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萱太后-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万骨枯,赵匡胤的名句,却不知道要付出几倍于这句话的代价。

赵匡胤心里很是惊讶,这句话正是他心里所想,大志所在,怎地萧绰会说出这话?他拧紧了眉头,注视着“萧绰”。

“我原以为我这辈子都没办法跟你比,你是个传说,高高在上,被万人敬仰,而我只是一直追逐着你传说的,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现在我才明白,你也只是个凡人,我们都是凡人,神仙都不敢妄称其完美无瑕,更何况是凡人呢?”小萱说道:“如果不是在东京城的落霞庵,我曾经见过你与花蕊,见到你与她的缠绵,那你依旧是我心里的那个传说。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可以那么的喜欢她,却也可以说忘记就忘记。京娘、花蕊,都不过是你院中栽种的花朵,喜欢时就看下,把玩下,等到厌了、倦了、不喜欢了,管它日后还会不会再开。”

本以为自己的这番话,会惹恼赵匡胤,没想到换来的全是一阵沉默。

沉默之后,赵匡胤说道:“再无心的花匠,偶尔也会为自己种下一株百看不厌的花。花蕊是在摘花的时候,被箭射中的。至于京娘,朕也还记得,可是朕对她的感情,远不像你想的那样。那时的朕年少狂野,心在天涯,救人也只图的是一时畅快,哪里会想到什么儿女之情,现在想来,朕的确是亏欠了京娘。朕一走了之,却不理会她日后如何,当真是草率的很。朕也有喜欢的人,朕最喜欢的,就是那摘花时误被弓箭射杀的花蕊。”原本坐在椅子上的赵匡胤说到这里,站了起来,看着遥远的天边,轻声说道:“萧绰,朕与你第一次相见时,你在看晚霞,恩,那天的晚霞真的是很美,就像山壁上那枝早开的桃花一样,总叫人难忘。”

小萱向赵匡胤看去,见他若有所思,轻声吟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小萱接口吟道。

赵匡胤转头看向她,眼里全是惊讶,“你也知道这首诗?”

小萱点点头,说道:“这首诗我念过,知道是一个女人所做的亡国诗,却不知道是谁写的,原来你也知道。”

赵匡胤微微一笑,说道:“写诗之人,你也见过的,就是那夜同在庵中的花蕊。”

“是她?”小萱不相信的问道,这首诗竟然是那个女人所作。

赵匡胤微微一笑,说道:“她本是蜀主孟昶的妃子,能歌善舞,最难的就是还会作诗。蜀未灭,朕就听到过她的名字了。但是让朕感兴趣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歌舞,更不是她的诗词。孟昶后宫佳丽无数,她却是唯一一个劝谏孟昶专心朝政的妃子。朕听闻她出身青楼,后被孟昶选入宫中,备受宠爱。难得她没有怙恩恃宠,反而一直规劝那个孟昶能专心政事,只可惜她这是对牛弹琴。好在那孟昶虽不专心政务,对她却是极其宠爱,所以也不因她这番规劝而恼怒与她。听说有这么个佳人在,朕是好奇的很,所以蜀灭即令她与孟昶前来东京拜见朕。朝堂上,她娇艳欲滴,看的朕心魂荡漾,那时朕的心思就全跑到她身上去了。孟昶死后,朕宣她上殿,要她吟诗一首,以显才情。她吟的第一首诗,竟是被押解来东京时,路过葭萌关时写的: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她吟完这首诗,便对朕讲,说这是她与孟昶亡国后,前来京都路途上所作的。朕当时听到这话,心里惊讶,她竟不怕朕会降罪与她,专门挑这么首诗吟给我听。朕心里对她的感觉更是特殊,便又要她再吟一首,便有了这首亡国之诗。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好一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句是男儿。孟昶日日歌舞升平,纵情美色之中,最后落得个亡国的下场。花蕊一句十四万人齐解甲,叹出了他的悲哀,他的无奈。对于一个亡国君主来说,没有一个士兵肯为他洒热血、抛头颅,这是何等的耻辱。听完这首诗朕对花蕊更是喜爱,爱她这份才情,爱她这份勇气,还爱她在我大宋这些日子,依然念念不忘旧国。朕曾想过,有朝一日朕打下这万里江山,待天下太平之日,便携花蕊同游,让她看遍朕的江山,朕的子民,看朕与那孟昶的不同。可惜她心里至始至终只有一个孟昶,朕虽将她留在宫中,最后还是得不到她的心。”

