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5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国,怎么了?”

钟繇一个踉跄,被身后小厮搀住,手里攥了一份急报,气喘吁吁道:“快!快禀报大王……许都……许都出乱子啦!”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甲子(公元218年2月18日),新年正旦刚过,各地百姓还沉寂在一片喜庆之中,许都却显得死气沉沉。

汉廷本来是很重视新年的,腊月到正月有一套隆重的礼制活动。先是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举行大傩礼:中黄门宦官身蒙熊皮、头戴面具,装扮方相氏和十二神,高举火炬,手舞足蹈;召集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官员子弟一百二十人,头戴赤帻身穿皂衣,手持桃弓苇矢,随之击鼓作歌,这一礼仪意在驱除疫鬼,消灾祈福,又颇有趣味,把新年气氛衬托得火火红红。

紧接着腊月初八要举行祭祀,称作腊祭。无论官宦人家还是黎民百姓都要祭祖,天子也得到太庙向历代先皇上香叩拜。新年正旦更是要举行朝贺大礼:夜漏七刻天子身穿吉服登临正殿,黄钟齐鸣,朝贺礼正式开始。首先是公卿、将军、大夫、百官,然后是匈奴、羌胡、鲜卑、蛮夷等使节,最后是郡国派遣的上计吏,列好队伍依次入宫;二千石以上高官登殿觐见,其余臣子则在陛阶叩拜,宗室诸侯皆头戴两梁冠,身披蝉衣,立于西首,所有人按官阶等级给天子献上玉璧、羔羊、大雁、雉鸡等礼物,齐声高呼万岁。天子也向百官赐宴,还要演奏歌舞百戏。

朝贺之后拜祭先帝陵寝,那就不止天子百官了,就连公主、封君、外戚女眷都可以参加,北邙山下车马如云,喜庆热闹非一言可蔽。据说孝明帝朝鼎盛之时,每次新年朝贺都有万余人参加,齐呼万岁之声直冲天庭。只因那时皇族繁茂,加之班超经略安西,连西域诸国也纷纷遣使朝贺,有些僻远小国的使者为赴一次新年朝会要在路上走半年。光武帝时赐宴百官别出心裁,不唱歌、不奏乐,要百官辩论经学当游戏,输了的不但罚酒还要罚站,并把坐榻让给对手,有个汝南大儒戴凭,通达经义官拜侍中,有问必答来者不拒,一张利口驳倒群雄,竟叠坐榻席五十余张……多么热闹的节日,多么风雅的朝廷,多么伟大辉煌的帝国,而今这一切都不复往昔了。

许都虽比不上洛阳,但迁都伊始在荀彧、孔融、荀悦等人推动下一应礼制曾有过恢复,不过随着曹操建立自己的封国,所有礼仪又都荒废了。如今的汉廷连百官都严重缺员,但凡有点儿名声才干的人都被笼络到邺城了,还办什么朝会?新年之际皇宫倒是多点了几盏灯,不过越发显得殿宇空旷门可罗雀。若别的郡县也罢了,至少能沾百姓的喜气,偏偏许都没多少百姓,附近耕种之人皆属屯民,住在城外;城里多是官员府邸,这些不得志的闲散官员百无聊赖了一年,不是筹划着怎么往邺城钻,就是无欲无求等着告老还乡,谁有心思过年?故而值此喜庆之际,大汉都城竟成了天底下最冷清的地方,这就叫落草的凤凰不如鸡。

长史王必负责留守相府——说是留守,其实自曹操迁居邺城后,这边基本搬空了,他不过是率领一队兵马护卫许都、监察百官。每到冬天王必总是要把营帐移扎到城内正阳大街上,一来为了避风,二来也为防止城内失火。

屈指算来王必已在许都连续留守了十五个春秋,一年不如一年,今年连他都觉得有些冷清了。这个新春的夜晚,他只是带着亲兵草草巡查了一圈,又对守备皇宫的侍卫训示了几句,便回营休息了。亲兵们倒挺细心,给他预备了椒柏酒(用花椒、柏叶等混合酿造的香酒)和七八样精致菜肴,无奈王必独对珍馐难以下咽。

