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学-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要 把它们看作艺术的素材加以艺术的琢磨。戏剧的场所有时是 一座宙宇或其它建筑,有时是露天的,这两种场所都要按绘 画的形式来设计和布置。在这种场所里展现一些活的雕刻式

    ① 这一节说明戏剧体诗人与听众的关系。戏剧在文化高度发展时代才产 生,诗人已有自觉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所以在作品中不能不表现主体方面的观点。 这就可能导致诗人与听众在思想上的冲突。黑格尔举亚理斯陀芬,莱辛,伏尔太 和歌德等人为例,说明戏剧可以干预政治宗教及其它方面,进行宣扬或批评,只 要紧密结合动作情节,对艺术就不会妨害,不过诗人如果为着讨好群众,宣扬在 群众中盛行的错误观点,就对真理和艺术犯了双重罪过。

……………………………………………………………………………………………………………………………
第三章 诗
1 9 2

的人物形像,他们既通过富于表情的台词,又通过身体各部 分的绘画式的姿态和反映内心的姿势和运动,把他们的意志 和情感变成客观的 (可以目睹的)。
   在这方面可以出现一种差别,近似我在讨论音乐时所曾 提到的宣讲和乐曲的矛盾 ① 。在宣讲性的音乐里主要方面是 表达精神意义的词,乐曲要服从歌词的显出特征的语言。至 于乐曲当然也可以吸收歌词的内容意义,但是要按照乐曲所 特有的方式独立自由地生展。戏剧体诗也是如此,它一方面 借助于姊妹艺术来烘托出感性基础和环境,起自由统治作用 的中心点还是诗的语言(台词);但是另一方面,起初只作为 助手和陪伴发生作用的姊妹艺术后来就发展成为本身就是目 的,自成一种独立的美;宣讲变成歌唱,动作变成表情的舞 蹈,而表演场面凭它的富丽堂皇的绘画式的吸引力也就有权 利要求独立达到艺术的完美。我们现在按照特别在近代经常 发生的情况,把戏剧的舞台表演和单纯的诗的方面 (剧本中 的语言)区别开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立足点:
·第·一,就戏剧体诗单作为诗来看,暂不管作品在舞台上 演的情况;
   ·第·二,真正的戏剧表演的艺术,只涉及朗诵台词以及面 貌表情和动作的方面,诗的语言始终显得起着决定作用的统 治力量;
·第·三,最后是运用舞台场面,音乐和舞蹈这一切手段的 戏剧表演,这些手段已离开诗的语言而独立。

① 参看上卷讨论音乐的部分。

……………………………………………………………………………………………………………………………
2 9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一)戏剧作品的阅读和朗诵

   上文已经说过,戏剧体诗所特有的感性材料不仅是人的 声音和说出来的词,而是整个的人,这个人不仅要表现出他 的思想情感,而且要被卷入具体动作情节中,用他的整个存 在去影响旁人的观念,意图,行为和仪表,并且接受或抗拒 旁人的类似的影响。
   1.这是戏剧体诗的由本质决定的一个原则,但是在现代, 特别在我们德国,流行着一种相反的看法,认为从表演的观 点来安排一部戏剧的结构,仿佛只是一种无足轻重的额外负 担。戏剧作家们尽管以漫不经心的甚至鄙视的态度看待表演, 心眼里却仍愿意甚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上演。我们近代戏剧 作品大多数都没有上演,原因很简单,它们根本不是戏剧。这 当然并不是说,戏剧作品单凭它的内在价值就不足成为诗;我 们只是说,提供内在的·戏·剧·的价值的主要是一种便于上演的 动作情节。希腊悲剧作家们对这一点提供了最好的证据。希 腊悲剧在今天固然不大上演了,但是细加研究,就足以见出 希腊悲剧之所以还能使我们完全满意,部分的原因就在他们 在当时就是为上演而写出的。它们在近代不上演,主要原因 不在于戏剧结构,不在于运用了合唱队,它们在结构上和我 们的习惯不同,而更多地在于它们的内容所依据的民族情况 和条件对我们是生疏的,我们凭今天的意识不能感到家常亲 切。例如梭福克勒斯所写的斐罗克特的病况,足流臭脓,不 断的呻吟哀号,都使我们看不下去,听不下去。而且他的病 源在挨了赫库勒斯的毒箭,这也引不起我们的兴趣。再如

……………………………………………………………………………………………………………………………
第三章 诗
3 9 2

《伊菲琪尼》中用人做牺牲去祭神的野蛮风俗在改编成歌剧后 虽然仍博得我们欣赏,但是在悲剧里这类野蛮的因素就应该 彻底改掉,象歌德那样改是对的。 ①
   2.我们近代习惯是对某些剧本只拿来阅读,某些剧本却 得到整部的生动的表演。这个差别导致一种偏差:诗人自己 也有写出只供人阅读的剧本,仿佛以为这样做不会影响到作 品的性质。在这方面当然有些个别因素是只属于外在表演方 面的,即所谓舞台知识,一部作品对这些因素即使有些忽略, 单从诗的观点来看,它的价值也不会因此就降低。例如在舞 台布景方面要注意到换幕换景时有很大的更动,演员要有足 够的时间去换装和休息,如此等等。象这类知识和阅读并不 足以影响到诗的优缺点。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些其它因素却是 诗人想达到真正的戏剧效果就不能不注意的。例如他在进行 写作时必须着眼到生动的表演,描绘人物性格要考虑到表演, 人物所言所行都必须符合摆在眼前的实际动作情节。从这方 面看,舞台表演确实就是作品好坏的试金石。在健康的或艺 术趣味高的听众这个最高裁判官的面前,单凭所谓漂亮的词 藻,铿锵的声调而没有戏剧的真实,那是徒劳的。当然有些 时期的听众是受到高抬市价的教养腐化过的,这所谓教养就 是一世鉴赏家和批评家的首足倒置的偏见和幻想。只要一个 人稍微有点头脑,有点常识,他看剧中人物说话行事都恰像 生动的现实生活所常见的而且和艺术性所要求的那样,就会

