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德华传-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德华认为,小气和情绪化是自己性格上的最大缺点,不开心时他会发脾气、摔东西。

2。“我是这样长大的”(2)

据刘德华自己透露,他房中贵重的东西,从不敢放在显眼、好取的地方,至于古董、名瓷,更是早已锁进了柜子,怕的是情绪一来,这些珍品会遭殃;这些东西既已存放妥当,则家中最为倒霉的就要算电话、闹钟这些不便锁起来的物件。
刘德华家中的电话之类,一年中起码要大修3、4次,至于小修则很难统计——因为小修全由他自己动手。
自然,这要等他的气消了之后。
“我在家里脾气最大,越接近我的人越知道我脾气大,也越容易受到伤害,但他们会明白我的心。”
随着年岁的增长,在演艺圈中的跌爬滚打让刘德华渐渐成熟起来,现在,他早已改掉了情绪化的毛病;而经过1993年个人演唱会前的整容,鼻子上的疤痕也已不见。
如果现在要他给自己打分,他对自己的评分应该大大加分了吧?
刘德华写《我是这样长大的》,当然并不是在为自己评分,但散文集中却始终保持了他一贯的自省精神,字里行间,无不透现出他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对爱情的感悟,是刘德华在这本散文集中颇为感人的部分。
经过了许多的感情经历以后,刘德华对自己的感情生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省。
刘德华认为,戏中的谈情说爱总是充满着浪漫,总是被编剧安排得合情合理,使人感觉完美。
其实,现实中的爱情是毫无道理可言的,没有清晰的逻辑可寻。
夜深人静之时,当刘德华坐在案前写这本书的时候,眼前肯定闪现出自己爱情生活里的一幕幕,那些难忘的、无可奈何的、不堪回首的;那些宝贵的、令人遗憾的、如梦如幻的……
所以,他才会写道:“回想起以往的爱情,我欠缺的都是‘时间’。
不能在对方给予我的有限时间内,表达出我对她全部的爱,在对方眼中,我一直都是付出较少的一方。”
关于这一点,他在书中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工作和恋爱,我总没法在它们之间取得平衡,屡次在穿插片场的日子里我被问及关于将来的计划,我都哑口无言。
”在银幕上,刘德华演绎过无数爱情故事,“做过许多深情的汉子,恋过不同性格的女子:激情浪漫,暴雨狂风,生离死别,痴心缠绵,细水长流。”
世间的那么多的爱情故事,都被刘德华在电影里爱过了,但他自己在现实生活里的爱情呢?
电影中何曾有过?
“曾经深爱过,也因此曾经受过伤,曾经问自己为何爱得这么深仍会分手,为何曾经一发不可收拾的爱情突然休止了?
其实——早已知道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除了爱情,在这本散文集中,刘德华还写到亲情和友情。
深挚的亲情和友情,被华仔写得那么温馨,读来让人感动。
母亲的无私的关心,歌迷们热情的拥戴,演艺圈里真诚的关照和相互的理解,等等,都被收入书中,令人们在欣赏到刘德华电影和歌曲的同时,对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透过刘德华的笔端,人们了解到一位巨星的成长之路:送外卖的孩子,少年时打工的艰辛,片场见闻,训练班里同窗们的喜怒哀乐……
一首老歌,就是一段特定的日子,一个旋律,就是一段难忘的生活。
《我是这样长大的》以回忆性文章为主体,但也不乏议论性的文字。
在书中,刘德华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和探索心理。
他表达了一个这样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音乐,努力唤醒人们对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追索和热爱。
“音乐的空间比任何空间广阔、自由,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因此在事业的中途加入了这个空间,从小听了许多许多国语歌曲、中国小调、民族音乐,所以在我的音乐里不难找到中乐的东西,在我声音里不难找到中国腔,在我唱片里不难找到中国味”。

2。“我是这样长大的”(3)

这个愿望,让人们读出了一个天王级明星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别的星级演员上到了某一个阶层的话,那么,刘德华则达到了一个境界。
一个把自己放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境界。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一味地拔高刘德华,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
刘德华也一样,他也有极度沮丧的时候。
刘德华曾与叶德娴合唱了一首《倦》,虽然叶德娴很久没有录音了,但一进入录音棚立即进入最佳状态,只录了一晚就告成功,刘德华赞叹不已,连声夸赞她“棒极了”。
在《我是这样长大的》这本散文集里,最为真诚的文字,大概就是这篇以《倦》为篇名的文章了。
在文章中刘德华写道:“如果我说:‘我倦了’,大家一定以为我拍戏拍得累了,一时意气用事才说这样的话。
可是我真要说:我真的倦透了!
“这倦意不是肉体上的倦,而是精神上的倦。
有时日以继夜的轧戏的确会令我肉体上感到筋疲力尽,但此时精神上的坚持,往往可以令我支持下去,直到工作完成为止。”
刘德华回忆起在演艺圈里奋斗的十多个年头,回忆起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第一部电影、第一张唱片,回忆起那段难忘的遭到无线台“雪藏”的400天,一幕幕的往事,在刘德华的脑海里放起了小电影,想到出神时,不禁发出一声出自心底深处的叹息:“《倦》这首歌总让我有‘累’的感觉和‘泪’的冲动。
出道至今,不断要坚持自己的路,不断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路和理想之间,我还要不断地面对观众、媒介和舆论给我的压力。
我要解释、我要澄清、我要道歉。
这些年来,身边不断有人告诉我:你要这样做,你要那样做!
你要这样说,你要那样说!
却原来做了、说了,竟惹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确实,刘德华发出这样的牢骚不是没有来由的。
关于他的恋爱、婚姻的传闻,关于歌坛、影坛没完没了的争斗、比拼,关于歌迷、影迷间的争执、口角,这些与演艺事业无关的种种干扰,无时不在浪费着人们有限的精力。
这些无聊的事情,更让刘德华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
“早已知道生在这圈,是是非非少不了,闲言闲语也总有人说。(小说下载网…。。)
嘴巴是人家的,我不能阻止,也无权制止。
我只想做好本分,演我的戏,唱我的歌,跟大家像朋友一般的聊天,有商有量,有问有答。
“清者自清,谣言止于智者,是的,这些我都明白了,可是别人不明白,别人不明白就要我解释,但在我向大家交代,为自己讨个公道之际,苛刻指责的话又来了:何必如此紧张,何需如此解释?
“我觉得自己像是身处夹缝当中,进退两难,然后我发觉原来自己早已厌倦了再去解释。”
有影坛“铁人”之称的刘德华,面对这些与演艺事业无关的精神折磨,竟也感到了深深的倦意。
这,难道不值得给他在精神上制造压力的人好好深思吗?
虽然,刘德华早在10年前就流露出倦意,所幸的是,最终他硬是靠坚强的毅力挺了过来。
他抛开一切干扰,为人们献上了那么多好听的歌和好看的电影。
刘德华的好电影,值得一看;刘德华的好歌,值得一听;刘德华的《我是这样长大的》散文集,值得一看!