天色已暗,高坡上的两人还在叙着旧话。不知不觉中,月牙儿已攀上夜空,照亮了整个大地。

“每一次看见花开,朕都会想她。朕也没有想到,她能在朕心里停留这么久。”

“有没有这样的一壶老酒,喝第一口,可以品岁月的痕迹,喝第二口,能怀念起心中最宝贵的东西,喝第三口,可将世间万事尽皆忘去。”小萱若有所思的说。

“就算真有那样的酒,你也不能喝。”赵匡胤说道。

“为什么?”小萱不解,“将所有事情忘掉不好吗?再没有忧愁烦恼不好吗?”

“有些事,就算它会让你悲伤,让你难受,你也会舍不得去忘掉它,所以那种酒还是不喝的好。萧绰,朕心里闷的慌,你陪朕同饮一杯可好?”赵匡胤说道。

小萱笑道:“我不会饮酒,不过这次一定要喝,为那写出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的女子,我们来喝一杯。”

赵匡胤一笑,端起酒杯,与小萱对饮。

一股辛辣感在喉咙处,渐渐扩散开来,小萱的脸顿时显出一片胀红。

赵匡胤看到后哈哈大笑,说道:“你呀,既不能喝,何必难为自己。”

辛辣感还没有褪去,小萱皱眉使劲甩甩头。

“萧绰,明天朕就派人将你送回西京去。不管你是谁,朕都不会伤害你的。”

小萱听到赵匡胤说要送自己回西京,心里一阵暗喜,可是看着近在眼前的晋阳城,心里一阵焦躁,这么近,要是走了,就说不准还能不能再见到他。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第四十二章 挥别

“你好像不开心?是不是与那辽王闹别扭了,所以才私自跑出?”赵匡胤见小萱脸上并无喜色,不由问道:“朕本来也奇怪,你一个辽国皇贵妃,怎么会这么不小心,晋阳正在打仗,你却跑到这么近的地方来,给了朕可乘之机,让朕擒获你。”

小萱看着赵匡胤,叹了口气,说道:“我没有跟他闹别扭,他跟你一样好,我来这里他开始时并不知道。而我出现在西京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的目的本就是晋阳。”

听小萱这么一说,赵匡胤微蹙起眉头。

“我的朋友在晋阳城内,我听说晋阳城被围,所以一路赶来,想借乱混进城内,带我那朋友逃出。”小萱决定实话实说。

“什么样的朋友,能让你这么去为他冒险?”赵匡胤不解。

“路上遇到的一个伙伴,他喜欢听故事,我就给他讲故事。我们因为那个故事,从陌生变得熟悉,变得有情有义。”

“可是刘延玉?”赵匡胤问道。他记起了庵堂里供在佛龛前的腰带。

小萱点点头。

“你们有这么深厚的情意,怎不见你把有他名字的腰带系在身上,若是有的话,岂不是能保佑你?”赵匡胤笑道。

“有系!怕那腰带弄湿了或是弄坏了,一直都系在衣服里面。”小萱回答。

“哈哈哈!”赵匡胤大笑:“看来,他的名字是不能保你安危的。”

看着满脸笑意的赵匡胤,小萱说道:“有保护我。若没有保护我,我怎么可能还完好无恙的站在你面前?”