“德伟怎么没来?”王必想起了忘年交金祎。这几年金祎总是陪在他身边,常来常往跟营里的人都混熟了,这会儿若能与这小子对饮倒也不赖。

亲兵笑道:“长史大人忘了?下午金大人来过,说晚上与几位同乡朋友聚会,跟您告假了。”

“唉!他是年轻人,朋友多也是自然的。”王必没滋没味抿了口酒,招手道,“那你们进来陪我,大过年的别冷清。”

亲兵们自然高兴,连把守营帐的都挤了进来,即便讨不到就喝,暖和暖和也不错。王必一时兴起,讲起了陈年往事——他原本不过是九江郡一介平民,少时也曾读书,酷爱结交朋友,却因替友出头打伤人命,被官寺缉拿,蒙当时的九江太守、汉室宗亲刘邈宽饶,收留在府充个小吏。董卓进京天下大乱,曹操至扬州募兵,刘邈又把他荐给曹操,刚开始不过是个亲兵首领,后来曹操在兖州落脚,派他到西京献表;这一路凶险万分,幸得董昭相助才到长安,又多亏钟繇、丁冲帮忙,终于为曹操求得兖州牧的正式策命。自此晋升长史,成了曹营重臣……

其实这些话王必已不知跟亲兵念叨多少遍了,他实在太寂寞了。当初还有荀彧、夏侯惇,如今死的死,走的走,再无亲厚同僚,除了一个小辈金祎,连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王必思念的却不仅是亲人,还有故去的朋友,可能是年至五旬越发念旧,近来他时常想起楼异、典韦,昔日他们是同等出身,楼异命丧濮阳大火,典韦战死在宛城,只剩一个许褚,而今远隔千里不能相见;还有恩公刘邈,汉室宗亲德高老臣,老人家生前曾多次告诫他交友当慎,如今老人家在那个世界里要是知道他辅佐曹氏几乎篡了刘姓天下,该是何等心情?当然,最思念的是主公曹操,自从曹操征伐河北就再没回过许都,十几年过去了,算来主公已六十四岁,不知他现在是否苍老。虽说大王时常会加赏赐,每逢董昭、华歆前来也托他们向大王问好,不过不能相见心里还是想念。王必暗暗拿定主意,等熬过正月就上书请求调离,这十五个春秋真是冷清够了。

众亲兵笑脸相迎,无论长史大人说什么都大加逢迎,王必却厌烦了:“罢了。与你们这帮人厮混实在无趣,剩下的赏你们了,本官去歇息,你们也不可贪杯,四更天唤我起来,还要巡视城防。”他驭下本来极严,这也是体谅大伙操劳一年了,想让士卒放松放松。众亲兵喜不自胜,唯唯诺诺伺候王必进了卧帐,便一溜烟跑到前面继续喝,没有上司管着,划拳行令好不热闹。

王必确实乏了,又吃了两盏酒,竟觉头上冒汗,便摘盔卸甲,斜卧在榻上瞌睡……哪知正在半梦半醒间,忽觉外面传来嘈杂人声,初始他只当是士卒嬉闹,可那喧哗之声越来越大,吵得人心烦。王必实在忍不住了,披上衣铠甲,顾不得系腰带,睡眼惺忪闯出卧帐:“瞎嚷什么?别喝了!都给我回……”话未说完忽觉情形不对,营中隐隐有火光闪耀。

亲兵跑过来:“启禀大人,弟兄们一时不慎,后营草料起火了。”

“哼!一群无用的东西!”王必快步急奔后营,果见有两堆谷草正在燃烧,一群士兵正手执树枝、苫布不住扑打。天寒干燥起火也不稀罕,所幸只折了些草料,王必赶忙吩咐:“别扑了,反正是街中央,就让它烧呗。快把其他草料挪走,帐篷都拆了,这灰烟飘来窜去的,别再把别处引着。”

士兵遵令而行,不再管那团火,忙着将剩下草料装车推往别处。营里乱糟糟,王必掐腰痛骂:“放纵你们片刻就惹麻烦,全是废物!今晚上谁也不准睡,待查明是谁失的火,重重打他一百军棍!”话音方落忽听西面一连数声惨叫,借着火光举目望去,但见栅栏外攀进十几个面缠黑布、手持钢刀的黑衣人!

那一瞬间,王必与其说惊惧,还不如说是诧异——何等贼人这么大胆,竟敢在京城内袭击官军?