3。“华仔天地”天地宽(1)

“我宁取‘华仔天地’对我的情义,我相信她们,愿意和她们分享分担彼此人生路上的喜与忧。
别人奇怪我为何乐意花一整天的时间给这班小朋友?
为何我有耐性跟这些小朋友玩?
理由很简单:因为她们真!
我无需在她们面前虚假,又无需掩饰什么。
她们百分之百对我的真,叫我感动!”
2004年初,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时,刘德华的歌迷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们人数众多、服装统一、热情最高,从明星走红地毯一直高叫到刘德华当上影帝。
仅凭“刘德华”这三个字,当选红地毯人气之王就毫不费力。
当天17时许,“华仔天地”的Fans们就已占据了文化中心红地毯两侧的有利位置,台阶右侧,几块彩色电子“华”字招牌异常醒目,让人感叹如今高科技的追星武器。
20时许,一身黑色礼服的刘德华出现在人们的眼帘中,整个场面沸腾起来,“华仔”、“华仔”的声浪此起彼伏,刘德华只好专门跑到隔离栏前和Fans打招呼,随后才徐徐走上台阶。
刘德华太受欢迎了,摄影记者们屡拍不厌,因颁奖礼即将开始,红地毯司仪不得不请求他“用慢动作慢慢进入剧场”。
当晚,刘德华的风头无人能及。
为什么刘德华的歌迷会如此疯狂地拥戴他?
这是因为,刘德华的歌迷会组织“华仔天地”办出了水平。
不少明星都有自己的“追星族”,刘德华也一样,所不同的是,他的“追星族”无论人数和声势,都是让人惊叹的。
“追星族”为八九十年代的一大文化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受到社会学家们的重视。
作为偶像,刘德华的偶像生命力可谓是最长的,从80年代初直到今天,整整二十多年,“追星族”一拨又一拨,到今日,刘德华自己都步入中年了,可还是风头不减,一直就这样被“追”着。
“追星族”的歌迷、影迷们,均是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男女老少,其中最为疯狂的,是那些天真浪漫、喜欢做梦的少女。
在一个小品中,喜剧演员蔡明就把这类女孩子盲目崇拜的追星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刻画得淋漓尽致。
今天,虽然对这种偶像崇拜现象持否定态度的人已经不多,人们更多的是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心灵体验,但是,在广大歌迷、影迷中,确实存在着盲目狂热的崇拜现象,也曾经发生过一些令人尴尬的事情。
1987年,天皇巨星谭咏麟的地位受到异军突起的张国荣的威胁,两人的歌迷便形成敌对之势,双方相遇时,不但经常互骂,而且撕、踩对方偶像的相片。
在1987年举行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晚会上,谭咏麟的歌迷向张国荣发难,他们起哄、捣乱,致使张国荣无奈而尴尬地落了泪。
此事震动了当时的香港娱乐圈。
进入90年代,这种冲突又在刘德华与黎明的歌迷之间有过重演。
黎明的歌迷,素以投入著称,在1994年初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晚会上,刘德华被人投以荧光棒,据反映是黎明的歌迷所为,舆论界一片哗然。
黎明表示,要在歌迷会上彻底追究此事,刘德华则大度地表态,不再追究。
后来,又有风传说“华仔天地”的会员,与黎明的歌迷展开骂战,刘德华不信,他坚持认为,其中必然事出有因。
刘德华为什么对自己的歌迷如此自信?
因为,他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明星。
为了把“华仔天地”办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歌迷组织,他对“华仔天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对自己的歌迷已经有所了解。
刘德华的歌迷会是港台歌星中规模最大的,据说总人数已经达到几十万人,“华仔天地”的会员,早已超越了香港及台湾的范围,它遍及东南亚、日本、韩国乃至美、加,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性歌迷会。

3。“华仔天地”天地宽(2)

其中,年纪最大的已近八旬,而年龄最小的却还在吃奶,这样广大的歌迷层面,连刘德华自己都始料未及。
“因为,我们规定歌迷15岁以下,一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