赵匡胤闻言收起笑意,看向小萱,眼光比月光更寒冷。寻思了下,他说道:“你给他讲故事,竟然能让你们之间的情意深厚起来,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故事。现在明月当空,你也给朕讲讲好了。”

“那个故事你用不着听。”小萱淡淡的说道。

“哦?”赵匡胤脸现一丝怒意,“什么故事,朕竟听不得?”

站起身,高坡上的小萱看向远处的晋阳城,说道:“因为我给他讲的,是一个使盘龙棍的男人,送一个叫做赵京娘的女子回家的故事。”

良久,身后才传来一声:“是吗。”

小萱点点头。

回身看去,赵匡胤拿起酒杯一阵痛饮。返身坐回桌前,小萱拿起碗筷,就着桌上的饭菜吃了起来。

“饭菜都凉了,朕去叫人给你热热。”赵匡胤说道。

“不用,就着夜风吃,也别有一番滋味。”小萱说道,说完与赵匡胤两人相视而笑。

两天后的清晨,小萱被唤到赵匡胤的帐中。

遣退帐中的其他人,赵匡胤对小萱说道:“朕欲送你回西京,你意下如何?”

“我想去晋阳,如果我真的能离开的话,就让我去晋阳城吧。”

赵匡胤听完小萱的话,不惊不恼说道:”你也知道现在是两国交战,如果朕让你去晋阳城,那有多危险,你知道吗?”

小萱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心里有爱人,我心里有朋友,既然都来到这晋阳城下,怎么能不见一面就离开?”

“朕让你去。”赵匡胤说道:“去找刘延玉吧,然后带着他离开这里,朕会让人放你们走的。”

小萱呆呆的看着赵匡胤,她不相信他这么轻易的就放自己离开,而且是放自己去晋阳。

“昨夜里,朕梦见了花蕊,她还是那么美,那么温柔,还是那么爱哭,总是弄的一脸的泪水。”赵匡胤说道:“去吧。朕想花蕊在的话,也会求朕让你去。去你想去的地方,见你相见的人,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赵匡胤说完转身出帐。

小萱徐徐叹出口气,自己该没有听错,他愿意放自己走。种萱,你这个大笨蛋,为什么不逃,你就会说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其实你的心里很想离开这个战场不是吗?小萱的脑海里浮现出那晚夜空下,一脸认真神情,听着自己讲故事的刘延玉。你曾经说过,如果我不是契丹人,那我们会是很好的朋友。现在,不管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都想让你知道,我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想到这里,小萱走出了大帐,帐外早有人等在那里。

“奉陛下之命,送贵妃娘娘前去晋阳城!”那身披铠甲的男人说道。

“有劳这位将军。”小萱微微点头,跟在那将军身后向晋阳城走去。似乎想起什么,她回头眺望那座巨大的行军帐,赵匡胤正站在那里看着她。心里像有什么在澎湃,小萱举起手冲着赵匡胤挥动了下,喊道:“大叔,后会有期。”

赵匡胤看见了她挥手,他脸上露出抹笑意,也举起自己的手,对着小萱挥舞了下,萧绰,有缘再见。看着她离开,看着她发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金簪,赵匡胤的心里一阵心痛,花蕊,为什么会是这样,那射箭之人为什么会是光义,为什么?眼里似乎又出现了亲弟赵光义,将箭射入花蕊身上的情景,赵匡胤慌忙甩了下头,努力将那幕情景从脑海中抹去。

那名将士带着小萱,向晋阳城下走去。估摸着再往前走,就进入了汉朝弓箭手的射程范围,他停住了脚,大声喊道:“晋阳城里的人听着,辽国皇贵妃要见刘延玉!你们速速派人来接她进城。”他按照赵匡胤的吩咐,对晋阳城里喊着话,表明身边女子的身份。汉主一向对辽国自称是“儿”,那么表明这女子身份的话,他们就要考虑该怎么迎进这个贵妃,而不是刀枪相对。

他连喊数声,等着晋阳城里人的回答。守城的将士听到喊话,早已通报给了汉主及前来恭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