不济,骂了一阵子已气喘吁吁。夏侯惇实在憋不住了,低声道:“娄圭年老昏聩,固然有过也不当……唉!大王忘却王儁(俊谐音)之言了吗?”

只这低低一语,曹操猛醒——昔日他与王儁、许攸、娄圭为友,宦官当道弃职隐居,因得王儁鼓励才重入仕途,想来若无当日之事便无孟德今日。辞别之际王儁再三嘱托,许子远好利自大,娄子伯倔强刚愎,若有触怒当念故旧之情容让。他已因一时愤怒杀了许攸,怎能再害娄圭?想至此赶忙下车,扬手高呼:“且慢!赦回娄……”

话未说完见一虎豹士手捧血淋淋的人头跪于驾前:“臣等复命!”

“啊!”曹操眼望娄圭首级僵立不动,群臣也不作声,王宫门前静悄悄的。直至一股寒风吹过,拂起曹操头上冕旒珠串,他才微微动一下,深吸口气道:“将他好生安葬……回宫吧……”曹丕、杨俊等纷纷低头,不吭一声默默跟着。

“大王!”夏侯惇突然跪倒,向前爬两步道,“恳请赐予末将魏廷之官。”

曹操蹙眉道:“这又何必?”

“臣既在魏土不为魏臣,心中不安。”

“你我之间……”曹操还欲再言,却见夏侯惇低着头,虽看不见表情,但一副白须不住颤抖,似是惶恐至极,“也罢,寡人任命你为前将军,可以了吧?”

“谢大王。”夏侯惇重重磕头。

霎时间曹操感觉无比孤独,似乎身处万仞高山之巅,虽遍览天下声震四海,却再无一人能亲亲热热说上两句知心话。他心头堵得慌,却无可奈何,只得长叹一声,走入唯他独行的司马门……

太子册立国无大政,按理说就该按既定计划西征汉中了,可曹操似乎不着急了,每日里沉迷方术修炼之法,根本不提西征之事。众将有些沉不住气,却又见不到大王,钟繇、徐奕等人数次提起,却皆被曹操搪塞,只道等身体好转再做定夺。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这不是怠政嘛。

曹操不着急,刘备却急得很,时至年终之际汉中传来军报,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部进军下辩(今甘肃省成县西部),这可不能等闲视之了——下辩乃武都郡军事要地,而武都又是汉中北上出口,自刘备击退张郃侵入巴郡后,其势力向西北发展,如今这步棋是从西绕过汉中地界,自北面反切汉中,与当初曹操兵临阳平关之策不谋而合。若此计得手,汉中将陷入南北受敌的不利局面。

局势渐渐不利,曹操不能不有所应对,但即便如此他也没决意出征,只派都护将军曹洪分兵援救。曹洪虽负勇名,如今却也年迈,加之醉心敛财,整日手拿算筹计较得失,已无昔日果敢血性。曹操也不放心,又派骑都尉曹休、议郎辛毗充任其参军,而且再三嘱托:“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把军务都托给他俩,之后便回铜雀台研究养生之道去了。

这两个月来最难受的莫过于曹丕,太子当上,受罪又开始了。曹操既不理事,就得由他出头,可他被父亲敲打又不敢太热衷,连宾客都不敢随便接待,这分寸实在太难拿捏。他每天到中台坐上半日,琐碎事宜与钟繇、徐奕共做主张,遇到大事一趟趟跑铜雀台,奏明父亲才拿主意;一过午时赶紧向父亲问安告辞,回到府邸把大门一关,谁都不敢见——这太子当的,简直就是活受罪!

眼瞅着冬去春来,又一年过去了,西征之事遥遥无期,就连曹丕都有点儿耐不住性子了。这一日清早入尚书台,坐在案前瞅着堆成山的公文,愁眉苦脸直打哈欠。武周、陈矫等人瞧出他有心事,不愿惹他烦心,商商量量就把公文发了。

傅巽口渴得紧,顾不得叫小吏自己取水喝,又倒了一碗端到曹丕面前:“太子请。”

“哦,多谢傅公。”曹丕想起身道谢却被傅巽按下了。

“太子身体不适?我见您脸颊红肿,是不是有些虚火?”

成天忧心忡忡能不上火吗?曹丕满腹心事也不便跟他说,只道:“最近父王又征召一批方士,我瞧这事有点儿过了。”

“谁说不是啊?”陈矫提起这事就有气,把笔一撂忍不住插言,“有个叫东郭延年的人,酷爱倒悬,说什么倒立可以长寿,这叫什么主意?还有个王真,会龟息之法,自闭气息如同死人,我倒瞧他露过两手,不过尔尔,天天闭气躺着,那长不长寿也无甚区别了。还有个叫郝孟节的上党游民,嘴里含颗枣核,据说好几年都不吃饭,也不知真的假的。”一席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

曹丕满面苦笑:“昨天父王又跟我说,陇西有个叫封君达的人,自称青牛道士,有长寿之术,命我设法找来,这等道听途说之事怎有头绪?”

“青牛道士?”傅巽哭笑不得,“据书籍所载,孝武帝年间有个青牛道士,坐骑青牛,服食水银,有百余岁。封君达若真是那个人,少说也有四百岁了,岂非奇谈?”

曹丕甚为苦恼:“真也好假也好,他既要找,就试试看呗。其实先前郄俭、左慈等辈倒还算有术之人,导引调息并非左道,只是此乃数十年修行所成。父王一把年纪,现在修行恐已难收功效,至于后来辟用的这批人……”他不敢直言是骗子,免得传到父亲耳中。

正说话间令史李覃走进来,抱着几卷文书慢悠悠放在曹丕案头,施罢一礼便往外走。武周笑呵呵叫住他:“李令史,听说你也在尝试辟谷之法,感觉如何?”

李覃将将三十岁,却也凑这热闹,两天饿下来脸色苍白,身子直打晃,却道:“神清气爽……神清气爽……”慢悠悠走了,众人掩口而笑。

傅巽却脸色凝重,喝了口水道:“我看一点儿都不好笑。这等人乃幸进之徒,大王好方术,他就跟着也信,这不是谄媚吗?听说有个军吏,每天清早在辕门打坐,说是练气,这不是故意做给旁人看吗?照这样下去,养生之法没寻到,倒培养一帮小人。原来只一个孔桂,现在到处都是孔桂。”

曹丕小心谨慎,生怕点名道姓惹是非,反岔开话头,取笑道:“有一桩趣事,前天我到铜雀台时寺人严峻正跟左慈说话,我过去一听,严峻竟打算学房中术呢!”

“哈哈哈……”众人笑得前仰后合,连书简都掉地上了。

傅巽呛了口水,咳嗽着道:“阉人要学房中术?哈哈哈……太子得好好问问严峻,这小子八成有对食了!(对食,古时宫廷中宫女与宦官私下结成的挂名夫妻)”正乐不可支,却听外面有人吵吵嚷嚷——相国钟繇与参军裴潜一前一后进来。

裴潜喋喋不休:“朝廷为何不让我回代郡?我要见大王!”他原是代郡太守,最近才调回来,临时给个参军的头衔。

钟繇道:“大王不会见你。兖州刺史司马朗病逝,大王已指定你接任。你在代北多年饱尝艰辛,调你去中原为官不是好事么?”

“卑职没说不好,可我在代郡的差事还没办完呢,若换他人代替必然生乱。”裴潜满脸桀骜不驯之色。

陈矫也帮着劝:“大王没否认你的政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