① 歌德的《伊菲琪尼在陶芮斯》散文剧是根据希腊悲剧改写的,他把一些 野蛮成分改掉了。参看第一卷269页注①。

……………………………………………………………………………………………………………………………
4 9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感到心满意足了。如果与此相反,诗人只想着为某些个别的 读者而写作,他就很容易让剧中人物的言语和仪表都像在写 信里那样。如果有人要写信向我们说明他的意图和行动的理 由或是倾吐衷曲,我们在收信和回信之间就有足够的时间去 考虑回信应该说些什么或不说什么。这时在思想上就有许多 可能性。·临·时·的实际谈话却不然,它就有一个前提,这就是 人的意志和心思,激动和判断都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一般没 有反复考虑的余地,只是眼对着眼,口对着口,耳对着耳,直 接把当时心里话说出来。在这种场合,动作和话语都是从人 物性格中生动活泼地流露出来的,不去在多种可能性之中进 行选择。这一点对于诗人和他的作品并非不重要,他应该想 到在舞台上的表演所要求的正是这种生动活泼。我认为任何 剧本都不应正式印行,应该像古代那样,把稿本藏在剧场的 剧本库里,尽量少流通。这样我们至少就看不到那么多的剧 本,用的是有文化修养的精炼语言,表达的是高深微妙的感 想和深奥的思想,可是所缺乏的正是使戏剧成其为戏剧的那 种动作情节和活泼的生气。
   3.只拿戏剧作品来·阅·读和·朗·诵是否可以收到实际上演的 效果,仿佛很难断定。就连歌德在晚年有那样少有的极丰富 的舞台经验,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定见,特别是我们近代艺术 趣味很混乱,人们对性质极不相同的作品都一样欣赏,不分 皂白。如果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目的本身就是伟大的,有实体 性的,那就会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单凭阅读而不看表演,那 就很难对剧中旨趣的活动,动作情节的发展阶段,情境的伸 展和曲折变化,人物互相影响的正确尺度,以及他们的语言

……………………………………………………………………………………………………………………………
第三章 诗
5 9 2

和行动的尊严和真实之类问题,就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至 于朗诵也只能提供比阅读稍好的帮助。因为在戏剧里话要由 不同的人物说出,只用·一·种语调不行,尽管这一种语调经过 艺术琢磨,也可以见出多样化,分清细微的浓淡差别。此外, 朗诵总会遇到一个麻烦问题:每当换一个人物说话时,是否 要报他的名字,报与不报都有它的缺点。如果用同一种语调 朗诵,报名对于听众的理解就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对于情感 的表现总不免起干扰作用;反之,如果朗诵要表现出戏剧的 生动性,要把听众完全引到实际情境里去,那就会产生一种 新的矛盾:耳朵满足了,眼睛也要提出要求。我们听到动作 情节的叙述了,就要想看到剧中人物及其面貌姿态的表情以 及周围情况等等。眼睛要求的是一幅完整的图景而不是一个 在私人社交场合里安静的站着或站着的朗诵者。所以朗诵不 过是自己默读 (把戏剧的实际情况完全丢掉,只凭想像去捉 摸)和完整的表演这二者之间的一种不圆满的折衷办法。 ①

(二) 演员的艺术

和实际舞台表演相结合的,除音乐之外还另有一种应用 的艺术,即演员的艺术。这门艺术只有到近代才达到完满的

    ① 以上三节反复说明戏剧必须上演而不能单凭阅读或朗诵。第一节说明诗 人在写剧本中首先就要经常考虑到便于上演。第二节说明从表演的观点看,诗人 不仅要懂得舞台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想到“人物所言所行必须符合摆在眼前的实 际动作情节”,不能只“凭漂亮的词藻和铿锵的声调而丢掉戏剧的真实”。在语言 方面,戏剧要用·临·时·的实际谈话,不能象写书札那样字斟句酌,要生动活泼。第 三节指出只阅读或朗诵而不表演的缺点。

……………………………………………………………………………………………………………………………
6 9 2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发展。它的原则是:它固然要用容貌姿态的表情,动作,朗 诵,音乐,舞蹈和布景,但是压倒这一切的力量却在于语言 及其诗性的表达。单就诗作为诗来看,这是唯一正确的关系。 表演术或是歌唱和舞蹈一旦开始变成本身独立的艺术,单纯 的诗的艺术就会降低地位而失去它对这些原来只是陪伴的艺 术的统治权。在这方面可以区分出以下几个立足点:
   1.处在·最·初发展阶段的是希腊的演员艺术。它一方面是 语言艺术和雕刻的结合:发出动作的人物以整个身体作为一 种客体形像出现。但这是一座生气贯注的雕像,把诗的内容 吸收进来而又表达出去,既渗透到内心里每一种情绪的运动, 又把这种运动变成语言和音调。这种表现方式比每一座雕像 或每一幅画都更富于生气,在精神意义上更为鲜明。这种生 气贯注的表现中可以区分出两个方面。
   1a)·第·一·个方面是对艺术语言的朗诵。这在希腊还不很发 达,当时主要的要求还只是可理解性,而我们近代人却要求 心情的全部客观面貌,人物性格的特征在极细微的浓淡差别 和转变上,以及在极尖锐的矛盾和对比中,都要在声音腔调 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