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文德的忠心我还需要考验,尽管吕文德答应将其子吕信留在即将成立的军事大学。

火器的展示,给四人包括文璋在内都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在云伯飞的介绍下,众人知道了火器的大部分设计思路都是來自我的指示,这使得我在军中“神人”的地位也渐渐形成。

“各位爱卿,火器乃是我朝一等一的机密,你们自己知道就是了,暂且不得外传,时机成熟时,朕自会安排此事。”

“是,陛下,臣等遵旨。”

文天祥道:“陛下,时间已晚,陛下需要回宫用膳吗?”

“哦,什么时辰了?”

“陛下,已是酉时末(晚上7点)了。”

“这么晚了?宋瑞,让厨房多炒几个菜,朕就在这里和各位爱卿一起吃吧。”

“是,陛下。臣这就去安排。”

我在宋朝的第一个重阳节就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这一天甚至可以说是我穿越后最为忙碌的一天,也是我最为绞尽脑汁的一天,不管后续贾似道会出什么招,至少在军改会议上,我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吕信在同乐楼的出现,就像是上天在冥冥中安排的巧合,使得四大战区全都站在了我这一边,再加上火器的震慑力,我相信这手握兵权的四大制置使都该对我心存敬意了吧。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要能够顺利地将禁军打散后重新整编,那我对于军权的掌控便基本无碍了。

或许,这就是我作为守护者的运气。

我一回到福宁殿,便躺在床上,呼呼睡去。尽管这一天洠в屑ち业脑硕竽缘墓认囊布负跏刮矣涂莸泼穑迷谖壹岢窒拔洌拍芄辉谝惶熘型瓿烧饷炊嗍隆

蒙古,忽必烈的临时行宫。

帝师郝经正在给忽必烈讲解汉人之历史典籍:“大汗,今日臣所讲的是前朝时期杜牧的《阿房宫赋》。这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臣之所以挑选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杜牧在文中的最后结论颇有深意,臣读给大汗听听。”

忽必烈悠闲地靠在一把雕有龙身的椅子上,眼睛微闭,一旁作陪的是天涯神尊印天涯。

坐在下首的郝经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印天涯虽是蒙古萨满大神,却也精通中土文化,听见郝经读完,道:“大汗,帝师所言的《阿房宫赋》,其精华就在这最后几句。作为一个文人,杜牧能够生动形象地总结出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并向当时的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只可惜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有这些有识之士不停的呼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仍旧在重复着秦朝的覆辙。”

“前车之鉴啊。”忽必烈睁开双眼道,“以历史为镜,不能只哀之而不鉴之,这杜牧的眼光独到,倘若能生活在现在,必是本汗的良师益友也。郝先生。”

“臣在。”

“昔日唐朝太宗皇帝常言,以魏征为其镜,可辨是非,今本汗有先生于左右,还望先生务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今后无论先生有何言论,本汗都恕你无过。”

郝经见忽必烈将自己比作魏征,心里大为感动,忙道:“大汗之能,相比唐朝太宗,过之而无不及,臣自会效仿魏征,为大汗之镜,助大汗开创不世功勋。昔日南朝欧阳修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臣望大汗能够长此以往,则天下可定也。”

“哈哈,好,先生的回归,对于本汗而言,若刘备得诸葛,刘邦得子房也。”

“大汗过奖,臣哪能和诸葛,张良相比也。”

印天涯笑道:“帝师不必自谦,本尊也觉可比,可比也。”

忽必烈点点头道:“神尊,先生,其实世上很多道理都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路人皆知,但是人类的劣根性却总是会导致哀之而不鉴之的事情时常发生,本汗在想,有洠в惺裁捶椒ǹ梢愿谋湔庵窒窒竽兀俊

郝经道:“大汗,以臣之见,只有当人类的思想达到一种理想状态时才有此可能吧。”

“要改变人类的劣根性,似乎是不可能的吧。神尊,你呢?”

“大汗,劣根性是不可能消除的,但是,要改变哀之而不鉴之的现象不是洠в锌赡堋!

忽必烈坐直了身子道:“是吗?神尊,请言。”

“大汗,本尊认为,当制度的力量超过官员的力量时,就能做到。”

郝经“咦”了一声,问道:“神尊大人,这是何意?历朝历代不都是有制度吗?”

印天涯笑笑:“帝师,制度都有,问睿谟谥贫鹊闹葱姓摺5凼Γ咀鹞誓悖侵贫却螅故枪僭钡娜ξ螅课シ粗贫鹊拇蠖嗍瞬欢际怯刑厝ǖ墓僭甭穑吭谡庑┕僭毖劾铮贫饶芄艿昧怂锹穑俊

郝经心中一阵起伏,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捉摸不住:“神尊大人,总的來说,制度嘛,基本上是对下不对上的。”

“洠Т怼W莨廴死嗟姆⒄梗嫫捣保奔涑ふ呖纱锸倌辏奔涠痰闹挥惺拢幢阍谑奔涑さ某校淝渴⑹逼谝蚕喽院芏蹋叶际敲骶髡蚊骶髡湍苁构仪看竽兀俊

郝经道:“因为明君善用人,善定策。”

印天涯赞道:“帝师之言精辟,简洁。但是,帝师想过洠в校骶撇呶蔚搅讼乱桓龅弁跄抢锞统鑫暑}了呢?本尊以前朝为例,汉人中少有的唐朝太宗大帝英明神武,其制定的国策面面俱到,为何还是洠в心芄蝗媒缴琊⒘鞔蚴溃空馄渲械脑蚓褪堑搅撕髞恚切┕撸贫纫丫懿涣说笔钡墓僭绷恕4蠛梗胰檀星曛茫簿褪窃谟冢腥硕蓟嵛尢跫幼孀谥ā!

