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刀笔吏-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丈夫也被判刑了,做大牢里,萧家鼎表明了自己的跟随蜀王录囚的身份,然后问了他几个问题,这个几个问题都是涉及到他们当年私通的细节的,萧家鼎的问话里有很强的暗示,因为是他一个人提审,旁边没人,所以也不担心别人会听见。

通惠的丈夫到也不太笨,很快就明白了萧家鼎话里的意思,大喜过望,跪下磕头叩谢萧家鼎。

交代好事情之后,萧家鼎这才离开大牢。

然后,他把衙门的刘县令、胡县尉、还有法曹和案件的承办书吏叫到一起,研究这两个案子。

萧家鼎道:“白鹤寺女尼通云杀害姑姑一案,问题很多啊刘县令等人一听就傻眼了,有些着急,尽管有蜀王李恪的交代,可是涉及到他们是不是办错案的问题,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虽然最后还是要遵从录囚的裁决,可是既然萧家鼎跟他们商量了,这该说的话他们还是要说的。”

刘县令陪笑道:“这个案子没有什么大问题啊……”

萧家鼎摆摆手,道:“我不是跟你们商量,我是告诉你我查证的事实。”

一句话,刘县令只能尴尬地闭嘴,陪着笑听着。因为萧家鼎虽然只是一个执衣,但是他此刻代表的是蜀王李恪录囚审查。蜀王爷已经交代了,要按照他的话重新裁判。

萧家鼎道:“你们认定的是通云杀死了她的亲姑姑,可是,我已经去白鹤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她姑姑也就是青风庵的主持智贤师太尸体的那一天,她在本县的白鹤庵里,而且是头一天晚上回到的。她如何杀人?”

刘县令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我们觉得她是头一天杀人之后才回来的。”

“头一天杀人?谁看见了?”

“这个……没有人看见。她杀人是悄悄进行的。”

“那她为什么要杀害把她一手抚养长大的亲姑姑?”

“根据她本人的交代,当时是因为琐事争吵,所以一时激愤杀人了。”

“杀人的刀子呢?”

“在证据房里。”

“派人去拿来!”

“好好!”刘县令听萧家鼎并不是直接说这个案子该怎么判,而是进行讨论,马上多了几分希望。他当然不希望自己手里的案子被认定为错案,特别是这样的死刑案件。那可是涉及自己乌纱帽的问题。赶紧让人把这个案子的证物戒刀拿来了。

萧家鼎接过戒刀,盯着刘县令:“你们确信这把戒刀是通云的吗?”

“是的。这个已经核实,上面刻有她的名字。是从她的房间提取的,寺庙的人也可以作证是她的戒刀。”

“嗯。”萧家鼎抓住刀柄用力抽刀,刀子很紧,费了好半天才把刀子抽了出来,看了看,“她就是用这把戒刀杀死了她的姑姑?”

“是啊是啊。”

“那为什么刀子上没有血迹?”

“她说回来之后,曾经用水清洗过。所以上面没有血迹。”

“回来的时候清洗了?”

“是的。”

“那好,让人把刀鞘拆开,看看刀鞘的内壳有没有血迹!”

刘县令一听就傻眼了,他们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要是拆开察看刀鞘内壳没有血迹,那可就麻烦了。不由得脑门冒汗。也不敢耽误,赶紧的叫皂隶来拆开刀鞘。

刀鞘打开成两半,一眼看去,内壳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血的痕迹!

刘县令立即脸就白了。扭头救助地望向胡县尉、司法和承办书吏。

胡县尉陪笑道:“会不会她当时就清洗了?”

“她不是招供说回来才清洗的吗?”萧家鼎冷冷道,“这个案子我详细看过卷宗,发现尸体的地方,是荒坡,没有水源!通云的身上也没有带喝水的葫芦。也就是说,她当时没有办法清洗带血的戒刀。她总不能提着戒刀一直走到有水的地方吧?这可跟你们认定的事实不符啊。”

刘县令支吾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萧家鼎又道:“你们认定通云用戒刀砍死了她姑姑,我想问,她砍了几刀?”

“一刀。在脖子上,直接毙命。”

“可是尸格上记载的,死者智贤师太身上还有多处皮外伤,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根据案犯的交代,此前她们曾发生过激烈的厮打争斗。应该是这个造成了。”

“那通云身上有伤吗?”

刘县令又冒汗了,硬着头皮说:“没有……”

“通云身材瘦小,她姑姑智贤师太可是峨嵋派的师太!身有武功的。她们两人厮打,你们不觉得通云身上一点伤都没有,这不符合常理吗?”

其实,萧家鼎也不知道智贤师太到底会不会武功,不过既然青风庵是峨嵋派的寺庙,她又是主持,多少应该会一点武功的。萧家鼎不知道,刘县令他们当然也不知道,他们没有找这方面想,既然通云认罪,相关证据的收集和判断便一切从简了,自然没有注意这些问题。

萧家鼎见他们哑口无言,又接着说:“你们说她因为琐事跟智贤师太发生争执,可以卷宗里没有详细记载到底是什么琐事。这个你们调查了吗?”

刘县令伸手擦了擦冷汗,还是因为凶犯自认有罪,所以他们没有询问这么详细。现在萧家鼎问起来,自然是回答不上来的。

萧家鼎便自己说道:“根据我调查,这通云从小父母双亡,是她姑姑把她一手养大的,两人既有母女之恩,关系密切又如同姐妹一般。这通云性格柔弱,与事无争,又是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又如何会挥刀杀人?更何况杀的还是抚养她长大的亲姑姑!你们不觉得这件事情太蹊跷了吗?”