更出奇的是这帮人竟识得王必,为首之人离着老远就伸手指他:“先诛此贼!”十几人齐向王必扑来。

士卒焉能坐视不理?赶忙抛下辎重,随便拾起些家伙便去抵挡;亲兵将王必护在垓心,贼人根本无法近前。一交手才摸清底细,来者不止十几人,后面陆陆续续蹿出一大片黑影,有人乱刀砍倒栅栏,这帮贼人一下子全冲了进来。

王必惊魂稍定,赶忙调集全营兵马,自己也抽出佩剑督战。黑衣人虽有兵刃在手,毕竟都是短家伙,又未穿铠甲,三斗两斗已不敌,眼看将被官军围歼。却不知谁急中生智,拾起根木棒在火堆中引燃,顺势向帐篷抛去。

这可把官军吓坏了,想要扑救已然不及。其他贼人也都跟着学,有的掀起燃烧的草堆,有的抡起火把往辎重上扔。霎时间四处火起,全营上下数百兵士都惊动了,大伙蜂拥而至,齐向贼人下手。王必奔前跑后振臂高呼:“速速分兵救火!快救火!”刚喊两声只觉背后一阵剧痛——竟被人斜劈了一刀!

营内一片大乱,众亲兵都被挤散了,闻听惨号连忙围上来,抱住受伤的王必,所幸披着铠甲伤得不重,众人左顾右盼却不见黑衣贼,只有吵吵嚷嚷救火的士兵。这一刀可把王必砍醒了——营中有奸细!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叛乱,火是奸细放的,火起就是叛乱信号……想至此他强忍疼痛站了起来,正见一名在他手下听用多年的军候迎面奔来,王必疾呼:“此乃叛乱!你速带麾下士兵赶往皇宫,与侍卫关闭宫门,严防贼人攻阙!”

“营里的贼人……”

“此处有我应对,你快走!”打发走军候,王必抖擞精神,亲挥兵刃冲向西面,哪知到近前才看明白,叛乱者何止一二百人,自西面各处街巷都窜出叛党,有的根本没穿黑衣也没拿兵刃,挥舞着火把、木棍,显然是府邸的家僮仆从,城西住着不少官员,到底是谁组织他们叛乱的?王必也无暇多顾,率领官军奋力搏杀,虽然接连杀退叛党,可这帮人非但不散反而越聚越多。正无可奈何之际,又闻背后也是一阵大乱,有个身戴箭伤的小校仓皇奔来:“不好了!有人杀关落锁,城东闯进一群贼寇,少说也有四五百,已杀到辕门了!”

王必只得咬紧牙关分兵抵挡,却见辕门处早已箭雨纷飞——东面来的都是有武装的贼寇,不但预备了弓箭,还有不少马匹。官军前后遭袭顿时大乱,王必回头再看,四处火势无法控制,火舌随风乱窜,连中军帐都引燃了;又闻喊杀声自四面八方而来,显然大寨已被乱党包围。再这样下去,即便不战死,也得活活烧死。

军心已乱,辕门堪堪就要失落,王必五内俱焚,兀自挥剑指挥,却见东北寨墙一阵垮塌,一群身披牛皮铜铠的叛党已杀了进来。殷殷火光中箭雨似飞虫投火般射来,三四个亲兵应声而倒,王必肩头也中了一箭。

有员小将甚是奋勇,挥舞大槊召集败兵堵住缺口,一边奋战一边呐喊:“我等支应一时,大人快撤!”

王必身受两创还欲硬挺,却被众亲兵架住,直奔马厩而去,本想驰马突出城去搬兵,哪料厩中竟一匹马都没有——早被细作之人解缰放跑了!营内沸反盈天,大批叛党已冲了进来,火光之下人人身上皆是一片殷红,也辨不清敌友,众亲兵保着王必奋力冲围,意欲往皇宫躲避,却见北边营帐已成一片火海,只得转身向南,狼狈撞出营门。

刚出南面营门,正见马上步下数十叛党列队于前,为首二人身披铠甲、头戴武弁,皆五旬开外,王必一见咬碎钢牙——竟是少府耿纪与丞相司直韦晃!

耿纪正是这场叛乱的主谋,他将各路叛党安排妥当,此刻正观望火势等候奏报,见营门处蹿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