郝经若有所思道:“神尊之意莫非就是要用律法來治理国家,而且官员需要无条件执行,这和秦时法家的观点倒是十分接近的。”

“正是。”

“神尊大人,但这,似乎过于理想了吧,比如某朝皇帝圣明,他能做到以法治国,但他的继承者却可以随时推翻律法,这就导致此项政策无法长期执行下去。”

印天涯道:“帝师所虑在理。本尊最近了不少我西征将士带回的异国典籍,从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记录资料,翻译成汉人的语言,大致意思就是,在某个地区,不是国王的权力最大,而是选出一批人组成一个类似长老院的会议中心,再由这些人制定出这个地区的各种制度规则,然后呢,所有人当然也涵盖会议中心的人都要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在他们那个地区,规则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郝经消化了好一会才道:“神尊大人,如果那些会议中心的人违反规则呢?”

印天涯道:“在他们那个地区,还有个审判院,里面的官员叫做审判员,该区域内所有人违反规则,都由这些审判员负责审案。”

“那如果是审判员自己违反呢?”

“会议中心有权可以罢免审判院之人。”

郝经灵光再显,道:“神尊大人,属下明白了,这是不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分权体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法家之言,以法治国呢?”

分权体制,以法治国?这听起來似乎不错,权利相互制约,大家都必须按照既定规则办事,只是这个地区的皇帝何在?皇帝又有什么权利?难道皇帝也要听这个所谓的会议中心或者审判院的吗?一直在听的忽必烈突然道:“神尊,将这些资料全都翻译出來,给本汗一份。”

“好,大汗。本尊还洠в腥糠胪辏笤蓟剐枰畞硖斓氖奔洌热恳胪旰缶透蠛顾蛠怼!

“神尊大人,属下。。。。。。”郝经正欲开口,却听屋外传來值日官的声音:“报,大汗,阿术大人求见。”

忽必烈道:“阿术回來了?宣。”

“那臣先行告退。”

“先生,不用,你是我朝的帝师,洠в惺裁茨悴荒芴摹!

郝经心里一热:“谢大汗。”

第240章帝师之虑

第240章帝师之虑

第240章帝师之虑

郝经重新戴上黑色头套,端坐在忽必烈和印天涯的下首。

蒙古朝中,除了少数核心重臣及天涯神尊等人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位突然冒出來的蒙古帝师就是五年前奉命南使而被羁押的郝经。大臣们只知道帝师大人极受忽必烈大汗之宠信,其上朝时总是将面容套在黑色头套中,显得神秘而又夸张。不过,帝师大人在言谈处事之间却总是充满着睿智,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臣阿术参见大汗。”

“免礼平身。”

“谢大汗。”

忽必烈指了指郝经对面的空位道:“阿术将军,征战多日,辛苦了吧,來,坐下。”

“是,大汗。”阿术在坐下前又对着印天涯及郝经行礼道:“见过神尊大人,帝师大人。”

印天涯只是微微颌首,算作回答,郝经却是起身回礼道:“将军客气。”

等阿术坐下后,忽必烈道:“阿术,这次南下虽然洠芾┐罅焱粒匆不鞅辛四铣菔鼐乃脑贝蠼銮一故档毓鄄炝寺莸桨睬煲淮牡厥疲菜闶枪嗟至恕!

阿术内心本还忐忑不安,此时见忽必烈一來就给自己的这次南征定了性,当下心中大宽:“臣阿术诚惶诚恐。”

“哈哈。”忽必烈笑骂道,“你这阿术,什么时候也学会南人的虚伪语言了,你心里明明言道,洠铝耍茨睦飦淼某匣坛峡郑俊

“大汗,臣知错。”

“阿术,说说庐州一带的地势吧。”

阿术知道忽必烈想问什么:“大汗,庐州虽然号称“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但是其东面以水洼湖泊为主,西面大都是崎岖山路,实不利于我铁骑之大规模进发,只要南人军队死守寿春,庐州,而不出來正面迎敌,那我军就很难突破,所以臣建议不要选取庐州作为主攻地。”

忽必烈打开桌上的地图,了后道:“从现在多方面反馈的情报來,刘整的计划还是最为可行的。”

“洠Т恚家苍尥!

“阿术,到年底了,天寒地冻,你部以练兵为主,顺便好生休整,待明年开春后就先拿下寿春,如此便可在扬州,庐州一带造成我军会强攻之势,给南朝以假象。”

“是,大汗圣明。”

郝经突然问道:“大汗,臣有话不知当讲不该讲?”

“先生,有话请讲。”

“大汗,阿术将军,本人乃是一介文人,不通军事,本不该插言,但本人以为,淮河南岸之地,我军仅仅占有阳家镇一处弹丸之地,我军想要拿下寿春,以成掎角之势,那宋人会不会同样也想拿下我阳家镇呢?”

阿术赞道:“帝师不愧是帝师,从常理,从兵法,反正从什么上,南人都早该如此做了。只是帝师有所不知,自三十年前,南人军队在洛阳被我朝彻底击溃后,就再也无心发动攻击,渐渐形成了只会依托城池打防御战,就像这次,那夏贵兵多将广,也只敢在庐州近郊的安化,安肥双镇一带活动,就连我军最后的一千余人也可以在其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撤回。所以,帝师尽管放心,我军不进攻,他们就会自己偷着笑了,哪会主动出击。”

郝经叹道:“哎,兵不知勇,将不知耻,宋人时日不长也。”

忽必烈笑道:“帝师,阿术说得不错,南人胆量已失,不足为患也。况且阳家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等年后我军再拿下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