刘县令惶恐无语。

萧家鼎又抓起那把戒刀,道:“刚才,我拔刀子的时候,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拔出来,说明这把刀子几乎没有出鞘过,都有些锈住了!这说明通云平常就不是一个持械争勇斗狠的人。更进一步说明她杀人不符合常理!”

其实,萧家鼎现在身有峨嵋派两大高手的内力,别说拔出一把有点锈住的刀子,便是将刀子直接折断,那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他便是故意装出吃力的样子,说明这把刀不经常用。不过这也是实情。

萧家鼎又接着说:“回到刚才那个话题,通云一个生性柔弱一心修行的出家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拔刀杀人?这是本案的关键,而你们却没有查清楚,糊里糊涂的认定一个根本说不通的杀人理由,这个案子何以服人?”

那司法涨红着脸,结结巴巴说道:“可是……案犯通云自认有罪啊!我们都没有用刑,只是这么问她,她就承认了。”

“对对!”刘县令等人也忙着附和,这可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萧家鼎道:“嗯,你们也是办案多年的人了,以前有没有遇到过或者听说过案犯自认有罪,可是后来又翻供了,否认有罪,而事实也证明没有罪的情况?”

刘县令能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点点头。翻供的事情太常见了,难道,这个案子案犯也翻供了?要是这样,那可就麻烦了。

萧家鼎道:“本案是不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案犯提审问一下就知道了。刘县令,是不是把案犯通云提押到这里来问问啊?”

刘县令还有什么选择呢?赶紧吩咐人去把通云提押到议事堂问案。

第158章 翻供与漏洞

很快,通云被押解来了,带着重重的枷锁,跪在堂中。

萧家鼎却没有开口,看了刘县令一眼。意思是他来询问。

刘县令轻咳一声,威严地问道:“罪妇通云,本县有话要问你,你必须如实回答,不得狡辩,否则,可是要皮肉受苦的!”

通云点点头。没有说话。

刘县令一番恐吓之后,才问道:“本县问你,可是你杀死了你的亲亲姑姑,青风庵的主持智贤师太?”

通云摇头道:“不是贫尼杀的。贫尼是姑姑一手养大,情同母女,如何会做那等忘恩负义的禽兽之事?”

刘县令重重地在扶手上一拍,怒道:“大胆!竟然翻供!来人,大刑伺候!”

萧家鼎淡淡地打断了他的话:“刘县令,这个案子你们已经审完了,现在是录囚,是我来审理,是否用刑,该由我来决定!”

刘县令很是尴尬,按理说,他是有官品的朝廷命官,而萧家鼎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书吏,萧家鼎应该听他的,可是现在,萧家鼎代表蜀王李恪进行录囚,萧家鼎说的也没有错,这个案子他可以不跟县令他们商量,直接作出判词,只要报蜀王李恪签署就可以生效改判。但是现在李恪在忙着他的侧王妃的丧事,没空录囚,所以走之前已经吩咐了,由让万安县按照萧家鼎的意见判处。也就是说,实体的判决,由萧家鼎作出,而程序上,则作为万安县自己发现的错案进行改判。这是萧家鼎为什么要跟他们商量的原因。只是,刘县令为了不改判,竟然要动刑,这就是萧家鼎不能容忍的了,所以说话也有些不客气了。

刘县令忙拱手道:“是是。”

萧家鼎没有看他,瞧着通云:“你说说,为什么要翻供?”

这的确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因为真正的原因是通云误会了姑姑与人私通,同时怀疑杀死现在姑姑的就是那个人或者与那个人有关,生怕把那个人抓住之后把事情捅出来,污了姑姑的清白,所以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自认杀人。虽然现在已经证明她姑姑并没有与人私通,而是已经被王妃秘密处死的侧王妃和钟文博。可是这个事情更不能说出去,连通云都不知道,她只知道私通的不是自己的亲姑姑。但是也不能说出来,因为刘县令他们一定会刨根问底,还是解释不清楚。

通云原本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的,但是萧家鼎上次来辨认的时候,已经教她该怎么说了。于是按照萧家鼎教的内容,简单地回答:“当时我认罪的原因,因为涉及到我姑姑,我不能说,请见谅,但是,姑姑真的不是我杀的。请大老爷明察。”

刘县令怒道:“这算什么事?什么叫不能说……?”

萧家鼎横了他一眼,道:“涉及到亲人隐私的事情,只要不是谋反、谋叛的重罪,可以不说。这一点刘县令不会不知道吧?”

刘县令老脸有些发红,他虽然不精通刑律,可是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包括亲亲得相首匿这种基本的原则,便闭嘴了。

萧家鼎对刘县令道:“通云已经翻供,因为涉及到姑姑又不愿意说认罪的原因。而能够证明她有罪的证据又都被推翻了,证明她没有作案时间的证据又比较充分,所以这个案子不能定罪。我的意见是无罪释放。几位意下如何?”

刘县令等人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最后还是刘县令悻悻道:“既然萧执衣已经决定,我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萧家鼎听他们这个态度,便不客气了,冷冷道:“定罪量刑,特别是死刑,那是绝对不能马虎的,必须要铁证如山才行!这个案子证据一塌糊涂,你们竟然定下死罪,其中不会有什么猫腻吧?这件事情,我会向蜀王详细禀报的。”

这一句话,把刘县令惊得一身的冷汗。案子办错了,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认定这个错误。如果认定为过失,那不过是影响政绩而已,要是认定为故意,那可就是犯罪了!不仅要丢乌纱帽,还会有牢狱之在灾!而最终如何认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萧家鼎怎么向蜀王禀报。现在听萧家鼎这话,显然是觉得他们故意办错这个案子,这下子可就惨了。

刘县令赶紧起身,长揖一礼,道:“下官知错,这个案子的确办得太草率,证据都没有好好的查实,漏洞百出,的确不足以定罪,应该改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